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端午节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
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吧(春节、端午、仲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生答)是的,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师生齐读。可见,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它的作者是沈从文。(出示.课件:文字:沈从文及《边城》)
二、范读课文,注意读音、字词、停顿,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一下“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节日气氛和湘西一带的端午习俗。
(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三、本文比较多短小,不难理解,我们就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法。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细细品味,标示疑点,困惑和不解的地方。边读边讨论,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过会儿在班内交流。
1、字词方面的不解。如“缓促”“调理”、“不拘”等。
2、“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以前练习的事?”
(1)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3处)
3、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颧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中“种种情形”不描述出来为切入点找出略写的句子。
(1)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3)在此完成“竞追鸭子”场面的简析,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具体的场面,明确略写给人留有想象空间这一重要特点。
四、谈感受最深的场面
(一)人山人海的场地写得好。
(1)三个“莫不”的'句子
(2)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二)重点赏析“赛龙舟”场面。
显示课件中本段文字。
1、动词的运用。学生谈动词对表现场面的作用,(课件显示动词)
(1)、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动作。(课件显示不同竞赛人)
(2)、指导阅读带动词的句子,读出力度、读出气氛,纠正声音高低、短促,把动作突出出来。(生齐读)
2、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假如你是一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办做?有何感受?
(2)、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师生明确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3、精彩段落背诵
(1)、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背诵法。(课件显示关键词)
(2)、根椐.课件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五、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壮阔的场面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受到了有益的人年启示。中国还有很多民俗,比如:-----、----、----、----、等(让学生举例),在每一个民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六、课文延伸。
出示“清明节的来历”片段来感受所体现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民俗文化。同学们可以课下收集一些民风民俗,从中了解一下异地风情,感受一下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你一定会受益非浅的。
关于端午节教案2
教学目的设计:
1、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可能的话)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重点学习对生活的观察和场面描写。
教学手段:
最好借助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民俗风情”内容的学习,课前我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资料,下面请小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搜集的资料。(师问:2分钟可以了吗?)---(生讨论的基础上)小小组代表发言。
2、刚才你们说到了端午节,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吗?
(学生回答,老师作适当补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节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及作者)。
二、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哪些同学愿意出来把文章朗读一下。(老师请学生读,并提出听读要求)
要求:
(1)、认真听,听完后能作恰当的点评。
(2)、听完后能说出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2、研读重点段落并作深层探究:
刚才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内容最精彩,?
(1)、播放赛龙舟的场面(学生欣赏)
(2)、请学生齐声朗读有关这方面的文字。
(3)、在读的基础上,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出示)
A:如果你也在岸上看他们赛龙船,或者你就是龙船上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联想?有何感受?
B: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渲染龙舟竞渡的场面的`?
(4)、我们常说“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针对课文内容,谁有疑义吗?
3、借助课外材料作拓展探究:
本文作者凭借自己自学成长的语言功底把龙舟竞渡的场面写得非常精彩,同学们想学吗?今天老师想为你们搭建一个舞台,让你们大显身手。
(1)、展示舞狮子的画面。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画面。
(3)、先小组交流,再班上交流,并请学生互作评价。最后老师再作评点。
三、总结全结
1、请学生.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自主评价)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民俗风情;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场面描写,可谓收获不小。课后请大家继续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做成卡片,准备交流。
关于端午节教案3
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搜集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自由谈谈他们家怎么过传统节日的,以此导入本课学习。
(这个环节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习的乐趣。)
二、展示四幅图,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端午节的习俗。
(视觉上的刺激效应,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
三、通过注解了解作者。
四、齐读学习目标。
五、读准字音,让学生站起来读字音,(加强双基教学),然后再齐读全文,如发现读得不准确的字音仍需纠正。
六、开心过端午环节设计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用三个字的短语:“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端午节那天,茶峒人的民俗风情。
2、这些民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这几种民俗中,作者介绍时是否平均用墨?为什么这么安排?为什么?请小组讨论。
4、我们想一下,赛龙舟靠什么才能取得胜利?(这四个问题围绕“民俗风情”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本,初步达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七、交流读书心得时间(品读文本中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并说理由,让学生自主感受文字的.魅力。
八、放飞思绪(设计这个环节目的:传统节日渗透的精神与现代的结合)问题:请同学们细心发掘身边的大事、小事,看看哪些事也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九、布置作业
【关于端午节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端午节教案09-20
关于端午节的教案05-06
关于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11-02
关于端午节教案(10篇)07-25
关于端午节教案9篇08-07
关于端午节教案7篇09-28
关于端午节教案11篇09-15
关于端午节教案10篇10-27
关于端午节教案(11篇)09-09
关于端午节教案12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