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赵普》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赵普》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赵普》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赵普》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准确地翻译并背诵全文。
2、 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叙事简洁的特点。
3、 学习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奋斗的`远大理想。
【预习案】
1、注音识记
阖户( ) 启箧( ) 既薨( ) 处决( )
龌龊( )( ) 奏牍( ) 补缀( ) 卒用其人( )
2、一词多义
及为相( ) 太祖常劝以读书( )
为 以 以天下事为己任( )
以天下事为己任( ) 跪而拾之以归 (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读之竟日( )
而 之 家人发箧视之( )
跪而拾之以归( ) 跪而拾之以归( )
3、 作者简介
《赵普》选自《 》。赵普,字 , 代 家。他曾经对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治天下。”所以,后人赞扬他为“ ”。
4、 理解文句
(1)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4)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5)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5、 理解文意
(1)文章介绍了赵普的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是性格品质如何?
(2)学完本文,你从赵普身上学到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探究案】
1、 赵普为什么不惧怕触犯太祖而多次奏荐“某人”?为什么不交代“某人”是谁且是怎样的一个人?
2、 本文在写赵普唯才是举的精神时,又写到他“多忌可”,是否有损他的形象?
【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叙述宋代名相赵普 和 的事迹,赞扬了他“ ”、 的精神,表现了他 , 及 的品质。
【检测案】
1、 古今异义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古义: 今义: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 今义:
(3)普明日复奏其人 古义: 今义:
(4)普颜色不变 古义: 今义:
2、词类活用
碎裂奏牍掷地。
2、 翻译下列句子
(1)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3)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基础训练》相关练习题(15页至18页)。
【教学反思】
《赵普》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本文选自《宋史》,是一篇文笔凝练、较易理解的文言文,建议学生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大意,领会文章的主旨,在了解名人事迹的过程中受到人格的熏陶,促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要求。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级共有50名,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人,全部为住读生。优生约占5%,基础较差的约占10%。从班级整体的知识情况看: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宋史》,主要写了两件事: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3、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4、结合课文内容,认识赵普的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为国荐材的精神。
教学策略:
读译讲,以读为主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光碟
教学重点: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称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我们在评论他们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常常发现他们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
二、学生举例,教师补充,引出赵普。
赵普,北宋大臣。后周时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任宰相。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三、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再范读全文,最后请个别学生朗读。
纠正字音:箧、牍、缀、卒、吏、论语
学生读后回答:本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刻苦读书与推荐人才。
四、重点字词句及全文的翻译。(课件)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异义、固定句式(“九字法”:增、删、留、换、移、固、意、直和定)
五、细读课文,思索:读完课文后你弄懂了哪些问题?(学生问答后,师出示以下参考题):
1、宋太祖劝赵普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赵普年轻时熟悉政事的处理,而缺少学问。
2、读书给赵普带来什么好处?
在处理政务的时候能够很果断。
3、赵普晚年时“手不释卷”,请写出两到三个相关成语。
凿壁借光、囊萤读书、孜孜不倦等。
4、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多读书读好书能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5、通过文中所写的两件事,你认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刚毅果断、镇定从容、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
6、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试举例说明。
“阖户启箧取书”、“普颜色不变”、“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六、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知识。
七、过渡语: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试着举出一两个吗?并谈谈他们对你成长的影响。
八、总结:侧重鼓励大家胸怀天下、刻苦学习。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并抄写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语段。
3、收集刻苦学习的名言、名句、故事。
十、教学评价与反思:
1、由于上期在教学《幼时记趣》、《三峡》等古诗文时,我注意要求学生读准文言文的停顿、重音等知识,同时向学生讲解了古文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
本学期在讲《赵普》一文时,学生基本能准确朗读课文的节奏,基本能回忆起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注意事项,并运用到重点字词句的翻译中。
2、从本学期开始,我每周向学生提供一至两篇浅显的文言文,并分层进行练习,让学生培养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本课的教学,我改变了上期精讲全文字词的做法,实行重点突破,并利用媒体课件展示我的做法,让学生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效果明显。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学生性格较为叛逆,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辨别能力,因此,我放开话题,让学生挑战课
文,以激发他们研读文言文的兴趣。说实话,学生有几个问题我备课时没准备,让我措手不及,但因为我积极引导学生在教材的“头”上“动土”,沉闷的课堂被
激活了,学生悄悄融入语文学习的“轨道”之中。确实,课堂“动”起来了,教学也就“美”起来了!
《赵普》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能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更多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重点词句,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难点: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讲解法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我们在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又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出赵普并简介。)
二、检查预习
1.走近赵普——学生简介赵普情况。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后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2.检查注音。
阖户hé 启箧qiè 处决chǔ 既薨hōng
龌龊wò chuò 奏牍dú
三、熟读全文,理解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或指名朗读(朗读水平高的学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3.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语句意思。
要求:小组内全文翻译,其他成员帮助纠错;不理解的字词、语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书上标记出来,举手质疑。教师引导解疑。
4.解释重点字词。
第一节:
习:熟悉吏事:官吏应处理的事寡:少
及:等到释:放下第:大的住宅
阖:关上箧:箱子竟日:整天
处决:处理决断临政:处理政务
第二节:
深沉:沉着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虽:虽然
忌克:忌妒刻薄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尝:曾经明日:第二天
颜色:脸色复:又乃:才卒:终于
5.古今异义词。
龌龊古: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今:言语行为恶劣
明日古:第二天今:今天为第一天,明天为第二天
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6.归纳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
为:及为相(做)以天下事为己任(当作)
以某人为某官(做)
以:太祖常劝以读书(用、拿)
以天下事为己任(把)
《赵普》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宋史》,主要写了两件事: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教学目标:
1、 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 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3、 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教学重点: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称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我们在评论他们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常常发现他们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
二、学生举例,教师补充,引出赵普。
赵普,北宋大臣。后周时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任宰相。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三、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再范读全文,最后请个别学生朗读。
纠正字音:箧、牍、缀、卒、吏、论语
生回答:本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刻苦读书与推荐人才。
四、重点字词句及全文的翻译。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异义、固定句式(“九阴真经”:增、删、留、换、移、固、意、直和定)
五、细读课文,思索:
1、通过文中所写的两件事,你认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
2、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试举例说明。
“阖户启箧取书”、“普颜色不变”、“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六、总结:
侧重鼓励大家胸怀天下、刻苦学习。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重点字词句的练习。
3、收集刻苦学习的名言、名句、故事。
【《赵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赵普》教学设计10-06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设计209-02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教学教学设计11-17
a的教学设计10-11
教学设计08-10
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