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旋律轻松、热情的意境。
2、能随音乐合拍的做动作,并且根据图片的提示探索队形变换的方式。
3、探索在圆圈中流动、疏密等队形变化的形式。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看图片,自助探索舞蹈队形变化的方式。
难点:能掌握音乐的节奏,知道在音乐的那个地方换队形。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秋天多么美》图谱四张。
幼儿准备:课前已学会歌曲《秋天多么美》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感受轻松、热情的旋律。
1、随乐表演歌曲,回忆歌曲内容。
——昨天刘老师教了大家一首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能唱一唱吗?
2、欣赏动作,幼儿模仿学习。
——听了你们的歌声,让我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请你们看一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你能试一试吗?
3、自由表演。
——小朋友的动作都这么优美,我们可以不以来开椅子试一试?
(二)看图片匹配队形,并初步探索换队形的.而方法。
1、出示图片1(正方形)引导幼儿理解图片的意思,并尝试站好匹配的队形。
——这是什么样的队形?
——笑脸表示什么?(每一个笑脸就代表一个小朋友)
——横队站几个?纵队站几个?
——你们能不能站一站,并表演刚学的舞蹈动作吗?
2、单独体验正方形变成圆形的走法。
(1)出示图片2,讨论从正方形变成圆形的方法。
——这是什么队形?
——怎样从正方形变成圆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舞蹈中那个动作适合变圆?可以试试吗?
3、合乐表演第一段。
(三)出示图片3、4,探索圆圈疏密、流动的行变化。
1、看图3自主探索队形变化。
——这张图片和前面的是一样的吗?箭头是什么意思?
——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开始转动?
2、看图4,自主探索队形变化。
(四)合音乐完整表演,教师总结。
1、教师适当加入语令以及提醒孩子。
2、撤出图片孩子自主完成舞蹈。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跨跳、跑等动作,每当他们看到教室里面放着中班做操用过的金箍棒器械时,都想去玩一玩、跳一跳等,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可爱样,引发我设计了"小猴玩棒"这一体育游戏,让孩子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不同方法,并随着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使肌体协调、灵活。
二、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发现并分享成功的方法。
2、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跨、跳、跑等综合能力,锻炼腿部力量,发展身体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培养勇于挑战的。
活动重点:
能用个别、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索金箍棒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
学习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动作,发展跳跃、奔跑等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人数相等的金箍棒、纸球、录音机、音乐三段。
2、空间准备: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教师:天气真好,今天我们要变成一只小猴子,带着金箍棒一起出去玩喽(音乐律动)
2、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金箍棒的玩法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玩法?
(2)合作玩金箍棒教师:合作玩金箍棒进一步探索玩法,结伴说说合作玩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小猴练习本领"助跑跨跳"助跑跨跳:两手放两边,距小河5-8步,跑到小河前,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条腿跨跳过小河,单脚落地,保持平衡。
(4)小猴运果子,练习向指定方向助跑跨跳教师:小猴们真能干,都认真地练了助跑跨跳的新本领,现在要带你们去运果子,让我们一起用刚才练的本领出发吧!
(5)比赛:看谁运得快(交代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的小猴本领真大,真为你们高兴。"听--,你听到了什么?(舒缓音乐)坐下互相捶捶腿,放松自己。(舒缓音乐)
4、活动延伸:
金箍棒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还可以变出很多的数字呢!我们一起和好朋友合作拼数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来源:歌曲《桃花开》改编自阿牛作词作曲的流行歌曲《桃花朵朵开》,整首歌曲轻松愉快,旋律瑯瑯上口,表达了对桃花的喜爱,也间接表现了春天的美,适合大班幼儿演唱。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体验唱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歌词图片等。
2、幼儿已有关于桃花的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一、 欣赏教师范唱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听一听。
二、 了解歌曲内容
1、 放伴奏录音,教师完整演唱。
歌里唱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拿出相应的图片摆在大图的`下面)
2、 教师清唱,请幼儿更仔细的听。
3、再次清唱歌曲,边唱边拿出歌词图片摆在大图的相应位置。
4、运用图片完解歌词内容。
(1) 请幼儿理解除拨浪鼓以外的图片内容。
(2) 教师指拨浪鼓图片,请幼儿讲讲它表示了什么歌词。
(3) 拨浪鼓长得一样吗?
(4) 为什么老师把它们画得不一样?(不同拨浪鼓代表了不同的声音)
(5) “啷里个啷”的声音出现了几遍?
(6) 学唱后面一段,提醒幼儿唱出“啷里个啷”所表达的开心、快乐的情感。
三、 看图谱完整学唱歌曲。
1、 整首跟唱。
2、 跟音乐演唱。
3、 请幼儿说说自己感到困难的地方,大家一起练习。
4、 提醒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四、变化形式练唱歌曲。
师幼分段演唱、男女分段演唱等。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自主尝试在搭建的椅子上平稳地行走。
2、勇敢地尝试各种平衡,有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3、与同伴友好的合作,体验挑战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小椅子每人1把,长凳,轮胎,长积木,竹梯等辅助材料,游戏音乐3个。
重点:大胆、自主在椅子上平稳的.行走。
难点:与同伴友好合作的玩耍。
【活动过程】
一、自主游戏:我和椅子玩游戏
1、幼儿端椅子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自主和椅子玩游戏。(幼儿分享经验)
3、分享交流。
二、探索单把椅子的平衡游戏:
1、探索单把椅子的多种平衡:
2、分享交流:
——双脚(单脚)站在椅面上,非常平稳。
——椅子侧躺,双脚(前后)站在椅子脚上。
——椅子趴下,双脚站在高(低)面上。
——这些方法很有意思,大家一起来试试,看看的谁的方法最多!
