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

时间:2024-07-16 07:40: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学习完整大胆朗诵儿歌。

  2、鼓励幼儿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ā。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各种瓜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问:你们看,这是谁呀?(娃娃)

  2、娃娃今天要去买东西,你猜去买什么呢?

  (幼儿进行猜测,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3、出示图片: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哦,原来娃娃要买的是这些东西,一起告诉我是什么呢?

  二、幼儿感受理解,并完整欣赏儿歌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2、教师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并且示范朗诵第二遍。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朗诵这首儿歌,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念到了许许多多的瓜)

  5、教师和幼儿一起念2-3遍。

  6、请幼儿分组拍手再次朗诵儿歌。教师指着瓜的图片引导幼儿念儿歌。

  四、激发幼儿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

  1、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你想送给谁?

  (教师尽量给幼儿时间让他们去想,去说)

  2、鼓励幼儿大胆地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五、结束游戏:跟着小娃娃走。

  师:今天我们和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好开心啊。让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拍手排队出去做游戏吧。老师和小朋友们念“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教师出示瓜的完整图片,最后幼儿一起排队出去活动。

  附儿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木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2

  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a。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对儿歌的兴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娃娃木偶一个。

  2.图片。

  过程

  1.观看木偶表演。

  ――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教师边操作木偶,边有节奏地朗诵。

  2.学习儿歌。

  ――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教师再次完整朗诵。

  ――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或用身体语言)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朗诵这首儿歌,你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有很多瓜)

  ――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改编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附: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3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学习完整大胆朗诵儿歌。

  2、鼓励幼儿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ā。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各种瓜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问:你们看,这是谁呀?(娃娃)

  2、娃娃今天要去买东西,你猜去买什么呢?(幼儿进行猜测,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3、出示图片: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哦,原来娃娃要买的是这些东西,一起告诉我是什么呢?

  二、幼儿感受理解,并完整欣赏儿歌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2、教师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并且示范朗诵第二遍。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朗诵这首儿歌,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念到了许许多多的瓜)

  5、教师和幼儿一起念2-3遍。

  6、请幼儿分组拍手再次朗诵儿歌。教师指着瓜的图片引导幼儿念儿歌。

  四、激发幼儿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

  1、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你想送给谁?(教师尽量给幼儿时间让他们去想,去说)

  2、鼓励幼儿大胆地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五、结束游戏:跟着小娃娃走。师:今天我们和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好开心啊。让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拍手排队出去做游戏吧。老师和小朋友们念“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教师出示瓜的完整图片,最后幼儿一起排队出去活动。

  附儿歌:

《瓜娃娃》小娃娃,去买瓜。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情景表演,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感受念儿歌的情趣。

  2.借助图夹文形式,初步认读汉字“‘爸爸”、“妈妈”、“奶奶”,并尝试仿编儿歌。

  3.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第2册)。

  2.图片:爸爸、妈妈、奶奶、娃娃、嘴巴。字卡:“爸爸”、“妈妈”、“奶奶”、“娃娃”。

  3.请四位大班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娃娃、奶奶”,排练、表演儿歌。

  活动过程:

  1.欣赏情景儿歌表演,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观看情景儿歌表演《甜嘴巴》。

  3.观察图片,朗诵儿歌,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朗诵儿歌《甜嘴巴》。

  教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根据幼儿的讲述,按照儿歌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带领幼儿看图念儿歌。

  教师:为什么说小妹娃是甜嘴巴呢

  4.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

  出示字卡,放在图片旁边,启发幼儿对照图片认读“爸爸”、“妈妈”、“奶奶”、“娃娃”,并带领幼儿看图文念儿歌。

  轮流接说朗诵儿歌。

  带领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边朗诵边模仿表演相应的`动作。

  5.仿编儿歌,替换儿歌中的称呼。

  教师:小娃娃的嘴巴真甜,大人们喜欢他吗?小娃娃会喊爸爸、妈妈和奶奶,你有一张甜嘴巴吗?你会喊谁呢?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5

  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抱抱娃娃和生活经验的联想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

  2.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重点:在操作中有念儿歌的`兴趣。

  难点:通过情境的创设、幼儿的操作、以及说说念念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

  准备:人手一个娃娃、录音磁带

  活动流程:兴趣激发感受理解完整欣赏体验实践

  过程:

  一.兴趣激发:

