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案 篇1
年级:三年级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有关首都北京风景、京剧脸谱的图片,通过学唱京剧曲调,制作脸谱。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单元主题页,在歌曲《龙的传人》的欣赏与演唱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风情的歌曲等艺术有关北京风景、京剧脸谱的图片,通过学唱京剧曲调,制作脸谱。
3、欣赏反映北京风情的歌曲等艺术活动,加深学生对北京的了解。
二、教学准备:
《长城谣》、《冰糖葫芦》、《唱脸谱》的歌曲磁带。
第一、二教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来做个导游”,请学生或以老师来扮演导游,让学生乘上交通工具开始。
2、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老师边讲到达的目的地,或从各种媒体了解到的北京,带领大家逛逛京城。
3、边听边欣赏有关描绘北京风情的歌曲,如《长城谣》、《大碗茶》、《北京的桥》。
4、教唱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
A、朗读歌词。
B、歌唱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
5、逛逛北京城:长城——天安门(华表)——故宫(石狮、麒麟、历代服饰)——北海——颐和园(十七孔桥)——圆明园(残恒断壁)——天坛(九龙壁)。
第三、四教时
四、教学过程:
1、用歌曲接上一课内容,复习上一课玩过的地方,你能说出几个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北京有特色的建筑形状、色彩。如天坛、天安门城楼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及其悠久的历史。
3、歌曲欣赏:《龙的传人》
4、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寄予龙以美好的希望,让学生说说“龙”(回顾十二生肖、赛龙舟、舞龙、建筑的龙)。
5、接龙游戏:分组说说有关龙的内容。
6、歌唱歌曲《龙的传人》并能准确无误的唱准歌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活动与手工指导:
1、让学生收集饮料瓶盖,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著名城市、名胜、图片等剪成与瓶盖相同的圆形标志,将标志贴在瓶盖上。
2、充分发挥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制定安排游戏的线路。(回家作业:要求每人写一个旅游线路,下一节课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例如:有一个星期天去苏州旅游,你能安排XX——XX——XX——XX——XX——XX,什么时候出发,一站又一站,2、可按著名城市作为行棋路线,也可以按我国的名山作为行棋路线,还可以按我国珍稀动物分布作为行棋路线。让学生自由游戏,在游戏中增强对祖国的认识,激发热爱的情感。
北京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化分数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将小数化分数。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数化成小数
把分数化成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化成小数,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注意用≈)。
例1:4分之1=( ) 2又5分之1=( )
10分之9=( ) 1又5分之4=( )
二、小数化分数
把小数化成分数:先看是几位小数,用10,100,1000……做分母写成分数,然后再约分成最简分数。
例2: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
①3 ÷ 10 =0.3( m )②3 ÷ 10 = 3/10( m )3 ÷ 5 = 0.6( m )3 ÷ 5 = 3/5( m )0.3=3/100.6=3/5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练习:
1 、填空。
(1) 0.7 表示()分之() , 写作 (2)0.09 表示()分之() , 写作 (3)0.125 表示()分之(),写作 。
(2)0.3表示( )分之( ),写作 。
2、0.07=7/( ) 0.04= 24/( )=()/( )0.123=( )/( )
小结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 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约分的要约分。
知识点:
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2或5这两个质因数,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课堂练习:
1、把小数和分数相等的用线连起来.
0.1250.280.550.0711/201/87/10014/50
2、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090.250.120.40.150.450.840.234
北京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小棒,回形针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萌发热爱北京,向往北京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自制城市地图,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儿童形象
2、小棒,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儿童,小朋友你猜猜看她们是哪个民族的人,可以从她们的衣着,长相来猜哦。
2、教师:你知道她们的家乡在哪吗?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在地图上找找看,好吗?
3、教师小结:她们是来自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孩子们,她们分别居住在南京,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和长春这几个城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居住的这些城市在地图上的.哪些地方。(出示自制地图)
二、测量这些城市到北京的距离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北京是中国的什么吗?(首都)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2、提问:每个地方的小朋友都想到北京去看一看,玩一玩可是他们想知道在这个地图上她们的家乡离北京有多远,小朋友,你们愿意来帮助她们吗?
