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2-08-29 11:37:33 教案 我要投稿

数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的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的认识教案

数的认识教案1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供参考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28~30。

  教材简析:

  千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在借助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1000的含义,认识计数单位“千”,沟通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编排了3个例题。

  例1三幅图涵盖学生今后要认识的个级里面所有的计数单位,教材借助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数较大数的过程中体会以百为单位去数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2借助计数器学习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体现了知识抽象、概括的过程,借助这个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3是教学千以内数比较大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拓展,既承接了一年级时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为接下来万以内数及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教材从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装多少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为引出万以内的数做准备。例1通过一个一个计数、十个十个计数小正方体,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进而引出计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拓展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借助模型建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概念,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进制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具体的数数的过程,认识并能说出千以内数的组成;知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进一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能按顺序数千以内的数,感受千以内数的顺序。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

  正确数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设计理念: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还停留在模仿阶段,他们在一年级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1 — 20 各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上学期没有涉及数的认识,学生缺乏计数大数的经验,对于同一个数,用不同的单位计数有困难。但计数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接受的,学生在前面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已经到达了产生按群计数的需要。而本节课要完成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计数单位进行联系和梳理,以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由此如何将抽象的计数单位具体化,是本节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数的认识教案2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上一节课内容的延续,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上一节课所获得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1.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出要探究的问题。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猜想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数一数的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和一亿时就迁移了“十万”的认知过程,并鼓励学生对“一亿”进行大胆地猜测。

  2.突出过程,引导探究,感悟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我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讨论、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时,设计观察、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若干个

  学生准备:若干张不同的数位卡片

  教学过程

  ⊙回忆旧知,建立联系

  1.想一想,做一做。

  (课件出示订书钉图片、相应问题及答案)

  (1)一小盒里装有订书钉1000个,一大盒里装有10小盒,那么一大盒里装有订书钉多少个?10大盒里装有订书钉多少个呢?

  (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2)谁能一万一万地数,由一万数到十万,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还有没有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重温了计数单位“十万”的获取过程,为下一步学习更大的计数单位作铺垫。

  ⊙启发引导,探究新知

  1.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1)谁来说一说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自由交流)

  (2)展示教材情境图及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

  据xxxx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六十九亿。

  2.数一数,想一想,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百万”。(出示课件)

  ①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十万,再接着拨一拨,10个十万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质疑:当十万位上有10个珠子时,应该怎么办?

  (当十万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时,师指出这个数位就是百万位,强调:10个十万是一百万)

  ②组织学生在计数器上再次拨数,感受十万与百万的关系。

  (学生再次进行拨珠活动,感受进位的过程,进一步感受10个十万是一百万)

  (2)认识“千万”“亿”。(出示课件)

  ①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

  (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认识千万,学生拨珠,“满十进1”,在千万位上拨一个珠子。师说明: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②10个一千万又是多少呢?你能为它取个名字吗?继续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吧!

  (学生分别为数位起名,并进行拨珠活动,得出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10个一亿是多少呢?比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吗?你能说出几个吗?

  (学生通过拨珠活动认识十亿、百亿、千亿等计数单位)

  小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还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如十亿、百亿、千亿等。

数的认识教案3

  设计意图:

  所谓一维就是物体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只涉及或前后、或左右、或上下的位置对应。序数和空间位置的对应是最简单的一维对应,为以后更复杂的空间位置的教学打基础。序数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本活动用故事情节穿插,让幼儿反复操作,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强化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名称:

  数学活动内容:

  排第几

  活动目标:

  1、认识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2、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建立一维的空间位置。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认识1—5的序数活动难点:

  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大公鸡、小猴子、熊猫、小狗、山羊)的图片各一张。

  2、五节车厢的小火车图片或挂图。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自然导出序数概念。

  (1)故事导入:动物王国有一列小火车,小动物们决定乘火车去北京玩一玩。教师出示五节车厢组成的小火车挂图,请幼儿数一数小火车共有几节车厢。(1、2、3、4、5、,共有五节车厢。)(2)请幼儿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字宝宝来为这几节车厢做上标记。(引导幼儿把数字宝宝贴在车厢上。)(3)教师标识数卡。

  教师:我们怎么来标上数字呢?(我们先找到火车头,从火车头的一边开始标数字。)教师边演示边说:这里是第一节,我们用数字1表示,把数字1贴在上面;这里是第二节,我们用数字2表示,把数字2贴在上面……(4)教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每节车厢的顺序: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5)教师拿出动物图片,一边示范讲解,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放入相应的车厢上。大公鸡坐在第一节车厢,小猴子坐在第二节车厢,熊猫坐在第三节车厢,小狗坐在第四节车厢,小山羊坐在第五节车厢。

  2、理解序数的概念,口头表达谁在第几节车厢。

  (1)火车开了很长时间,停下了请乘客们下车休息一下,小动物们都下了车。

  (2)等火车准备要开走的时候,熊猫着急了,因为它找不到自己的车厢了,它也不记得自己坐在第几节车厢了。

  (3)谁愿意帮助它呢?可以怎么帮助它?(告诉它是第几节车厢,或直接带它去。)(4)请小朋友说一说谁在第几节车厢。

  3、理解序数的概念,通过操作尝试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

  请几名幼儿分别把小动物的图片放在挂图空格处相应的位置上,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练习。

  4、利用幼儿用书,完成操作练习。

  (1)共有几只小动物在玩滑梯?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位?

