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教案

时间:2024-09-19 02:22:4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海关》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海关》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海关》教案6篇

《山海关》教案1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万里长城的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

  板书:山海关

  (二)初读,感知全文思路。

  1、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再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

  (三)细读,体会内容。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关和心中产生的种种想法,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

  1、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的风采?

  (“好一座威武的”“这号称。。。。。。”等感叹号)

  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采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

  3、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

  4、他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觉?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

  5、在阅读课文1—4段时,要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去体会有关语言文字。

  在理解各部分内容时,要结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或段落。不要把理解和朗读分离、割裂开来。

  (四)练读,领悟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城楼

  9、山海关:

  地理位置

  历史作用

  现在的作用

  教学反思:

  当一切尘埃落定,终能沉静下来思索执教《山海关》一课的得与失。面对板块式教学,犹如面对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陌生的,艰巨的,充满一种不可知的挑战。我期待着登临高峰的喜悦,也畏惧着沿途的艰辛。板块式教学的实践,需要老师有着极高的驾驭文本的能力,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见解,不能脱离也不能拘于文本。而节选自那篇著名的《雄关赋》的《山海关》一由于文本本身的光芒,让我在构架大框架时就为入手难而极伤脑筋,似乎每一条路都能通往山顶,似乎每一条都不尽人意。

《山海关》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背诵三至五段。

  过程与方法:自学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万里长城的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

  板书:山海关

  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录山海关的局部行文思路。

  3,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4,认识并会写部分难写的生字词。独立阅读链接小诗《长城》,能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一)初读,感知全文思路。

  要求:1、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再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

  (二)细读,体会文章内容。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关和心中产生的种种想法,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

  1、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的风采?

  (“好一座威武的”“这号称……”等感叹号)

  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采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

  3、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

  4、他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觉?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

  5、在阅读课文1——4段时,要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去体会有关语言文字。

  在理解各部分内容时,要结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或段落。不要把理解和朗读分离、割裂开来。

  (三)练读,领悟表达方法。

  (四)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怎样赞颂山海关的?由此想到了什么?

  2、作者是如何描写山海关的壮观险要的?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山海关

  先总起:赞叹山海关

  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山海关的动人历史)

  后总结:歌颂山海关

《山海关》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读准带拼音的生字,理解“要塞、苍劲、气势磅礴、广袤无垠、慷慨悲歌、干戈扰攘、征战频仍”等词。

  2.有感情的朗读本课。

  过程和方法目标:

  结合图片、资料,学生交流、思考、朗读,领悟文章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山海关之雄伟壮观,还要体悟其“忠贞”的灵魂。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查找资料,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了解山海关历史,明确山海关的不可替代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去过山海关吗?

  山海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走进

  山海关,板书课文题目。

  2、初读课文

  要求: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要读准确,句子读正确,读错的字写在纠错本上。

  容易读错的字:

  铮铮响、大扁额、雉墙的垛口、脖颈儿、屏藩要塞、烽台烟墩、广袤无垠、逶迤翻腾、身披盔甲、金戈、慷慨悲歌、干戈扰攘、征战频仍、抵御、捍卫

  3、品读领悟

  中心话题:

  来到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作者看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学生自渎合作、探讨、交流。

  预设点1

  结合4、5自然段和资料,你看到什么?摘出重要的字词,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书上。

  这段中着重抓住“巍然耸立于白云之间、高耸云天、气势磅礴……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体会山海关的雄伟壮观。

  北面是燕山山脉,重重叠叠,万里长城连绵起伏;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

  这时让同学交流感受。

  再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山海关,耸立于万里长城的脖颈上,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的确是名不虚传的天下第一关”。通过“脖颈”“咽喉”

  这两个词让学生感觉山海关险要的地理位置,结合学生发言指导朗读。

  追问:你读那里这几段山海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点2

  结合6、7、8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摘出有关的句子,再一次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搜集的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做斗争的故事进行讨论。

  学生会从“我真想……”

  “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等句段中感受作者的思绪。通过“我还想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顷的渤海,去一洗那炎夏酷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古战场上,身披盔甲,手持金戈,站立在这威武的雄关之上,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涌遍我全身。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异族的侵略,捍卫着神圣的国土。这高耸云天的坚固的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让学生感受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慷慨情怀。

