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找找、说说的过程中了解动物与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关系,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乐意用自己的本领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体验礼物的意义。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分组操作材料:礼物与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活动。
1、今天是狮子大王的生日,让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吧!
2、过生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二)集体讨论,观看PPT:想想、猜猜,获取动物与物品的相关经验。
导入语:今天狮子大王过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会送什么礼物给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情景一:猜一猜奶牛会送什么礼物?
情景二:想一想蜜蜂会送什么礼物,为什么?
情景三:母鸡有什么本领呢?想一想母鸡会用鸡蛋做了哪些不同的礼物呢?
小结:奶牛送了香香的牛奶,蜜蜂送了甜甜的蜂蜜茶,小母鸡把鸡蛋做成各种各样的蛋制品。他们都用自己的本领,做成礼物送给狮子大王。
(三)分组操作:找找、说说,分析动物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1、情景四:讨论动物的本领。
又来了几个小动物,他们是谁?会送些什么礼物?
2.幼儿分组操作并交流:配对游戏找一找,分析动物与物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配对。
3、集体展示并交流:理解动物与物品的'关系。
(四)表达祝福,理解礼物的意义。
情景五:小鸟用清脆的歌声作为礼物,送给狮子大王。
延伸活动:
用自己的本领表达祝福,进一步理解礼物的意义导入语:小动物们能用自己的本领作为礼物送给狮王,那你们有什么本领可以送给狮子大王作礼物呢?
小结:小朋友,其实礼物不需要有多么贵重,只要你用心去准备,用自己的本领去表达祝福,这就是送给别人最珍贵的礼物!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教育目标:
1、 认识雨具,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 知道雨天出门要带上或穿上雨具。
3、 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萌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雨天出门要怎么样才不会让自己淋湿。
2.物质准备:雨衣、雨伞及雨鞋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下雨的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帮助我们不被雨淋湿呢?
2.教师分别出示雨衣、雨伞和雨鞋,引导幼儿观察和辨别不同的雨具。
3.以提问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下雨天人们使用哪些雨具和如何使用雨具。
提问:(1)下雨了,你是用什么雨具来帮助自己不被雨淋湿的'?
(2)你会使用吗?怎么用的?
4.教师示范穿雨鞋、雨衣和打开雨伞,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5.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学习穿雨鞋、雨衣。让幼儿知道打开自动伞时要看一下身边有没有人,注意不伤及别人;看见旁边的人要打开雨伞,自己要避开,注意保护自己。。
6.让穿好雨鞋、雨衣或已打开雨伞的幼儿,随教师到雨中指定的地方去漫步,
引导幼儿听听雨滴打在雨伞、雨衣表面的声音,在雨中轻轻地踩水玩。
活动延伸:
选择不同的雨具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引导幼儿观察哪种雨具最容易干,哪种雨具最不容易干,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教师或父母。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小班科学:
玩一玩,猜一猜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黄豆的不同特征。
2.会用耳朵辨别三种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3.关注身边的自然物,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子、石子、黄豆,盆子、罐子、椅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观察自然材料,引发活动兴趣。
(1).“我们身体有什么宝贝?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要用6个宝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脚进行探索活动。)
(2).“小朋友们请看,椅子下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沙子、石子、黄豆.)
2.用手玩材料,感知他们的不同特征。
(1).“你们想玩吗?想怎么玩?”(要求:蹲下来玩,轮流玩三种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们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觉,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觉。
3.用罐子玩材料,初步了解声音。
(1).“欢迎罐子宝宝,请小朋友们想办法用罐子宝宝和三种材料制作一种乐器。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玩,教师引导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倒一倒。
(3).反馈:“你是怎么让罐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的?罐子是怎么会有声音的呀?(打开验证)谁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请相同声音的罐子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们的罐子宝宝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一样)
4.通过听觉辨别沙子、石子、黄豆发出的不同声音。
(1).出示三个罐子:“沙子、石子、黄豆玩捉迷藏躲进罐子里,你会把它们找出来吗?考考你们不打开盖子看,你有什么更聪明的好办法吗?原来听声音就能很快找出它们是谁?那我们仔细听听,这个罐子里是谁?”
(2).再请几名幼儿上来辨别,教师引导: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与它告别的话)。
5.送沙子、石子、黄豆“回家”。
(1).沙子、石子、黄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这是谁的家?(示范送罐子宝宝回家)
(2).幼儿探索游戏:摇一摇、听一听、送一送、说一说。
(3).检查验证:老师带领幼儿打开验证,发现错误及时随机应变作出处理。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2、简单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
3、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玩具架3个,爸爸、妈妈图片。
3、音乐磁带:《大鞋与小鞋》等。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活动难点: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体验穿大鞋,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一双大鞋和一双小鞋,简单区分大与小。
师:宝宝们看,今天杜老师带来两个礼物,是什么啊?(鞋子)
师: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大的'是谁穿的啊,小鞋是谁穿的啊?
