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六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六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六年级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想知道哲学家最后一课的内容吗?这一课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读通读顺课文。
3、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惊愕哲学家漫游饱学之士
铲除庄稼地旷野斩草除根
2、指名朗读。提醒注意念准翘舌音。
3、齐读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相机正音,指导断句。
师提出不易理解的词语,大家共同解决。
四、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
2、讨论:课文写了件什么事?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3、交流:第一段(1)第二段(2-9)第三段(10-11)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六年级语文教案2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正确理解两个“杂草”的含义。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正确理解两个“杂草”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哲学家提问的问题是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弄清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2、理解“拜访”、“满腹经纶”。
3、齐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讨论:学生们是如何回答的?方法可行吗?教师适当引导。
3、分角色朗读、
4、找出5-8自然段中说明顺序的词语。
5、仿照文中对话写一段话,教师适当点评。
四、学习第三段
1、自读,质疑。
2、出示课后练习4,思考:两个“杂草”有什么不同?教师适时引导。
五、总结。
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弟子们认为除草的.办法有:、、、。
2、哲学家的办法是。
3、灵魂里的杂草是指,除去这种杂草的方法是。
板书设计:
1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杂草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六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最后一课教案02-23
《最后一课》语文教学反思04-14
精选最后一课教案四篇08-22
【精选】最后一课教案3篇08-22
【精选】最后一课教案四篇10-09
最后一课教案八篇04-28
最后一课教案九篇04-20
【热门】最后一课教案4篇04-13
【精华】最后一课教案3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