  (创设娃娃家情境。敲门声响起)谁在敲门呀?(教师开门)原来是娃娃来做客了。(娃娃与幼儿互相问候)

  二.感受理解:

  1.理解第一、二句

  (1)小娃娃长的是怎样的啊?(幼儿随意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幼儿的回答)

  (2)小娃娃,真漂亮,大眼睛,小嘴巴,你们喜欢吗?我们和小娃娃说说话好吗?(和老师一起念第一、二句)

  重点引导:谁会表扬娃娃,娃娃就来亲亲你。

  2.理解学习第三、四句

  (1)嘘,听!好象是小娃娃在说话。听一听,她在说什么。

  (放录音:谁来抱抱我,做我的好妈妈?)

  (2)小娃娃说了什么呀?

  (3)谁愿意做娃娃的妈妈,抱抱她还要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

  重点引导:a.个别示范(娃娃说XXX像个好妈妈,一边抱娃娃一边会和娃娃说话)。

  b.集体抱娃娃(鼓励幼儿先自由地和娃娃说说话,再集体和娃娃说话)。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比较完整的短句回答问题,知道小鸡是鸡妈妈的宝宝。

  2、理解故事中小猫和小狗当爸爸妈妈的`趣事,体验动物之间的亲子之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狗小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天,小1班来了两位动物客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小猫小狗图片)客人们要为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遍(播放PPT)重点提问:小狗和小猫,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重点提问:他们找谁当宝宝?他们喜欢这个宝宝吗?

  2、第二遍分段欣赏故事重点提问:

  1)鸡蛋变成了什么?

  2)它是谁的宝宝?

  3)应该送它到哪儿去?

  三、第三遍完整欣赏故事重点提问:娃娃家没了宝宝怎么办?

  附故事:《鸡蛋变娃娃》

  小猫当妈妈,小狗当爸爸。在路上看见一个大鸡蛋,他俩说:"让这个大鸡蛋当孩子吧!"妈妈亲亲,爸爸抱抱,搂着宝宝睡个觉。啊,鸡蛋变小鸡了!小猫、小狗笑着说:"哈哈,我们有孩子啦!"可这孩子是鸡大婶的呀!小狗和小猫就将小鸡带到鸡大婶那儿:"鸡大婶,孩子还给你。""谢谢你们,下回办娃娃家,再让小鸡给你们当娃娃。"

  四、体验实践:

  我们来做做爸爸妈妈,把娃娃照顾好,好吗?(在配乐儿歌声中,幼儿用各种方法表达对娃娃的爱:喂娃娃、拍拍娃娃等)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7

  活动目标:

  ⒈ 学念儿歌,认识各种各样的瓜。

  ⒉ 正确发音gua,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瓜的图片(西瓜、香瓜、冬瓜、黄瓜、南瓜、哈密瓜、苦瓜、木瓜)、菜篮、娃娃、菜场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娃娃买菜情景,认识各种瓜

  ⒈生活经验导入

  师:(出示娃娃)小娃娃今天要给妈妈去买瓜,可能买什么瓜呢,你们会买什么瓜?

  ⒉出示菜场场景,认识各种各样的瓜,丰富幼儿的`词汇

  师:我们来看看菜场里有哪些瓜?

  预设提问:

  a、你认识哪个瓜?如:南瓜。哦,黄黄的南瓜。

  b、这个瓜你认识吗?(用叠词丰富幼儿的词汇)

  过渡:那小娃娃到底买了什么瓜呢?我们来听听看。

  二、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观察菜篮,理解儿歌内容

  ⑴师边念儿歌边将瓜图片贴在菜篮上

  ⑵(出示菜篮)师:看看,小娃娃,买了哪些瓜?

  预设:

  a、幼儿如回答西瓜,追问“买了西瓜和什么?”哦,买了西瓜和香瓜。

  b、这是什么瓜?哦,买了冬瓜和黄瓜。

  ⑶个别、集体学说单句,注意正确发音gua。

  ⒉多种形式学念儿歌

  ⑴ 我们再来听一听卖瓜的事情,也可以和我一起说一说

  ⑵ 你们发现了吗?瓜娃娃到菜场买的都是什么?

