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指出脸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正确位置。
2.知道自己笑的样子很可爱,大家都喜欢。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若干镜子或一面大镜子。
活动内容:
1.教师利用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嘛?小朋友请看,原来是布娃娃呀!小朋友跟她打个招呼吧!
幼:你好。
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们看一看她长得漂亮吗?
幼:漂亮。
师:因为这个布娃娃很喜欢笑,所以它长得这莫漂亮,小朋友笑一个我看你们长得漂亮吗?还真漂亮,以后我们小朋友要经常笑。
你们来观察一下布娃娃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呀!
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2.请幼儿照镜子并提问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镜子,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小朋友站在镜子面前看看自己的笑脸“我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扮个小鬼脸看看……”
幼:长着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师:小朋友咱们对着镜子笑一笑,笑起来这漂亮。
3.教师带宝宝做五官游戏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变出什么来了毛毛虫,你们伸出小指头也来变一个吧!当老师说:“毛毛虫爬呀爬爬到你的什么时,小朋友马上指导相应的位置,教师以此让小朋友指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老师先由慢到快。
“看XX指得又快又准确。”“其他宝宝要加油奥!”游戏反复进行。
4.引着宝宝笑一笑
教师和宝宝对着镜子笑一笑让宝宝知道笑起来很可爱,大家很喜欢。
师:“XXX小朋友笑得真可爱!”过来笑一笑让小朋友看一看,跟老师一起拍个照吧!小朋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拍照吗?
幼:想。
师:“来,咱们大家拍个照,笑一笑!”。
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蒸、煮、炸、煎、烤等烹饪方法,感受面食的多样性。
2.探索、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体验自制面食的乐趣。
3.了解面食的营养,喜欢吃面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感知过面粉的特性。
2.面粉、和好的面团。
3.各种面食若干。
4.毛巾、水、抹布、盘子、碗、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录像带等。
5.幼儿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回忆面粉的`特性。
二、感知、探索面粉加水后的变化。
1.猜一猜:在面粉里加水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
三、了解面食的烹饪方法及其营养。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烹饪方法
2.观看录像了解煎、炸、蒸、煮、烤等烹饪方法。
3.师幼共同总结归纳几种烹饪方法。
4.品尝各种面食。
5.教师简单介绍面食营养。
四、制作好吃的面食。
1.介绍辅助材料:果汁、樱桃等。
2.讨论:你想做什么面食?(引导幼儿从造型、口味、颜色等方面考虑。)
3.师幼共同制作面食。
4.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面食的烹饪方法,分类后送食堂加工。
活动延伸
午睡起床后和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面食。
让幼儿和家人一起去品尝各种各样的面食。
活动建议
活动前建议先让幼儿感知面粉的特性。
活动点评
此活动通过操作感知了面粉的特性;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了面粉的许多烹饪方法;通过制作满足了孩子的创造欲望。整个活动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们积极、主动,乐学、好学。整个环节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影子一向对幼儿有一种神秘感,幼儿对此很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设计此活动,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掌握,同时发展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的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3、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等。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等。
3、实现要让幼儿懂得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他究竟是怎样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操作以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操作
1、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突发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让幼儿相互之间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说一下,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为什么有的乌龟不会跳舞?
