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儿大绕口令教案

时间:2024-11-02 07:15: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瓜儿大绕口令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1

  教案目标:

  1、学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guan)”,“夸(kua)”,“瓜(gua)”,感知绕口令的.韵律。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提高准确发音的意识。

  教案准备:

  1、磁性图片:冬瓜、西瓜各4个。

  2、词性文字标记:“西瓜队,冬瓜队”各2个。

  教案过程:

  1、出示2个生产队的标记,初步感知东关队和西关队。

  教师分别出示标记,告诉幼儿两个生产队的名称——东关队和西关队,并带领幼儿认读汉字。练习发准关字音。

  2、教师将磁性文字标记和图片贴在黑板上。并带幼儿阅读绕口令。

  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磁性黑板上有什么?

  教师朗诵绕口令。

  教师:绕口令说了些什么?

  帮助幼儿练习发准关夸瓜三个字的音。

  教师指点磁性板上的卡片和图片。引导幼儿讲述绕口令的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两遍。使幼儿基本上都能完整的念绕口令。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2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鼓(gǔ) 、虎(hǔ)、布(bù)、补(bǔ)”等字母音,区别g、h、b等字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组语音的倾听水平。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小花鼓与鼓棒、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

  出示老虎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们看看它是谁?(跟老师念老虎、虎、虎、虎hǔ)

  出示画有布料的图片: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老虎也要过六一儿童节,我们人类妈妈想送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给老虎,作为六一的'礼物,人类妈妈就到商店里去选什么东西来做新衣服呢?(指图片问,跟老师念:布料、布、布、布bù)。

  出示小花鼓的图片:小老虎高兴极了,它穿着新衣服,拿着什么东西去玩耍呀?(指着图片;小花鼓、鼓、鼓、鼓gǔ)。

  出示补衣服的图片:小老虎玩着玩着,一不小心,把衣服给弄破了,小老虎伤心极了,人类妈妈看见了,就帮小老虎把衣服给怎么样呢?图片上人类妈妈正在做什么呀?(如幼儿回答:缝衣服,老师给予引导:缝衣服,我们了可以叫做补衣服,因为,补衣服和缝衣服的意思一样,都是把破旧的衣服补好,跟老师一起念:补衣服,补、补、补bǔ)。

  2.巩固

  师:这些图片每个图片上的图案老师现在只用一个字表示它,比如像:老虎,老师就只用“虎”字表示,补衣服这张,我们可以用“补”字来表示,那么其它的图片呢?我们可以用哪些字来表示呢?(幼儿回答,给予表扬)

  3.引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一个新的本领,这个本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绕口令,我们的绕口令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小花鼓》。请小朋友们先听听老师是怎样绕口令的。

  绕口令《小花鼓》

  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不知道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绕口令的同时,口令中念到与图片相应的字,就指出图片给孩子看)

  师:老师绕完口令了,口令里都有了些什么东西呀?

  4.教师教学。

  师:绕口令这个本领学起来比较难,所以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学。(教师进行多遍教学,教学时边读边指出图片或进行创编动作表演,使幼儿掌握绕口令的基本知识)。

  5.难句重复教学。

  6.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出示小花鼓。)

  师:这是什么?等会我们的游戏要用到它。怎样玩呢?我们分组来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能干,老师来敲鼓,小朋友听鼓声节奏来绕口令,老师先来示范一次,等会儿轮到小朋友们来。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3

  【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东关队种西瓜

  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对“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

  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

  西瓜大,冬瓜大,

  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注:此活动参考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在学习绕口令《瓜儿大》,儿歌中的“关、瓜、夸”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游戏传话筒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示范朗读并理解绕口令——练习混淆字的发音——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通过形式多样朗读。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掌握得也不错。

  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绕口令内容,能口齿清楚、有节奏地朗诵。

  2、尝试加快语速朗诵,感受说绕口令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枣吗?枣是什么味道的呀?有一个小朋友也很喜欢吃枣,你们想不想听听他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熟悉绕口令前半部分内容。

  1、教师展示图片,朗诵绕口令前半部分,帮助幼儿感知绕口令的结构特点。

  2、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片边逐句学说绕口令,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绕口令。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绕口令前半部分。

  三、教师利用操作教具带领幼儿学说绕口令后半部分内容。

  你们知道故事里的小朋友一共打了多少颗枣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1、出示最后一幅图片,教师带领幼儿一颗一颗的“数枣”。

  2、教师按稳定的节奏边拍手边带领幼儿“数枣”。

  3、教师加快节奏,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数枣”,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4、游戏“数枣”:每位幼儿一个装有十颗枣的盘子,幼儿自主练习 “数枣”,并逐渐加快速度,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5、分别请幼儿快速“数枣”。