  ⑶ 原来买的都是瓜呀,这首儿歌就叫《瓜娃娃》,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⑷ 边念儿歌边加入身体动作(拍手、拍腿等),或加入乐器(小铃等)

  ⑸ 小娃娃在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吃掉了一个瓜。他吃掉了什么瓜?那我们念儿歌的时候也要把吃掉的瓜念出来哦。(可以“吃”掉2个瓜)

  三、创编儿歌

  ⒈小娃娃,少了一个瓜怎么办,谁来帮他去买一个瓜。这是什么瓜?苦瓜。

  ⒉那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和小娃娃回家吧!

  ⒊买了这么多瓜,怎么办呢?送给好妈妈。

  小结:你们是个妈妈的好帮手!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8

  活动内容

  瓜娃娃。

  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能有节奏的念儿歌,正确发音,并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重点

  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

  活动难点

  改编儿歌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挂图第10号,各种瓜的图片,瓜娃娃玩偶一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瓜

  1、师:今天吴老师请来了很多种蔬菜和水果,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2、教师出示各种瓜的图片,小朋友举手抢答。按顺序依次贴到黑板上。

  二、瓜娃娃来买瓜

  吴老师这里有这么多新鲜好吃的`瓜,有一个瓜娃娃它也来买瓜了。

  1、她想买什么瓜?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师:我们来看看图片上,瓜娃娃想买哪些瓜?

  3、教师边操作木偶,边有节奏地朗诵《瓜娃娃》。

  三、学习儿歌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带领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师:儿歌中,小娃娃买了哪些瓜?谁能够按顺序告诉我?

  2、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念儿歌。

  师:这首儿歌的名称就叫瓜娃娃,我们一起来念念看这首儿歌。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现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你们发现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这些瓜都是水果吗?哪些瓜是水果?

  四、创编儿歌

  1、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

  2、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改编儿歌的最后一句。

  3、将改编完的儿歌最后一句用到《瓜娃娃》儿歌中,完整地说一遍儿歌。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9

  活动目标:

  在游戏情景中学念儿歌。

  知道鸡蛋可以变成娃娃。

  能分析儿歌情节,培养想象力。

  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鸡蛋、小猫、小狗,图片1、2、3、4、5。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师:(出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师:(出示图片2)小狗在干什么?

  3、师:(出示图片3)小猫在干什么?

  4、师:(出示图片4)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5、师:(出示图片5)小狗、小猫在干什么?鸡蛋变什么了?

  (二)学习儿歌《鸡蛋变娃娃》

  1、教师朗读儿歌《鸡蛋变娃娃》

  2、幼儿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三)学做蛋爸爸蛋妈妈。

  1、师:我们也来做鸡蛋的爸爸妈妈吧。

  2、幼儿扮演鸡蛋爸爸妈妈。教师提醒幼儿要搂着、抱着蛋,蛋才会变成鸡娃娃。

  (四)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是圆的》主题活动中,我选择了《鸡蛋变娃娃》这首儿歌作为集体活动。因为它情节简单,形象鲜明,充满了童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图片,能使幼儿在了解儿歌内容的同时,尝试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经验。

  活动在一个个图片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进来,孩子们被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直观教具深深吸引,使幼儿仿佛置身其中。在反复欣赏之后,孩子们能较好地掌握儿歌内容,并自然地念起儿歌来。最后,游戏的展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尽情地感受着学做爸爸、妈妈的角色体验,心情非常愉快。

  反思这次活动,感觉有几点不足:

  1、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对“鸡蛋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答不上来,如果事先请家长帮忙丰富知识经验,效果可能会好些。

  2、在游戏中,幼儿对角色的概念仍很模糊,我应该在游戏开始部分给与幼儿适当的提醒,效果可能更好。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的念儿歌,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儿歌的节奏。

  2、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内容。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小娃娃的纸偶。

  2、与诗歌内容有关的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有个小娃娃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来跟她打个招呼吧!

  2、小娃娃要去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小娃娃干什么去了呀?——小娃娃,去买瓜。

  4、小娃娃都买了什么瓜?

  二、感受儿歌,有节奏的学念儿歌。

  (一)学念儿歌

  1、除了你们说的,小娃娃还买了什么瓜呀?我们再听来小娃娃说一说。(边念边出示图片)

  2、小娃娃都买了什么瓜呀?(对个别不认识的瓜稍作介绍)

  3、现在,我们也来当当小娃娃,看着图片一起去买瓜咯。(念3遍)

  4、哇!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的瓜,我们还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瓜娃娃”!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二)语言游戏:捉迷藏

  1、买了这么多的瓜,你们都认识这些瓜了吗?