三、探索多把椅子的平衡游戏
1、小椅子组合的平衡练习
2、幼儿自由探索各种路的不同过法:
这几种桥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顺利过桥的?大家都来试一试怎样安全的通过这些不一样的桥。
3、幼儿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难度的小桥。
四、游戏:平衡大冒险!
1、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借助其他器械搭建不一样的桥,并勇敢的通过小桥。
2、结合生活经验,幼儿再次合作将桥组建成规模更大的一座桥。大家一起开心过桥。
五、分享交流
1、师幼分享今天挑战椅子的勇敢故事。
2、师小结:今天孩子们真勇敢,在这么多的小桥上走得那样平稳,而且有的小桥很不好过去,但孩子们都能尝试,都能保护好自己和同伴,让我们轻轻端起椅子朋友,下次再来和它玩游戏。
3、游戏结束。(幼儿教育)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2、 观察画作内容,促进幼儿细微观察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欣赏艺术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图片。
活动内容
形式:集体/小组
1、出示图片.
2、向幼儿提问:
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时间?(晚上。)
天空上又大又亮的是什么东西?(星星。)
画中有什么景物?(一条河、河上有船、河岸边有灯光、右下角有两个人等。)
画中右下角的两个人在做什么?(自由回答。)
这幅画有什么颜色?你喜欢这些颜色吗?(自由回答。)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画家把他所喜欢的`一个星夜画下来,成为著名作品,鼓励幼儿把他们所欣赏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评价
乐于参与到画作欣赏活动中。
能想象和描述画中的事物。
活动建议:
也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夜晚的景色,请每位幼儿将自己眼中的星夜画下来,然后再欣赏梵高的作品。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发展运动知觉,感知方位、深度、速度、节奏;
2、初步建立躯干用力意识,能根据目标调节用力;
3、使幼儿喜欢和同伴游戏,培养抗挫与坚持的心理素质
二、活动准备:
1、长10m,宽1m的红布2幅;
2、小红旗、小黄旗各5个。
三、活动过程:
(一)涌动的“海浪”。
1、幼儿站立于红布两侧,手握红布,根据教师语言动作指示,完成以下动作。
2、海上起风了:(1)微风——快速高频率抖动手腕:肘关节,令红布形成微风吹过水面的感觉;(2)大风——大幅度上举,下摆红布,并根据口令节奏顺序准备定位手臂位置努力的用肩关节动肘关节,手腕上下运动;(3)狂风——上下大幅度、高频率摆动红布,运动腰部力量
(二)游戏:向前左右。
1、幼儿站立于红布后侧握布,据方位指示,完成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移动。
2、幼儿站天下无双红布后侧握布,完成不同方向的队形变化。
(三)坐“船”去。
幼儿盘腿坐在红布中间,用手拉起模幅两侧,形成一条船,并随着海浪的起伏,用自己的身体表现海浪的变化。
1、合唱《众人划浆开大船》。
2、海浪的变化。
3、众人开大船(蹲寺手朝上握红布)。
(四)游戏齐心协力。
勇争小红旗
规则:
1、幼儿四人一组站立于“甲板”上,顶着风浪克服,教师背后牵拉阻力前行。
2、教师用红布兜住四个幼儿用力拉住他们,努力向前走完任务。
(五)结束部分:
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手牵手小朋友们走红毯,发奖品,回教室。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美人鱼善良、美丽的性格和乐于助人、敢于牺牲的精神。
2.培养幼儿安静倾听,能大胆表述自己感想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若干美人鱼的图像。
2.《海的女儿》教材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美人鱼吗?它们是长什么样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呢?(长着一条美丽的鱼尾巴,生活在大海中。它们上半身是人的模样,下半身是鱼尾巴,可以在岸上也可以在水里)
2.出示美人鱼的图像,向幼儿介绍美人鱼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3.教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关于美人鱼的故事,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海的女儿》,请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二、讲叙故事。
1.教师富有感染力地讲叙故事一遍,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① 故事讲完了,刚刚老师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② 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故事中有谁?
2.分段看图,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① 教师:刚则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我们的`书本里面也有,小朋友们想不想看?打开课本翻到30页,请小朋友看着课本,跟老师再来欣赏一遍故事内容,请小朋友们用手指着里面的字宝宝,会念的小朋友轻声的跟着老师念。
② 结合图文讲述故事内容,促进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认识。
三、启发幼儿,讨论理解。
1.启发幼儿:
教师:小朋友们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可以请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提问讨论
① 当王子的轮船被海浪打烂了,王子掉入大海中时,小美人鱼是怎样做的?(活动中有幼儿a说:“把王子从海里救出来了。”幼儿b说:“把王子送到了沙滩上。”等)如果你是小美人鱼,你会去救王子吗?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当身边的小朋友有困难、受伤了,我们要像小美人鱼那样主动去帮助他们)
② 海公主是用什么跟巫婆交换,把自己变成人的?(用自己的声音)
③ 海公主变成人后,如果王子不娶她,海公主就会变成什么?(泡沫)但是如果海公主用巫婆给她的刀杀死王子,那海公主就不会死了,可是海公主这么做了吗?(没有)为什么她没这么做?(因为小美人鱼已经学会爱别人了,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爱,爱小动物,爱小花、小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老师,爱每一位小朋友。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哪怕再生气,再难过,也不能动手打人,伤害别人,要像小美人鱼那样做个善良的好心人)
四、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内容一遍。
五、延伸活动
观看动画片《海的女儿》或介绍一些关于《海的女儿》作者安徒生的知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2
(精选)大班教案10-03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教案08-08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经典]10-08
大班教案(精选)01-05
大班教案【经典】03-14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教案[精选]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