3、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来帮助她们测量这些距离呢?(小棒,回形针)
4、教师:我们首先用直尺来量一下她们家乡到北京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同时我们知道两个地方之间一直线是最短的距离,首先我们看一下南京到北京最短的距离是多少呢?(注意它们的头和脚是连在一起的哦,这样才能测出它们的最短距离)下面我请小朋友自己用直尺来测量一下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长春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
5、教师:下面我们用回形针来测量一下好吗?并且要记录下来哦。
6、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用直尺和回形针测量了各个地方到北京的距离,并且记录了下来。
三、交流测量结果,比比之间的距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远的?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近的?
四、游戏:《送各地娃娃上北京》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送她们上北京吧。
北京教案 篇4
【教材简说】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东方古都,还记得我们上册书中读到的红墙、黄瓦,读到的京剧、茶馆,读到的胡同、四合院吗?它的庄严,它的神圣,它的神秘,它的内涵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吸引了中外读者。北京是个老人,也是个新生儿,它在前进,它在描绘着新的.宏伟蓝图,它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突破,它要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
在《北京亮起来了》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高耸的大厦、川流的汽车,绚丽的广告、明亮的橱窗、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这亮 不仅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而且还指北京已成为了一颗东方明珠。
课文开头说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中间描绘了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夜晚的装点,让人感到北京是一座不夜城,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结尾用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总结全文。教学时,教师通过示范朗读,直观图片或文字资料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兴趣,抓住中心句,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言朗读,体会感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用犹如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北京认识多少呢?能来说说吗?(学生自由谈论。)
2.师:今天,老师再一次带大家去北京旅游?看看这次我们会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师为导游,生为旅客。)
1.(课件:飞机起飞声。)
师:亲爱的旅客们,我们已经到达了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是集古老和现代于一体的城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旅客们,想欣赏北京的夜景吗?
2.师范读课文,并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图片配画外音)。
3.师:想进一步细细游览吗?请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
4.师:说说你游览后的感受。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5.师;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走进北京。我这里有四辆大巴士,这四辆车将带大家去四个不同的地方。但首先得买票。师出示票(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繁荣昌盛、幢幢高楼、)请轻声读读这些票,再自行购买一张。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检票,读对了,才能加人旅游团。
6.师:检票完毕,要上车了。请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四辆车将去哪儿?(生再次读文)
7.确定四辆车的驶向(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
8.自行选择,上车(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2.3.4.5)。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认读生字,反复读课文,做到读通读熟。
三、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第二小节
1.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二小节,你在游览长安街时,看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华灯高照、灯光闪烁、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幢幢高楼。并作直观理解。
3.做做小导游,向没有去长安街的小朋友介绍介绍(边指图,边介绍)。
4.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了解长安街了吗?(让没有选第二小节的学生也运用这些词语说话。)
第三小节
1.读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2.理解犹如。
3.除了立交桥上的彩灯,你还看到了哪些灯,它们如何装点北京?
4.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第四小节
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四小节,你在游览商业街时,看到了什么?
北京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喜欢的词句。
3.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图片投影、生字词卡片、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新旧迁移引入新课
1.(投影出示:二年级上册中《北京》一课的有关图片。)大家还记得这些美丽的地方吗?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北京》那一课中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背诵与图片相对应的句、段。
2.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可用文中的词语表述。
2、 配乐播放北京夜景图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小朋友们,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们看……..