  2、你们念的可真棒!现在,瓜娃娃要和小朋友们来玩捉迷藏了。

  3、把你的小眼睛盖起来。等我数到1、2、3。再把你的小眼睛睁开。

  4、1、2、3,看看谁藏起来了?是不是呀?我们来念一念。

  这一次,又有其他瓜娃娃想和我们玩捉迷藏了。我们把小眼睛藏起来。(游戏进行3次)

  (三)身体动作表现儿歌

  1、你们认识的瓜真多!现在,我们在伸出我们的小手去买更多的瓜吧!

  (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儿歌节奏:2~3遍)

  2、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买了这么多的蔬菜和水果,你们都喜不喜欢吃呀?

  我也很喜欢吃呢,这些蔬菜和水果很有营养,能让我们健康的快乐的长大。

  【活动延伸】

  分辨水果和蔬菜:在活动区提供水果娃娃和蔬菜娃娃的家,请幼儿帮忙把瓜娃娃们送回家。

  附儿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风娃娃》,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在观察画面、倾听和讨论中,感知理解散文的美好情感。

  3、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大胆表演。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风娃娃》PPT课件。

  2、风娃娃、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

  配套课件:小班语言散文课件《风娃娃》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课件。

  1、教师出示风娃娃课件,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有一个神奇的'娃娃来到了我们小二班,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PPT,学会从画面中获取信息。

  教师:画面上的娃娃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画面上还有谁?小鸟在做什么?

  教师:是谁帮助小鸟飞得这么快,这样高吗?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的第一段.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风娃娃》含PPT课件

  (四)师幼共同进行表演活动。

  1、教师扮演风娃娃,幼儿分别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

  2、幼儿分别将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带上,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集体边讲述边进行表演。

  附散文:风娃娃

  风娃娃来了,她托起了小鸟的翅膀,小鸟飞呀飞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狗的飞车,风车转呀转呀!

  风娃娃来了,她把小兔的风筝吹上天,小兔笑呀笑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松鼠的小船,小船鼓起了风帆,跑呀跑呀!

  风娃娃来了,大家都欢迎她!

  活动反思

  在这堂活动当中,由于自身心里素质不够理想,稍微紧张,以致思路有些混乱,在教学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状态。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导入过于仓促。

  在用风车导入时,由于风车形状是花朵,当问及小朋友这是什么东西时,小朋友说是花朵,可是我却不承认,而偏要固执小朋友能够答出“风车”这个答案,还有没能好好利用这个工具,足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在播放PPT时,解说不够详细。

  当我把这首散文的内容有PPT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对风吹动小鸟,风车,风筝,小船时应让幼儿用吹的动作和我播放PPT一致,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幼儿理解。

  三、朗读散文不够理想。

  在教师朗读这个过程中,忽略了旁边两排的小朋友,只注重与中间一排的小朋友进行互动。加上调动不起小朋友的兴趣,在一起朗读这篇散文时很不理想,在加上动作表演时,我不应该再让小朋友一边朗读一边表演,这样对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四、结束部分简单,时间把握不好

  本来后面是想要的角色表演,可是由于时间关系去掉,所以后面就略显简单,这堂活动也看起来单调了许多。

  以上几点便是我这堂课的反思,上完以后才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和经验能更加进步。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风娃娃》,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在观察画面、倾听和讨论中,感知理解散文的美好情感。

  3.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大胆表演。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风娃娃》的课件。

  2.散文磁带、录音机。

  3.风娃娃、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课件。

  1.教师出示风娃娃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有一个神奇的娃娃来到了我们小三班,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学会从画面中获取信息。

  教师:画面上的娃娃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画面上还有谁?小鸟在做什么?

  教师:是谁帮助小鸟飞得这么快,这样高吗?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的第一段.

  (二)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图2、图3,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1.引导幼儿迁移观察经验,讲述图2、图3的内容。

  2.教师:风娃娃有帮助了谁?帮助小动物们做了什么?

  (三)播放散文音乐,师幼一起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教师:风娃娃帮助了小伙伴,是这样帮助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四)师幼共同进行表演活动。

  1.教师扮演风娃娃,幼儿分别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

  2.幼儿分别将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带上,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集体边讲述边进行表演。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瓜娃娃教案12-02

小班教案《喂娃娃》10-31

小班教案《春娃娃》10-30

小丑娃娃的小班教案08-26

中班语言春娃娃教案08-26

小班教案鸡蛋变娃娃教案11-15

会跳舞的娃娃小班教案01-16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11-14

小班社会教案《笑脸娃娃》08-26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学习完整大胆朗诵儿歌。

  2、鼓励幼儿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ā。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各种瓜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问:你们看,这是谁呀?(娃娃)

  2、娃娃今天要去买东西,你猜去买什么呢?