  (2)请在每个小动物后面对应的方框内打"√"。

  活动延伸:

  1、利用体育活动中《排队》等活动,复习序数。

  2、家园共育:家长可引导幼儿进行数楼梯、数台阶等活动,巩固幼儿对序数的理解。

数的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的优越性,区分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异同,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经历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功,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物品,每个小组准备一台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交流,感受百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昨天大家已经收集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物品。谁来说说你都是从哪些物品中找到了百分数?

  生:我是从饮料瓶的商标中找到的。

  生:我是从小食品袋上找到的。

  生:我是从报纸上见到的。

  生:我是从衣服标签中找到的。

  ......

  师: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生:百分数在我们生活中可真多,无处不在。 师:你知道所找到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我认为这里的“柠檬汁12%”表示把整瓶饮料平均分成100份,柠檬汁占了12份。

  生:我认为“酒精度56%”表示酒精占整瓶酒的一百分之五十六。 生:我认为这里的“80%棉”表示整件衣服成分有100份的话,棉占其中的80份。

  师:看来同学们对百分数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百分数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人们为什么如此喜欢使用百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二、合作探索,体会百分数产生过程

  1.创设情境,体会研究必要性

  师:前几天,万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组信息。

  课件出示:

  看完这组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我们国家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太严重了。

  师:是啊,我国小学生的近视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那咱班的近视情况怎么样?要不这样,咱们来个现场统计可以吗?来,请眼睛近视的同学举手。

  学生举手,数数,汇报。

  师:(板书10人)万老师在此之前,对我教的六年级(2)班也做了一次统计,我们班的近视人数是9人,(板书9人)哎?你们班近视的有10人,而我们班只有9人,看来,你们班的近视情况更严重一些!是不是这样?

  生:不一定。因为并不知道两个班的总人数是多少。

  师:也就是说要看两个班的近视情况,只比较近视人数还不行。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呢?

  生:在两个班的总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

  师:那告诉我,咱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31人。

  师:(板书31)可是,我们班只有26人。现在总人数不一样,那么该怎么比较呢?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注意:组长把你们的研究思路写在报告单上,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计算器。

  2.研究汇报,感受百分数的优越性。

  师:现在到了展示大家集体智慧的时候了,哪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组1:我们是先求出两个班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把10/31和9/26进行通分比较,最后的结论是六年级(2)班的近视情况更为严重一些。大家同意吗?

  组2:(质疑)如果我们需要比较10个班的近视情况呢?通分是不是也太麻烦了?

  师:那你们有什么简便方法吗?

  组2:我们是利用计算器直接计算出小数,再进行比较的。10÷

  31≈0.32,9÷26≈0.35。因为0.35大于哦0.32,所以六年级(2)班的近视情况更为严重。

  师:相比刚才的方法,大家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那好,我把它写在黑板上。(完善板书:10÷31≈0.32,9÷26≈0.35)你们知道这里的0.32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不好解释)

  师:来看这里,(出示百格图)想一想,如何在图中表示出小数0.32?

  生:从中选择32个格子涂上颜色。(师涂颜色)

  师:还能用哪个数来进行表示呢?

  生:32/100.

  师:现在能说说这32/10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我们班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32/100.

  师:0.35还可以写成哪个分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35/100,表示六年级(2)班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35/100。 师:像这里的32/100与35/100都表示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一百分之几,它们就是百分数。百分数一般不写作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的后面直接加上百分号。注意看(板书:32%)读一下。来,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下一个35%,先写——35,再写——%。 师:看一下,哪个班的近视情况更为严重一些?为什么? 生:六年级(2)班,因为35%比32%大。

  师:为什么刚才9和10不能直接比较,到了现在就能比较了呢? 生:因为现在两个班的人数统一了。

  师:当我们把两个班的人数统一以后,他们的近视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了。哎,那刚才第一种通分的方法是不是也统一了总人数?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二种,因为这种方法更简便。

  生:第二种,因为这种方法更便于比较。

  生:第二种,这种方法更直观

  ......

  师:正是由于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便于人们去比较和分析,所以人们才会如此喜欢使用百分数。

  3.丰富感知,总结百分数的概念。

  师:再来看看刚才的百分数,现在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了吗?

  生:表示柠檬汁是整瓶饮料的12%。

  生:表示酒精含量是整瓶酒的56%。

  生:表示棉的含量是整件衣服成分的80%。

  师:那你们找到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学生互相说手中百分数的意义。

  师:谁能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样的数叫百分数?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 师:同学们,请看这里。(出示农夫果园饮料)看看,这里的果蔬汁含量是多少?

  生:30%。

  师:仔细观察。(从瓶中倒出少部分饮料到透明杯子)现在,杯中饮料的果蔬汁含量是多少?(30%)(继续倒入多一些的饮料)现在呢?(30%)(再倒一点)那现在呢?

  生:还是30%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果蔬汁含量依然是30%,哎?是不是说明这杯子里就有30毫升的果蔬汁?

  生:不是。

  师:那30%表示什么?