3、你们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们一致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通读顺。
5、交流认读生字。
6、分自然段读课文,划出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 谁能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3、 质疑。(理解“夜幕降临”)
四、复习巩固
五、写字
第二课时
一、 小短文复习生字:
夜晚的北京十分迷人,闪烁的霓虹灯和马路上的街灯犹如仙女脖子上的项链,它们和天上的繁星争夺绚丽的光环。幢幢高楼,临街超市,人群涌动。北京正焕发着青春,展现着活力,北京将揭开新的`辉煌的一幕。
二、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到东西长安街走走。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一共有几句?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说说理由。(指名回答,相机出示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的夜景图片以及相应的句子)
2、 多美的夜景啊?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再结合图理解词或句子的意思。
3、 全班交流。
重点借助图片理解:“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以及相关句子的意思。例如:理解“华灯高照”时先引导学生从课件图片中找到长安街,再找到整齐排列在路边的灯树,引导学生懂得像图上那样高大而放着光芒的灯就叫华灯,它们居高临下地照射着路面就叫高照。
4、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二)学习3—6自然段。
1、 指名分段读3—5自然段,其余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哪儿的夜景?
2、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3、 出示学习提示:
(1)与同桌选择自已喜欢的自然段学习。
(2)自由朗读学习内容,找出你觉得美的地方,并说说美在哪?
(3)和伙伴交流学习体会。
(4)美美地读一读选择的内容。
4、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a、 交流提示(2)
b、 观察立交桥夜景图感受“道道彩虹”。
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喷泉灯犹如( )。
(以下视情况进行)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c、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橱窗、广告、霓虹灯并感受它的美。理解“绚丽多彩”“繁华”等词语。
d、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倒映”“银光闪闪”并指导读好长句:“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读了第五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古老和年轻”矛盾吗?为什么?
5、指名读:你喜欢北京哪儿的夜景,请你读一读
6、配乐齐读3—5自然段
7、激情朗读最后一段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欣赏了北京的夜景。感受到北京的辉煌、亮丽。(重温几张夜景图)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最后一个自然段应当怎样读呢?(齐读最后一段)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课外拓展,升华感情
1、 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我们的首都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呢?
2、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中国。同学们,让我们齐唱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3、 课后观察研究一下,自己的家乡——温州,哪些地方的夜景也很美,可以画下来也可写下来。
四、写字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灯 光 长安街:华灯高照
的 的 环形路:道道彩虹 明 辉
海 世 王府井:焕然一新 亮 煌
洋 界 故 宫:银光闪闪
北京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
全篇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北京的夜景照明情况。其中“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有点睛的作用,使小读者被吸引,有兴趣看看那迷人的北京之夜。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三个场景: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的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的高大建筑物。这个自然段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流动的灯光、静止的灯光,这一动一静是那么和谐。第三自然段描写了环形路上立交桥的灯光和街道的灯光。主要以颜色和不同的种类两方面介绍。第四自然段介绍了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那里有绚丽的灯光,仿佛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第五自然段介绍了北京的古老建筑,即:故宫、角楼,那里在灯光的照射下别有一番风韵。第六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首都夜景由衷的赞叹!
教学建议
关于词句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的解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想象词语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说出某个词语的意思,如:理解“华灯高照”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或者结合资料理解。理解“光彩夺目”时,可以让学生采用换词的方法去理解。理解“金碧辉煌”时就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还可以运用朗读的方式去理解。
关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教师先帮助学生弄清作者介绍了哪些地方,每个地方的灯光是什么样的?学生找到关键词语、句子后,要指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结合语言文字去体会,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的图片,图文结合,体会北京的美丽。
关于朗读课文:这篇课文适合朗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边欣赏北京的夜景,边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自己练习读、同桌互相读、师生赛读、边表演边读等,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能认读“辉、煌、幢、繁”4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家互帮互助,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点明课题:
师点击鼠标,出示以下景物的图片:东西长安街;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角楼,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简要的介绍介绍。
师:夜幕降临了,这些景物会变成什么样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板书课题:《北京亮起来了》。
二、师生互动,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互相帮助。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
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幕、临、街、闪、夺、勾、喷、府、紫、禁、束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看电脑画面,读词语:
夜幕降临、五光十色、银光闪闪、光彩夺目、华灯高照、川流不息
(1)学生自己练习读,如果有问题及时请教。
(2)指名小组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开展组际竞赛。
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先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记不住,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师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幕: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莫”,下面是“巾”形近字有:慕、墓
府:这是一个形声字,外形内声,里面是“付”
夺:上下结构,注意与“奇”区分。
紫:.注意与“紧”区分。
街:左中右结构,中间是“土”字和“土字旁”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结合学生读书情况,进行评价。
三、练习巩固:
做游戏:教师把生字写在小星星的背面,然后把星星贴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到前面摘,摘下后,看清生字并带领同学们读一读。而后结合生字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
这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它有哪些形近字?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个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让学生打开语文书看课后的第二题,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