  (幼儿进行猜测,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3、出示图片: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哦,原来娃娃要买的是这些东西,一起告诉我是什么呢?

  二、幼儿感受理解,并完整欣赏儿歌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2、教师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并且示范朗诵第二遍。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朗诵这首儿歌,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念到了许许多多的瓜)

  5、教师和幼儿一起念2-3遍。

  6、请幼儿分组拍手再次朗诵儿歌。教师指着瓜的图片引导幼儿念儿歌。

  四、激发幼儿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

  1、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你想送给谁?

  (教师尽量给幼儿时间让他们去想,去说)

  2、鼓励幼儿大胆地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五、结束游戏:跟着小娃娃走。

  师:今天我们和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好开心啊。让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拍手排队出去做游戏吧。老师和小朋友们念“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教师出示瓜的完整图片,最后幼儿一起排队出去活动。

  附儿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木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2

  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a。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对儿歌的兴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娃娃木偶一个。

  2.图片。

  过程

  1.观看木偶表演。

  ――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教师边操作木偶,边有节奏地朗诵。

  2.学习儿歌。

  ――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教师再次完整朗诵。

  ――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或用身体语言)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朗诵这首儿歌,你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有很多瓜)

  ――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改编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附: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3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学习完整大胆朗诵儿歌。

  2、鼓励幼儿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ā。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各种瓜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问:你们看,这是谁呀?(娃娃)

  2、娃娃今天要去买东西,你猜去买什么呢?(幼儿进行猜测,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3、出示图片: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哦,原来娃娃要买的是这些东西,一起告诉我是什么呢?

  二、幼儿感受理解,并完整欣赏儿歌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2、教师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并且示范朗诵第二遍。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朗诵这首儿歌,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念到了许许多多的瓜)

  5、教师和幼儿一起念2-3遍。

  6、请幼儿分组拍手再次朗诵儿歌。教师指着瓜的图片引导幼儿念儿歌。

  四、激发幼儿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

  1、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你想送给谁?(教师尽量给幼儿时间让他们去想,去说)

  2、鼓励幼儿大胆地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五、结束游戏:跟着小娃娃走。师:今天我们和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好开心啊。让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拍手排队出去做游戏吧。老师和小朋友们念“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教师出示瓜的完整图片,最后幼儿一起排队出去活动。

  附儿歌:

《瓜娃娃》小娃娃,去买瓜。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情景表演,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感受念儿歌的情趣。

  2.借助图夹文形式,初步认读汉字“‘爸爸”、“妈妈”、“奶奶”,并尝试仿编儿歌。

  3.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第2册)。

  2.图片:爸爸、妈妈、奶奶、娃娃、嘴巴。字卡:“爸爸”、“妈妈”、“奶奶”、“娃娃”。

  3.请四位大班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娃娃、奶奶”,排练、表演儿歌。

  活动过程:

  1.欣赏情景儿歌表演,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观看情景儿歌表演《甜嘴巴》。

  3.观察图片,朗诵儿歌,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朗诵儿歌《甜嘴巴》。

  教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根据幼儿的讲述,按照儿歌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带领幼儿看图念儿歌。

  教师:为什么说小妹娃是甜嘴巴呢

  4.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

  出示字卡,放在图片旁边,启发幼儿对照图片认读“爸爸”、“妈妈”、“奶奶”、“娃娃”,并带领幼儿看图文念儿歌。

  轮流接说朗诵儿歌。

  带领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边朗诵边模仿表演相应的`动作。

  5.仿编儿歌,替换儿歌中的称呼。

  教师:小娃娃的嘴巴真甜,大人们喜欢他吗?小娃娃会喊爸爸、妈妈和奶奶,你有一张甜嘴巴吗?你会喊谁呢?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5

  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抱抱娃娃和生活经验的联想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

  2.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重点:在操作中有念儿歌的`兴趣。

  难点:通过情境的创设、幼儿的操作、以及说说念念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

  准备:人手一个娃娃、录音磁带

  活动流程:兴趣激发感受理解完整欣赏体验实践

  过程:

