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石壕吏》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石壕吏》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石壕吏》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句式、韵律等特点。
3.品读诗文,理解诗歌,体会巧妙构思及语言特点。(重点)
4.品析诗文,感受诗中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一、新课导入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人民在这八年中饱尝的却是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就“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石壕村,倾听他痛心的嗟叹。
二、走近诗人,知晓背景
以填空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回答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通过视频的形式大致了解杜甫的人生轨迹,通过课本注释介绍知晓本诗的创作背景。
三、诵读诗歌,感知音韵
1.反复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音形韵律特点
学生自读,教师纠正字音;
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
学生再读,感知内容,读出节奏和韵味。
2.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察,明确杜甫创作的古体诗的特点。
字数灵活,五言、二言、七言、九言句等;
句数可多可少,可奇可偶;
韵律多变,不究平仄。
四、理解诗意,明确结构
1.结合注释,师生共同梳理诗歌大意。
2.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
明确:时间:晚上;地点:石壕村老妇人家中;主要人物:官吏、老妇人;事件:官吏捉人。
3.请你结合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中的故事。
开端:诗人日暮投宿,遇到官吏深夜捉人;
发展:老妇人开门哭诉,讲述家庭饱受战祸的现状;
结局:老妇人被抓走,诗人与老翁告别。
五、分析构思,体悟主旨
1.请分别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差役与老妇的形象?
明确:差役——怒(嗔怒,蛮横)
老妇——苦(艰难,悲苦)
2.老妇苦在何处?
明确:丧子之痛、家境困窘、年老应役。
3.有人读完这首诗歌说老妇人致词中的内容是它主动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明确:构思之巧——藏问于答(寓问于答)。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赞扬老妇人自请应役的精神,含蓄揭露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
4.石壕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结合老妇的回答,发挥想象,补充石壕吏的话)
5.投宿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制止了吗?“我”说话了吗?你能体会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A.内疚、自责。B.纠结、矛盾。
六、体悟情怀,总结升华
1.结合背景,明确诗人的情怀:
上忧国难,下怜百姓。
2.小结:
郭沫若先生称颂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以诗文为史,他颠沛流离却心系天下,真可谓诗中“圣杰”!愿杜甫精神长存,世间再无战乱!(再读诗歌)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发挥想象,增加细节,将《石壕吏》改写成一则小故事(不少于300字)。
《石壕吏》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如走、致词、裙、前途等。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复杂思想情感。
3、了解写作背景及“安史之乱”给当时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教育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复杂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复杂思想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与学设计
一、导入
1、播放视频材料。
2、导语。
二、教学
1、读一读
(1)读背景材料。让学生先读注释①,并看教材插图,了解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让学生圈点批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句子,学生交流后,教师以课件展示字词。
(3)指名学生朗读。让其他同学做评价。
(4)教师范读。强调感情。结合具体诗句做朗读指导(停顿、语速、语调方面)。
(5)学生齐读。
(6)你读出了什么?
2、理一理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读诗,教师适时讲解点拨,帮助学生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夜捉人”表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想一想
(1)读后,你对诗歌及其诗人杜甫有什么话要说吗?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你如何认为?
(3)题为《石壕吏》,作者为何不把差吏的话直接写出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讨论中探究问题。
4、练一练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可能的话,让学生试背。
5、写一写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若有兴趣,也可改写成一幕短剧。(提示略)
三、结语
战乱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时代社会的动荡,政权的更替,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责任。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人!(以歌曲《战争不是问题》做背景音乐,并以课件展示结语,以营造情景,引导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
附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石壕吏》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石壕吏教学设计09-19
《石壕吏》教学设计08-12
《石壕吏》教学设计05-22
《石壕吏》教案11-24
石壕吏说课稿07-30
《石壕吏》教案15篇12-26
石壕吏优质课教案10-2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教案11-17
《搭石》教学设计12-09
搭石的教学设计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