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占格情况。
在书中练习描写。师走下去巡视,及时帮助那些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布置作业:
抄写难字。
提出问题。
结合课文内容找找学习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3、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变换角色。
请同学们听一段老华侨的录音:内容是说说七十年代的北京城夜景,当时,一到晚上,商店关门,街上没有霓虹灯,道路很黑,街上的车辆也很少。然后老华侨听说祖国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但是自己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亲自回来看看,他特别想知道现在的北京是什么样的呢?(这段录音教师可以模仿这位老华侨,让学生有切实的感受。)
教师:谁愿意当讲解员给老华侨介绍介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变换角色——讲解员。
1、介绍的内容是:《北京亮起来了》。并
进行板书。
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出示题目: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点是什么?边听边在课文中画一画(辉煌、亮丽)板书词语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词语的意思。
分配任务,深入理解: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哪些地方的夜景?(东西长安街;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角楼,结合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看看有关的画面。)
分配任务:教师给学生选择的机会,让小组长代表大家选取一个地方进行讲解:从哪看出北京的夜景是辉煌亮丽的?
小组长和同学一起读读有关的语句。
每个人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家相互补充。
大家有语气地读读。
(学生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语句。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还可以借助找到的课外资料。)
(学生在理解的时候,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一处一处讲解。)
重点围绕以下地方;
“东西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结合图片认一认华灯,川流不息说明这里的车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断,每辆汽车的车灯都亮着,灯光一闪一闪的,从高处看,就像天空中无数星星构成的银河。)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把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商店的橱窗分外明亮,绚丽多彩的广告牌,颜色各异的霓虹灯为商业街平添了一番美丽,再加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宾客,这些商业街就显得格外热闹。)
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湖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这些建筑物虽然古老,但是当灯光成为他们的外衣后,就别有一番风韵。)
(在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时,可以参考插图、可以结合图片、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学软件及时让学生们欣赏那迷人的夜景,感受北京之夜的辉煌与亮丽。)
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教师进行指导:注意读出长句中地停顿。
(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湖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小组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全班范围内指名让学生有语气朗读。
评一评谁的语气好,为什么?
3、联系实际,结合课外资料说说你眼中的北京的夜景?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播放北京的夜景,让学生们欣赏。
三、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的夜景,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作为首都的小公民我们要用双手去建设北京,描绘北京,使首都的夜景更辉煌,更亮丽。
四、布置作业: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相互学习。
在摘录本上积累词语。
板书:
10、北京亮起来了
辉煌、亮丽
探究活动:
1、在教室的墙壁上贴
上图片,让学生担任小导游的角色,介绍北京城的夜景。
2、晚上和家长走出家门,到大街上走一走,看看美丽的夜景,动手拍下来,动笔画下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
3、积累描写灯光的词语,与同学进行词语接龙,看看谁记得词语多。
北京教案 篇7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到首都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地位,了解“文化”、“文化活动”、“文化现象”、“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概念,体会北京文化丰富多彩的特点。思考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发现身边不健康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探索北京文化,并以绘画、摄影、展板、创编小报等形式加以展示。
教学难点:思考与体会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对北京文化的不同影响。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此前,我们设计了城市雕塑,表现了城市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城市的内容——以综合探索的形势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的首都北京。
二、讲授新课
1、利用教材完成“小组讨论”第2题。
(1)分组探究
每组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各组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部分或全部的文字及图片,围绕图片及相关的文字探讨一下两个问题:
①这些图片及文字分别反映了北京哪一方面的文化活动。
②你认为这些文化活动时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还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教师小结
①北京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②教材所列涉及音乐、美术、体育、旅游、商业、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
③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有流行音乐等,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有北京胡同游等。
2、利用各自生活经验即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完成“小组讨论”中的第1题与第3题。
三、艺术实践
以组为单位用各自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北京文化的艺术作品。要求充分展示组内探究的内容;可以几人合作,也可以单独制作。
四、展示
在黑板上及四周墙壁上展示各自作好的作品。
五、回顾与展望
谈话:热爱北京,弘扬文化。
思考:对于身边不健康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文化大都市——北京
教学反思:
学生从图片和资料及老师的讲解中进一步了解了北京,眼中都充满着兴奋,希望以后能亲身经历,更多的了解北京。
北京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互惠互助的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会用关联词语“不光……还……”“只要……就……”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所举的三种动物,体会动物间的互惠互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动物的
互惠互助
蜜獾←————→导蜜鸟
海葵虾←————→红海葵
鳄鱼←————→千鸟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关联词语“不光……还……”。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最常见不同的动物互相为敌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同学们的例子真不少呢。动物之间不光有生存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
2、理解课题。
“惠”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
(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齐读词语。
(4)描红。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读后评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是什么句子?第一句是什么句子?
