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11-27 07:35:2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8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2、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3、对探索动物世界奥秘感兴趣,具有较细致的观察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几种不同方式。

  2、活动难点:能根据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进行较细化的分类。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隐身绝招》,激发幼儿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兴趣。

  提问:在故事中老虎为什么找不到小动物了?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防护本领?(枯树叶伪装成树叶、蜥蜴变成泥土的颜色,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2、让幼儿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提问: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式?它们都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如:狐狸装死;黄鼠狼放臭屁;壁虎,蚯蚓的断肢逃生等。

  将不同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进行分类

  提问:你最欣赏哪种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对人类的启示。

  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给我们也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变色龙的变色本领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穿和大自然一样颜色的衣服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于是解放军叔叔就穿上绿色的'迷彩服和作战服,还有很多军事伪装装备,比如坦克,这样就很好地保护自己。

  4、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动物自我保护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你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当我们的敌人来的时候,你就要用你所扮演的小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来保护自己。看看谁扮演得最像!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很活跃,幼儿们的回答也很积极,本次活动在课前我收集各种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活动开始开始部分运用动画模式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故事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课件内容的制作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和学习。使幼儿了解到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能在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归类时,在材料准备上更充分些,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2.同伴协作完成接水管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长、中短pvc管若干,直、弯接头数个。

  2.录像;接水管照片。

  3.水管链接图

  4.两个小区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引出水电工叔叔本领真大

  1.(录像5秒)保育员抽洗小便池

  提问:

  (1)阿姨在做什么?(冲水)

  (2)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3)水厂里的水怎么会到我们幼儿园来的?

  2.出示PPT:水电工接水管的照片

  教师:这位叔叔在干什么?

  小结:原来是这些水电工叔叔把水管接到我们幼儿园,让我们随时都能用上水,他们的本领真大啊!

  二、练一练——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教师: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小小水电工?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水管,请你们先来练练手,看谁能发现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出示材料)塑料管长、中、短pvc管各若干;三通;直管;弯管

  1.幼儿尝试连接,熟悉不同的材料。

  2.发现交流

  教师:谁先来说说看,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小结:直管可以将两个水管连接在一起,使它变得更长;弯管是可以让水管转弯;三通是可以连接三个不同方向的水管,这三种接头各有各的本领。

  三、接一接——同伴合作,完成接水管任务

  1.提出操作任务和要求

  教师:长达小区建了很多漂亮的新房子——长达一村和长达二村,这两村的水管还没有安装,要请你们这些小小水电工来完成这个任务。

  2.解读任务书(PPT):

  教师:这里是小区给我们提供的接水管施工图,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房子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小区交给我们的任务是每一幢房每一层楼都要接到水管。我们分成两组,6人一组,来完成的接水管工程,比一比,看哪一组接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按照任务书上的'要求来接水管,千万不能漏水哦,,小小水电工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开始!

  3.幼儿分成二组接水管。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教师指导,侧面,或面向客人老师谁合作的好的,管子长度不对,哪个人用错了接头,踢掉了管子,用了很多管子,没有接牢的,漏接的,一村接好三幢房子了,你们动作要快,倒计时开始)20—25分钟)

  4.展示幼儿成果,互相检查。

  教师:哪个村的水电工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什么?你们在接的时候有没遇到什么问题呢?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和好朋友一起解决困难的啊?(提升合作)

  小结:小小水电工们能按照施工图,合作完成了这次接水管的任务,我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都辛苦了,现在休息一会儿,等下我们还有更大的任务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难点:能理解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2、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了解光的种类:

  1、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师:提问:";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2、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认识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过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实验(二)、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发现小镜子反光,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弯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阳光会照在地上,我们身上,也会穿过清水照进水里,可是水和空气不一样,光钻进水里,走得慢了,也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变弯了,其实是光在和我们做游戏呀!是光的第三个特性:光的折射

  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并让幼儿做记录。

  三、讨论光的用途:

  师: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

  2)、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帮助找东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考、照相、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3)、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画到记录纸上。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题目

  懒惰的积木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玩具积木(各种大小若干)、学生用尺(长10厘米)、塑料杯(杯高5厘米,杯口直径4厘米为宜)、卡纸(长约10厘米,宽约8厘米)。

  五、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用一块长方形的硬卡纸盖住塑料杯口,再把一块积木放在硬卡纸中央,用一只手夹住卡纸的一边快速地把卡纸从杯口拉走,想一想卡纸上的积木会怎样?

