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案

时间:2024-12-08 21:33:11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我想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想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我想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我想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把图画内容说清楚;

  2、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提出问题;

  3、大胆探索,在交际互动中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重点难点:

  1、重点: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提出问题;

  2、难点; 在交际互动中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幻灯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启发

  与生活相结合,依法一看图导入,引出交际话题。

  二、引发提问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2、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

  3、让我来告诉你吧。(小组内练说,个别练说)

  三、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寻找新的交际话题。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把你认为重要的问题记录下来)

  2、班级交流各组提出的问题。

  3、围绕几个重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促进多方互动,在交际中互相学习。

  1、自己找伙伴,弄明白自己关心的`一些问题。

  2、举行“小百科知识讲坛”,请同学讲讲自己在交流中学到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大家把还未解决的问题,弄明白,一周后,开汇报会。

  教学反思:

我想教案 篇2

  大班语言活动:我想你

  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了解人们表达自己思念的不同方式;

  2、大胆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想念并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故事图书,视频展示仪,电视机,录音机,纸,水彩笔,剪刀,彩色纸,玩具手机、电话,信封、信纸,音箱、mp3、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我想你》

  1、听音乐进场,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想念一个人呢?”“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2、听事先录好的幼儿录音,引出故事内容。

  3、通过在视频展示仪教师讲故事。

  二、了解故事中的人表达自己想念时的不同方式

  1、提问:“故事里的人他们在想一个人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啊?”

  2、提问:“其他民族的人在想念别人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啊?”

  3、提问:“你们知道古代人每当他们想念亲友时候有什么办法吗?”

  4、提问:“现在我们和古代人不一样了,有了各种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可以怎么样互通情意呢?”

  5、出示故事图书内容帮助幼儿归纳和扩展

  6、请幼儿相互交流“如果你在想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三、幼儿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想念

  1、教师示范自己对小朋友的想念:“你们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自己的幼儿园,离开老师和小伙伴了,大家在一起相处了很多年了,以后等你们上了小学就不能再回到幼儿园了,老师很想念你们。那我在想你们的时候会怎么办呢?我会看看和大家一起拍过的照片,还有毕业照,还会回忆有的`小朋友调皮时候的样子。等你们带上红领巾的时候我会打电话祝贺你们的。那么你们在想念老师和好朋友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2、教师介绍操作工具并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对别人的想念表现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几个比较好的幼儿作品,并请说出自己如何表达对他人的想念。

我想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抓住重点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大胆想象,充分表达

  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大胆想象,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

  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表达并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经常听一首歌,今天我把它带来了,你们想听吗?

  (播放歌曲《种太阳》)

  师:美好的愿望总能引起我们无穷的幻想。窗边有个小姑娘常常托着下巴,甜甜地想,她在想什么呢?

  2、展示小诗:白天的太阳多红多热,

  是不是有个火炉烧得正旺?

  晚上的月亮多明亮,

  是不是有面镜子挂在天上?

  夜空的星星闪烁金光,

  是不是仙女把珍宝镶在天上?

  (a.师生合作读 b.学生齐读)

  师:你们的`小脑袋里是不是和她一样有许多想象、幻想,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自由畅谈)

  二、新知

  1、学生互相读文

  师:文中的小作者一定特别想让你知道他的愿望,现在就跟你的小搭档读一读,千万别让他失望,如果你认为你的搭档读得很棒,就竖一竖大拇指。

  2、师配乐朗读

  师:听你们读得那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读,大家同意吗?希望大家能够闭上眼睛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看到了什么)