  生:作者思如泉涌,尽情宣泄。

  生:作者的想象不至于此,甚至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上”,不难发现,作者写雄伟的山海关,是因为“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有一次地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卫着神圣的疆土。

  师:对。“这高耸入云的坚固的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撒上过我们英雄祖先的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有埋葬过入侵着的累累白骨?”这段铿锵有力的文字,字字动人心魄,足以说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这雄关所发生的巨大作用。

  生: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在这里作者既在议论又在抒情。

  师: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祖先为了捍卫国土献出了自己的鲜血,他们身上散发着爱国情怀,结合学生发言,指导朗读。

  预设点3

  结合9、10自然段说一说作者的议论和抒情,看到作者这么强烈的感受,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学生充分理解与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己的感悟,鼓励学生大胆说己的见解,并作出恰当、及时的。

  生:山海关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它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师: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山海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者在文中把抒情同记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从而使我们深深地受到感染。

  4、再次朗读课文

  5、作业

  搜集关于山海关的历史故事。

《山海关》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介绍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名不虚传气势磅礴广袤无垠干戈扰攘浑然一体捍卫忠贞慷慨悲歌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课堂练习

  出示问题(小黑板)

  比一比,组词语。

  嘱()泳()抢()员()

  瞩()脉()沧()贞()

  给带着重号的字注音。

  铮铮响嗬渤海嘉峪关纵缰驰马

  广袤盔甲干戈扰壤殷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板书设计:

  2、山海关

  城楼

  地理位置

  历史作用

  现在的作用

《山海关》教案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2、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3、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4、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5、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同学们,你去过万里长城吗?去过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峻青去认识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行文思路

  1、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标出自热段的序号,概括每段内容

  三、理解文章思路

  思考:作者围绕山海关写了哪些内容?

  总:赞叹山海关

  分:所见:山海关的特点:气势的雄伟

  地形的险要

  所想:可歌可泣的历史

  总:歌颂山海关

  可让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补充。

  四、体会文章内容

  可请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问题,或小组讨论。

  1、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1,2段,

  思考:这两节用怎样的词语介绍山海关的风貌?

  (“好一座威武的”,“雄关”,“这号称……”等)

  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感叹)

  2、朗读第3—5段

  思考:作者用哪些语句概括了山海关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那气势……那地形……在我……)

  文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这些特点?(第4段分写第5段合写)

  五、小节:

  本节课我们看到了雄伟的山海关,那么,作者站在山海关之上又会想到些什么呢下节我们继续赏析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上节内容

  1、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

  2、第1、2段作者直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细读文章,体会内容

  教师可用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读,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启发引导补充。

  1、朗读第6-9段

  思考:作者站在雄关之上,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精神异常振奋,心胸倍加开阔→慷慨悲歌,涌遍全身)

  作者想到了什么?

  (第6段:在广阔的自然空间畅游第9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又分别有怎样的感受?(第7,9段)

  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及自己的感受?

  (抵御,捍卫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2、朗读第10段并思考:

  这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歌颂)

  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形象?(雄伟庄严的风貌,伟大的体魄)

  又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和精神?(可歌可泣忠贞的灵魂)

  三、归纳文章主题

  可让学生思考概括讨论,教师引导补充明确

  本文通过描写山海关的雄伟壮丽,缅怀山海关的历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四、小节

  这篇抒情散文,写作者在雄关上的目睹和遐想,用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全文洋溢着爱国的激情。

  五、拓展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又应该怎样爱我们的祖国呢?

《山海关》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介绍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名不虚传气势磅礴广袤无垠干戈扰攘浑然一体扞卫忠贞慷慨悲歌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课堂练习

  出示问题(小黑板)

  比一比,组词语。

  嘱 泳 抢 员

  瞩 脉 沧 贞

  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铮铮响嗬渤海嘉峪关纵缰驰马

  广袤盔甲干戈扰壤殷红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山海关》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高中教案教案01-15

《起始课教案》教案11-25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案09-13

小学教案体育教案07-15

教案06-18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课件08-13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2-18

中班教案相邻数教案12-18

小班美术教案小鸡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