  生:表示果蔬汁与整杯饮料的一种关系。

  师:你说得太棒了!也就是说,这里的30%并不能表示具体数量,而是表示果蔬汁与整杯饮料间的'一种倍比关系。正是由于百分数仅仅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完善板书)

  4.深化理解,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

  师: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我们两个班的近视情况,那么全国学生的近视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继续关注信息。

  课件出示

  看完后,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感觉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近视情况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保护自己的眼睛。

  生:大学生的近视情况是在是太糟糕了,每100人中就有80人近视。

  师:其实,我们同学中大部分的近视还属于假性近视,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与保护进行矫正的。还有一点,大家知道吗? 课件出示:

  师:现在,大家是不是更加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生:是

  师:刚才信息中有三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想一想:哪些可以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来进行替换?组内讨论一下。

  生小组内进行讨论。

  师:谁想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我们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可以替换成百分数,因为在这里它们都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而第二个不可以,因为它带着单位名称,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

  师:大家同意吗?这正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最大的区别。 课件中把表示两数之间关系的分数替换成百分数:

  课件出示:

  三、及时运用,升华对百分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快要下课了,今天的知识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自认为已经学会的同学举举手!嗬,都举手了!如果用一个百分数表示应该是多少?

  生:100%

  师:那可不可能超过100%?

  生:不可能超过。因为我们只有31个人,举手的不可能超过这些人。

  师:那是不是说明100%就是最大的百分数了?

  生:不是,还有更大的!比如说某公司今年营业额比去年增长了120%。

  师:老师也见过。

  课件出示:

  师:谁能说说这个百分数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女教师太多了,男教师太少了!

  生:女教师人数都是男教师人数的5倍了

  师:说得是啊,那大家此时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幸福啊? 生笑

  师:既然没有最大的百分数,那有最小的百分数吗? 生:没有。

  师:1%不是吗?

  

数的认识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3.完善对十进制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以内的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构的特征,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

  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书中的资料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大数。

  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据20xx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为六十九亿。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还有没有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1)谁来说一说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大数?

  (2)展示教材情境图及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2.数一数,想一想,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

  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十万,再接着拨一拨,10个十万是多少呢?引导学生质疑:当十万位上有10个珠子时,应该怎么办?

  (2)认识“千万”和“亿”。

  ①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

  ②10个一千万又是多少呢?继续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吧!

  ③10个一亿是多少呢?比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吗?你能说出几个吗?

  3.探究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拨一拨,填一填。从万位开始拨,一直拨到一亿。想一想,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完成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的填写。

  (2)看一看,想一想。

  ①观察计数单位万与百万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②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推出“万”与“千万”“亿”之间的进率吗?

  (3)总结发现的规律。计数单位之间有几个间隔,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是几个10连乘的积。

  (4)探究任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4.完善数位顺序表。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按顺序读一读)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数位。“个”这个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接下来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读)

  师:刚才我们说的这些计数单位和数位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现在你能把这个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吗?(每人一张有空缺的数位顺序表,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统一核对)

  找学生上台汇报,统一意见后,学生读数位顺序表。

  5.独立分级。

  师:这么多的数位!中国的数学家为了读写方便给它们分了级,我们能不能也试着给它们分级,并取个名字?

  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大部分同学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也是分了三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或多少个一,所以叫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万,所以叫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亿,所以叫亿级。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数一数,填一填,填完读一读。

  2.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题。

  看一看,说一说。

  3.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3题。

  填一填,提醒学生一定要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

  4.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4题。

  可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数字,再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设计本节课时,为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借助实物进一步理解千、万、十万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进一步理解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抽象化,利用想象理解一亿的意义。

数的认识教案6

  一、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

  分两段编排: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具体结构如下: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100以内数的认识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来认识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与20以内数的认识又有所不同。因为它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十进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一)数的认识

  1.例1(数数)

  因此,与20以内数的认识相比,100以内数数的难度增加了。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数单位“十”“百”(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数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计数单位“十”的认识主要是在这一单元完成的)。

  为此,我们安排了例1,并且不再单独编排例题(实验教材中的例2)教学拐弯数,而是重视在数数的过程中突破数数的难点。同时,在教学10个十是100的同时,强调了99添1是100,使学生从多角度感受100。这样做,既可以使实际教学的过程更为顺畅,也更能让学生在直观的支持下充分体会“满十进一的位值制思想”,理解数的本质。

  这里还有一点儿细节上的改变。(1)如数数中出现的都是汉字的数,没有出现阿拉伯数字。这是因为还没有教学认读100以内的数,不要求学生能够认读,从而理顺了例题之间的关系。例2中也是这样处理的。(2)以20为基础,重视学生的知识起点。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数多种数量是100的物体(如花生、方木块、小棒),使学生一方面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0里有10个10,同时充分感受100究竟有多少。

  2.例2

  例2教学数的组成,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增加了整十数组成的内容,更加突出了计数单位“十”,加强了学生的认识。

  活动形式是:数—摆小棒—组成;组成—摆小棒—组成。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3.例3

  例3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40、27、33、100),它是实验教材例4、例5和例6的合并。教材在编排上从记录数“三种颜色的纽扣的数量分别有多少、一共有多少”的结果引入,重视了读数、写数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写数上,写数的方法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学生已经有所体会,教材继续按同样的思路编排。具体地来说:10以内写数是一个数对应着一个数字;11~20各数的写数就不同了,这点陶老师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即需要按位值制来写数——按位值制记数,就要认识数位,11~20各数的认识中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写数就是把计数的结果(几个十几个一)按照数位用数字符号表示出来。教材就是这样体现写数这一过程的。100以内数的写数继续在此基础上教学“个位”“十位”“百位”。】

