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益活动策划三篇
公益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目的
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是一个地方经济建设的硬件,也是体现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当今社会,市容整洁也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之一。
众所周知,随着XX社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日益严峻,虽然这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真正行动起来、参与环保事业的人却寥寥无几。随着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政策的实施,我们应该尽微薄之力,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唤起当代群众的环保意识,燃起更多人的激情,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
二、活动主题:
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环保家园。
三、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活动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情况,以及减少人们使用私家车出行情况。
2。通过活动宣传提高和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知识。
3。通过众多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环保的队伍。
四、活动形式:
以“低碳节能减排”为契机,大力促进环保事业。具体活动仪式以整治环境卫生、宣传环保知识、发放环保购物袋等。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地点:
七、主办单位:
八、活动安排:
1、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之前与该地方负责人取得联系,协商好活动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准备好宣传单和问卷等。
(2)活动开展前1小时将所有事宜布置妥当,并根据活动具体进行人员调动、分配等。
2、关于环保知识的宣传。
(1)准备好关于环保知识的宣传材料及有奖竞猜问题。
(2)准备环保购物袋。
3、关于低碳出行。
(1)倡导人们尽量靠乘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出行。
(2)倡导私家车主使用清洁能源。
九、活动流程:
(1)开展环保整治活动。
(2)环保知识宣传,有奖竞猜环节.
(3)问卷调查。
(4)环保袋发放。
十、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负责人、各成员3月15日早上8点集合,集体出发。活动结束后集体离开。
2、到达活动地点:9点活动准时开始。为期16天青年志愿者活动。
3、通讯组人员在活动结束后在24小时内写一篇活动报道,以便为活动总结提供良好的活动素材,以及正常开展后续宣传工作。
十二、策划人:
XXXX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0xx年3月15日
公益活动策划 篇2
一、 活动引言:
伴随着秋天的到来,郑州的风也越来越大,而这也给广大骑自行车的同学带来了烦恼,本来放得好好的自行车却在大风中摇摇晃晃,直至倒在地上。这不仅给自行车带来了损伤,也造成了校园形象的不美观,甚至造成了道路的拥挤,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使本来就不多余的空间有大大的减少,又会给同学们的行走带来不便。为此,我班同学想把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扶起来,这样以来,一则可以很好的规划一下自行车的摆放方式,使自行车能够整齐的停放在那里,既美观又节省下来了大量的空间;二则可以方便同学们的行走,从而使同学们节省下来了大量的时间。
二、 活动目的: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同学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使同学们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成为当代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的合格的大学生。通过扶自行车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耐性,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校园形象变得美观,使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自行车成为校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同时还可以摆放更多的自行车。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使同学们在经历了繁忙的学习、工作之后,感觉到舒适与快乐,使同学们每天都能有一个好心情,从而更好的投身于工作和学习。
三、活动主题:
热心扶车,服务他人,提升自己。
四、活动时间:
xx年10月24日中午
五、活动地点:
第二生活区宿舍楼下
六、活动策划组织者:
83班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
七、活动对象:
83班全体同学
八、活动流程:
(1)由班长和组织委员先对自行车被风刮倒现象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查,对几个宿舍楼下的情况分别进行统计,根据每个宿舍楼下的'严重情况来派遣不同数量的同学。
(2)由团支书对中午时同学们的活动情况进行调查,选定同学们都已吃完饭回宿舍楼休息的时候进行活动。
(3)由班长宣读活动前的注意事项,告诉同学们一定注意安全,并且在活动时动作一定要轻,不能影响其他同学们的正常休息。
(4)将全班同学兵分三路,由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各率领一个小组进行活动,小组内其他同学的一切活动都听从于小组负责人。
(5)在扶自行车的时候,尽量两人一组,相互配合,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不能毫无秩序地进行乱扶。
(6)在活动进行完之后,一定要轻声有序地撤离,不要把刚扶好的自行车又给碰倒了,并且还要保证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
九、活动预算:
0元
公益活动策划 篇3
项目背景及意义
背景: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员走进北京,谋求生计,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北京的流动人口突破1900万。如此庞大的打工人群中,有着一群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流动儿童,他们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面对着繁华的都市、陌生的环境,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的这个创意来自于一个叫林华的孩子身上,他是众多流动儿童中平凡的一员,是我在一次志愿支教中认识的,因为他在班级的孩子中显得沉默寡言,我就对他予以一些特别地照顾和鼓励,随着我们俩逐渐地熟悉,我发现林华这个孩子其实很活泼、很聪明。当我问他为什么在班级里那么内向时,他告诉我小朋友们不和他玩,他不喜欢这里,这使我意识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就这样扼杀了一个孩子的欢笑。我想,像林华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虽然走进城市,但他们的心却远离着城市,陌生的环境使他们胆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需要别人牵着自己的手走进这座城市,感受城市的温暖,成为城市快乐的一份子。
因此,我们团队的公益活动侧重于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心理困境,引领他们走进城市,走进北京!