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1)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2)启发幼儿设计各种形象的小动物并能让它跳起舞来。
(3)启发幼儿在让小动物跳舞时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因此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告诉幼儿利用晚上的实践来多观察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可以使影子变得更加好看。
效果分析
此活动深得小朋友们喜欢,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因此比较成功。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效果良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水果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吃,常看的东西,但孩子对水果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对水果的色、香、味、形上,关于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却知之甚少。现在正是各种水果上市时,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水果。一次,不知是谁把苹果和杨梅放进了金鱼缸,引来了许多孩子的围观议论,经了解得知,原来他们是想给鱼儿喂食,结果发现水果有的浮在水上,有的沉在水底。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一活动。
为了使活动更生动、形象,也为了让幼儿对沉浮现象进行简单分类时不觉得枯糙,所以我设计了浮起来和沉下去这两个人物形象。在活动中,我首先以请客开始,先让幼儿说一说水果的名称,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接下来我出示“↑”与“↓”的标记,讲述了沉浮两兄弟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对沉浮兄弟的特征有一个了解,也是为了给后来的分类作一个铺垫,在这当中我也点名了挑食的坏处。接着我没有先让幼儿实验,而是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才让幼儿通过玩一玩,比一比来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了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最后出示沉浮兄弟,让幼儿根据沉浮兄弟的特征送水果,也让沉浮兄弟验证幼儿分类的结果,在愉快的分享中结束本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经验。
2、认识标记“↑”、“↓”,能根据沉浮标记简单分类。
三、活动准备。
各类时令水果若干,“↑”与“↓”的标记各一,沉浮兄弟头饰各一,盛水容器若干,箩筐两只。
四、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老师准备了许多水果来招待这两位小客人。你们看,都有些什么水果。(幼儿一一指认水果。)
2、师:“今天要来的两位小客人非常奇怪,哥哥叫浮起来,专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你们看吃多了浮在水上的水果,嘴巴都往上翘了(师出示标记‘↑’);弟弟叫沉下去,专吃沉在水底下的水果,你们看吃多了沉在水下的水果,嘴巴都往下垂了(师出示标记‘↓’)。我们可不要学他俩。”
师:“可是不行呀,如果沉浮兄弟吃错了水果,就要拉肚子,所以我们要帮兄弟俩把水果分出来。”
3、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这些水果放在水里,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呢?”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4、师:“刚才小朋友们各有各的说法,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水果放在水里是沉下去的,哪些水果是浮起来的。现在就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水果,放到水里去试一试,看看你拿的水果在水里到底是沉是浮。
幼儿实验,并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小朋友听。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表述。
5、师:“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
幼1:“我拿的是苹果,我发现苹果是浮起来的。”
幼2:“我拿的是提子,我发现提子是沉下去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学习制作传声电话,感知声音的传播。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难点: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1、录有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声音的录音。
2、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
3、鼓、小珠子。
4、录有乐音和噪音声音的磁带
5、酸奶杯(或纸杯),棉线。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2、操作体验,探索声音。
(1)、幼儿第一次操作,在玩中知道当物体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老师这里有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怎样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实验、交流,教师观察指导。
自由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共同交流:“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发出了声音?”
“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师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用鼓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动。
提问:小朋友们,小珠子是真个奇怪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做舞台,还要有用大鼓为她伴奏她才肯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幼儿第二次操作,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自主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教师小结。
3、回归生活,听辨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我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这段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延伸活动:制作小电话
(1)介绍制作材料:“桌子上的材料你都认识吗?今天我们要用它们来做电话机。”
(2)讨论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在纸杯下端挖两个小洞,用线穿过,再打一个结。”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想想玩玩:
用自制电话通话——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握住线:“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小结:声音是通过线来传播的,如果把线握住,声音就传不出去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多种方法。
2、体验参与实验操作活动的乐趣,感受事物的变化。
活动准备:塑料杯;温度计;擦手干毛巾;冰块;湿毛巾;小脸盆(中间加水);调羹;扇子;每组一块记录板、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这儿有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我想让它快些冷却下来,有哪些办法呢?
(幼儿介绍)
二)、小组实验,记录结果:
1、引导幼儿分组寻找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三人一组,把你们商量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就按照自己记录的方法进行实验,让热水变冷,看看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温度降得快。"
(1)"现在我和你们来做个实验,我不用你们的那些方法,让热水自己冷,看它能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你们就按照你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热水的温度降得低
(2)引导幼儿分工实验。
(3)实验步骤:
小组商量各自的实验项目寻找材料--倒好热水测量温度并记录--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5分钟后再次测量水温并记录。
(4)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实验结束,请每组幼儿测量实验后杯中的水温,并记录。
三)、交流讨论
1、提问: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实验后的水温是几度?下降了几度?(幼儿介绍)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实验与非实验的不同。
2、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1)为什么不断地搅拌热水,热水就会快点变冷水?
(2)为什么在热水中放入冰块,热水也会快点变冷水?
(3)为什么将热水倒在一个大一点的容器中,也会快点变冷呢?