  因此,100以内读数、写数的编排与20以内写数的编排相同:把小棒数数的结果,先用计数器(是数位的具体化)表示出来,再对照数位写数。并通过33中两个3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位值的意义。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与10以内读、写数,11~20以内读写数进行对比,从方法的角度予以体会。

  ●在上面介绍的这部分内容中,教材还注意安排了许多丰富学生数数经验、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并注意突出计数单位“十”,如主题图、P35第2题、P38第1题、P38第2题、P40第9、10题。

  ●在实际教学时,和6~10的加减法中的“你知道吗”衔接,可以继续介绍埃及的象形数字,介绍到百,让学生通过与我们现在写数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数位、位值制思想的好处。

  4.例4

  例4教学数的顺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将发现规律的内容渗透在其中,并增加了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3)小题和做一做。但是,由于在第七单元才正式教学找规律的内容,这里并没有用“规律”这一名词。教学时需要注意一下。这也是修订教材编排的特点,在正式教学找规律之前或之后,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渗透或增加了许多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有所发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5.例5

  例5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与实验教材相比,更体现了清晰的层次:借助直观用数的组成比较十位不同数;借助计数器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位数。同时适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比较的法则,这是较实验教材完善的一点。

  6.例6

  例6教学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这是实验教材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根据《课标》精神安排的例题,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建立数感很有帮助。在修订的时候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完善。如:修改情境图使之更符合实际;改变了数据,使之更利于学生判断;实验教材是红金鱼与黑金鱼比、黑金鱼与花金鱼比,不利于学生的表达和判断;修订教材则都是把红球、黄球和蓝球比,更易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与判断。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红球和黄球比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学生可以直接借助直观判断,也可以借助之前的比较直接推理。)给学生留出自由比较的空间。

  7.例7:问题解决

  例7是我们新增加的问题解决的内容。在修订教材中,我们大大丰富了问题解决的内容,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各个领域。这是我们在认数部分安排的解决问题。

  这个例题在强调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的同时,突出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利用数的组成(突出计数单位十),实际操作(或画图)。当然学生可能还有其他方法,比如10个10个地数数等。因此,从另一个方面看,问题解决的例题实际上可以看做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丰富学生数数经验的内容,P47练习十的第1、2、3题也都可以看做丰富学生的数数(5个5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3个3个的数、12个12个的数)经验的题目。

  (二)加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例8较实验教材相比,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原来是一图一加一减两个算式,现在用更实际的情境,借助一图四式呈现了4个有联系的算式,既与前面数的认识中的加减法的编排相统一(6~10的加减法、11~20各数认识中的加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更好的体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又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归纳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会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分数和小数,谁能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百分数。你猜一猜它可能和谁有关系?关于百分数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带着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认识。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体验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同学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他们准备派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课件出示情境图)你认为该先派哪位队员?依据是什么?

  (1)组织学生分析,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可能会出现下面的答案:

  生1:可以比较他们三人的进球个数,谁进的多就让谁去。

  生2:看看每个人各有几个球没罚进去。

  (2)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两种方法可行吗?

  学生从表格中的数据能够判断:因为每个人的罚球总个数不同,如果只看一项不能确定。

  引导学生想到:选择时不只看某一项的好坏,应该看进球的个数占罚球个数的几分之几。形成矛盾:如何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通分)把它们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就容易了。这就形成了百分数。

  2.百分数的读写。

  (1)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39页。

  (2)让同桌两人互相提问,读一读,写一写。

  (3)让学生说一说在读写百分数时应注意什么。如果有读写错误的同学,更让他说一说,使其加深印象。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说一说刚才求出的三个百分数的意义。

  生1:90%表示淘气进球个数是罚球个数的百分之九十。

  生2:80%表示奇思进球个数是罚球个数的百分之八十。

  生3:84%表示不马虎进球个数是罚球个数的百分之八十四。

  生4:上面的百分数还可以这样想,例如90%,淘气每罚球100个,就会进球90个。

  小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相关百分数信息,学生说出教师搜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生1:今天全校学生的出勤率为95%表示出勤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

  生2:人口普查的51%、49%表示每100人中约有51人是男性,约有49人是女性。

  生3:第三个问题中的125%表示妙想现在的身高是入学时身高的。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与同伴交流。

  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的百分数,在小组内和同伴说说它们表示的含义。

  4.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区别。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想一想,根据定义,百分数的后面能不能加单位?