  四、根据图片提示,完整朗诵绕口令。

  1、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完整朗诵绕口令。

  2、教师按稳定的'节奏边拍手边带领幼儿完整朗诵绕口令。

  3、教师加快节奏,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完整朗诵绕口令。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尝试倒数枣,并逐渐加快速度:十颗枣、九颗枣、八颗枣、七颗枣、六颗枣、五颗枣、四颗枣、三颗枣、二颗枣、一颗枣。

  附:绕口令《打枣》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一颗枣、两颗枣、 三颗枣、四颗枣、五颗枣、六颗枣、七颗枣、八颗枣、九颗枣、十颗枣。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

  2、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减少图标记忆绕口令,喜欢朗诵绕口令。

  3、提高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兴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根据绕口令内容自制教学图片。

  2、每人一份《猫和包》的图标(图标后面贴上双面胶)、贴图标的底板。(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教师将绕口令《猫和包》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

  2、教师逐步提问故书内容:故书的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面有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摆放图标如、当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叫《猫和包》,教师就将标题图标“猫和包”放在自板上;当幼儿说到“故事里有小宝,还有小猫”。教师就将“小宝”和“小猫”的图标摆出来。以此类推,根据幼儿的回答增加图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绕口令的'格式将图标摆放出来。

  二、集体欣赏绕口令《猫和包》,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

  1、师:你知道吗,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念,想不想听一听?

  2、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一2遍,并加快速度,使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三、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2~3遍,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1、师:你在念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这些图标特别指出来,让幼儿反复念一念,感知这些字词的发音特点)

  2、教师小结:绕口令是将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帮助大家练习发音。绕口令有节奏感,可以越念越快,十分有趣。

  四、引导幼儿借助小图标朗诵、记忆绕口令。

  1、请幼儿把椅子下面的图标和贴图标的底板拿出来。

  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标读一读,练一练,注意把那些容易念错的字念准确。

  2、鼓励幼儿自己看着小图标朗诵绕口令。教师注意巡回倾听,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幼儿尝试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逐步减少图际记忆绕口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去掉两个图标进行练习,然后逐渐去掉多个图标,直到最后鼓励幼儿不使用图标进行练习。

  五、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

  1、加人节奏练习,如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掌握绕口令的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加快速度朗涌绕口令并进行比赛。

  3、“绕口令秀”: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4、师:你们回去学一些绕口令,我们再开一个绕口令表演会。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6

  一、教师备课

  1、教学内容(课题名称):绕口令比赛

  2、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口齿清楚,明白流畅,观察比赛时的情景并作记叙

  3、教学重点:

  绕口令比赛的重点是教师对于几首绕口令的选取,如:

  化肥会挥发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选择这样的绕口令会令比赛非常有意思,这首绕口令中出现的多次的儿化音和连读会难倒大部分的学生,并且引发很多笑话,积累写作素材。

  4、教学难点:

  作为老师,对于自己选择的几篇绕口令,自己有自信去阅读,不能被孩子们比下去,这样会比较难堪,当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练习绕口令,而是对于整个比赛的观察写作,这点需要教师全程关注,绕口令比赛的成功与否,或者名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于整个比赛的感受。

  二、上课过程

  1、教学导入

  故意问学生们有没有带水,和补充体力的物品,引起学生的联想,难道老师是要我们进行运动会吗,还是要干什么体力活,最后老师揭晓谜底,原来这节课会让我们的嘴皮子非常累,今天的课题是绕口令比赛。

  2、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写作重点并不是绕口令本身的完成度,而是对于整个比赛环节的描写,先进行第一场比赛,两首比较容易的绕口令比赛,他们分别是:

  男演员穿蓝制服,女演员穿棉制服,蓝制服是棉制服,棉制服是蓝制服。

  男演员穿蓝棉制服,女演员穿棉蓝制服。

  碰碰车,车碰碰,坐着朋朋和平平。

  平平开车碰朋朋,朋朋开车碰平平,不知是平平碰朋朋,还是朋朋碰平平。

  这二首绕口令需把每一个字读准,有能力还可以进行背诵。

  3、教学过程

  1、学生阅读“学案”,有疑问可向老师提出

  2、老师宣读比赛规定和比赛内容

  3、老师分发比赛的第一次内容,给预备时间后开始

  4、老师对第一次比赛进行总结,学生开始写作

  5、老师分发第二次比赛内容,给预备时间后开始比赛

  6、学生写有关于绕口令比赛的记叙文一篇

  7、老师讲评学生的.作文

  三、教学总结

  看似简单的一节绕口令竞赛课,其实并不是很简单,这节课对于学生也好,对于老师也好,口才的要求非常高,能够将三首绕口令读好读完整,都不容易,所以课堂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很多学生并不能将绕口令读完整,这时教师需要给予鼓励,完成比赛且能够写完作文才是关键。

