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1-05-14 08:02: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初中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初中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说课稿初中5篇

说课稿初中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下面我将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由于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代数、方程、以及函数的主要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过程方法目标:

  ①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②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①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们大家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所以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而又因七年级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符号感较弱,而探索规律的内容将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把教学难点确立为如下。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二、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生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对整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怀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这个环节中不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用字母表示数,而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师:多媒体出示数青蛙歌谣。

  生:全体根据生活经验咏读歌谣,认真观察对比归纳出规律,把这一规律表示出来。

  师: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数学知识中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从儿歌入手,学生感觉比较亲切,也降低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与知识间的衔接。

  (二)合作学习,领悟新知。

  1、提出问题,感悟新知:

  师:出示问题(1)让学生分别提供父亲的年龄。选用一个学生提供的数据进行下列的学习。

  (2)提问:比较父亲比×××同学大____岁。

  (3)让学生推算在一年后,父亲的岁数是多少岁?2年后,3年后,……。

  (4)引导:能否用一个式子概括出同学们的所有算式?

  (5)提示:如果你们的年龄为a岁,那么你父亲的年龄是多少岁呢?

  (6)拓展:老师比同学们大24岁,当老师b岁时,请你用含有的字母的式子表示自己岁数。

  生:交流口答。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以小学中的算术为基础,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师:提出要求(1)动手操作,摆出一个正方形。

  生:动手操作

  师:(2)提出问题:摆1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4根)那摆2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生:交流讨论2×4=8(根) 10×4=40(根)

  师:(3)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及表格

  正方形个数数

  1

  2

  3

  ……

  a

  小棒根数

  1×4

  2×4

  3×4

  ……

  a×4

  设计意图:从找规律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强调表示的规范性,让学生既能从实验中得到数学规律,又要掌握数学表示的严密性。

  师:出示(5)练习:填空:

  (1)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n只手有______个手指。

  (2)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___年。

  生:交流口答。

  师生:(6)小结: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数之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易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与格式,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后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师:归纳公式:既然用字母表示数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就将以前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运算律用字母表示来表示。(图形中用“a表示边长(或长),b表示宽,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

  正方形周长 C=4a;长方形周长______;正方形面积______;长方形面积_________

  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_______;乘法交换律________;乘法结合律_______;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

  生:口答。

  师:问对比:比较加法交换律的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哪一种表示方法好?好在什么地方?

  生:讨论试答。

  师:小结:计算图形周长时,我们只要将相应数字代入公式即可解决,用字母表示数,使数量关系的表示简单明了。(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公式与运算律的字母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公式和运算律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出示1、填一填:

  (1)如果圆的半径是a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为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某型号计算机的原价是m元/台,现在下调220元.下调后的价格是 元/台.

  (3)如果m是整数,那么与m相邻的两个整数的和可以表示为

  生:口答。

  师:提问2、说一说:你能仿照“数青蛙”这首儿歌,自己编一首儿歌,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结束全歌吗?

  生:交流讨论,试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突出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应用,加深理解。巩固新知,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

  (五)归纳总结,反思自我。

  1、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吗?

  2、总结: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简明地表示一些数量关系,图形的计算公式,运算律等等……

  3、赠言: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六)、 布置作业:教材142页习题1题。

  设计意图: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本节的知识,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数青蛙 小结

  (二)合作学习,领悟新知。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字母的式子 字母式

  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五、评价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说课稿初中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珍爱我们的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它是第三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关爱生命、以及如何延伸生命价值的升华部分。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由于独生子女的独尊心态使学生成为这一环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优越的感受使他们容易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反省太少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所有人都应该为他着想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与我们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观念相冲突。本节内容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本节课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本框也是认识新自我这一单元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教材中起到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准要求,学生社会生活实际。)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

  2.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3.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4.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能力目标:

  1.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

  2.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立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3.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生命的问题的思考往往存在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和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的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在经历着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出现社会价值认同和自我价值认同方面的模糊认识,特别容易迷失在物质至上的潮流中。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如果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加工与认识,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与成长。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讲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因此,延伸生命的价值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1.教法分析

  这堂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比较、思考,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

  2.学法指导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过程

  (一)情景导入

  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他照常去森林里伐木,就在他

  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他努力地保持着清醒,并试图把腿抽回来,可树太重了,腿抽不回来。于是,他拿起身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他很快发现一个很糟糕的情况:倒下的松树呈现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时间一长,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要保全性命,惟一可行的办法——自行截肢。

  开动脑筋:

  1、你最佩服这位伐木工人的什么?