  师适当指导。

  通过讨论得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分数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倍比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2题。

  注意命中率指命中的球数占投篮总数的百分之几。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3.判断。

  (1)最大的百分数是100%,最小的百分数是1%。()

  (2)一根绳子长35%米。()

  (3)分母是100的分数叫作百分数。()

  五、拓展提升

  用百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

  百里挑一

  一举两得

  百发百中

  十拿九稳

  事半功倍

  1%

  200%

  100%

  90%

  200%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吗?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1、4、5题。

  学生说出猜想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先自己想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再在小组内交流。

  自学后和同桌两人读一读,写一写。

  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18÷20===90%

  8÷10===80%

  21÷25===84%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互相配合节省时间,又能让每名学生得到锻炼,提高课堂效率。

  不足之处:在处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还是觉得学生没能亲自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更好地让学生找出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数的认识教案8

  课题:

  拨一拨-读、写万以内的数,处理课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

  学具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五个学生分别戴着头盔(头盔上写着计数单位)入场,一个小朋友说,我们五个是亲兄弟,谁能帮助我们排排队?让学生到上面排一排并说一说自己排列的理由。(指导学生按数位顺序表排列)

  2、个位上出现数字8、十位上出现数字9、百位上出现数字1,并按照数位顺序排成一行,一生说:我们三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读出这个数吗?学生试着读一读。

  3、老师:你能接着读出五个数吗?学生试着读一读。(重点让学生说读到199时,自己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学会了读大数,这些大数应该怎样写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读写大数。板书课题:读写万以内的数

  二、自主学习新知。

  (一)一个一个数数。

  1、老师读数:二百九十八,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借助计数器读一读。

  2、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百零二,并把它写出来。

  学生先借助计数器独立完成,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一个小组汇报,可以在计数器上边拨数,边读数,并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其余小组进行质疑。

  重点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读数、写数的,对于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数又是怎样读写的。

  4、老师小结:读数时,数的中间有一个0,要读出来,数的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数的中间和末尾有几个0,都要写出来。

  (二)一百一百地数数。

  1、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八百,学生试着读一读。

  2、一百一百地数,边拨边数,数到四千一百。(学生先自己拨一拨,数一数,再同位之间一人拨珠,一人读数)

  3、班内汇报交流。

  一人拨珠,分别拨出三千八百、三千九百、四千、四千一百,指定学生读出来。

  4、写数。

  老师拨出上面的几个数,学生独立写出来,反馈时让学生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写。

  5、老师小结:读数时,数末尾的0一个也不读,写数时,哪一位的末尾一个数也没有就对着那一位写0。

数的认识教案9

  一、学情分析

  如何设计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复习课?复习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我想,基于学习者分析而设计的复习课才是真实、有效的,我们应该听一听学生的心声。为此,我们对46名学生进行调研。我们主要想了解学生对复习课有哪些印象、期待,以及本单元学生的难点在哪里。

  1、一、二年级是怎么上复习课的

  我们了解到,被调查的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是通过做书上“整理与复习”,做试卷,或者教师带领总结易错题等方式上复习课的。追问:这样上复习课有收获吗?学生诚恳地回答:有收获,但是没有意思,得强迫自己听讲。

  2、学生对复习课的期待

  有82、2%的学生希望复习课是有趣的,能够在玩中学;有20%的学生希望在复习课中有更大的收获。学生的回答反映出复习课的问题:枯燥无味、重复练习、没有挑战。当问到“你打算如何复习‘除法’这一单元”时,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通过做易错题的方式去复习。不难看出,学生还是有复习方法的,这也是我们比较认可且传统的一种复习方法。我们还了解到,学生不喜欢看课本,也不知怎么进行自主复习。

  3、除法的难点

  我们给出了8道测试题,测试结果如下:

  “10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

  “720÷6=120”这道题的错误率最高,有8人出错,其中有5人在余数的0上出现写错的现象,1人口诀错,1人报错数,1人个位没有写商。可以说,学生除法的算法掌握得很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觉得这节课要调整教学目标,突出几个转变:从重知识到重方法,从重教到重学,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结论到重发展。

  二、实践探索

  1、从重知识到重方法:在读书中体会典型例题的价值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本单元的每一道例题都是有其特点的。我们设计了“例题梳理”环节,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7道例题作为本节课的研究载体。学生通过初读,读懂每一道例题的内容和方法;再读,读出例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从头到尾对例题的研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读书,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学会分析归纳、整理复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正确计算的能力,同时体会到学习知识由厚(形式)到薄(本质)的过程。

  【实践】

  活动一:典型例题梳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六单元。

  (1)展示典型例题

  ①呈现7道例题,明确学习内容

  ②交流难度等级,体会排列顺序

  小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内容,一共有11页。我们只用7道例题就可以代表了,这说明编书的叔叔阿姨在出题时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这7道题是具有代表性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2)典型例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①聚焦0占位

  ②首位不够除,商是两位数

  小结:我们发现0在商的中间、末尾出现,或者是在首位隐去,尽管它们的位置是不同的,但道理是相同的!这就再次提醒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通过研究内在联系,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2、从重教到重学:借助学习单帮助学生自主复习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是“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但是,我们倡导的自主,绝不能变成自由。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相对不足,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大多不太明了,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为此,我们制作了一张学习单(见下图),通过“想一想,填一填”的方式,让学生将本单元的典型例题填写在学习单中,明确每个例题主要学的是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感受为例题标出难度等级。最后,用彩笔标出哪些题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并写一句话提醒自己,以此完成初读例题的目的。接下来,再次观察这7道例题,思考例题间的区别和联系,反思本质,以此完成再读例题的目的。学习单的最后一栏是留给学生自主出题使用的。

  第六单元除法学习单

  想一想,填一填:

  (1)自主看书P54—P64,将本单元的典型例题填写在下表中。想一想,每个例题主要学的是什么?

