关于中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看、听、说故事的兴趣。
2、知道绿色是青蛙赖以生存的保护色。
3、通过游戏了解青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图片-绿青蛙、蝴蝶、大灰狼;
2、红、黄标志,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绿青蛙、蝴蝶、大灰狼,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看看它们分别是谁?
师:小青蛙觉得自己的衣服一点也不美,想换衣服,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2、师:小青蛙有没有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呢?它和蝴蝶、大灰狼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青蛙的新衣服”就明白了!
二、讲述故事,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青蛙看见蝴蝶穿着漂亮的衣服想干什么?
2、小青蛙给自己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3、小青蛙为什么捉不到害虫?
4、大灰狼想干什么?小青蛙它有什么反应?
5、那现在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穿绿衣服了吗?
6、小结:小青蛙穿着绿衣服,这样身体的颜色和草丛中青草的颜色一样,那么隐藏在草丛里
捉害虫便会更容易些,还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让敌人找不到它!
三、游戏“智力竞答”
1、小青蛙有什么特征?平时喜欢生活在哪里?它还有什么本领你们知道吗?(幼儿答)
2、师:我们就来个知识竞赛,比一比你们谁对青蛙最了解,知道更多关于青蛙的知识,我来出关于青蛙的问题,我们分红、黄两队进行比赛。
3、交代游戏规则。
当老师读完问题,喊“开始”的时候,每对小朋友方可举手回答,速度快的那一队取得答题资格,
答对一题加一面红旗,答错不加。
4、问题如下:
(1)青蛙小时候叫什么名字?
(2)青蛙有几条腿?
(3)青蛙用什么声音唱歌?
(4)青蛙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5)青蛙的肚皮又是什么颜色?
(6)青蛙生活在哪里?(稻田、池塘或河流沿岸的草丛里)
(7)青蛙爱吃什么?(蚊蝇等害虫)
(8)青蛙用什么捕捉食物?……
四、活动结束。
附故事:青蛙的新衣服
有一只小青蛙,它每天看到花蝴蝶穿着那么漂亮的衣服飞来飞去,它也想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了。于是小青蛙偷偷地在家里,为自己的身体涂上七彩斑斓的颜色,漂亮极了,它终于有了一件美丽的.衣服了。
小青蛙来到池塘边,突然感觉到肚子很饿了。可不知道为什么,无论小青蛙怎么隐藏,周围的小飞虫,个个都发现了它,很快地逃走了。小青蛙难过极了,只好饿着肚子在草丛里溜达。
突然,出现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露出狰狞的面容说:“哈哈!今天我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这么容易就发现了一只长得这么怪异的小青蛙。要是小青蛙都穿得这么漂亮,我每天都能吃饱了呢!”说完,立即扑向小青蛙。小青蛙吓坏了,它拼命地跳啊跳啊,幸好跳到池塘里,躲过了大灰狼的血盆大口。小青蛙身上的涂料慢慢地被水褪去了,小青蛙又变成了绿色。奇怪了,周围的小虫子好像都没有发现它,它轻而易举地就吃到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小青蛙心想:我再也不要穿什么漂亮衣服了,还是我的绿衣服好!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冬季吃火锅是人们保暖的方法之一。
2、在“吃火锅”游戏中,知道按某数接着往下数的知识。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自制一只大锅子(里、外两层,里层可转动),一只火炉(可调节火的大小)。
师生收集的各种火锅食品图片若干。
幼儿每人一份菜,一只空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交流“火锅真暖和”
1、 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有什么好办法在冬天吃饭时能一直吃着热菜。
2、 交流各自吃火锅的经验:你吃过的火锅是什么样的?