意义:
1、帮助流动儿童了解城市(北京)、走进城市,消除孩子们心理上的压力;
2、提升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强、奋斗的良好品质;
3、让大众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突出让“心”走进城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4、传播志愿理念,壮大公益力量,用志愿服务来造福社会,帮助弱势群体。
团队相关经历(选填)
团队是由一群爱好公益的青年组成,我们经常利用空余时间来进行志愿公益活动,而流动儿童也是我们志愿公益的重要方向。在此活动之前,我们参加过志愿支教,协助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工作,负责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另外,我们团队还曾为贫困儿童组织募捐活动,通过展台、海报、传单的形式倡导人们对孩子们的爱心帮助;我们团队组织“心灵火炬手”活动,以写信的方式和山区孩子们进行交流,实现“一帮一”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为生活奋斗
相关经历的总结、经验 (选填;包括大赛资金将会带来的附加值)
经验:
通过团队之前所参加的一系列公益活动,积累了不少和孩子们交流的经验,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关于他们的生活、学习上的情况,这使我们认识到这一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为我们接下来的公益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基础
不同之处:
这次活动在谷歌公益资金的支持下,和以前的公益活动相比,我们能举办更多更大的公益活动;同时,我们这次公益的方向侧重于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这和以前的支教活动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次活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而且在谷歌公益大赛的支持下,具有更确切的公益价值!
公益目标
受益群体/事宜: 孩子
预期成果: 获得心理上的辅导,能够融入城市,快快乐乐地成长
受益群体/事宜: 孩子的家庭
预期成果: 帮助孩子父母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缓解打工家庭的生活压力,使家庭和睦
受益群体/事宜: 社会
预期成果: 呼吁社会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工作,倡导社会公益传播
实施地点
实施地点:雨竹小学
该小学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偏远郊区,是一所经教委审批的专门接收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全日制学校,是我们团队志愿支教中的一所学校。这个学校中的孩子多为打工子弟的孩子,他们都是跟随父母来京工作而过来的,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读完六个年级,可以说这所学校是流动儿童聚集的典型学校,鉴于我们团队和雨竹小学的联系合作比较密切,所以我们就将雨竹小学作为我们这次公益活动的实施地点。
项目团队
团队构成:
队长——团队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团队活动;
副队长——协助队长的工作;
策划中心——由每个小组的负责人组成,负责活动的策划实施;
小组组成:
先锋小组:负责各项活动的前期安排;
实战小组: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
技术小组: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以及活动的摄影及影音制作等;
后勤小组:负责团队的交通、饮食、设备等一系列后勤保障;
注:分工只是责任的分担,具体活动的实施可能出现人员兼职的情况,以确保活动的正常实施
优势:
1、天时:我们团队的主要成员是大二的学生,暑期的闲余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裕,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及项目实施;
2、地利:我们团队所在学校与公益地点均在昌平地区,凭借我们对这一地区地熟悉及交通等方面的便捷,这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3、人和:我们团队是一个有凝聚力、有责任心的团体,我们曾多次合作参加志愿活动,有着丰富的活动经验,为这次公益提供了保障。
志愿者招募计划 (选填;团队招募的志愿者向团队本身负责,不是大赛参赛者)
由于这次活动的工作主要由我们的团队成员负责及实施,我们只需要招募4—6名长期志愿者。