二、 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1、师:宝宝们,看,这里是兔妈妈的鞋子超市,好多鞋子啊,有各种各样的鞋子,有大的有小的,宝宝们帮兔妈妈整理一下鞋子好不好?你们看这里有两个柜子,小鞋子应该放在哪里?大鞋子放在哪里?
2、教师示范
3、幼儿操作。
三、区分爸爸鞋子和妈妈鞋子,描述其特点。
1、师:你们看小鞋子都是谁穿的啊?大鞋都是谁穿的啊?
杜老师手里有两双的鞋子?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哪个是爸爸穿?哪个是妈妈穿?原来大鞋有爸爸穿的也有妈妈穿的,看看爸爸鞋子都是怎么样的啊?妈妈鞋子都是怎么样的啊?
2、在教师领导下请幼儿分分爸爸鞋子和妈妈鞋子。
从鞋柜里找出妈妈的鞋子放在另一个鞋柜里,贴上头像。
四、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1、师:宝宝们,爸爸妈妈的鞋子你们穿过没有啊?我们来穿穿看好不好?请宝宝把自己鞋子脱下来放在旁边。每个人去拿一双爸爸的鞋子。
2、请幼儿穿上爸爸的鞋子。
师:宝宝穿上爸爸的鞋子有什么感觉?
幼:走不动。
师:为什么会这样啊?
幼儿回答:爸爸的鞋子太大了。
师:穿着爸爸的鞋子舒服吗?
那我们快快脱下来,送回鞋架。
2、第二次尝试,幼儿穿上妈妈的鞋。
师:宝宝们,我们来穿穿妈妈的鞋子好不好?
幼儿尝试后提问:穿妈妈的鞋子,有什么感觉?
幼儿:要摔跤的,妈妈的鞋子太高了。
师:舒服吗?
师:那我们快快脱下来,送回鞋架。
3、经验总结,穿自己鞋子最合适。
师:爸爸妈妈鞋子穿着舒服伐?那我们能不能穿啊?我们穿爸爸妈妈鞋子会摔倒不舒服也不安全,所以平时我们不要去穿爸爸妈妈的鞋子。
我们宝宝应该穿哪个鞋子啊?宝宝应该穿自己的小鞋,我们一起来穿自己的鞋子吧。
播放音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舒服吗?我们回家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袜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2、初步形成“双”的概念。
3、尝试按特征自己整理袜子,体验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
神秘箱一个,多彩的袜子若干双。
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感知袜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活动过程的分析:
一、感官感受,初步了解袜子的特征
1、出示神秘箱,请幼儿摸摸里面有什么?
2、教师打开箱子后,举起箱子把袜子抖下来,落在桌面上,让幼儿观察。
二、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袜子的.特点
1、教师请幼儿找一找老师的另外一只袜子,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这只袜子是老师的。(让幼儿感知一双袜子要颜色一样、大小一样、花纹一样。)
2、教师小结:刚才找到颜色一样、大小一样、花纹一样的袜子,跟老师脚上的是一双,它们是好朋友,谁也不能离开谁。
3、请幼儿摸一摸袜子,说说摸上去什么感觉,看上去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4、请幼儿说一说袜子有什么用呢?
三、运用认知,整理操作游戏
1、老师家的袜子小铺要开张了,请小朋友帮老师家的袜子整理一下,一双一双地夹起来。
2、交代操作要求。
(1)衣架两头有两个夹子,请大家找出一双袜子夹在夹子的两端。
(2)请个别幼儿操作。
3、请幼儿找一个空的位置帮忙整理袜子。
4、评价、小结。
四、延伸活动:了解袜子的种类。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中国的茶文化是我国的代表特色之一,而家乡安康的茶文化也是渊源流长,幼儿园的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这次学习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茶叶的香味,品——感受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地让孩子感知了解。
活动目标
知道家乡盛产茶叶。
在观看茶叶制作过程和饮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活动准备
各种茶叶若干、杯子、透明茶壶等
茶叶制作过程PPT
活动过程
1、观察茶叶,小组交流
(1)请幼儿拿出家里带来的茶叶,看一看,闻一闻,互相说以自己带来的茶叶的名称,是什么地方产的,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味道怎么样。
(2)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绿茶、红茶和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三种茶叶的不同。
(3)小结。
2、出示PPT
教师讲解,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3、品茶
教师给每组幼儿分别倒一点绿茶和红茶,请幼儿观察颜色、闻清香,然后品尝,说说喝两种茶的不同感觉。
教师冲泡茉莉花茶,请幼儿品尝,说说和钱两种茶有什么不同。
4、小结 活动反思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这里将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环节是让孩子将对茶的认识的延续,激起他们新的学习的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09-11
科学活动教案(荐)07-22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2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05-25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01-08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08-01
(通用)科学活动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