  2、你觉得这位伐木工人用电锯锯掉右腿,值吗?

  3、如果你是巴尼,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为什么?

  (目的: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深入其境然后通过设问1,让学生发掘在危机时刻的果断选择,佩服伐木工人勇敢果断。重点在设问2,通过让学生讨论锯掉自己的右腿是否值得的问题,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珍贵以及不管何时何地都不应该放弃生的希望。问题设问3是将学生置身于其中,以激发其在危机时刻求生的欲望。)

  然后教师总结: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即使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他们在面临自己生命的结束时,也会感到恐惧、后悔。所以,我国的法律保护每个人的生命不受侵害。对于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通过总结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懂得生命的珍贵。

  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

  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展示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什么,知道要掌握哪些内容,在自学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三)展示学习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学习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知道该部分的内容是重点部分,在自学的过程中能更加注意,有利于教师突破重难点。)

  (四)展示学习提纲

  1、我们应当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2、要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怎样做?

  3、我们应当怎样珍爱我们的生命?

  4、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

  5、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展示学习提纲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自学过程中清楚学习的知识目标、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在讲课过程中能突破,达到解疑的目的。)

  我注意到:初中学生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仍然需要具体的形象支持。为了帮助学生根据一般原理来推断新的认知,要有意识地进行类比,且进行归纳。我设计了三个思考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识别能力。

  (六)教师精讲

  1、学生思考一:

  “无脚飞将军”马列西耶夫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马列西耶夫曾经在一个歼击航空兵团里服役,击落敌机4架。在1942年4月的一次空战中,其座机被击落,他本人身负重伤。后来他蹒跚、爬行了18个昼夜才突出敌后的包围圈,找到自己的部队。返回部队前夕,是普拉弗尼村的村民把他从必死无疑中解救了出来。但他负伤并被冻僵的双脚却发了炎,结果不得不做截肢手术——从小腿部位截掉其双脚。但他伤病痊愈后,却顽强地学会了使用假肢驾驶飞机。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他又重新归队,重新升空,继续同德寇的飞机作战。重新参加空战以后,他又击落敌机7架。他一个人先后升空作战86次,总共击落敌机11架。

  打游戏挨家人批评海口一15岁中学生自缢身亡

  在海口市一位15岁的中学生陈某,大年初一,陈某用节日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回家后又伸手向姐姐要钱。姐姐将此事告知父母。夜里,在他们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在水管上。

  教师问:你对这两种行为有什么看法?(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生命是可贵的,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目的:通过这两个实例的对比让学生深刻明白生命可贵的道理,并且认识到应该正确认识长辈的批评,不应该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2、学生思考二:

  小佳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父母也非常疼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不快乐。原来,她有先天性的缺陷——兔唇。一天她去参加一个英语学习讲座,又一次地感到人们好奇的目光和背后的指指点点。一个调皮的男生捂着嘴,笑着对旁边的同学说:“瞧,三瓣嘴。”小佳伤心极了~~~回到家,一个可怕的念头——“自杀”又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于是她写好了一封给父母的遗书,并决定最后一次给自己最心爱的《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打一个电话~~~

  设问:假如你是那位之心姐姐,你会怎样劝说小佳,让她放弃“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目的:再一次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假设他是知心姐姐他应该怎样做?通过这个设问让学生总结出:不管生命多么的有缺点,我们也应该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活动:小佳今后可能还会受到类似的伤害,同学们能不能再提点意见让小佳能不断地活出生命的灿烂色彩?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所见所闻。

  (目的: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学生明白要懂得善待、尊重他人生命,悦纳、珍爱自己的生命。)

  3、学生思考三:

  材料一、xxxx年感动中国的20多名消防官兵,在衡阳大火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数百名被大火困住的群众全部被救出,但是这20多名消防官兵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材料二、一个普通的公共汽车司机,在路途中心脏病突然发作而死。在死之前他做了三件事:一是将车子缓缓地开到路边,二是让乘客安全地下车,三是将汽车熄火。做完这三件事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安详地闭上双眼,停止了呼吸。

  设问:这两则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在衡阳大火中有20多名消防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却有人认为这20多名消防官兵死得很不值,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请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目的: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通过设问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初中生对事物的因果关系开始有较深的理解,他们不满足书中的现成结论和教师的说教,喜欢刨根问底,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当堂训练,以强化已形成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七)当堂训练

  我国著名诗人藏克家在他的《有的人》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

  问:诗人所说的两种人,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什么不同?

  (目的:通过本道题的解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就要结束了,谁能结合我们的三个思考问题,谈一谈我们这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

  (目的:课堂小结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达到升华的目的。)

  (九)课后作业

  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写生命箴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目的:这是本节课的最后升华部分,在学生充分参与了这节课之后,相信他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理解,通过写出生命箴言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说教材

  1、 说课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5页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2、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探索型的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以及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它是分成3个部分来呈现的。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第二部分是通过拼角的实验来探究并归纳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第三部分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这样编排由发现问题,到验证问题,再到运用规律,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强烈的数学建模思想,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3、 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认知技能:学生动手操作,在猜想后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数学思考:在操作实验中,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转化过程及数学建模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

  解决问题: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各种实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成功感,并在教学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4、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对编者意图的理解。将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过程并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同时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掌握的探究规律的全过程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 教学具准备

  每个4人小组准备4个不同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纸片至少各一个,且要求大小不一)、实验报告单一份;

  学生每人准备量角器、小剪刀、白纸各一张。

  二、说教法学法

  我要说的第二块是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我运用"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的教学法, 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 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新知--全面提升",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一堂课的效果如何,还要看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的教学程序设计。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4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小游戏:猜一猜藏在信封后面的是什么三角形。

  师:我们在猜三角形的时候,看到一个直角,就能断定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看到一个钝角,就能断定他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看到一个锐角,就判断不出来是哪种三角形。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为什么画不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这三个角究竟存在什么奥秘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创设的不是生活中的情境,而是数学化的情境。有的孩子认为一个三角形中可能会有两个钝角,还有的提出等边三角形中可能会有直角,这两个问题显现出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学生用已经学的三角形的特征只能解释"不能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不能是这样"。这样引入问题恰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疑问与猜想中寻找验证的方法。)

  教学进入第二环节--引导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介绍内角、内角和,并提出猜想

  师:我们现在研究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它的内角。

  课件演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2.确定研究范围

  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应该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黑板上这一个行不行?那就随便画,挨个研究吧。(学生反对)

  请你想个办法吧!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哪几类三角形,就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这个问题,来渗透研究问题要全面,也就是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

  3.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一)测量法:

  (1)学生自然想到要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就能够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都接近180度。

  (2)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用量角器量出一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3)记录小组测量结果及讨论结果

  实验名称三角形内角和

  实验目的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实验材料尺子剪刀量角器 锐角三角形纸片 直角三角形纸片 钝角三角形纸片

  方法一 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 三个内角的 和

  方法二

  我的发现

  (4)学生汇报量的方法,师请同学评价这种方法。

  师小结:直接量的方法挺好,虽然测量有误差,不准,但我们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只能在180°左右,究竟是不是一定就是180度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二)剪拼法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能想到这个方法不简单,拼成的看起来像平角,到底是不是平角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和学生剪一剪、拼一拼)

  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了一起,拼成了一个大角,角的两条边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看起来挺象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有时会差一点点,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三)折拼法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我们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度,都是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解决的问题。

  这三种方法都不错,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有误差,不太有说服力。想一想,你还能不能借助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想办法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四)演绎推理法

  (借助学过的长方形,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演示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师小结:这种方法避免了在剪拼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的误差,非常准确的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到方法,分享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探究的过程比探究获得的`结论更有价值。)

  学生用的方法会非常多,但它们的思维水平是不平行的。

  直接测量法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用加法求和;

  拼角求和法,也就是间接剪拼和折拼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拼成一个特殊角,也就是平角来解决问题;