志愿者招募条件如下:①身体健康、热爱公益事业、能够长时间进行工作;②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办事踏实认真的`在校学生;③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和对于能为本活动各项活动提供条件者优先考虑。
在志愿者人员确定后,我们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向他们讲解我们这次公益活动的目的及相关计划
除此之外,我们团队在火炬计划的活动中需要招募大约60名临时志愿者,负责给孩子写封信,要求只要愿意参与活动即可,不需要另外的培训要求
前期调研和准备 (已完成工作)
1、团队已组建完毕,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已明确分工;
2、团队已与学校社团及学校部门的进行协调,已获得学校方面的许可与工作支持;
3、团队已与社会的相关公益机构取得联系,并获得机构所承诺的相关援助与技术支持;
4、团队已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流动儿童的详细情况,总结我们这个公益方向目前的现状,明确我们的公益目的;
5、团队的先锋小组已走访数个打工家庭,和孩子们的父母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们心理上所面临的生活、学习的压力,并记录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活动过程中的持续性调查;
6、团队已完成一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时间:20xx.12.3——20xx.12.5;问卷调查地点:打工人群聚集地;调查对象:流动儿童家庭、学校老师、及部分社会成员;调查内容:包括人们对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了解程度,流动儿童心理辅导的必要性,流动儿童心理辅导的侧重点,心理辅导的有效方式以及对我们公益活动的建议等等;统计情况:发出问卷200份,实际收集有效问卷179份,由调查问卷的结果得出:71%的调查人群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21%的调查人群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可有可无,没有实质性的作用,8%的调查人群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完全没有必要,另外,大多数人群认为心理辅导的有效方式是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们认识城市,参与相关的活动,并且建议我们团体在公益活动中要流露出热情,勇于克服困难,真诚去帮助孩子们;
7、团队已将上述搜集的前期资料总结成书面报告,并分发给每个团队成员,供成员阅读,让每个小组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8、团队已做好相关的前期宣传工作,包括建立一个以流动儿童心理辅导为主题的博客网站,在相关论坛上发帖讨论,引发人们对这个公益课题的思考
9、团队已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正积极筹备暑期的实战工作。
暑假前:调研、准备(计划)
1月: 组建团队,分配工作任务
2月: 开始公益的前期宣传,包括海报,传单、论坛讨论等等形式宣传
2月: 联系学校部门及学生社团,获得获得学校方面的许可与工作支持
2月: 联系社会的相关公益机构取得联系,并获得机构所承诺的相关援助与技术支持
3月: 志愿者招募,并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培训及指导
4月: 前往公益地点雨竹小学,与学校部门协商,请求其协助我们的公益活动
5月: 志愿支教,协助雨竹小学的教学工作,主要工作是与孩子们相互熟悉,便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6月: 团队成员开始做好暑期公益的准备工作,开始着手活动的策划
暑假活动时间表
7月9日-7月14日 流动儿童家庭
团队成员走访孩子们的家庭,登记其相关信息及父母的联系方式,建立一个流动儿童成长卡
7月15日-7月18日 首都博物馆
组织孩子们参观首都博物馆
7月20日-7月23日 雨竹小学
举办一场以“城市是我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7月24日-7月28日 雨竹小学中国政法大学
组织大学生和这些流动儿童进行写信互动,以及互赠礼物
7月29日-7月31日 昌平公园
举办一个以“小小的我与大大的城市”为主题的图片展
【公益活动策划】相关文章:
公益活动策划12-10
公益活动策划(经典)08-23
公益活动策划03-27
公益活动策划12-11
(精选)公益活动策划09-11
公益活动策划范文10-13
公益活动策划[精品]10-09
【荐】公益活动策划10-16
【推荐】公益活动策划10-05
环保公益活动策划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