  (2)根据你的感受为例题标出难度等级。

  (3)哪些题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请你用彩笔标一标,写一句话提醒自己。

  “10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

  3、从重结果到重过程:重温分物的过程,体会算理和算法的一致

  在“除法”新课的学习阶段,我们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既能懂算法又能明算理。在复习课上,我们又该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既能复习算法又能复习算理呢?我们设想,借助“旧”竖式这一特殊情境,让学生再一次重温分物的经历,感受算理与算法的一致性。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新”竖式省略的是书写步骤,保留的是分物的道理。

  【实践】

  活动二:重温分物的过程

  1、出示612÷3=204

  (1)出示两种竖式,感受区别和联系

  “10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

  学习建议:

  ①借助学过的竖式或学具,你能看懂右边的“旧”竖式吗?

  ②可以用你手中的笔圈一圈、连一连,来分一分小方块。

  ③说一说两个竖式的相同和不同。

  (2)对比算法,明确算理

  (3)全面感受现代竖式的发展历程

  小结:是啊,先分百位,再分十位,最后分个位,直到分完为止。掌握了这个道理,所有的除法问题我们就都能解决了。

  4、从重结论到重发展:自主出题,体会本质的延伸

  当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后,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设计了“自主出题”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初步体会到由7道典型例题所浓缩的这一道例题(算理与算法的统一)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我们利用这一道例题代表的意义,可以自主地写出许多不同的除法练习题,再次经历学习知识由薄到厚的过程。更为宝贵的是,学生很喜欢这种自主出题的形式,这些计算题显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加强烈的成功体验。

  【实践】

  活动三:模仿例题,自主出题

  1、易错题错因分析

  2、自主出题

  3、交流分享

  小结:自主出题是巩固所学知识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但光练还不行,我们还要分析错因找到对策。

  全班交流。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其实,学习就是要把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的过程。看来,你们已经对如何复习有一些想法了。

数的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继续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理解知识,培养数感;在分层练习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理解读、写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课件、圆点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 )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

  (1)8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68由( )个( )和( )个( )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估一估,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

  4.学生回答: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二百三十五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课件出示:

  (1)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六十。

  (2)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零五。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数的组成,同时,设计了小棒摆出的四百六十和四百零五的环节,既巩固了数的组成知识,又为下面学习写数提供较好的素材。】

  (三)拨珠子,探究数的读、写法。

  1.自主选择:学生自由选择黑板上的3个数:二百三十五、四百六十、四百零五,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等。

  (2)认识计数器上珠子表示的意义:百位上表示几个几,十位上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表示几个几。

  (3)拨一拨,说一说。拨好数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

  2.写数:学生根据拨出的数写一写,重点突出当计数器上的十位或个位没有珠子时用0占位。

  (1)比一比。46和460,45和405有何不同。

  (2)说一说。让学生直接说说上面每个数的组成。

  3.读数。

  (1)独自读:235、460和405。

  (2)合作议:你是怎么读的?什么位置的零要读?

  4.举例:学生例举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互相读一读。

  5.小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位。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本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师做好引导。为了突破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这一难点,教学中有意设计了“比一比”和“举例”环节,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看数轴,丰富对1000的认识。

  1.数彩点。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出例3的彩点共有多少个。

  (1)圈一圈,数一数。学生观察,一行10个,圈出10行是100个;之后每100个圈一圈,再数一数共有10个100,也就是1000个彩点。

  (2)比一比,填一填。对照数轴,看数轴0到100之间平均分了多少份,(10份)每一份正好代表多少个彩点,(10个)根据对应的彩点依次填出数轴上的数。

  2.说发现。观察填好的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1)说说1000的组成。例如:1000里面有( 10 )个( 100 )或 (100)个( 10 ),(900 )和( 100 )合起来是1000。

  (2)指出950和590的在数轴上位置,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例如950里面有( 95 )个十,( 59 )个( 十 )是590等。

  3.玩游戏。

  (1)找位置。教师报数,学生找出它在数轴上位置。例如:380,8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38个十组成的数等。

  (2)说组成。指名学生找数轴上的一个点,其他学生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然后说说它的组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数形结合的综合体现,彩点图与数轴的对应,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的碰撞在这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多方互动,真正寓教于乐。在学生多角度认识1000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借助小正方体,在学生理解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完成。

  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在计数器上拨数之后写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边操作边叙述,巩固方法。

  (二)综合应用

  1.9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它里面共有( )个十。

  2.蜜蜂每秒约振动380次翅膀,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读出这两个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在综合应用中脱离了直观的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联系生活,总结升华

  (一)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完整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体会数学的价值。】

数的认识教案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P68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构建数的模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课前调查反馈:我们全校师生共有多少人?(1350人)

  (2) 出示剧院画面,猜一猜我们全校师生如果六一节去这个小星星剧院看演出,能坐下吗?(一般有两种可能)

  2.提供信息,再次猜测。

  这个剧院的大小是我们这个教室的9倍。再猜一猜能坐下吗?