  而演绎推理法,即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合二为一,或把长方形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三角形,这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前两种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能使我们确定研究的范围只能是180度左右,而不可能是其他任意猜想的度数。最后一种方法具有演绎推理的色彩,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后,因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原来长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36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2=180°,这种方法从科学证明的角度阐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它有严密性和精确性。

  本节课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程度从低到高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让学生在经历量和拼之后,逐渐会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得到集中,集中为分的方法,最后将四边形一分为二,五边形一分为三,六边形一分为四……,又会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4.验证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5.进一步感受

  (1)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大小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个小三角形,问学生内角和是多少度?再出示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问学生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把这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2)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形状的关系

  (演示不断变化的三角形。)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化?(三个角的度数都在变化,内角和却总是不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如果老师把一个角一直往下拽,猜一猜会怎样?

  (通过变化的三角形和三个内角的数据显示,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关系;当把三角形的一个角一直向下拽,这个角变成了一个180度的平角,另外两个角变成了0度角,虽然已经不再是三角形,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感受到极限的思维方法。)

  6.解释课前问题

  用内角和的知识解释课前的问题,为什么在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

  三、拓展应用,深化创新

  本节课的练习由易到难,设计成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2、变式练习--巩固技能

  3、 综合练习--发展提高技能

  ○1.介绍科学家帕斯卡(出示帕斯卡的资料)

  师:帕斯卡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以后学习的知识中,也有很多是帕斯卡发现和验证的,他12岁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我们同学还没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

  ○2.多边形边形内角和

  (设计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旨在把新问题转化归结为求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上,渗透化归的数学学习方法。)

  四、总结全课,全面提升

  我们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知道了六边形内角和,那么五边形、七边形……这些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探究问题,相信你还会有一些精彩的发现。

  整个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做到"导入新课--新,引导探究--实,分层训练--活,新课总结--精"。

说课稿初中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三节《保护个人隐私》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

  个人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权中的一种,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在皇权至上的国和父权至上的家里,向来得不到承认和尊重,更不要说未成年的孩子了。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孩子们进行保护个人隐私的教育,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是建设文明法制的现代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势力,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权缺乏自觉的认识。故而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专门作为一节,足见本课在第六单元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2本课的基础知识有:

  A隐私权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的社会意义;

  B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特别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3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A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B理解个人隐私权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c学会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从个人隐私权的被尊重体会人的尊严;

  B学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建设现代文明国家。

  5教学重点: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和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因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媒手段越来越进步和普及,人们更加需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和空间。

  6教学难点:在接受教育时,未成年人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权。因为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缺乏未成年人的隐私意识;再者,个人隐私的界定也难于把握。

  二、说教法

  1引导和阅读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在阅读教材时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情景式教学

  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景,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在讨论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参与学习的方法。

  1、自主探究:针对一些案例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情感。

  2、参与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尽可能多制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使学生都能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名画欣赏导入课题

  通过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的杰作《偷窥》,提出若干问题,初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二)新课教学

  因为教学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我把本节内容设计成两个板块,每一板块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第一板块:解决“‘隐私’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这是本节重点。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追根溯源――案例分析――火眼金晴

  追根溯源: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本P44法律导航第一部分“个人隐私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案例分析: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火眼金睛:

  给出实例,判断是非

  A小琳在取款机前取钱时,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B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Cxxxx年10月某娱乐周刊在报上以地图的形式登出了冯小刚的家庭地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xxxx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活动要求:每一小组组员合作判断上述材料哪些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哪些没有。如果其中一小组的剖析,另一小组有不同看法,可以直接提出。

  通过此活动,学生能更好理解个人隐私权的范围以及对生活的意义。提高学生认识和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合作能力。

  第二板块:解决“请保护我的隐私”的问题即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两个内容。这板块是本节难点,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安排了三个环节:法律导航——角色扮演——老师支招

  法律导航: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查阅课本P44“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归纳总结出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有哪些规定,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来表演课本P43情境研讨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当这些矛盾激化时,究竟该如何处理?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合理的解决孩子的隐私权和父母及老师的监护、教育权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懂得要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懂得维权的方法是法律。

