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指出脸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正确位置。
2.知道自己笑的样子很可爱,大家都喜欢。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若干镜子或一面大镜子。
活动内容:
1.教师利用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嘛?小朋友请看,原来是布娃娃呀!小朋友跟她打个招呼吧!
幼:你好。
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们看一看她长得漂亮吗?
幼:漂亮。
师:因为这个布娃娃很喜欢笑,所以它长得这莫漂亮,小朋友笑一个我看你们长得漂亮吗?还真漂亮,以后我们小朋友要经常笑。
你们来观察一下布娃娃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呀!
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2.请幼儿照镜子并提问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镜子,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小朋友站在镜子面前看看自己的笑脸“我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扮个小鬼脸看看……”
幼:长着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师:小朋友咱们对着镜子笑一笑,笑起来这漂亮。
3.教师带宝宝做五官游戏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变出什么来了毛毛虫,你们伸出小指头也来变一个吧!当老师说:“毛毛虫爬呀爬爬到你的什么时,小朋友马上指导相应的位置,教师以此让小朋友指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老师先由慢到快。
“看XX指得又快又准确。”“其他宝宝要加油奥!”游戏反复进行。
4.引着宝宝笑一笑
教师和宝宝对着镜子笑一笑让宝宝知道笑起来很可爱,大家很喜欢。
师:“XXX小朋友笑得真可爱!”过来笑一笑让小朋友看一看,跟老师一起拍个照吧!小朋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拍照吗?
幼:想。
师:“来,咱们大家拍个照,笑一笑!”。
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幼儿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利用勺子,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凹)读“aO”,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凸)读“tu”,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幼儿说出名称。)
4、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正立、变长等)。
5、幼儿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这次要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的,镜子里的你没有变样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人们还特意制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我们把它们叫做哈哈镜。
【活动点评】
“轻松”——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1、生活化。利用幼儿平时生活中已有的照镜子经验,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勺子进行观察探究,发现哈哈镜的秘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性。教学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显像的变形特点,都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的。同时,幼儿通过对记录表中猜想与动手结果的比较,自己不断获得科学的结论。
3、游戏性。教师引导幼儿用“玩”的心态对待科学学习,如“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游戏”,“玩玩勺子,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始终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观察、发现。
“高效”——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得到了恰当落实
1、提升性。本次教学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不断挑战幼儿的思维高度,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高出幼儿原有发展水平的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凹凸”,给幼儿更加确切的概念支撑后面的探究表达等。这样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2、拓展性。当幼儿发现勺子里的本人变形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远一些和近一些,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以此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变化探究条件,发现不同的变形特点,拓展幼儿原本不会关注到的认知经验。
3、持续性。在教学中,方老师不仅关注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幼儿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奠基。如特别注重幼儿“爱观察、爱发现”意识的培养;关注严谨科学态度的形成;尤其注意对幼儿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较高质量地支持、引导和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
2、学习与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察过腊梅花、松树、自然角种植水仙花等植物在冬天的状况。
2、班级幼儿养植过水仙花
3、幼儿美术用书《立体树》
[活动过程]
一、结伴讨论
1、谈话:冬天里,你见到过有哪些植物不怕泠?
2、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二、交流分享
1、认识冬天盛开的花
(1)认识水仙。观察自然角里养植的水仙,讨论养水仙化的方法,并小组认养水仙花,做好生长记录。
(2)认识腊梅花。认识梅花的'种类、颜色、形态等,用怎样的材料来表现梅花等。
2、不怕冷的松树:将收集到的有关松树的材料进行交流。
三、动手制作
1、教师讲解制作立体树的方法,幼儿学做立体树。
2、教师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地予以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7-20
大班《电》科学教案08-1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2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大班科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荐】大班科学教案10-31
大班科学教案(实用)11-25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8-28
(优选)大班科学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