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科学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好奇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兴趣,根据培养儿童生活能力需要引出了该活动的设计。
活动目标
1、辨识各种常用的小工具,知道各种工具的用途。
2、学习使用简单的修理工具。
3、锻炼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辨识各种常用的小工具,学习使用简单的修理工具。
活动准备
常用小工具;能用这些工具进行修理的用品和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 讨论导入
向幼儿出示坏的`椅子等物品。讨论:这些东西都坏了,不能使用了,怎么办呢?用什么工具修一修呢?
二、教师示范与展示
1、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出示修理椅子的工具,介绍它们的名称与使用方法。
2、教师修理椅子,请幼儿观察教师修理椅子时使用工具的方法。
3、向幼儿一一介绍常见的工具名称及基本用途、用法:剪子——用来剪绳子、线;钳子——用来拔钉子、拧铁丝;扳子——用来拧螺丝;锤子——用来钉钉子;螺丝刀——用来拧螺丝;锯条——用来锯木头等等。同时向幼儿介绍实用工具有哪些危险;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实践
让幼儿独立或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提醒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注意安全,对于有一定操作难度的物品,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四、活动小结
五、作业延伸
统计一下家里的工具都有哪些,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使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指出脸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正确位置。
2.知道自己笑的样子很可爱,大家都喜欢。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若干镜子或一面大镜子。
活动内容:
1.教师利用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嘛?小朋友请看,原来是布娃娃呀!小朋友跟她打个招呼吧!
幼:你好。
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们看一看她长得漂亮吗?
幼:漂亮。
师:因为这个布娃娃很喜欢笑,所以它长得这莫漂亮,小朋友笑一个我看你们长得漂亮吗?还真漂亮,以后我们小朋友要经常笑。
你们来观察一下布娃娃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呀!
幼: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2.请幼儿照镜子并提问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镜子,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小朋友站在镜子面前看看自己的笑脸“我们的脸上都长着什么?”“扮个小鬼脸看看……”
幼:长着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师:小朋友咱们对着镜子笑一笑,笑起来这漂亮。
3.教师带宝宝做五官游戏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变出什么来了毛毛虫,你们伸出小指头也来变一个吧!当老师说:“毛毛虫爬呀爬爬到你的什么时,小朋友马上指导相应的位置,教师以此让小朋友指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老师先由慢到快。
“看XX指得又快又准确。”“其他宝宝要加油奥!”游戏反复进行。
4.引着宝宝笑一笑
教师和宝宝对着镜子笑一笑让宝宝知道笑起来很可爱,大家很喜欢。
师:“XXX小朋友笑得真可爱!”过来笑一笑让小朋友看一看,跟老师一起拍个照吧!小朋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拍照吗?
幼:想。
师:“来,咱们大家拍个照,笑一笑!”。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次公开课我选择了一节认识五官的课—红红的'脸蛋儿,因为我认为托班孩子平时生活中对于五官较熟悉,他们较容易接受和理解,还有让他们指鼻子、眼睛、嘴巴、耳朵对于托班这个年龄来说也较感兴趣。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已达成教学目标,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较好,课堂气氛不错。部分孩子回答问题时较积极,课前我精心搜集了若干小镜子,便于幼儿在课堂上利用照镜子来认识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利用布娃娃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能够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正确位置,我利用幼儿喜欢的“毛毛虫”(用食指弯起来)当毛毛虫,爬到眼睛上鼻子上……激发幼儿快速指出五官位置。
第二个教学目标是:知道笑起来的样子很可爱,大家都喜欢,我围绕跟幼儿拍照笑一笑很可爱,很漂亮来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笑得很可爱,很开心把在场的老师逗乐坏了,看到孩子们的纯真笑容真让人感到快乐。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
1.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调还是有点高,以后我要注意这一点。
2.孩子在座位时,有点松散这样老师会照顾不周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2、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3、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排列轨道示意图(1.长度相同轨道不同2.长度相同轨道相同)
2、记录表2张
3、每人10块骨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1、教师出示骨牌,讲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和历史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种特别的游戏——多米诺骨牌。什么叫多米诺骨牌呢?多米诺骨牌是个外国名字,他其实就是一种用木头、骨头或者塑料做成的长方形骨牌。虽然这个多米诺骨牌有一个外国名字,但是它实际上起源于我们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2、教师演示玩法,提醒幼儿注意排列的特点。
师:“(一边说一边出示自制骨牌)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10块骨牌,注意在排列的时候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用手指轻轻推动第一块,我们就可以看到后面的骨牌跟着倒下了。(电视机出现教师事先排列好的骨牌),你们想来试一试吗?开始吧。”
(二)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1.幼儿个人自由探索,初步尝试多米诺骨牌的玩法
幼:利用10块骨牌排一排,推一推,可以反复的实验。(老师辅导,反复强调骨牌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并及时给予帮助,观察幼儿操作过程中的亮点。)
师: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把骨牌放在一个盒子里。
结束提问:骨牌好玩吗?你成功了没有?