5、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让热水快点变冷的方法,用调羹搅拌、两个杯子相互调换、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气流通、添加冰块、放在冷水里,这些方法都能将热水的热量传递到冰块和冷水里,使热水的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作用,而没有实验的热水它只能将热量慢慢的`传递到空气中,所以它的降温速度就会比较慢。(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或留疑)
四)、延伸: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实验的欲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这些方法都能使热水变冷”,但是不同的方法又不一样的效果,使幼儿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学知识。对于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由于温度计我们小朋友平时接触的并不多,所以在课前我丰富了幼儿关于这方面的经验,而孩子们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基本都能用温度计进行读数。但是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中的语言要规范,特别是在科学活动中,提问需精确,对于幼儿的回答应回应给与提升,能让幼儿更清晰地理解教师提问的目的或实验的要求;提供的材料不应只限于3种,应给与幼儿更开放的探究空间,可把现在可以实行的方法都提供给幼儿,使幼儿有更开放更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好地体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记录表的设计有些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可以再开放些,不要把方法都事先展示在表中,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并记录下来等等。总的来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2、在两两合作的实验中,能通过相互协商来解决碰到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重点: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难点:发现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的图片8张、书写演示板、魔术箱、磁铁两个
2、幼儿操作材料:
1)磁铁、回形针、铁夹、铁勺、1元硬币各5份
2)正方形的小毛巾、卡纸、塑料板、木板各5块
3) 幼儿记录表(每人一张)
4)沙箱5个、内藏铁制品
3、经验准备:
1)幼儿有过科学活动的记录经验。
2)有用磁铁把物品分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磁铁) 提问:这是什么?
2、介绍请来的朋友。
今天我请来了8个朋友,看看是哪些朋友呢?(一一出示图片)它们会是磁铁的好朋友吗?我们把能够被磁铁吸住的放在“√”的下面,把不能被磁铁吸住的.放在“╳”的下面。
3、幼儿操作并进行分类。
4、集体检验。
推进提问:找的朋友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呢?怎么做?
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而纸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纺织制品都是不能被磁铁吸住的。
5、介绍磁力。
推进提问:你们知道磁铁为什么能吸住铁做的东西吗?
小结:因为磁铁具有磁力,遇到它的朋友铁制品就能吸引在一起。
二、实验:隔着东西,还能吸住吗?
过渡语:如果把这些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磁铁和铁制品的中间,磁铁还能吸住铁制的物品吗?
1、猜测记录
2、交流猜想,说说自己的理由
3、实验验证
1) 小组操作实验
2) 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在演示版上进行记录
推进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卡纸、小毛巾、塑料板、木板挡住磁铁,磁力能穿透这些材料吸住铁制的物品。
三、经验提升
推进提问:磁力除了能穿透卡纸、小毛巾、塑料板、木板还能穿透什么呢?
1) 游戏一:沙中寻宝
操作要求:磁铁在沙面上慢慢走,我们来试一试!
小结: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知道了,磁力还能穿透沙子。
2) 游戏二:魔术:有磁力的手
教师表演魔术,让幼儿猜一猜其中的奥秘,了解原来磁力还可以穿透人体。
小结:磁力还能穿透我们的身体,能够穿透各种材料。
四、问题延伸:
问题:如果磁铁被水浸湿了,它的磁力还存在吗?还能吸住东西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的一些知识,懂得火对人们的好处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简单方法,培养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认识火》
二、活动准备
火柴、蜡烛,大小不同的三个玻璃杯,防火、灭火挂图。
三、活动重点
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2、出示挂图,了解火的发展。导语:火是怎么来的呢?最早是钻木取火,后来从打火石发明了火柴,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能用电子打火。
3、通过实验了解火的特点。
a、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火苗的颜色(蓝色、黄色、红色),并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b、点燃蜡烛,让幼儿用手靠近火,感受火能发热。
c、了解火的燃烧需要空气点燃三支蜡烛,把大小不同的三个烧杯盖上。结果,最小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少,火熄灭最快,最大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多,火熄灭的最慢。
d、了解火怕水的.特点。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火会灭。
4、通过故事《火苗弟弟》,引导幼儿讨论火的用途与危害。幼儿听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a、火有哪些用途?(照明、取暖、煮饭烧水、发电……)
b、火有哪些危害?(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会烧伤人,烧毁房屋和树木,引起火灾)
5、让幼儿观看防火、灭火挂图,了解简单的防火方法。火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我们不用怕它,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识。
a、平时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烟花爆竹。
b、如果不慎烧了东西,立即报告大人或用水扑灭,火势太大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得消防员帮助,并立即离开;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滚,压灭火焰;如有浓烟就用湿布掩着鼻子,冲向门外;如果被大伙围困,应尽力呼救,并想办法逃出。
6、游戏:着火了。教师说出一种着火的情况,幼儿做出相应的应对动作及模仿措施。
7、小结:总结活动内容,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参观消防员演习或请消防员给大家讲解防火知识和故事。
教学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1-07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2-1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21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10-16
大班科学教案07-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电》科学教案08-19
大班科学教案:泥鳅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