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舞蹈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面条在锅里的不同形态,并常识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柔软。
2、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面条、电磁炉,红、绿皱纸条。
在地上画两个大圆圈,分别代表"锅"和"盘子"。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煮面条。
讨论生面条的样子:摸一摸、看一看,面条还没下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用动作学一学。
讨论面条下锅后的样子:水沸腾的时候,面条也在锅内翻滚,你觉得它像什么?让你想到了什么?它又和刚才比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煮熟的面条的样子,现在它熟啦,变得怎样了?你怎么知道的?
请大家一起尝一尝,感觉面条的柔软、滑溜。
二、模仿表演。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在柔软、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身体笔直地站立。教师说"下面条喽",幼儿跳进"锅"里,身体慢慢变软,在"沸腾"中舞蹈。
--"厨师"用手臂当大筷子,将煮得软软的"面条"夹到"大盘子"里,每根"面条"都要表现出"软软的"。--在煮得软软的"面条"上撒一些葱花(绿色皱纹纸条)。再撒一些辣椒(红色皱纹纸条)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生活,便于幼儿观察理解,模仿表现,又有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表现内心的感受,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同时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无论孩子的表现优美、滑稽还是笨拙大家都很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在设计引导语时,本节活动始终体现了游戏性,让孩子们想象与同伴一起用身体组成美味拌面的环节,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要求。
不足:
活动中总喜欢叫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忽略了其它小朋友,我要渐渐改掉这个毛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使自己的课一次比一次上得成功。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舞蹈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
音乐动感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
2.复听乐曲,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3.再次复听,请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动作。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增强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复聆听中,教师可提示学生拍节拍、打节奏跟着音乐体验、感受并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的范唱可将速度稍放慢一些,让学生听清歌词。提示学生: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声默唱,有感情地读歌词,小声填唱歌词。
3.歌中的.附点音符要通过跟唱、模唱歌曲顺带学习,教师准确范唱,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表演动作,每组可编一段歌词,用接龙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动作。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三、集体舞
基本队形根据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横排,注意间隔距离适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
横步:手拉手左脚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脚起步向右走侧跟点地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
蹱趾跳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1小节: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左脚收回,脚尖在右脚跟后点地,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双脚立正。同时,左脚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第2小节:右脚做相反的动作,右脚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
第1、2小节:左脚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两步,双手在左侧拍两下,第八拍脚不动,拉起手。
第3、4小节:右脚起,动作同第1、2小节,方向相反。
第5小节:双手叉腰,第一拍左脚侧跟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脚做相反动作。
第6、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拍两下手。
第二段:
动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为跺脚。
第三段:弱起小节全体向左转体90度(横排队形变成竖排队形)。
第1、2小节:左脚起,向前走五步,停两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学左肩两下。第八拍全体左后转体180度。
第3、4小节:动作同第1、2小节,只是第八拍向左转体90度,全体又变成横排队形。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第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全体学生向双侧平伸,拍左、右两边同学的肩膀(见图)。
第四段:弱起小节,横排单数学生向左转体90度,双数学生向右转体90度,二人相对。
第1、2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左臂,先出左脚成逆时针方向走五步,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3、4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右臂,出右脚成顺时针方向走五步,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握两下手。
注意:在每一乐句的弱起小节处停止行走,然后在强拍处准确起步。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编创与活动、表演《哈里啰》、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
提示: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
2、按节奏读歌词。
3、听着音乐填唱歌词。
4、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
6、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
提示: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la、si唱名
2、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
3、结合歌曲,让学生模唱歌谱,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初听乐曲。
提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3、再次复听,全体学生用手指动作划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舞蹈教案 篇3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二、引导回答
1、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2、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3、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4、(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5、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6、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7、师在黑板上示范。
8、师小结: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9、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快乐的舞蹈》一课旨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充分宣泄他们的快乐情绪。能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舞蹈声中画一副快乐舞蹈的图画,并在绘画中感受舞蹈的快乐。
舞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身体的不同部位,乐于用身体的各部位随乐舞蹈,充分享受自由舞蹈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用双手有节奏地搓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并使动作具有美感。
3.养成乐于洗澡及与人交流、合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大班幼儿一名、小猪服饰一套(贴上各种颜色的不干胶、银光纸做的手镯每人一个、玻璃绳撕成细条扎成一条
活动过程:
1.今天,有许多毛毛虫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了,它们在哪里啊?(教师举起左手提醒幼儿发现银丝球像毛毛虫。)
2.来喽,来喽!毛毛虫爬到小朋友的身上来喽。(教师清唱小手爬,歌唱到哪里小手就爬到哪里,前两句往上爬,后两句往下爬。部位分别是:头顶——小脚 耳朵——小腿 肩膀——膝盖 肚子——后背 鼻子——大腿(逐渐加快速度)
3.毛毛虫好玩吗?不过它爬累了该休息了,小朋友快把他送回家吧!