3、 利用自己收集的火锅食品的图片,相互介绍菜名。
二、玩玩“吃火锅”游戏
1、 仔细观察自己菜盘里有些什么菜。
2、 轮流往锅里加菜——
——游戏规则:每种菜数量最多加到10。
——老师先加入菜,幼儿说出菜名及数量。
——个别幼儿轮流接着加菜,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一直加到10。
——齐诵冬天好听的儿歌,儿歌念完,火锅烧开了。
3、 轮流从锅里夹菜:用小手做筷子夹菜、吃菜,交流自己都吃了些什么菜。
4、 继续玩游戏。
第2次开始重新往锅里加菜准备吃火锅时,个别幼儿先加一些菜,再由其他幼儿轮流接着往锅里加菜,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继续玩“火锅”游戏。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反应力和团结力。
2.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呼啦圈,小篮子,椅子,帽子
三、活动玩法:
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游戏,每组幼儿在终点等待信号,幼儿穿过椅子,呼啦圈,从篮子里拿出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原路返回,下一个幼儿继续。
规则:
1. 游戏时遵守秩序,每次只能戴一顶帽子。
2. 在接力赛时前面的队员必须和后面的队员击掌才能继续。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爆米花
一、活动目标:
培养动作灵敏性。
二、活动准备:儿歌爆米花
三、活动玩法:
若干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为爆米花的“锅子”,另请八至十名幼儿钻到圈内当“米粒”。游戏开始,“锅子”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念到“砰”一声时,“锅”和“米粒”同时向上蹦跳,接着“锅子”立即蹲下,松开相拉的'手,表示“锅盖”打开了。当念到“抓”时,“米粒”赶紧往圈外跑,“锅子们”手拉手将未跑出的“米粒”围在圈内,直至全部“米粒”跑出,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
1. 只有念到“砰”时,“锅”和“米粒”才能同时向上跳。
2. 跑出的“米粒”充实到“锅子”的队伍中。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从小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2、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制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废旧塑料袋若干、各色绉纸、双面胶、各色卡纸等其它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废旧塑料袋若干。
1、提问:这些用过的废旧塑料袋,你家中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
2、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二、出示用废旧塑料袋已做好的狮子面具。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呢?
2、幼儿回答:狮子。
3、提问:这个狮子漂亮吗?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4、教师小结:
对呀,这些不起眼的废旧塑料袋,不用了怪可惜的',老师就把它利用起来做了这个面具。还可以套在头上做游戏呢。(教师边说边示范)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狮子面具呢?想做的话,老师教教大家吧。
三、教师教授制作方法。重点指导狮子头上的卷毛是如何做的。
四、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完成后,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舞狮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并排序。
2、初步感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数学活动的有趣。
教学资源:
在许多游戏活动中,幼儿总喜欢比各种物体的长短,但又不知怎么比出长短,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比长短的数学活动课。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准备:
1、火车图片、1~10 数字卡片
2、长短不同的绳子、纸环、曲别针四条,缠着不同长短绳子的同样瓶子四个、四个带数字1、2、3、4的操作台
3、泡沫板、图钉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火车图片,感知长短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消息:“沈阳站新添了几列火车”引起兴趣
2、提问:这几列火车哪列最长,哪列最短呢?
3、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比较长短两种方法。(看,数数)并知道车厢多火车长,车厢少火车短。
二、幼儿操作,运用比长短的方法进行排序
1、介绍材料、操作台上的1~4的数字含义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
第一组:四条长短不同的连环纸环
第二组:四条长短不同的彩笔(不同数量连在一起)
第三组:四条长短不同的曲别针(不同数量连在一起)
第四组:四个缠着不同长短绳子的同样瓶子
3、每组小朋友出来讲解:
你们是怎么排序的。引导幼儿说出最长的是……第二长的是……第三……最短的.是……
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并展示给小朋友看。
4、幼儿通过观察展板,讨论如何比较长短。
提问:“为什么挂纸环的钉要站成一个水平的直线?”
5、教师小结:比较几种物体长短时,一边对齐后再进行排序。
三、幼儿讨论第三种比较长短方法——测量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长短?”