  3.亲身经历,验证结果。

  (1)考察教室大约能坐的人数。

  A.我们来坐一坐,看看教室到底能坐几人?(请学生一个个上来坐一行,一行大概能坐十人。)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一十。(配以演示)

  B.需要这样一行一行坐下去吗?学生说只需坐一列,就可以知道能坐几行?(个别学生一个个坐,配以演示一行一行出现,其余学生十个十个数。)

  一十一十数,10个十是一百。

  C.教室能坐几人?(大约12列)1个百和2个十合起来是120人。

  (3) 考察剧院大约能坐的人数。

  A.演示有9个教室的人数。

  B.算一算能坐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回答,演示。(9个120中9个百和5个20是一千再加图里所剩的4个20得到1080。)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揭示课题)

  C.说说最后问题的结果,你有什么建议?

  二、创设游戏情境,在数数中理解。

  1.这里的“在线游戏”中,各有多少人。(有5个宫,位置如下)

  2.如果你想“上线”玩,你会选择哪个宫。按照图上游戏宫在教室里相对应的位置,选择站好位。

  3.想一想,数一数。现在你们这个游戏宫有多少人?

  4.各组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或者请别组人员验证结果。(人少可加,人多可数。方法多样。)

  5.小结。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三、提供各种材料,建立大数感。

  1.感知数的组成。

  说说下图表示几?并说说为什么?

  2.提供小份数,猜测大份数。

  估计有多少本子?

  估计有多少张纸?大瓶油多少毫升?

  3.自找对策,猜测所给材料的数量。

  提供一段文字,估计有几个字?

  画上有多少朵鲜花?

  四、上网给妈妈买礼物。

  1.三八节到了,我们去给妈妈买礼物。

  方案一:有条件人手一台电脑上网,就直接去购。

  方案二:根据教师提供的若干礼品材料,选择。

  2.说说你选了什么礼物?要多少钱?你买它的理由是什么?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的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数出10000以内的数,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2、会写、读10000以内的数(不含0),说出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3、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两位数的数位也都有所了解。本单元将认数的范围扩展从两位数扩展到四位数。学生将认识万以内的数,并会万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读写是进一步的学习万以上数的读写法的基础。因此要切实的学好本单元,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家电用品及其价格。复习最高位、各数位的意义等。

  2、学生试读更大的数。(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由课题想到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活动2【活动】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4

  1、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数小方块)(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用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3、练习数数(课本第75页第2题)

  4、感受身边的数(一万)

  (二)数位顺序表

  1、“万”所在的数位是“万位”,之前还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摆一摆:小组合作,把5个数位进行排序。

  3、数位顺序表,从右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4、练习

  (三)教学例5

  1、课件逐一出示小方块,让学生数;最后所有的小方块加在一起有多少个?

  2、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并写数和读数。

  3、说出这个数的组成。

  活动3【练习】三、巩固练习,知识考查

  大考验——寻找密码

  1、第一关【读一读,说一说】(课本第75页第1题)

  提示1:密码是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5。

  2、第二关【拨一拨,数一数】

  要求:同桌两人比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1)十个十个地数,从1260开始往后数5个数

  ()()()()()

  (2)一百一百地数,从3700开始往后数4个数

  ()()()()()

  提示2:十位的数字是3的3倍。

  3、第三关【听一听,写一写】

  老师报数,你来写。

  1313 3258 4735 9999 10000

  提示3:百位和个位的数字相同,它们的和是4。

  密码门打开,感受生活中的万以内的数

  活动4【练习】四、课堂小结,知识比赛

  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知识?

  2、知识比赛(练习纸)

  (1)从()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5236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由3个一,5个十,6个百和8个千组成的数是()。

数的认识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猜一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彩旗)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个呢?每人心里猜一个数。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

  2、数一数:数到10后面的数字时,咦,我们没学过呀,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1——20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

  1、看课本73页主题图,让学生分类,并分组数出4种物体的数量。

  2、让学生用小棒摆出水果的数量,并任意分成两部分。(学生有的分成2和9,有的分成3和8,还有4和7,5和6,10和1。)

  3、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哪种分法可以很快看出是11根。

  生:10和1

  师:可是分好了还是得一个一个数啊?还有更直观地方法吗?

  生:把左边的10根捆起来。(表扬)

  5、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6、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二)学习11的组成。

  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1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1根?

  (三)自己动手摆正方体和小球的数量。(15,18)

  1、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板书同11)

  2、演板同学带着其他学生一起说说15和18的组成。

  3、观察11,15,18的组成,找出有什么规律?

  (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四)摆一摆,说一说。

  1、师摆数字,学生说。

  2、学生同桌互说互摆。

  3、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五)学习20的组成。

  1、现在来学习小棒的数量,想一想20该怎么摆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说交流结果。十个一捆,刚好有两捆,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两个十。两个十是20。(板书:2个十是20)

  (六)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展示生活常见的物体(铅笔10支捆成一捆、小球10个装一盒、书10本装成一包),体现计数单位“十”的优越性。

  (七)11—20的数序。

  1、墨水瓶打翻的声音引入直尺图,上面被墨水印迹遮住了几个数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哪些数字被遮住了吗?

  师:好,直尺上的数完整了,我们一起按顺序数一数吧!

  (正着数再倒着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从8数到16)

  师:真棒,老师现在截取了一段,能回答小精灵的问题吗?

  比12多1的数是几?

  和18相邻的数是几?