4.听!是什么声音?(幕后的小猪在哭)谁在哭啊?(小猪走出来)师:小猪姐姐为什么要哭啊?小猪说:“大家都嫌我脏,不愿意和我玩。”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猪变干净呢?(小朋友发挥想象)
5.对!我得去洗个澡了。(音乐起,小猪开始跳洗澡舞,洗完后将不干胶撕去)教师和小朋友拍手,拍腿。小猪:小朋友看我洗干净了没有啊?我去找好朋友玩喽!再见!幼:猪姐姐再见!
6.猪姐姐洗澡的时候全身都跳起舞来了,真有意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洗澡吗?你洗澡的时候身体会跳舞吗?你是怎么洗头的?(小朋友一起做,提醒幼儿做出漂亮的动作来)洗肩膀(上身、手臂、屁股、下身、膝盖、脚、冲水)有哪些漂亮的.动作?(教师将有创意的动作美化,请幼儿学做,幼儿由坐到起立)
7.你们洗澡的动作真漂亮,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痛痛快快洗个澡吧www.!(音乐起,幼儿自由做动作,教师学做个别漂亮的动作)
8.小朋友洗得真起劲儿啊!特别是**有个特别漂亮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重点学习擦背、扭臀、顿膝的动作)
9.现在我们跟着音乐让身体边洗澡边跳起舞来吧!放音乐让孩子跟着老师跳律动。(音乐骤停)不对,我发现我们背后还有好些地方没洗到,怎么办呢?(让孩子想出你帮我搓,我帮你撮的办法)(音乐起,幼儿间互动,可在地上做各种擦腿的动作)
10.这么多小朋友洗澡,老师来给你们冲水,水流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跳舞,好吗?(教师双手抖动玻璃纸,像流水一样和孩子接触,调节活动气氛)
舞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卡片,光盘
活动流程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
【拓展延伸】
蓝精灵音乐教案
●教学重难点: 学生用歌声和自己设计动作合作表现歌曲情节。
●教学过程:
1、听歌曲,看动画片段。
2、讲讲《蓝精灵》的故事情节,模仿正、反两种人物角色,表现个性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
4、学生听唱歌曲,学会后用动作、表情表达歌曲情绪。
5、小组合作,相互评价。
6、电影《蓝精灵》简介
美国动画片《蓝精灵》(TheSmurfs)拍摄于1981年,这部动画片源于比利时漫画、动画,由美国出品,共421集。蓝精灵是一群由100多个深蓝色肤色、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所组成的精灵群体,他们住在蓝精灵村的蘑菇屋里面。543岁高龄的蓝爸爸是整个集体的领导者。他们的.生活原本该是完美的,但是恶棍格格巫出现了。他是一个坏巫师,整天想方设法抓这些小精灵。格格巫的宠物阿兹猫也很讨厌,总是想把蓝精灵当点心吃。蓝爸爸、蓝妹妹、聪聪、蓝蓝、笨笨、乐乐,每提到这部片子,一个个可爱蓝精灵的形象就会活灵活现于我们眼前,爱做蛋糕的蓝精灵,有爱吹小号的蓝精灵,有爱照镜子的蓝精灵,有爱做木匠的蓝精灵,性格各异的蓝精灵与邪恶的魔法师格格巫及他的坏猫阿兹猫之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作为惟一的反派角色,他一次次的失败总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
舞蹈教案 篇6
科目:音乐
内容:湘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 标 :
1、能熟悉七个音符和唱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学重点: 能熟悉七个音符与唱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但识字量小,所以对于形象的音乐知识更有兴趣;本节课应将音符与唱名等乐理知识融入游戏及儿歌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身体音阶歌》
学生配合音乐做动作。
通过活动的'导入,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音阶有关的旋律。
(二)游戏:音排队
1、音阶排队
找八名同学分别扮演1、2、3、4、5、6、7、ⅰ。先把“科尔文手势”教给同学们,使学生学会做音阶手势的动作。接下来老师弹奏音阶,8名同学按照老师弹奏的顺序站好,并分别做出相应的手势。
八名同学按照老师弹奏的旋律排队。
①
②
2.请同学们欣赏歌曲《do re mi》,边听边做“科尔文手势”;
(三)练声活动
教师和学生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以问答的方式进行练声
(四)学唱《音阶歌》
1、唱儿歌。把《音阶歌》的歌词以儿歌的形式唱出来,节奏要和原歌曲一致。
2、学唱《音阶歌》
(1)按节奏大声读歌词
(2)教师范唱
(3)学生逐句学唱,教师伴奏
(4)全班齐唱
(5)男女生分组唱
(五)即兴创作表演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在掌握《音阶歌》的节奏和旋律的基础上,每组同学即兴的创作动作,进行即兴动作的律动,并在大家面前自信的表演出来。
(六)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阶歌,同学们能不能回顾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呢?
【舞蹈教案】相关文章:
舞蹈教案07-25
舞蹈的教案11-03
优秀舞蹈教案01-25
幼儿舞蹈教案05-17
中班舞蹈教案10-04
小学舞蹈教案10-06
舞蹈教案范文11-24
关于舞蹈的教案11-23
幼儿舞蹈教案09-17
舞蹈课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