幼儿讨论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并寻找收集。
幼儿观察教师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四、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借助多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对出现的测量结果的不同继续深入探索。
教学反思:本活动幼儿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我应考虑幼儿原有的经验程度设计活动,事先作一些测量的准备,活动效果会更好。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及教学形式、操作材料的适当改变能给枯燥的数学游戏活动带来勃勃生机。为此,我设计了这节以带幼儿去参加生日餐会为主线的数学游戏活动,其中还融入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美羊羊”。从而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真正感知6以内的序数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会用序数词“第几”来表示6以内物体的排列顺序。
2、能清楚表述序列的顺序。
活动重点:学习从不同方向(从左—右、从右—左、从上—下、从下到上)确定物体的排列位置。
活动难点:尝试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物体排列的位置。
活动方法:游戏法、讲解法、引导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操作材料:6种写有数字1—6的食物卡片,操作纸人手一份
3、“生日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情境导入,破译羊村大门密码数字1-6。
1、“今天是羊村美羊羊小姐的生日,她要邀请小动物们去她家聚餐,小朋友想不想也一起去看看啊?”
2、“要进入森林,得先把羊村大门打开,我们来试试。(按门铃)哎呀,怎么打不开?原来羊村的大门上有一把五彩锁,里面藏着许多数字宝宝,小朋友只要猜出数字宝宝,就可以打开这把五彩锁了,桔黄色后面藏着谁呢?小朋友猜的对不对?看一看。以此类推,出示数字宝宝,(1、2、3、4、5、6)。羊村大门打开了,欢迎小朋友的到来。”
(二)以“羊羊的生日餐会”活动,学习6以内的序数。
1、出示ppt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有那些小动物接受了羊羊小姐的'邀请,准备去去她家呢?”
“羊羊小姐邀请了几个小动物呀?一起来数。”
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数“xx小动物排在第x个”。
教师小结: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哪边数起,红旗在哪边,我们就从红旗的那边往后数,开始数的那一个叫第一。
2、到羊村超市选购食物。
出示装有食物的货架,“今天小动物要带上自己最爱吃的食物去聚餐,小朋友看一看,它们要买的最爱吃的食物在第几层”?
交流讨论:为什么买同样的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引导幼儿认识货架有高有低,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
教师小结: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三)寻找羊羊的家。
出示四幢楼房,让幼儿找一找羊羊住在第几幢楼房的第几层。
“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去羊羊家了,这里有四幢楼房,美羊羊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帮忙喊一下。”(美羊羊)“她的家在第几幢第几层?”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数房子楼层的时候是从下往上数的,不可以从上往下数。
二、幼儿操作
帮助小动物用序数方式将食物依箭头方向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装盘。
“小动物们终于找到羊羊家了,他们要把好吃的东西装进盘子,你们能不能帮帮忙?红旗在前面就从前面开始往后排,红旗在后面就从后面开始往前排,一定要按照顺序排。”
幼儿回桌子旁操作。
三、评价活动
放“生日歌”幼儿端着完成得作品回到椅子上坐好。
“这个小朋友排的对吗?”
“小动物们可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餐会了,我们一起祝美羊羊小姐生日快乐。
中班教案 篇7
主题总目标:
1、关注冬季各种自然现象,了解动植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2、喜欢参加各种有趣的冬季活动,体验人们能用各种方法抵御寒冷。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寒冷的冬天》
主题内容:
学习活动:
一、快快乐乐迎新年
1、过年
2、敲锣打鼓放鞭炮
3、新年心愿
4、新年好
5、贺年卡
二、我们过冬天
1、不怕冷的大衣
2、我的生气故事
3、小河马的大口罩
4、表情歌
5、冬天里的人们
6、打扮新年树
7、天冷别冻着
8、背太阳
9、寒风中的人
10、勇敢的雪娃娃
三、动物怎样过冬天
1、小绵羊
2、小乌龟上山坡
3、山洞寻宝
4、蜗牛搬家
5、蜗牛受苦
6、小狐狸的枪和炮
7、小动物告别会
8、冬天是什么
9、第一朵雪花
10、雁儿飞
运动活动:
1、小松鼠摘果子
2、钻地道
3、跳降落伞
4、小动物搬家
5、谁先找到老师
游戏活动:
美工区:
1、剪窗花
2、剪圣诞树
3、提供印好的冬天用品如手套,帽子,供幼儿涂色、
益智区:
走迷宫
语言区:
提供有关冬天的书籍供幼儿阅读
探索区:
1、观察-----自种小植物,小蔬菜
2、饲养秋虫和乌龟
阅读区:
放置各种有关秋天收获季节的书籍,供幼儿自由翻阅、
生活活动:
1、自己清理溢出物
2、我的营养
3、自己整理床铺
4、勤剪指甲
5、我会洗小手
教学反思:
寒冷的冬天到了,为了让幼儿及时捕捉冬天各种典型的`季节特征,从小做个有心人,我们实施了这一主题。本主题以冬天的环境和冬天的人为核心加以组织的,选取的内容和幼儿的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并能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加以引导和教育。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海洋球。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控制能力。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海洋球150个。
2、 篮筐四个。
3、 独木桥两座。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动动脖子,左、右、前;动动手臂,动双脚”
二、探索运用身体各个部分运球
1、 师:请你们到那边每人运一个海洋球到我这里。你们刚才是用什么运球的?
