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幼儿通过欣赏音乐区分乐曲段落及对比段落中的音乐要素。
2.幼儿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音乐的情境感。
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准备:
乌龟、兔子贴饰 黑板 粉笔
过程:
一、引入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幼儿自由回答。
2."有2只小动物藏在音乐里,它们是谁?请小朋友仔细听,把它们找出来。"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乌龟、兔子)3."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做《龟兔赛跑》。"
二、欣赏
1.分段
①"这首音乐可以分成几段?让孩子们了解鱿鱼和章鱼的特征及习性。每段讲了什么?"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三段,第一段是乌龟、第二段是兔子、第三段是兔子睡觉)②出示贴饰。
2.欣赏分析第一、二两段①听第一、二两段,"乌龟、兔子的音乐有什么不同?"(音乐的快慢、高低、给人的感受等不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饰后注明。
②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
3.欣赏分析第三段①"请大家仔细听第三段,找到一个特别的声音,想想它会代表什么?"(幼儿可以拟声,代表兔子打呼的声音。)
②"这呼声有几个?它们都一样吗?"(6个,越来越轻。)
③"这段除了兔子打呼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乌龟在爬的声音。)
三、表演体会
①请幼儿跟着音乐做一做兔子、乌龟的动作。引导幼儿在第三段时选择好自己要表演的角色,
②请幼儿在其他时间自行分组游戏。
大班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反思这次音乐活动在选材上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把《龟兔赛跑》这首长达6分钟的音乐剪接成1分半钟,既要考虑到曲子的完整性又要体现出其中的音乐特色、音乐要素,我深知好的音乐对音乐欣赏可的重要性。
经过试教,我摒弃了画图谱,而是使用直观的板书代替,在上课过程中效果也比较好,但是教具和板书缺乏美观。音乐欣赏课很容易在把握不好度的.情况下变为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应该是依托表演而不是依靠表演,"听"是音乐欣赏的主要途径,表演只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我强调反复倾听但没有注意到倾听的有效性与提问有效性的结合,特别是在第三段音乐的欣赏上,如果是让幼儿带着3个问题去欣赏,那么倾听的效率就能凸显,幼儿的注意力、分析能力的提升也更为明显。
大班音乐欣赏《龟兔赛跑》评课孙慧红老师及听课老师评价:
1.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教学环节紧扣、层层递进,能以倾听为主,体现了音乐欣赏的价值,
2.第一、二段分析后就应该让幼儿进行动作表演,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表现出两段音乐的不同音乐要素。
3.欣赏第三段音乐前先提问,让幼儿带着3个问题去听音乐,这样既节省时间也体现的提问的有效性并提高了对幼儿倾听的要求。
4.在教具的制作和板书上略显粗糙。
活动反思:
由于本课是欣赏课,所以我选用情境带入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幼儿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无论在导入,还是整个欣赏环节中,我都能够结合实际,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的学生们带入到所创设的音乐意境,激发幼儿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动其自身发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扑克牌,数字卡,纸面教具。
纸面教具:打印1-9的数字卡若干套,并裁剪;打印《扑克王》作业人手一份。
材料准备:从A到10的扑克牌若干套。
活动过程:
教师拿出一张扑克牌,引导幼儿想办法从下面一排扑克牌中,找出数字加起来正好等于这个数字的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8,谁能给我2张总数等于8的`扑克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7,谁能给我3张总数等于7的扑克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10,谁能有不同的方法给我扑克牌?每种方法都要让总数等于10。
教师组织幼儿玩“扑克王”的游戏,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10位幼儿、1套扑克牌,强化幼儿对10以内数的组合与分解的理解和运用。
规则:
1.取走扑克牌中J、Q、K、王牌,将1--10的扑克牌(A代表1)的数字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第1轮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是扑克王;
2.接着由扑克王抽取一张扑克牌并向其他幼儿提出要求,如“谁能给我2张扑克牌加起来等于x",其他幼儿中,谁能最快将符合要求的牌给扑克王找出来,谁就是新一轮的扑克王。
教师分给幼儿每人分一张数字卡,组织幼儿玩数字组合游戏。
随机分,幼儿被分到哪张数字卡就代表他是哪个数字。
第1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2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第2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3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第3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4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引导幼儿操作《我的数学——扑克王》连线游戏。
——让上下两张扑克的数字加起来等于10,你来连一连。
温馨提示:
在前面一个活动中幼儿用到的是具体的实物,到了这个活动就要过渡成较为抽象的扑克牌,主要是为了锻炼幼儿的抽象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合成与分解的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扑克牌投放到益智活动区中让幼儿继续玩游戏“扑克王”。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幼儿有绘画太阳的经验。
教师根据资料自编《十个太阳》的故事。
水粉笔,水粉颜料,作业纸,调色盘,抹布,桌布等。
活动目标
体验想象、创造带来的快乐。
继续学习用重叠的方法表现多个物体的前后关系。
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想象,表现出不同形状、大小和色彩的一组太阳。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十个太阳》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故事进行想象和表达。
教师在为幼儿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尽可能运用生动、夸张的语言进行引导,吸引幼儿对故事情节、故事角色的关注。这样幼儿在创作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激情进行表现。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十个太阳的故事。
(2)教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太阳会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现?太阳的光芒会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用什么线条表现?这些太阳会是什么颜色的?五颜六色的太阳怎么表现呢?
