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课文教案

时间:2024-11-08 13:45:5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松课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松课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松课文教案

青松课文教案1

  课文《青松》出自,其原文如下:

  【原文】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教材简说】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方案一】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教学方案二】

  一、旧知导入

  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相机板书)《青松》。

  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

  二、初读求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先听一听老师的朗读。教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再看看插图,你猜一猜这首诗写了什么?

  2、你们想要读得好,那就从读准字音开始吧!

  3、常规自读,圈画生字,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5、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评价是否注意了诗的节奏。

  三、学习生字

  1、本课6个生字,“挺“字要具体指导,注意第四笔是撇,不是横,右边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2、学生描红、临写。

  【教学方案三】

  一、一读理解诗意

  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怎样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一会儿你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学习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

  学生可能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

  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

  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

  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

  听了你的读书,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3、学习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过渡:上面的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宁折不弯,多么可敬啊!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陈毅元帅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两句学法,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

  这两诗中的“高洁”一词学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集体补充。

  (3)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导:到了,许多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松树怎么样呢?(树干笔直,树叶苍翠,这就是~高尚。)

  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针的颜色会怎么样呢?(更加苍翠、碧绿,这就叫纯洁)

  你就是大雪重压反而更加苍翠碧绿的松针,你现在带上这种感觉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你能用青松的口气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你想知道我们松树的高尚纯洁吗?冰雪马上就要融化,那时你再来看吧!)

  5、讨论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中的意思。

  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顿更能表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找生读,再相互评价,然后男女生赛读。

  二、再读体会诗人情感

  1、小朋友知道这是陈毅元帅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吗?请你们读读《练习与测试》中“小资料”中的这段话。说说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经济困难)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

  2、你现在就是面对困难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你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3、请小朋友看一看127页的读读背背,图中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烈士们,他们就像脚下的宁折不弯的青松,你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三、背诵再升华

  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

  四、作业

  背诵《红梅》和《秋菊》。

青松课文教案2

  师:“大雪压青松”,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

  师: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想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长)。用一个成语来,这真是(生: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了哪个成语呢?

  生:雪窖冰天

  生:冰天雪地

  生:滴水成冰

  ……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低年级教学中,直观性原则尤为重要。把看上去十分抽象的古诗句与相关的图画联系起来理解记忆,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联想和发展形象思维。苏教版教材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古诗也不例外,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雪的大,并用上积累过的好词语,既为下面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的精神做铺垫,又加强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

  师: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同学们再读这个“压”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重重的。

  生:一定压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师: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呢?谁愿做青松?

  (请一生上台来演,生昂首挺胸,生评议。)

  师: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同学们再看这个挺字,什么旁?(提手旁)从这个偏旁也许我们还能想到,在挺起胸的时候,还应有一个动作,什么动作?(生用手拍胸),用手一拍这胸脯,挺就挺出这感觉来了,什么神情?(有信心,有勇气)

  师: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挺胸?

  生:我考试考了好成绩的时候常常会挺起自己的胸膛。

  生:我参加跳绳比赛时得了第一名,我就很高兴地挺起胸膛。……

  师: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挺出的是一个微笑的`强者,挺出的是一个钢毅的汉子。

  (低年级小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在理解青松的“挺且直”时,我让学生上台表演,这样的设计是建构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弘扬了学生的个性,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通过演一演,深刻理解了“青松挺且直”的意思。)

【青松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青松》教案01-09

《青松》说课稿04-07

课文《观潮》教案07-15

课文春的教案08-27

课文盼教案01-10

课文《山市》教案03-13

白鹅课文教案08-15

白鹅课文教案(精)10-12

语文课文《匆匆》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