2、 师:除了我们的两只手,身体的哪些地方也能运球?请你们去试试,最好和别人想的 方法不一样。(幼儿尝试、探索。)
3、集中交流 你发现身体的什么地方也可以运球?哪些地方运起来球不容易掉下来?(引导幼儿发现一些不容易掉下来的方法。) 并该幼儿在“大头儿子”身上的相应部位也贴上小球。
4、师:原来身体这么多的地方都能运球,现在请你们去试试一下子运许多个球,比比谁运的`球多,又不掉下来。
5、你一下子运了几个球? 怎样才能一下子运很多个球,又不让它掉下来。
6、我们再去试试,请你们把身上能运球的地方都用上,如果遇到了大灰狼,我们就变成木头人,一动不动,把你的海洋球保护好,别让大灰狼抢走了。(游戏若干次)
三、游戏
“运海洋球”――你们的本领练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比赛,分两队过独木桥运球,比比谁一次运球多又不掉下来,最后我们看哪组运的球多。
活动反思:
一、谈设计
这是一次探索性的体育活动,之所以把它称为探索性体育活动,原因有两个,一为本次活动的内容本身就是一次教师的探索性尝试,充分利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来夹物运球的活动内容平时进行的很少;一般体育都是一种比较伸展性的活动,让幼儿放开了手脚来玩,而这次活动正好相反,是让幼儿束手束脚,甚至还束着脖子、束着大腿进行运球活动,在此力求发展的不光有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还有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也是我在设计了《会移动的身体》后的又一次类似的灵感突发。第二是为幼儿的探索性,由于次类活动进行的很少,幼儿也无从运用类似的经验,而且通过探索让幼儿拓宽思维,发现原来身体那么多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运东西!真有趣!
二、谈活动
在活动中,一开始幼儿的由于思维的定势,认为能运球的也只有手,最多就是夹在两腿中见罢了。但在经过亲自的尝试探索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后,幼儿发现了那么多的地方都能用来夹运球。这是活动的第一层次。 在第二层次中,幼儿发现了那么多地方能运球后,要求幼儿一次运多个球,比谁运的多,这不仅是一个难点更是活动的重点,因为运一个球,幼儿的注意力控制力在一个点上,难度不高。但运多个球,幼儿需要兼顾的地方就多了,在控制力的基础上注意力就需要分散出去,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很具有挑战性。从活动情况来看幼儿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几个男孩子,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一个比挑战运的多。 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孩子通过一个竞赛性的游戏,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而恰巧的是,两队运的球尽是不分上下,一样多,都为第一名。
三、说不足
我在活动后也感到了很多的不足,如在活动不够紧凑,幼儿每说到一种方法,大家就起来一学,每次这样时间比较拖沓。可以在幼儿展示完他们的各种方法后,选取一种经典的方法组织幼儿一起试试。
四、说想法
我对运用身体的各种部位进行探索性的体育活动比较地感兴趣,我想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一如既往地注幼儿的一些兴趣点生成类似的一系列活动。也希望领导、师傅和老师们多给我指点和批评,让我进步的更快。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精选】02-05
中班教案11-07
(精选)中班教案12-28
[精选]中班教案12-12
中班的教案10-11
中班教案[经典]02-26
中班的教案07-24
中班教案10-29
(经典)中班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