3、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
(理解:“生存竞争”)
4、课文主要写生存竞争还是互惠互助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搜集动物互惠互助的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互惠互助的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题,齐读:动物的互惠互助
2.指读词语:捣毁扇动海葵觅食享受饱腹肉屑美
3.选择正确的读音: 扇(shàn shān)动
啄(zhuó zuó)食
觅(mì miè)食
蜂巢(cáo cháo)
4.齐读句子:“你知道吗?动物之间不光有生存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
5.师: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动物之间不仅会因为食物、领地而产生相互的撕杀、相互的争执,它们之间还有互惠互助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理清思路
1.动物世界的朋友很多,课文是说了哪几对动物朋友之间的互惠互助呢?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几对动物好朋友。
(板书:蜜獾、导蜜鸟海葵虾、红海葵鳄鱼、千鸟)
3、这三对动物朋友的故事的确很有意思,他们是如何互惠互助的,我们还得来认真读读课文,你们愿意凭借自己的力量学一学吗?
三、指导学习第一组事例。
1.指名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自读,交流它们的互惠互助体现在什么地方?
3.指导朗读:采用多种形式地读,读出它们是缺一不可,互相帮助的!
4.指导学生按要求填表。
5.小结:蜜獾和导蜜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它们之间的合作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仿效。
6.回归整体,再读第2小节。
四、自主学习第2、3组事例。
1.导语:为了提高今天的学习效率,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
2.出示“小组活动要求”,明确活动内容:指读要求
“小组活动要求”:a、选择多数组员喜欢的一对动物,读通语句,读懂内容。
b、说说其中的两种动物是怎样互惠互助的,划出句子,找出互助的动词。
c、根据课文内容,采取喜欢的形式读读。
3.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交流:随学生的交流相机学习课文内容
(1)先指名读该自然段。
(2)让学生交流它们的互惠互助体现在什么地方?并相机填写表格。
a、海葵虾觅食夹着东游西荡遇到提起不担忧
红海葵用毒对付足以饱腹
(出示关联词卡:只要……就……) 指导造句。
b、鳄鱼闭口张嘴飞出清洁口腔
千鸟寻找进入啄食吃食
(3)采用多种形式地读,读出它们是缺一不可,互相帮助的!
5、小结: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这些动物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它们之间的合作真有趣啊!
6、回归整体,再读2、3、4小节。
五、扩展练习:
1、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故事远不止书上说的这三个,还想了解其他这一类的故事吗?教师提供图片略说其它动物之间的互惠互助。
2、指名交流:将你搜集到的课外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六、课外作业:
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动物互惠互助的故事写具体的?搜集有关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助的关系,再写下来。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教案10-09
《北京》的教案11-28
北京教案模板07-11
《再见了,北京》教案10-21
《北京欢迎你》教案03-31
《北京》的教案15篇09-16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12-15
北京的春节教案10-12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素材09-08
《北京的春节》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