  幼儿讨论。

  (1)积木会飞出去。

  (2)积木会跟着卡纸一起飞出去。

  (3)积木掉到杯子里。

  试一试。

  说一说我的`发现。

  把卡纸从杯口拉走(或用手迅速弹开卡纸),卡纸会立刻离开杯口,而卡纸上的小积木会掉入杯里。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把积木整齐地叠在一起,用塑料尺对准最下面的一块积木,猛地一击,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幼儿讨论。

  (1)所有积木都飞出去了。

  (2)只有被抽打的积木飞出去,而其余的积木则不动。

  (3)所有积木都不动。

  试一试,将几块大小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用木棒以水平方向对准最底下的一块用力一击。

  说一说我的发现。

  最底下的一块积木被打出,其余的积木仍旧保持原来的位置。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特征。

  2、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3、培养观察,比较昆虫的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利用各种工具捕捉过昆虫,参观过昆虫馆。

  2、多媒体制作——昆虫小博士、昆虫小侦探图片数张或昆虫录像。

  活动重难点:

  根据昆虫的关键特征,学会辨别昆虫和非昆虫。

  观察发现昆虫的共同外形特征,初步形成昆虫概念。

  活动过程:

  一、唤起回忆。

  参观了昆虫馆,介绍看到的昆虫名称。

  二、学当昆虫小博士

  1、挑战一:看阴影猜猜我是谁?

  2、挑战二:躲起来猜猜我是谁?(出示昆虫局部明显特征)

  交流:天牛的触角是它们年龄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带刺的刀。瓢虫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虫是益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等。

  3、挑战三: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快速看图片,合上图片回忆有哪些昆虫?

  哪些昆虫躲在里面?

  再次打开图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种昆虫?

  4、挑战四:猜一猜什么昆虫会和它们在一起?

  出示花、雷鸣记号、灯泡,猜出蜜蜂、蝴蝶、萤火虫等昆虫。

  三、建造昆虫馆

  1、昆虫是个大家族,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可是家族成员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从以上昆虫中归纳发现昆虫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贴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虫馆里来了许多虫子,有一些不是昆虫也混在里面,请小博士把它们找出来。

  (教师将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独角仙、蜗牛等都放进原来出示的昆虫中,请幼儿分别把不是昆虫的虫子找出来。)

  4、共同对照检查对错,说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虫的朋友告别:“对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虫馆。”

  (例如:蜘蛛八条腿、蜗牛没有腿都不是昆虫,蜜蜂符合昆虫的特征要求,是昆虫。)

  5、虫馆开馆。播放录像,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活动反思: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参与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让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不足之处:

  活动中鼓励性的语言少了点。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让幼儿参与实践活动,从中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并认识起危害。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好办法,并表达出来。

  3、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1、活动前通知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查、收集周围环境的垃圾分布情况,并帮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2、PPT(幼儿园各场地、周围环境、各种清洁机器)、多媒体。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铅画纸、水彩笔。

  过程:

  一、组织交流情况

  1、这几天,老师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并作好记录,现在谁来说说自己的调查成果呢?(5人左右)

  2、播放PPT1(幼儿园场地卫生)

  在操场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走廊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教室里我们发现了什么?

  除了这些地方,我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脏东西?

  3、为什么这些地方总是有垃圾?它们从哪里来的?

  二、了解垃圾危害

  1、播放PPT2(周围环境卫生)

  这些有垃圾的.地方给我们什么感觉?

  对人、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怎样爱护环境

  1、播放PPT3(各种清洁机器)

  怎样才能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清洁?

  介绍各种清洁机器。

  工人叔叔发明了这么多机器,让我们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应怎样向他们学习呢?

  四、幼儿尝试操作

  1、介绍材料,让幼儿选择。

  2、鼓励幼儿动脑筋,尝试操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来或画出来。

  3、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课后活动延伸

  1、老师介绍“绿色回收箱”,告诉幼儿这是专门用来放可以回收的废品的装置。

  2、出示幼儿收集的垃圾,看看是什么?

  3、说说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活动后组织幼儿进行分类、放置。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通过局部特征来推断动物的角色,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

  2、 在玩拼图游戏中,提高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孔雀、长颈鹿的课件。

  2、 各种动物的照片(将其分成若干份)、请柬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现在老师放一段音乐,你听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样的音乐呢?(播放课件)婚礼进行曲。

  师:谁要结婚了呀,喔,(播放课件)原来是猪先生和猪小姐。结婚是件快乐的事情,猪先生和猪小姐想让小动物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觉得猪先生和猪小姐会邀请哪些小动物呢?(幼儿猜测)

  二、播放PPT,猜猜谁来了。

  (一)猜孔雀

  1、出示图一(孔雀的脚)师:那到底猪先生和猪小姐请了哪些小动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咦,这是谁呀?为什么?

