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映照
燃烧
顿时
一碧如洗
赞美
脸庞
挺拔
热闹非凡
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
4、小结: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小黑板出示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的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选一选,写一写:
1、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三: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
四:教时: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
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2、初读课文。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
3、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
(2)出示灯片:指导观察看图说说,课文那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
《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3》(看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5、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有时什么样儿呢?(小河)
(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
(板书:清澈见底)理解澈。
(3)印示灯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
(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
6、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1)自由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那些景物,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
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3)学习第二、三句内容。
《1》投影片覆盖出豆荚图片: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
《2》覆盖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3》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的怎样?读
《4》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4)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他写具体?(指名读)
《1》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
《2》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请在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7、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8、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词语。
(2)分析字型,指导描红。
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
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区别。
(3)作业:按笔顺在习字车上描红。
9、课外作业。
片段练习:家乡的秋天真美呀!
板书: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见底
美
原野
热闹非凡
反思:
简介北大荒后,让学生带着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这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思考,从整体上感知文中的景,感受文中的情。学习2-4自然段时,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指导背诵时,一边背,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这样不仅背的快,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中心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银灰、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
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
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
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岭()、纹()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提问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
指名读第二句。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
五彩斑斓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理解清澈。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
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第二句。
这句话中把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练习朗读,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
练读第5自然段。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
板书:
天空、一碧如洗
景色优美、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5、北大荒的秋天
物产丰盛、大豆摇铃千里金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内容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内容范本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北大荒的秋天》练习题
做阅读题要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北大荒的秋天》练习题
一、词语
一碧如洗 几缕 流云 映照 转眼间 绛紫 抖动 五彩斑斓 锦缎 清澈见底 如同 透明 怀抱 明镜 顿时 波纹 原野 热闹非凡 大豆摇动 哗啦啦 挺拔 高粱 脸庞 乐呵呵 演唱 燃烧 赞美 遍地 山岭沉甸甸
二、多音字
转zhuǎn( )血 xuè( )
zhuàn( ) xiě( )
三、组词
转( )锦( )绵( )境( )纹( )
传( )棉( ) 镜( )蚊( )
然( )烧( )饶( )铃( )
燃( )绕( )浇( )岭( )
四、根据要求写词语
乐呵呵(ABB) 、 、 、 、 、 、 。
哗啦啦(拟声词) 、 、 、 、 、 、 。
转眼间(表示时间短) 、 、 、 、 、 、 。
银灰 血红(表示颜色的词) 、 、 、 、 、 。
五、课文解读
⑴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⑵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段话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方法。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的田野。
⑶《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08-06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06-01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09-11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04-20
课文盼教案01-10
课文春的教案05-26
课文《春》教案10-27
课文《观潮》教案07-15
青松课文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