  3、学生带感受练读课文

  4、学习第一小节(师:谁愿意把第一个美好的幻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a.生读,生评

  b.自由读文

  c.学生自由畅谈读后感受

  d.带感受练读前两句

  e.指名练读(师:随着风儿悠荡,悠得真轻、真美

  多美啊,像神仙一样…… )

  f.师读后两句,生谈听到了什么

  g.带感受练读该句

  h.引导背诵该小节

  5、学习第二小节

  a.生读,生评

  b.自愿读文(师:谁还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师:感觉到你长大了)

  c.抓住重点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师:这是被春风拂过,春雨滋润的土地)

  d.齐读“长啊,长”(师:我仿佛看到了你们就是柳树的根须,正在蓬勃生长)

  e.引导背诵该小节

  6、学习第三小节

  a.带感受齐读

  b.默读并质疑

  c.讨论“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d.愿意朗读的学生齐读

  7、学习第四小节

  a.师生合作读文

  b.思考: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提示:我要飞到宇宙,探索宇宙的奥秘。)

  8、练习背诵(出示提示,自愿起立齐背)

  9、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三、延伸

  1、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理想

  2、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配乐创作)

  四、课后小结

我想教案 篇4

  以读促悟,挺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我想》教学反思

  《我想》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充满幻想和想象的诗歌。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四小节描绘了四幅画面,表现了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最后两句巧妙结尾,浓浓童趣跃然纸上。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基于本篇课文的以上特点,在讲述《我想》这篇课文时,我主要采用了初读、细读、品读等层层递进式的梯度读,以读促悟。 在本篇课文教学后,我认为做得好的方面有:

  第一、本节课学生的朗读做得好,特别是我引导学生分小节读时,找了学生示范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学生的朗读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有不少学生纷纷举手,站在讲台上为其他同学做朗读示范。

  第二、评价鼓励及时。本节课在教学中,对于朗读较好的学生,我都能及时评价他们的朗读,得到鼓励的学生在后面的教学环节更加积极主动了。

  第三、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本节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续编一小节的环节。当有一位女生照着资料书中的答案读时被其他同学看到了,我让学生按照她的思路继续续编下去,学生的纷纷举手发言,且续编的内容极富想象力。

  本节课的教学,是我在现代诗歌教学上的一个突破,为今后的现代诗歌教学找到了出路。

  当然,这节课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学生在课后作业的情况中反映出的,对于本课的生字掌握不够牢固。

我想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通过归类二次发散交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能力。

  2.引导学生以《假如我是一滴水》为题,思维成果,解决学生无话可说。

  重难点

  归纳思维方法,思维内容深入发散

  乐学善思

  办法运用生活中常见事物,解决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就会有兴趣。为了回答时能有更多的好答案,学生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展开想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有关雨的`诗句。

  2.导出课题。

  二、自主思考发散思维。

  1.雨让你想到什么?(生说)

  2.围绕雨想到的,尽可能的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写到本上。

  3.小组内思维成果,组内交流。

  4.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三、教给方法、深入思考。

  1.师生共同把思维成果归类。

  2.从雨的益处和危害深入探讨雨。(生补充,师点拨)

  四、运用思维,轻松。

  1.立题。

  2.生练写。

  3.读作品,师生评议。

  五、

我想教案 篇6

  中班语言

  课《我想》活动

  教案

  目标:

  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

  2.感受诗歌中的语句美,学习创编诗句。

  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

  师:(出示小象图片)这是谁?小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

  幼:小象的`鼻子最好玩,长长的,很有趣。

  师:为什么?

  幼:它可以喷水、滑滑梯、荡秋千。

  师: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

  幼:喷水浇花。

  幼:搬木头。

  幼:和另一只大象握握手。

  幼:给小朋友当滑梯。

  师:(出示小猴图片)这是谁呢? 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如果你有条长尾巴,你想干什么?

  幼:可以倒挂在树上。

  幼:和小猴的尾巴拉拉勾。

  师:(出示小兔图片)看,小兔的什么地方最好玩?

  幼:耳朵

  师:对!如果你有长耳朵,你想干什么?

