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4-10-24 06:22:14 教案 我要投稿

水教案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教案范文汇总6篇

水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必须以幼儿的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很难自觉发现水能溶解糖和盐等东西。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一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因此我以游戏的形式贯彻整个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 喜欢玩水,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懂得水能溶解糖和盐等东西。

  2. 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乐意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现象。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 糖、开水、杯子、勺子人手一份。

  2. 颜料、石子、油、酱油、水、广口瓶若干。

  3. 麦乳精、盐等。

  4. 录音机、录有《找朋友》的音乐磁带。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水能溶解的特性。

  2.难点:用语言表达看到的现象。

  五、活动过程

  1. 音乐游戏《找朋友》,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愉快,激发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听音乐做游戏,感受找朋友的'快乐)。你们都找到了好朋友,心里真高兴啊!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水会溶解的特性。

  (1)师:水宝宝来了,它也想要好朋友。你们知道,谁是它的好朋友?

  (2)(出示糖)糖宝宝来了,它能成为水的好朋友吗?请你们仔细看。(教师操作,引导幼儿观察糖被水溶解的现象)呀,糖宝宝跳到水里一搅拌,就分不清哪个是水,哪个是糖了,水宝宝说:“糖是我的好朋友!”

  3、幼儿操作,找出溶于水的东西。

  (1) 师:小朋友,你们也来帮助水宝宝找好朋友,好吗?桌上有很多东西,放入水搅拌一下,看看谁是水的好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把发现说给好朋友听。

  (3)师:你帮水宝宝找到了哪些好朋友?(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并进行操作验证)

  小结:麦乳精、盐等放入水一搅拌就不见了、溶解了,它们都是水的好朋友。

  4、游戏:送朋友。

  师:我们把水的好朋友找到了,把它们送到水宝宝这儿来吧!(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教学过程】

  一、冰的观察

  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

  2.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

  板书:水结冰了

  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48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

  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6.学生比较后汇报。(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7.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指导学生阅读书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

  (预设:(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3.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预设: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5.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

  (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水教案 篇3

  游戏名称:

  衔纸杯传水

  游戏简介

  衔纸杯游戏是一个普及度很高的联欢游戏,简单好玩就是它普及的关键,往往在很多联欢会或年会上大家需要的就是简单好玩,所以这个互动游戏你一定要尝试一次。

  游戏人数

  5人为佳,最好有高有低、有男友女。也可以几组同时进行比赛。

  游戏道具

  纸杯、水

  游戏规则

  1、5人站成一列,每个人用嘴衔着一个纸杯;

  2、主持人给第一个人的纸杯中倒入60%高的水,然后第一个人要把水倒入第二个人的纸杯中,传递过程只能用嘴;

  3、传递到最后一个人的纸杯中时,只要剩余的水量还有纸杯的.50%高度以上,就算过关;

  如果有多组人员,则可以以用时最少的一组为胜利者,队伍的站立最好以男女叉开,高低叉开,这样传递的时候会很搞笑的。

  老游戏新玩法:

  纸杯传水可能很多人都玩过了,想玩点新鲜的,这里给大家推荐另一种玩法,给第一个人脸上放一个硬币,然后这样传递,效果应该比这个纸杯传水更好玩。其实一个简单的游戏模式我们可以变换出很多玩法,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给大家分享出来啊。

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具:

  1号抽屉:每组各一杯可乐、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

  2号抽屉:培养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矿泉水

  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引入课题 板书:水

  二、用感官观察水

  1、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2、学生实验,师巡视。

  3、汇报观察结果。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

  三、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没有颜色的。请大家拿出1号抽屉中的1号杯,与水比较一下。水是怎样的。

  2、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4、你们说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点,你是怎么解释呢?拿出1号抽屉的玻璃,比较一下。

  5、学生讨论、交流。

  6、学生做水流动实验。

  7、水与玻璃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说(硬或软,形状上有区别)

  师:玻璃是什么形状?(学生说长方形)

  师:那么水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

  8、学生实验、讨论、汇报。

  9、小结。板书:没有固定形状。

  10、总给什么叫液体。

  四、区分各种各样的液体

  1、你是如何判断它们是液体的?大家试试看

  2、学生实验

  3、出示: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区分杯子中的液体?

  4、学生上台,并说理由。

  5、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地闻或者尝。

  6、学生说,师小结。

  五、总结。

  板书:

  水

  看 没有气味 没有颜色 没有味道 透明

  闻 水平面 气泡 放大 变弯 溶解 沉浮 重量

  尝 会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液体

  摸

  听

水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我留意到小朋友对水的兴趣很大,有些小朋友在洗手时玩水,把袖子都弄湿了。但他们还乐此不疲,看到老师他们赶紧跑开了,我想孩子们都喜欢玩水,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同时借此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

  2、能积极参加活动,开动脑筋,说出水用处。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用途。

  活动准备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要是口渴了怎么办?(喝水)

  2、提出问题讨论

  水除了能喝,还能做什么?(浇花、洗衣服、鱼的家等等)

  3、仔细聆听其它幼儿的发言。

  4、鼓励语言表达流畅、有创意的幼儿。

  5、小结: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人渴了要喝水,小动物渴了也要喝水。有些小动物是在水里生长的,离开了水的小鱼就不能生活。下面听音乐《我是小金鱼》,感受一下小金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吧。

  6、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了水的用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不喝生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让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着手,设计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我班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以前他们对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好玩,通过老师的教育他们知道了水的用途,水是宝贵的,要节约用水。这次活动结束后,我想要是收集一些西部山区缺水,吃水困难的一些影视资料,对学生的教育会更形象具体。

水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孩子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孩子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

  3、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孩子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孩子观察:

  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四、引导孩子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2、孩子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五、帮助孩子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

  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的教案08-04

水教案范文12-24

水的秘密教案09-29

《水的秘密》教案09-27

水的净化教案08-28

《认识水》教案08-21

关于水的教案11-03

水小学教案01-10

关于水教案10-17

《水的用途》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