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案:花路

时间:2024-07-29 18:14:4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言教案:花路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言教案:花路,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教案:花路

语言教案:花路1

  语言活动:花路

  活动目标:

  1.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参与文学创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理解童话故事。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每人一本。

  2.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朋友看一看,图画上有谁,它在买什么东西?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呢?

  2.请小朋友们自由阅读画册,按画页顺序一页一页轻轻翻阅图书。

  二、师幼共读,再次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鼓励其他幼儿安静仔细倾听。

  2.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顺序再次阅读画册。

  (1)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2)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3)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4)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指导幼儿逐页翻阅画册边提问时,重点主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的活动,理解故事情节。

  (5)讨论: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三、倾听故事,讲述故事。

  1.请小朋友边听故事录音边翻阅画册。

  2.故事听完了,谁来为我们讲一讲。

  活动延伸:

  在午饭后自由阅读故事。

语言教案:花路2

  活动目标

  1、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3、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参与文学活动。

  活动重难点

  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活动准备:

  1、每人一本《幼儿画册》。

  2、配乐故事录音(自制)。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用风趣的语言提出一些小问题,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例如:小朋友看一看,图画上有谁?他在买什么东西?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帮助幼儿提高阅读的指向性,以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2、幼儿自由阅读画册。(老师注意提醒幼儿轻轻翻书、爱护图书)

  二、老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老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来阅读。

  ①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②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③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

  ④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老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画册,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了解画册内容,着重知道幼儿看懂主要人物的活动与故事情节。

  三、老师和幼儿讨论阅读重点。

  师: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四、幼儿边看画册边听故事录音。

  五、幼儿边看画册边讲述故事。

语言教案:花路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内容,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引导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话,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花路”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画面上有谁?它找到一样什么东西?后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怎样的?

  活动开始前,提出阅读要求

  2、与幼儿共同阅读

  教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图书,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理解图书内容,着重能看懂主要人物动作与故事情节。

  3、组织幼儿讨论:我们曾去过花圃,那儿的花是从哪儿来的?

  再引导幼儿将这一经验迁移过来,使幼儿得到故事中的答案。

  请几位幼儿看着幼儿用书讲述童话故事,再请幼儿互相讲述。

  4、请幼儿听配乐童话朗诵,让幼儿随音乐做动作,体会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心理,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反思:

  听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我在讲述故事时,适当的减慢了语速,这样可以让幼儿把字听得更清楚,我在讲的时候还适时的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为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讲一遍而要讲多遍,这就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保证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语言教案:花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言教案:花路】相关文章:

语言活动教案02-28

中班语言的教案10-22

语言《冬至》教案12-15

语言领域教案02-26

语言的魅力教案08-01

《春风》语言教案12-2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31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11-12

语言春天来了教案08-07

语言教案月亮07-10

语言教案:花路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言教案:花路,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教案:花路

语言教案:花路1

  语言活动:花路

  活动目标:

  1.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参与文学创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理解童话故事。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每人一本。

  2.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朋友看一看,图画上有谁,它在买什么东西?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呢?

  2.请小朋友们自由阅读画册,按画页顺序一页一页轻轻翻阅图书。

  二、师幼共读,再次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鼓励其他幼儿安静仔细倾听。

  2.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顺序再次阅读画册。

  (1)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2)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3)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4)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指导幼儿逐页翻阅画册边提问时,重点主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的活动,理解故事情节。

  (5)讨论: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三、倾听故事,讲述故事。

  1.请小朋友边听故事录音边翻阅画册。

  2.故事听完了,谁来为我们讲一讲。

  活动延伸:

  在午饭后自由阅读故事。

语言教案:花路2

  活动目标

  1、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3、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参与文学活动。

  活动重难点

  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活动准备:

  1、每人一本《幼儿画册》。

  2、配乐故事录音(自制)。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用风趣的语言提出一些小问题,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例如:小朋友看一看,图画上有谁?他在买什么东西?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帮助幼儿提高阅读的指向性,以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2、幼儿自由阅读画册。(老师注意提醒幼儿轻轻翻书、爱护图书)

  二、老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老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来阅读。

  ①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②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③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

  ④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老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画册,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了解画册内容,着重知道幼儿看懂主要人物的活动与故事情节。

  三、老师和幼儿讨论阅读重点。

  师: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四、幼儿边看画册边听故事录音。

  五、幼儿边看画册边讲述故事。

语言教案:花路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内容,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引导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话,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花路”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画面上有谁?它找到一样什么东西?后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怎样的?

  活动开始前,提出阅读要求

  2、与幼儿共同阅读

  教师边指导幼儿逐页翻阅图书,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理解图书内容,着重能看懂主要人物动作与故事情节。

  3、组织幼儿讨论:我们曾去过花圃,那儿的花是从哪儿来的?

  再引导幼儿将这一经验迁移过来,使幼儿得到故事中的答案。

  请几位幼儿看着幼儿用书讲述童话故事,再请幼儿互相讲述。

  4、请幼儿听配乐童话朗诵,让幼儿随音乐做动作,体会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心理,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反思:

  听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我在讲述故事时,适当的减慢了语速,这样可以让幼儿把字听得更清楚,我在讲的时候还适时的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为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讲一遍而要讲多遍,这就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保证幼儿倾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