  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

  15在几和几的中间?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活动拓展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咱们来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游戏名字:竞选运动员。

  规则:参选运动员在讲台上站一排,拿着号码牌,一一介绍自己,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如:我是13,1个十和3个一组成)说对了下面同学就鼓掌,竞选成功,说错了就竞选失败。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3)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电脑演示:

  ①全体学生随着电脑演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

  ②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一捆小棒有几根?它表示几个十?(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说说,再指名回答)

  ③全体学生接着“10”后面继续数,数到“20”、

  ④把后数的10根小棒又捆成一捆

  师:现在图中一共有几捆小棒?这是几个十?2个十以表示多少呢?(要求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上面数小棒的方法迅速地先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数10根小棒也捆成一捆、(学生支手操作)

  (2)教学例2

  ①摆小棒

  师:请同学们摆出10根小棒,再氢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提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让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②先电脑出示

  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教师带读“11”

  问: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全起来是多少?

  ③出示卡片:

  问: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④出示:

  师: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二十、

  3、教学11~20各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直尺及0~10这个10个数字,指名学生读一读、

  (2)指名学生接着往下数,借助多媒体课件,学生数一个出现一个,一直数到20为止、

  (3)紧接着课件出示问题

  13的后面是()

  16的前面是()

  16和18是间的数是(),比19多1的数是10

  (4)猜出数游戏

  这个数比12大比14小,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15小比12大,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17大比20小,可能是几?

  [设计思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到每个数都是在前面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从而发现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猜出数游戏进一步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4、巩固深化

  师:好了,我们已经学好了本领,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打败凶狠的皇后,救出可怜的白雪公主、

  课件出示“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智慧宫,智慧宫一共有四关,每过一关,你就会得到一次奖励、

  第一关:请你从七数到十三、

  第二关;()个十和()个一组成17

  1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第三关:请你给数字宝宝排排队

  12  15  18  13  20  11  17  14

  16  19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其结果、

  师:还可以怎样排队?

  第四关:这是最后一关了,看谁跑得快,拿到了红旗,白雪公主就能够救出来了!

  [设计思路:通过闯四关练习,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巩固学习效果,增添课课堂情趣,]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过或听过11~20的数吗?

  学生找一找、说一说最后课件播放图片欣赏生活中11~20的数、

  五、教学评价设计:

  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课件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小棒,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

  2、在教学中设计院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3、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夹角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4、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会,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的认识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总结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橡皮筋

  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谈话:学生自我介绍,教师表演小魔术。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由魔术你会想到谁?

  生:刘谦。

  介绍刘谦资料呈现: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始信息,形成认知矛盾

  篮球比赛,选高手参赛,有三位老师参加预赛,情况如下:

  投篮总次数投中次数

  张老师20xx

  王老师107

  李老师2

  521师:如果你是小评委,会选哪位老师参赛呢?

  学生说答案,意见不统一。

  小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写成分数形式。

  师:写成分数形式就能一眼看出选哪位老师了吗?

  引生说出“通分”并计算。

  理解90/10070/10084/100的意义

  2:呈现90%70%84%,初步感知,学习读、写。

  3:理解90%70%84%的意义,如果生说不出来,可引导学生结合90%

  70%84%来理解

  4: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

  师板书:——百分之几

  另一个数

  明确: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

  师随机板书分子是小数的百分数

  2:理解老师搜集资料中的百分数,并说一说自己的联想。

  3:游戏

  要求:(1)限定时间内写10个百分数

  (2)书写规范,美观大方。

  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让同学猜一猜你写了几个百分数。

  老师一个也没写,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吗?

  如果老师写了12个呢?你也能用百分数表示吗?

  随机板书:0%12%

  师:观察这些百分数,说一说你的发现。

  5: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6:说出下列成语中的百分数,并说出你是怎样理解的?

  白发白中平分秋色半壁江山

  白里挑一十拿九稳一箭双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说一说自己对本节课的满意情况,并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师:关于百分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老师相信只要我们付出

  99%的汗水再加上1%的灵感就会有100%的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百分比、百分率)

  90%2.5%0%120%一个数

  ——百分之几另一个数

数的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1、学习一种或多种颜色撕纸拓印的方法,表现周围环境中熟悉的小景。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概括地表现物象的能力。

  3、感受拓印画的美。

  教学重点:在于取舍。

  教学难点:画面布局和色彩拓印。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小景拓印画若干幅。

  铅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的这幅和我们以前画的画相同吗?(不相同)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回答)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不知道)

  二、新授

  1、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看看书中是怎样来画这一幅画的?

  看了书本,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先撕出要表达的物体,贴到底版纸上,再在上面盖上一张纸,最后用油画棒进行拓印。

  2、说地真好,在做之前,我们想想准备画什么?可以在底版纸上用铅笔打稿,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近有远。

  3、在撕纸时要由近至远,由大到小,由外到里。撕纸时两手拇指与食指捏紧,细心地撕出图案。

  4、摆放时先放大的,在放小的。

  5、最后,盖上白纸,用左手按住,右手涂色拓印。涂色时用力要均匀,边缘处要涂出痕来,多种颜色涂绘时要注意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交接。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示及讲评

【数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万以内数的认识》期末复习教案08-26

《100以内数认识》说课稿06-30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25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7-03

人教版《1000以内数认识》说课稿06-29

《吨的认识》教案08-28

20以内的数教案08-26

《百分数认识》说课稿07-13

分数的认识教案范文08-26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