  (师、幼一起模仿小兔蹦蹦跳)

  二、学习朗诵诗歌

  1.有一首诗歌,就是写我们刚才说的,名字叫《我想》。

  看见小象,

  我想有个长鼻子,

  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看见小猴,

  我想有条长尾巴,

  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看见小兔,

  我想有对长耳朵,

  和小兔用耳朵“蹦蹦跳”。

  2.教师示范朗诵一遍。

  3.师幼一起朗诵2―3遍,边朗诵边做动作。

  三、表演诗歌

  1.你喜欢诗歌里的那句话呢?请你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好吗?

  2.我们一起来学学诗歌中的“握握手”“拉拉勾”“蹦蹦跳”。

  四、创编诗歌

  师:(出示袋鼠的图片)看到袋鼠,你想到什么呢?

  幼:我想有个大袋袋。

  师:要大袋袋干什么?

  幼:坐进去。

  幼:和袋鼠捉迷藏。

  师:(依次出示鲸鱼、蝴蝶、螃蟹等动物的图片)看到XX,你会想到什么呢?你想干什么?

  幼:看到松鼠,我想有个大尾巴,和松鼠用尾巴比跳伞。

  幼:看到鲸鱼,我想有个大鼻孔,和鲸鱼打水仗。

  幼:看到企鹅,我想有一身长绒毛,和企鹅到南极去探险。

  幼:看到长颈鹿,我想有个长脖子,和长颈鹿用脖子拔拔河。

  幼:看到小兔,我想有对长耳朵,和小兔用耳朵拉拉勾。

  幼:看到蚂蚁,我想有对长触角,和蚂蚁用长触角说说话。

我想教案 篇7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体现我校的尚美教育特色。开展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挖掘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内容美。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学习者,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首先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到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课最大的收获是:

  1.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认真反思,反复研磨,勇于尝试,使自己的教学不流于形式。 例如为歌曲划分乐段,我听的课通常都是放在聆听感受环节之后。于是我也这样设计。但经过多次尝试、实践,我发现此时划分乐段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能够准确划分。于是我把这一内容调整到学会歌曲之后,表现歌曲的环节之前,为表现歌曲做准备。调整之后的课堂实践中,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划分乐段了,而且能探索出乐段之间旋律、节奏及情绪的变化,为机一部的表现歌曲做了充分的准备。

  2.怎样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环节,提高学生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为了让他们在探究合作市能有所收获我反复研磨要探究的内容,力求做到:

  1.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2.给足探究时间。

  3.小组中边演唱,边体会,边探究。

  例如:五年级音乐研究课《我心里想》一课。我在第一次讲课时设计的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是:设计演唱形式,加配打击乐伴奏,创编动作表演。探究内容虽然也做到了以上三点,但没有深度,没有对歌曲的旋律、力度、唱法及表现内容和表达情感的深入挖掘。经过反思,我重新设计了这一环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找出乐曲的高潮部分,兵划分乐段,说明划分依据。学生都能够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能够正确划分两个乐段,并说出两个乐段在歌曲旋律和所表达内容的不同之处。接下来我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要求是:边演唱边体会,找出哪里用连唱的方法,唱的圆润连贯,哪里用断唱的方法,

  唱的轻巧活泼,哪里的演唱力度强,哪里的演唱力度弱,并说明理由,最后在小组汇报表演时能准确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记住要探究的内容我概括为:哪儿“连”哪儿“断”,哪儿“强”哪儿“弱”。经过学生的充分合作、探究。在小组汇报表演时,孩子们给了我惊喜。他们分析的是那么准确,演唱的是那么投入,我和全班同学一起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完美的演唱让他们的自信心大增。

  打造尚美的课堂的实践研究使我的音乐课堂更有实效,更具魅力。

【我想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我想01-29

中班语言教案我想01-10

中班语言教案《我也想飞》10-18

《我想》说课稿01-12

想让你开心教案01-16

我想帮忙说课稿09-06

想生病的小狗教案7篇03-06

中班社会教案《想让你开心》02-05

中班语言说课稿我想帮忙反思03-18

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