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设计开展有关的活动,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画画、贴贴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设计意图:
报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幼儿所熟识。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物品或废旧材料进行游戏、学习为指导思想,设计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报纸,让幼儿知道过期的报纸可以被我们利用,可以作为我们游戏的玩伴。
活动通过多次尝试,让幼儿带着疑惑和问题,在不断的操作中,探索出“边连边剪的剪纸方法”,并在相互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剪更长纸条的关键因素。活动通过亲历探究的过程,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发现报纸纸条的多种剪法。
2、在玩玩剪剪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让幼儿探索报纸纸条各种剪法。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如何将纸条剪的更长。
活动准备:报纸、剪刀
一、我们的报纸
1、出示报纸,谈话提问:这是报纸,谁喜欢看报纸?
2、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报纸,报纸里有些什么?
3、教师小结:人们通过报纸及时了解新闻和信息。
二、过期的报纸
教师出示一张过期的报纸,提问:1、过期的报纸还有用吗?有什么用?
2、过期的报纸可以玩吗?怎么玩?
3、教师小结:过期的报纸能和我们玩。
三、好玩的报纸
(一)尝试玩“望远镜”
1、出示单筒望远镜,请幼儿尝试把单筒望远镜变得更长。
2、请幼儿尝试制作让单筒望远镜变的长。
(二)尝试如何剪更长纸条
第一次尝试:
1、提出要求:“请你从报纸上剪下一根纸条,越长越好,我们比一比,看谁的最长”。
2、幼儿尝试
3、比较结果
(1)请幼儿讲述,剪下的纸条是报纸的哪个部分。
(2)结论:报纸有长边和短边,剪长边的纸条比剪短边纸条长。
第二次尝试: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想办法,还能把纸条剪的更长吗?”
2、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讨论结果:“如果把纸条长边和短边一根一
根一根连着剪,你的纸条会更长吗?”
4、幼儿尝试。
5、比较结果:
(1)和第一次剪的纸条比较,幼儿发现用一根一根一根连着剪的方法剪出的纸条长。
(2)提出问题“用同样的方法剪,为什么有的纸条更长些?”请幼儿观察、讨论,寻找其中的秘密。
6、教师总结:在一张报纸上,用边连边剪的方法,剪的越细越多,剪下来的纸条会更长。同时还有很多好方法等待我们去发现。
四、整理废报纸:纸团游戏
教师小结:过期的报纸让我们玩的'真开心。这么多的纸条,仍下多可惜啊,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小朋友把剩下废旧报纸捏好纸团,纸团有什么用?(投、抛……)
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球去喽!
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对报纸的一些记忆,加深幼儿对报纸的了解。
通过谈论,引起幼儿玩报纸的兴趣。
简单的卷报纸能玩出“望远镜”,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第一次尝试,使幼儿知道,报纸有长边和短边之分,剪长边的纸条比剪短边的纸条长。
通过第二次尝试,在充分的操作比较中明确剪更长纸条的方法。
在教师的启发,幼儿的讨论中,明白在一方报纸上,用边连边剪的方法,剪的越细越多,剪下来的纸条会更长。
给幼儿留下探索的空间,鼓励幼儿不断的积极探索。
将活动后的整理一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幼儿感兴趣,并能更好的养成好习惯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蚂蚁搬食物回家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观察蚂蚁“搬食物回家”,感知蚂蚁单个搬、群体搬食物,沿途回家这一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探究问题的精神。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放大镜、昆虫盒、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子、米饭、饼干、昆虫尸体、彩笔、纸若干。
五、活动过程
找幼儿园内或园外蚂蚁较多的'地方(场地宽阔、安全),能看到蚂蚁巢穴的人口。活动前先在四周撒上蚂蚁爱吃的食物,如米饭、小果皮、饼干等。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晨间带幼儿散步时,有意带到指定场地,让幼儿自发说出:看,有那么多蚂蚁,它们在搬东西。激发幼儿观察兴趣。
看一看,说一说,蚂蚁怎样搬食物?
(1)蚂蚁用尾部(屁股)搬的。
(2)蚂蚁用头上的须(触角)搬的。
(3)蚂蚁用手和脚一起拖的。
(4)有许多蚂蚁一起拖的。
试一试,找答案。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东西。
(1)蚂蚁用嘴巴叼住,把东西搬回家。嘴巴有一对像螃蟹一样的大钳子,力气很大。
(2)当食物过大时,小蚂蚁会用头去碰另一只蚂蚁的头,过一会就有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食物。
(3)蚂蚁搬东西回家时,是大家排成一队,沿着原来的路回家。画一画、说一说,蚂蚁搬食物回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拧、拉、扭、搓等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并体验转动的乐趣。
2、积累关于物体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3、积极参加探索活,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重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探索使物体转动。
活动准备
1、各种转动玩具:溜溜球、陀螺、竹蜻蜓、风车、发条玩具等
2、各种东西:伞、光盘、球、圈圈、瓶子等
3、各种辅助材料:筷子、绳子等
4、相关内容的课件PPT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玩”各种玩具,初步了解转动的方法,和物体转动时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玩具,你们想不想玩一玩?
2)交代游戏要求:请小朋友们每人选一个玩具来玩一玩,看看玩具在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有什么发现?
3)让幼儿自由玩玩具,引导幼儿去发现转动的方法。
4)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谁愿意来说说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相应的玩具)
5)教师小结:风车是用嘴巴把它“吹”动起来的。只蜻蜓是我们用手“搓”才是他转动起来的。发条玩具是我们“拧”动发条,发条动起来后玩具才动起来的。原来我们玩的这些玩具在玩的时候都能转动起来,转动时看上去都像是个圆。
2、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转动的方法
1)引出活动:我们把玩具都转了起来,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一件件出示)
2)交代要求:想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把他们也都给转动起来,你们愿意试试吗?
3)让幼儿自由进行探索:请小朋友们自由选一件东西,然后找个空地来试一试,转一转、玩一玩。
4)进行分享:随来说说你选了什么东西?有没有把它转动起来?(出示相应的东西)
引导式提问:你选了什么?有没有把它转动起来?怎么转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5)师小结:有的东西我们通过“拧、搓、扭、拉、”等方法是它转动起来,而且我们发现同一样东西其实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把它转动起来。
3、再次进行探索使用辅助材料来让物体转动动的又稳又快。
1)请小朋友们再次选择一件东西来转一转,玩一玩、但这次请你用别的东西一起来把物体转动的又快又稳。
2)幼儿在此进行探索转动的方法
3)师小结:我们刚刚用了筷子套在圈圈内,用筷子带动圈圈转动得又快又稳。把绳子穿过光盘,一来一甩,光盘飞快的转动起来了,所以辅助材料能他物体更好点的转动起来。
4、讨论生活中可以转动的东西,了解转动的东西让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更加舒适,是我们变得更加的快乐。
1)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也可以转动的东西?都有哪些?它们是怎么会转动的?
2)幼儿进行分享经验
3)播放课件内容帮助幼儿丰富对生活中转动东西的经验:小朋友都说到了这么多的东西,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师幼共同小结:刚刚我们说到摩天轮,当摩天轮慢慢转起来时我们可以慢慢看到很远的地方。大风车则是通过风让它转动,使他在在转动时产生电,这就是运用了风力发电。而石磨则是可以磨出好喝的到豆浆来。这些转动的东西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更加舒适,也使我们变得更加的快乐。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9-09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09-11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05-25
科学活动教案【必备】10-20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11-17
[热]科学活动教案08-07
(通用)科学活动教案08-04
科学活动教案(热)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