幼1:我成功了,我把骨牌一块块竖起来,轻轻一推就倒下了。
幼2:太好玩了,我排了3次3次都成功了。
幼3:我没有成功,前面几块倒下了,可是最后2块没有倒下去。
师: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说一说骨牌为什么会一块接一块地倒下?
幼:我看到是第一块倒下去时碰倒了第二块,第二块倒下时又碰到了第三块,这样一块接一块就全倒了。
总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厉害,很快就会玩骨牌游戏了。有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说看到第一块碰倒第二块,第二块碰倒第三块…对了,这就是推力的作用,使得骨牌依次倒下去,就像a小朋友推b小朋友,b小朋友推c小朋友一样。还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成功也没关系,下次排列时只要把骨牌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排列的一样就可以了,加油。
2.探索规律之一: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师:老师带来了2幅长度相同轨道不同的轨道图,请和边上的小朋友两两合作,用盒子里的骨牌排列在轨道上,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排好后数一数轨道上用了多少块骨牌。(出示轨道图1)
(1)
师:为什么有的组排得快,有的组排得慢?(排得快的组每个小朋友都合作得很好,排得慢的组也要象他们一样更合作才行)。
师:出示记录表(记录骨牌的数量、轨道、推倒速度快的打“√”)
师:轨道上用了几块骨牌?请一个小朋友来记录
幼:20块
师:你排列的轨道是什么样的呢?请排列不同轨道的小朋友上来画一画。
幼1:我们排列的是直线轨道
幼2:我们排列的是曲线轨道
师:想想哪一个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呢?
师:每一组请一个小朋友同时推倒轨道上的第一块骨牌,看一看哪个轨道上骨牌先倒下。
为什么有的组倒得快,有的组倒得慢?
师总结:虽然是同样数量的木块,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3.探索规律之二:同一路线里间隔密就倒得快,间隔疏就倒得慢。
导语:假如是在同一路线下木块的间隔疏密不同又会怎样呢?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张轨道图
(2),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2个轨道是一样的
师:在相同轨道上排列骨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一组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出示线路相同,长度相同的轨道图和记录表,其中一组提供15块骨牌,另一组提供20块)
要求:1、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过程可以反复尝试
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请记录好的小组把记录表粘贴到展示板上来。并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幼1:我们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我们发现骨牌之间的距离大的倒下的速度就快,距离小倒下的速度就慢。
幼2:我们也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可我们的结果和他们相反,骨牌之间距离大倒下慢,骨牌之间距离小倒下速度就快。
2、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师:老师把这个推到的过程拍成了一段视屏我们来看一看。
师:你们发现了吗?哪一条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
幼:上面一条
师:你是怎样看出它倒下速度要快的,为什么呢?
幼:因为骨牌之间的距离比较密,倒下的速度就快。
3、提升与总结:从我们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到骨牌倒得快与慢是和排列的路线、间隔的疏密、木块的数量有关的。同样长短同样路线的轨道,骨牌间隔距离密倒下的速度就越快,间隔疏倒下的速度就慢。
(三)请幼儿看玩多米诺骨牌的录像,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小朋友们今天是第一次接触多米诺骨牌,有个姐姐她排多米诺骨牌已经很厉害了,还可以参加比赛呢,我们来看一看。
师:其实呀骨牌还有很多种玩法,录象中的姐姐真厉害,排出一个大型的多米诺骨牌,还会转弯呢。
你们想像她一样吗?(出示数字宝宝2、3、4、5、6、)
师:老师希望一组上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合作,用骨牌在数字宝宝上排一排。注意排的时候间隔的距离要相同,排好后可以选一个小代表或者邀请你旁边的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并适时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你的骨牌这样排能倒吗?”;“你这样排真的很好,可是只能推一次哦”;有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骨牌。)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镜子对着太阳会出现光斑,产生探索的兴趣
2.积极主动探索光斑的形成与变化,乐于交流探索成果
3.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本活动应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从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胶水、画好图案的纸,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沿线剪图形。
活动过程:
一、镜子的用处
1.教师出示镜子,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事情呢?
镜子宝宝还有一样神奇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教师将镜子对着阳光,将反射的光照在墙面或者幼儿的身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教师告知幼儿这是镜子反射的光,叫光斑。光斑随镜子晃动而晃动。
三、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大小与其照射角度有关)
1.幼儿自由尝试将镜子对着太阳,产生光斑。
2.幼儿感知镜子的光斑可以变大变小。
3.教师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
四、自制图案制造不同形状的光斑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小组的图案是什么
2.幼儿操作,剪下来验证,将图形粘贴在镜子上,看看光斑是什么样子。
3.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21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2-18
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10-05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10-16
大班科学教案11-07
大班科学教案10-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大班《电》科学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