  一.兴趣激发:

  (创设娃娃家情境。敲门声响起)谁在敲门呀?(教师开门)原来是娃娃来做客了。(娃娃与幼儿互相问候)

  二.感受理解:

  1.理解第一、二句

  (1)小娃娃长的是怎样的啊?(幼儿随意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幼儿的回答)

  (2)小娃娃,真漂亮,大眼睛,小嘴巴,你们喜欢吗?我们和小娃娃说说话好吗?(和老师一起念第一、二句)

  重点引导:谁会表扬娃娃,娃娃就来亲亲你。

  2.理解学习第三、四句

  (1)嘘,听!好象是小娃娃在说话。听一听,她在说什么。

  (放录音:谁来抱抱我,做我的好妈妈?)

  (2)小娃娃说了什么呀?

  (3)谁愿意做娃娃的妈妈,抱抱她还要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

  重点引导:a.个别示范(娃娃说XXX像个好妈妈,一边抱娃娃一边会和娃娃说话)。

  b.集体抱娃娃(鼓励幼儿先自由地和娃娃说说话,再集体和娃娃说话)。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比较完整的短句回答问题,知道小鸡是鸡妈妈的宝宝。

  2、理解故事中小猫和小狗当爸爸妈妈的`趣事,体验动物之间的亲子之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狗小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天,小1班来了两位动物客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小猫小狗图片)客人们要为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遍(播放PPT)重点提问:小狗和小猫,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重点提问:他们找谁当宝宝?他们喜欢这个宝宝吗?

  2、第二遍分段欣赏故事重点提问:

  1)鸡蛋变成了什么?

  2)它是谁的宝宝?

  3)应该送它到哪儿去?

  三、第三遍完整欣赏故事重点提问:娃娃家没了宝宝怎么办?

  附故事:《鸡蛋变娃娃》

  小猫当妈妈,小狗当爸爸。在路上看见一个大鸡蛋,他俩说:"让这个大鸡蛋当孩子吧!"妈妈亲亲,爸爸抱抱,搂着宝宝睡个觉。啊,鸡蛋变小鸡了!小猫、小狗笑着说:"哈哈,我们有孩子啦!"可这孩子是鸡大婶的呀!小狗和小猫就将小鸡带到鸡大婶那儿:"鸡大婶,孩子还给你。""谢谢你们,下回办娃娃家,再让小鸡给你们当娃娃。"

  四、体验实践:

  我们来做做爸爸妈妈,把娃娃照顾好,好吗?(在配乐儿歌声中,幼儿用各种方法表达对娃娃的爱:喂娃娃、拍拍娃娃等)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7

  活动目标:

  ⒈ 学念儿歌,认识各种各样的瓜。

  ⒉ 正确发音gua,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瓜的图片(西瓜、香瓜、冬瓜、黄瓜、南瓜、哈密瓜、苦瓜、木瓜)、菜篮、娃娃、菜场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娃娃买菜情景,认识各种瓜

  ⒈生活经验导入

  师:(出示娃娃)小娃娃今天要给妈妈去买瓜,可能买什么瓜呢,你们会买什么瓜?

  ⒉出示菜场场景,认识各种各样的瓜,丰富幼儿的`词汇

  师:我们来看看菜场里有哪些瓜?

  预设提问:

  a、你认识哪个瓜?如:南瓜。哦,黄黄的南瓜。

  b、这个瓜你认识吗?(用叠词丰富幼儿的词汇)

  过渡:那小娃娃到底买了什么瓜呢?我们来听听看。

  二、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观察菜篮,理解儿歌内容

  ⑴师边念儿歌边将瓜图片贴在菜篮上

  ⑵(出示菜篮)师:看看,小娃娃,买了哪些瓜?

  预设:

  a、幼儿如回答西瓜,追问“买了西瓜和什么?”哦,买了西瓜和香瓜。

  b、这是什么瓜?哦,买了冬瓜和黄瓜。

  ⑶个别、集体学说单句,注意正确发音gua。

  ⒉多种形式学念儿歌

  ⑴ 我们再来听一听卖瓜的事情,也可以和我一起说一说

  ⑵ 你们发现了吗?瓜娃娃到菜场买的都是什么?