  2、图二(孔雀羽毛)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现在你们觉得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是它是孔雀呢?(尾羽上有紫、黄、蓝、绿多种颜色构成的眼状斑纹)

  3、图三(孔雀头)是谁呀?(孔雀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

  4、出示孔雀完整图,恭喜你们答对了。

  5、小结:孔雀的头小小的,头顶上有羽冠,羽毛上有多种颜色的眼状斑纹,孔雀开屏的时候非常漂亮,走路的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二)猜长颈鹿

  1、图一(尾巴)除了孔雀,还会有谁来参加猪先生和猪小姐的婚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咦,这是谁的尾巴呀?为什么?

  2、图二(身体)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孩子们,现在你们觉得是谁呢?为什么?

  3、图三(脖子)谁呀?(长颈鹿的脖子长长的)

  4、图四(长颈鹿完整图)恭喜孩子们,你们又答对了!

  5、小结:长颈鹿头上有一对角,皮肤上有花斑网纹。脖子长长的。

  (三)猜大象

  1、除了孔雀、长颈鹿,还有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只小动物的.皮肤是这样的呀?

  2、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吧,现在你们觉得是谁?为什么?

  3、谁呀?

  4、(完整图)真的是大象哎,你们真棒!

  5、小结:大象的腿很粗,耳朵很大,鼻子长长的。

  三、送请柬

  1、师:还有好多的小动物也要来参加婚礼,猪先生和猪小姐想把请柬送给动物们,请柬里面要贴上动物的照片,可是粗心的猪先生和猪小姐把照片弄破了,还把这些照片混在了一起,所以啊他们想请大一的孩子们帮忙把这些小动物的照片找出来重新拼好再粘到请柬上送给小动物。你们愿意帮忙吗?

  2、师讲述规则:

  ①每组都藏着九种小动物,请孩子每人找出一种小动物,先在桌子上拼一拼,拼好了再贴到请帖上。(在找的时候,小朋友之间要合作,学会谦让,如果一个孩子找到了鸭子的头,另一个孩子找到脚,这时候就需要其中的一个孩子让给你的小伙伴了。

  ③贴好了,回到位置上,说说你是给哪只小动物送请柬,怎么拼出的?

  四、反馈

  1、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和你的好朋友拼了什么小动物?你们是怎么拼的?

  2、给动物送请柬,回教室。

  孩子们,拼好的小椅子搬到上面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先生和猪小姐要给哪些小动物送请帖呢?XX,你老说说你是给谁送结贴的?

  谢谢孩子们,帮了猪先生和猪小姐那么大的忙,猪先生还想请孩子们帮个忙,就是给他们的婚礼助助兴,我们来玩个游戏给猪先生和猪小姐的客人们热闹热闹,好吗?嗯,这个游戏的名字就是枪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具。

  2、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常见的工具,用时注意安全。

  3、体验和初步认识工具能给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1、五篮混在一起的绿豆和米,五篮小米、五个饮料瓶,五个装着棉球的小口瓶子,五个掉了螺丝的玩具。

  2、镊子、起子、筛子、漏斗等工具。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回忆相关生活经验:怎样打开密封的'纸箱。

  2、教师使用小刀打开了箱子,幼儿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二)发现问题,大胆猜想。

  1、激发幼儿大胆猜想里面装的是什么?

  2、教师从箱子里取出一系列材料。

  3、教师借助图片介绍分离的任务。

  (三)幼儿分小组第一次自由选择完成任务,徒手操作。

  1、师:时间到,你们成功了吗?

  2、教师提出问题。师:为什么我们没能完成任务?

  (四)引入工具,鼓励幼儿大胆猜想,自由讲述。

  1、师: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完成这些任务呢?

  2、教师出示介绍工具:你想用什么工具完成什么任务?

  (漏斗、筛子、镊子、起子、塑料小篓子)

  3、幼儿猜想工具匹配。

  (三)第二次操作体验,验证猜想。

  1、幼儿分组选择工具操作。

  2、请幼儿交流使用工具的情况。

  (四)幼儿再次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

  (六)延伸活动

  师:工具的用处可真多呀!我这里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工具,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它们能帮助我们干什么。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9-11

科学活动教案09-09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7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05-25

科学活动教案(热)07-21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08-01

科学活动教案(荐)07-22

科学活动教案【必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