  四、教学反思

  1、 课堂记录 绕口令对于每个学生的要求不同,每个人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鼓励。

  2、 导师评语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基础,教师在课后应该提醒他们多去阅读一些课文等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绕口令的韵味,体验学说绕口令的乐趣。

  2、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奏地说绕口令。

  3、初步学说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说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难点: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奏地说绕口令。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冬瓜,听过绕口令。

  2、物质准备:绕口令图谱,符号;西瓜队、冬瓜队的队旗。

  四、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激发兴趣,引出儿歌。

  ——今天,有两支队伍要开始进行一场种瓜比赛,比比哪个队伍种的瓜儿大!它们分别是西瓜队和冬瓜队,这两支队伍接到这个比赛任务之后都在家里紧锣密鼓地种起瓜来,今天就是比赛结果揭晓的时候拉!它们都带来了自己种的最大的瓜。西瓜队看见冬瓜队的瓜之后伸出了大拇哥直夸奖说:“哇!你们的冬瓜真大呀”冬瓜队看见西瓜队的瓜之后也伸出了大拇哥直夸奖说:“你们种得瓜也很大呢”

  大家看了两个队种的瓜之后,觉得两个瓜都很大,“西瓜大些吧”“我角色还是冬瓜大些”……大家猜来猜去,到底哪一队才能赢得这次种瓜比赛呢?

  ——答案就在我的儿歌《瓜儿大》里。

  (二)通过图谱,学说部分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1、第一次倾听教师念绕口令,初步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听了这首儿歌,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呢?

  ——你能听清楚我儿歌里的每一句吗?

  ——这首儿歌听上去有很多字发音很像,比如说瓜和夸,念的时候舌头在嘴巴里绕来绕去,而且这首儿歌念的时候是有节奏地,所以我们把这样的儿歌叫做绕口令。

  ——那在念绕口令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才能让你们听得更清楚呢?

  2、第二次倾听,揭示图谱,初步学说部分绕口令。

  ——这一次你听清楚了吗?你听清楚了哪一句?(根据回答揭示图谱)

  ——都听清楚了吗?怎么证明你们都说对了?

  3、第三次倾听,验证与补充完整绕口令的部分图谱。

  ——这一次我们要边听边看图谱,看看我们是不是每一句都听清楚并且说完整了。

  (三)通过对符号、图片的观察与理解,进一步完整学说绕口令。

  1、观察理解问号,萌发好奇心。

  ——咦?那到底是哪一队的瓜儿大呢?答案就藏在这个问号的后面。

  ——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偷偷地看,看过之后告诉大家,你发现的'是冬瓜大还是西瓜大?(请2个小朋友)

  2、观察理解图片,揭示结果。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呀?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今年瓜儿个个大!

  (四)进行“种瓜”比赛,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

  奏地说绕口令。

  1、自主选择队伍,分队比赛。

  ——给你们5下数的时间,选择你想在的队伍坐下来,西瓜队坐这边,冬瓜队坐这边。比赛说绕口令时声音响亮、清楚正确的队伍得一个瓜,说错的就不得瓜,三轮比赛结束后瓜多的那一队为胜利队!

  2、观看教师示范游戏,了解游戏规则。

  ——我们刚才比赛的时候是怎样念这首儿歌的?每一句都是轮流念的吗?

  3、进行“种瓜”比赛,逐步挑战比赛难度,体验学说绕口令的乐趣。

  ——第一次我们分西瓜队和冬瓜队进行比赛,西瓜队先开始,冬瓜队接。

  ——这一次我们请两位高手来进行比赛,其余的朋友在旁边听哦,看看哪一队说得好哦!你觉得谁说得好?哪里好?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活动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儿:东关队种西瓜

  教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儿: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对“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

  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西瓜大,冬瓜大,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教学反思:

  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在学习绕口令《瓜儿大》,儿歌中的“关、瓜、夸”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游戏传话筒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示范朗读并理解绕口令——练习混淆字的发音——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通过形式多样朗读。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掌握得也不错。

  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瓜儿大绕口令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瓜娃娃教案12-02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07-16

大班健康田鼠偷瓜教案03-24

《笋芽儿》教案02-28

小树儿教案04-25

《小小蛋儿把门开》教案03-12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03-10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02-12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优秀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