  ⑶ 原来买的都是瓜呀,这首儿歌就叫《瓜娃娃》,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⑷ 边念儿歌边加入身体动作(拍手、拍腿等),或加入乐器(小铃等)

  ⑸ 小娃娃在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吃掉了一个瓜。他吃掉了什么瓜?那我们念儿歌的时候也要把吃掉的瓜念出来哦。(可以“吃”掉2个瓜)

  三、创编儿歌

  ⒈小娃娃,少了一个瓜怎么办,谁来帮他去买一个瓜。这是什么瓜?苦瓜。

  ⒉那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和小娃娃回家吧!

  ⒊买了这么多瓜,怎么办呢?送给好妈妈。

  小结:你们是个妈妈的好帮手!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8

  活动内容

  瓜娃娃。

  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能有节奏的念儿歌,正确发音,并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重点

  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

  活动难点

  改编儿歌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挂图第10号,各种瓜的图片,瓜娃娃玩偶一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瓜

  1、师:今天吴老师请来了很多种蔬菜和水果,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2、教师出示各种瓜的图片,小朋友举手抢答。按顺序依次贴到黑板上。

  二、瓜娃娃来买瓜

  吴老师这里有这么多新鲜好吃的`瓜,有一个瓜娃娃它也来买瓜了。

  1、她想买什么瓜?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师:我们来看看图片上,瓜娃娃想买哪些瓜?

  3、教师边操作木偶,边有节奏地朗诵《瓜娃娃》。

  三、学习儿歌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带领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师:儿歌中,小娃娃买了哪些瓜?谁能够按顺序告诉我?

  2、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念儿歌。

  师:这首儿歌的名称就叫瓜娃娃,我们一起来念念看这首儿歌。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现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你们发现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这些瓜都是水果吗?哪些瓜是水果?

  四、创编儿歌

  1、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

  2、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改编儿歌的最后一句。

  3、将改编完的儿歌最后一句用到《瓜娃娃》儿歌中,完整地说一遍儿歌。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9

  活动目标:

  在游戏情景中学念儿歌。

  知道鸡蛋可以变成娃娃。

  能分析儿歌情节,培养想象力。

  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鸡蛋、小猫、小狗,图片1、2、3、4、5。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师:(出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师:(出示图片2)小狗在干什么?

  3、师:(出示图片3)小猫在干什么?

  4、师:(出示图片4)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5、师:(出示图片5)小狗、小猫在干什么?鸡蛋变什么了?

  (二)学习儿歌《鸡蛋变娃娃》

  1、教师朗读儿歌《鸡蛋变娃娃》

  2、幼儿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三)学做蛋爸爸蛋妈妈。

  1、师:我们也来做鸡蛋的爸爸妈妈吧。

  2、幼儿扮演鸡蛋爸爸妈妈。教师提醒幼儿要搂着、抱着蛋,蛋才会变成鸡娃娃。

  (四)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是圆的》主题活动中,我选择了《鸡蛋变娃娃》这首儿歌作为集体活动。因为它情节简单,形象鲜明,充满了童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图片,能使幼儿在了解儿歌内容的同时,尝试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经验。

  活动在一个个图片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进来,孩子们被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直观教具深深吸引,使幼儿仿佛置身其中。在反复欣赏之后,孩子们能较好地掌握儿歌内容,并自然地念起儿歌来。最后,游戏的展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尽情地感受着学做爸爸、妈妈的角色体验,心情非常愉快。

  反思这次活动,感觉有几点不足:

  1、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对“鸡蛋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答不上来,如果事先请家长帮忙丰富知识经验,效果可能会好些。

  2、在游戏中,幼儿对角色的概念仍很模糊,我应该在游戏开始部分给与幼儿适当的提醒,效果可能更好。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的念儿歌,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儿歌的节奏。

  2、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内容。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小娃娃的纸偶。

  2、与诗歌内容有关的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有个小娃娃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来跟她打个招呼吧!

  2、小娃娃要去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小娃娃干什么去了呀?——小娃娃,去买瓜。

  4、小娃娃都买了什么瓜?

  二、感受儿歌,有节奏的学念儿歌。

  (一)学念儿歌

  1、除了你们说的,小娃娃还买了什么瓜呀?我们再听来小娃娃说一说。(边念边出示图片)

  2、小娃娃都买了什么瓜呀?(对个别不认识的瓜稍作介绍)

  3、现在,我们也来当当小娃娃,看着图片一起去买瓜咯。(念3遍)

  4、哇!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的瓜,我们还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瓜娃娃”!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二)语言游戏:捉迷藏

  1、买了这么多的瓜,你们都认识这些瓜了吗?

