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4-09-24 17:28:2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四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我和昆虫”。

  本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表现向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

  课前准备: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

  1、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或者网上昆虫的资料。

  2、每人了解一种昆虫。

  3、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二、观察、赏析、感受。

  1、引导学重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

  2、组织小组计论--说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3、看书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三、思考、探索、创作。

  1、昆虫的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3、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4、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吗?

  5、欣赏优秀作品。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布置作品展示。

  老师选择优秀作品展示;

  学生互评。

  2、拓展:

  了解昆虫的特征,用语言描述昆虫的特征。

  了解动物的危机,从而产生喜欢小动物的感情。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你喜欢哪个手提袋》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三、教学重点:

  在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四、教学难点:

  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

  五、教学教具:

  手提袋、示范用图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阐明课题:

  出示手提袋在日常生活及商品经济中应用的广泛性。阐述“教材分析”中所归纳的三类手提袋。

  二、讲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本上的图片,说明手提袋的共同特征:

  袋口、袋身(包括装饰图)、提手。

  三、制作方法:

  讲授用纸折叠和粘贴袋子的过程,引导学生看懂课本所示制作步骤的图意。教师逐步示范,特别是在袋底的折叠上,多次演示,让学生看懂。折叠好后粘贴牢固,穿上提手绳子,完成制作。

  四、学生制作:

  完成手提袋的折制成型。

  五、布置学生下一节课带备绘画材料或剪装饰所需的用具。

  第二课时

  一、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述对手提袋的进行图案装饰的设计。

  图案装饰的方法:

  手提袋的'美化装饰应以简练大方、主题突出为原则,因手提袋使用的是一件流动的艺术展览品,如内容过于繁杂细腻,便达不到宣传效果。

  课本中的学生作品都是以单个(人物或动物等)物象为题材的。具体的形式可用剪贴(如课本中的机器人)、剪纸(如课本中的民间纹样),以可是绘画的。

  在设计图案之前,应考虑为手提袋涂上一种底色,给它绘制或贴制什么图案。在装饰图案绘(剪)制好后可加上一些装饰线和与用途有关的文字,加强主题的宣传效果和装饰特点。

  二、学生继续作业:

  学生为手提袋作装饰,穿上手提绳子,完成制作。

  三、教师讲评:

  在手提袋内放上几本书,学生提着慢步走过讲台,看谁制作的手提袋实用美观,学生共同评议。

  七、板书: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 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师展示蝴蝶标本),好看吗?这是二年级的小同学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

  二、讲授新课

  1.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请学生将各收集的昆虫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

  2.概括(教师结合标本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3.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播放配乐朗诵昆虫课件。)

  4.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下来。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8

小学美术教案02-18

小学美术教案08-15

小学教案美术创意05-22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05-22

小学美术教案【热】08-31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9-18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12-11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12-19

【荐】小学美术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