2、引导幼儿理解并表现太阳的.前后关系。
教师:十个太阳这么多,我们的画纸这么小,怎么才能画得又多又大呢? (重叠)怎么表现重叠的物体? (教师用语言和手势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创作粉印版画《十个太阳》,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表现不同造型和色彩的太阳。
(2)难点:物体的前后关系。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是怎么把十个太阳都画在一张纸上的?
要点提示
如果幼儿在一张画纸上同时表现十个太阳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如少表现几个太阳,重点帮助幼儿用遮挡的方法表现多个太阳。
故事《十个太阳》
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原来有十个太阳。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动物像邻居和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彼此坦诚相见,互相尊重对方。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一起周游天空。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跑出来玩,这下子,大地上的万物可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球,他们一起释放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啦,烧成了灰烬,烧死了许多动物。那些在大火中没有被烧死的动物流窜于人群之中,发疯似的寻找食物。
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就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了那多余的九个太阳。从此,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以前的模样。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3、熟悉小鸡出壳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表现不同的小鸡。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大公鸡穿花衣》的音乐光碟。
2、三张不同大小的鸡蛋图片。
3、三种不同形象的小鸡图片(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1、师生《母鸡孵蛋》音乐律动进场。
2、用音乐问好。
3、师问: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1、认识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师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强壮的小鸡)
(1)倾听棒棒小鸡是怎么用歌声自我介绍的。(师范唱一遍)
(2)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小黑板出示)。
(3)鼓励幼儿模仿,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唱出有力的声音。
2、认识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经常打嗝,所以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听打嗝鸡是怎么自我介绍的。(师范唱一遍)
(2)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小黑板出示简单图示。
(3)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认识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我们来看第三只小鸡妹妹长什么样子呢?(脸红:害羞)
(1)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2)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小黑板出示)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第四只小鸡要过几天才出壳,我们到时再看看它长什么样吧。
5、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小鸡出壳》。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两遍)
三、音乐律动《大公鸡穿花》。
过度语:小朋友看,大公鸡爸爸也来看鸡宝宝了,他的心情特别高兴,我们跟他唱首歌吧。
1、集体表演律动《大公鸡穿花衣》。
2、师:鸡宝宝的生日快到了 ,大公鸡爸爸想请小朋友到家里表演,小朋友们谁想参加?
1、指名上台表演。(复习歌曲)
2、集体评,互评。
四、全课小结
1、小朋友让我们跟着大公鸡爸爸去参加生日会吧。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活动中,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了原歌曲的旋律,为三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歌曲中的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学习歌曲、亲身感受体验有趣的小鸡形象。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声音的处理上,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来表现不同的小鸡。
3、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带领幼儿完整学唱了3段后,引出大公鸡爸爸来看鸡宝宝准备举办生日会这一契机,让幼儿对歌曲再一次进行演唱表演,再次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
4、整节课的亮点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母鸡孵蛋,公鸡爸爸照看鸡宝宝这些音乐教学情节设计,让幼儿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5、整个教学活动时间比较急促,重难点不够明显。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10-08
大班教案08-31
大班教案(经典)03-30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教案【经典】03-14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1-05
大班的教案11-12
(精选)大班教案10-03
大班教案【精选】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