  2、你们念的可真棒!现在,瓜娃娃要和小朋友们来玩捉迷藏了。

  3、把你的小眼睛盖起来。等我数到1、2、3。再把你的小眼睛睁开。

  4、1、2、3,看看谁藏起来了?是不是呀?我们来念一念。

  这一次,又有其他瓜娃娃想和我们玩捉迷藏了。我们把小眼睛藏起来。(游戏进行3次)

  (三)身体动作表现儿歌

  1、你们认识的瓜真多!现在,我们在伸出我们的小手去买更多的瓜吧!

  (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儿歌节奏:2~3遍)

  2、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买了这么多的蔬菜和水果,你们都喜不喜欢吃呀?

  我也很喜欢吃呢,这些蔬菜和水果很有营养,能让我们健康的快乐的长大。

  【活动延伸】

  分辨水果和蔬菜:在活动区提供水果娃娃和蔬菜娃娃的家,请幼儿帮忙把瓜娃娃们送回家。

  附儿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风娃娃》,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在观察画面、倾听和讨论中,感知理解散文的美好情感。

  3、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大胆表演。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风娃娃》PPT课件。

  2、风娃娃、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

  配套课件:小班语言散文课件《风娃娃》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课件。

  1、教师出示风娃娃课件,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有一个神奇的'娃娃来到了我们小二班,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PPT,学会从画面中获取信息。

  教师:画面上的娃娃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画面上还有谁?小鸟在做什么?

  教师:是谁帮助小鸟飞得这么快,这样高吗?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的第一段.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风娃娃》含PPT课件

  (四)师幼共同进行表演活动。

  1、教师扮演风娃娃,幼儿分别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

  2、幼儿分别将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带上,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集体边讲述边进行表演。

  附散文:风娃娃

  风娃娃来了,她托起了小鸟的翅膀,小鸟飞呀飞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狗的飞车,风车转呀转呀!

  风娃娃来了,她把小兔的风筝吹上天,小兔笑呀笑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松鼠的小船,小船鼓起了风帆,跑呀跑呀!

  风娃娃来了,大家都欢迎她!

  活动反思

  在这堂活动当中,由于自身心里素质不够理想,稍微紧张,以致思路有些混乱,在教学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状态。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导入过于仓促。

  在用风车导入时,由于风车形状是花朵,当问及小朋友这是什么东西时,小朋友说是花朵,可是我却不承认,而偏要固执小朋友能够答出“风车”这个答案,还有没能好好利用这个工具,足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在播放PPT时,解说不够详细。

  当我把这首散文的内容有PPT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对风吹动小鸟,风车,风筝,小船时应让幼儿用吹的动作和我播放PPT一致,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幼儿理解。

  三、朗读散文不够理想。

  在教师朗读这个过程中,忽略了旁边两排的小朋友,只注重与中间一排的小朋友进行互动。加上调动不起小朋友的兴趣,在一起朗读这篇散文时很不理想,在加上动作表演时,我不应该再让小朋友一边朗读一边表演,这样对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四、结束部分简单,时间把握不好

  本来后面是想要的角色表演,可是由于时间关系去掉,所以后面就略显简单,这堂活动也看起来单调了许多。

  以上几点便是我这堂课的反思,上完以后才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和经验能更加进步。

小班语言瓜娃娃教案1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风娃娃》,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在观察画面、倾听和讨论中,感知理解散文的美好情感。

  3.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大胆表演。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风娃娃》的课件。

  2.散文磁带、录音机。

  3.风娃娃、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课件。

  1.教师出示风娃娃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有一个神奇的娃娃来到了我们小三班,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学会从画面中获取信息。

  教师:画面上的娃娃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画面上还有谁?小鸟在做什么?

  教师:是谁帮助小鸟飞得这么快,这样高吗?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的第一段.

  (二)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图2、图3,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1.引导幼儿迁移观察经验,讲述图2、图3的内容。

  2.教师:风娃娃有帮助了谁?帮助小动物们做了什么?

  (三)播放散文音乐,师幼一起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教师:风娃娃帮助了小伙伴,是这样帮助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四)师幼共同进行表演活动。

  1.教师扮演风娃娃,幼儿分别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

  2.幼儿分别将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带上,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集体边讲述边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