  老师支招:学生现在知道出现问题时要运用法律,但法律并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所以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几种更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子女与父母、老师之间矛盾

  具体方法:

  1、当未成年人发现父母、老师想打听自己的秘密或侵犯自己的隐私时,应该平心静气的告诉父母老师这是自己的隐私,自己有权得守护这些秘密;

  2、如果父母老师已经偷看、窥探,那么就违反了法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向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反映,请相关机构对父母老师进行批评教育;

  3、如果父母老师侵犯自己的隐私给自己带来很大伤害,未成年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停止侵害、陪礼道歉甚至赔偿相应损失。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今天这堂课的感言。这句话里应包括“社会、隐私、法律、道德”

  小结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能体会隐私与法律的关系,为下一课时“如何依法保护隐私权”做准备。

  (四)作业布置:

  辩论会:“分数属不属于隐私”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准备好辩论资料。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关于隐私权学习的实际效果,在生活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中去学习隐私权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规定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系统、一目了然,即体现教材的知识点,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说课稿初中 篇5

一、教学内容:

  1、学习双手前抛实心球———上下肢蹬摆协调配合的技术动作

  2、专项素质练习

  二、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是以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编控制能力的特点,又依据人教版体育与健康高中全一册必修内容,并结合体育健康达标测试内容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编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商讨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掌握技术动作,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的参与意识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此教学班为高二(5)班,学生共35人,男生9人,女生26人。学生整体思想素质较好,学习态度较为端正。男生活泼好动好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女生学习态度认真,但身体素质较弱,不爱好运动,学生的整体协调性也比较弱些。

  2、教材分析:

  投掷——前抛实心球课内容是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内容所规定的必修教材,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高中体育会考的项目之一,其中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是投掷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3、教学分析:

  考核:双手前抛实心球

  第六节

  巩固学习双手前抛实心球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的技术动作

  第五节

  学习双手前抛实心球上下肢蹬摆协调配合的技术动作

  第四节

  进一步提高原地前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

  第三节

  学习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投实心球的动作

  第二节

  1、向学生介绍正确的持球方法

  2、学习投掷动作的预备姿势

  3、球性的抛接练习

  第一节

  实心球教学模块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前抛实心球时腿部的发力顺序和上下肢协调配合的用力顺序

  2、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能够掌握腿部蹬地的技术动作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技术动作

  3、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高腿部蹬地力量和协调配合能力及投球的远度

  4、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要有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上下肢蹬摆的用力顺序

  2、教学难点:上下肢蹬摆的协调配合

  六、教法措施

  1、学生自学

  2、教师讲解法

  3、教师示范法

  4、教师纠错法

  5、优秀学生动作展示法

  七、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

  准备部分

  1、热身操

  2、专项准备活动

  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

  2、放松整理

  3、总结课况

  4、师生再见

  基本部分

  1、实心球“背躬”游戏练习

  2、实心球上下肢蹬摆用

  力顺序及协调配合

  3、专项素质练习

  开始部分(4’)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

  2、师生问好

  3、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及见习情况

  4、宣布本课内容

  二、队列练习

  ××××××××××××××××××○○○○○○○○○○○○○○○○○○

  ▲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精力集中,按教师要求做练习

  准备部分(5’)

  一、热身操

  踏步+侧并步+一字步+‘V’字步+后吸腿+交叉步

  二、专项准备活动

  1、手腕、脚踝运动

  2、腹背运动

  3、俯卧撑10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1、学生认真听要求

  2、跟随教师动作

  3、听音乐找步点

  基本部分(31’)

  一、实心球“背躬”游戏练习

  头顶运球接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学生认真听游戏的方法和领悟动作要领

  二、实心球上下肢蹬摆用力顺序及协调配合:

  跪地式前抛实心球姿势

  2、站立式前抛实心球动作

  教学重点:上下肢蹬摆的用力顺序

  教学难点:上下肢蹬摆的协调配合

  三、专项素质练习

  推小车

  × × × ○ ○

  × × × ○ ○

  × × × ○ ○

  ▲

  结束部分(5’)

  一、集合整队

  二、放松整理

  三、总结课况

  四、师生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1、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听音乐放松

  2、学生回顾课的知识要点,谈论课上自己的收获

  3、学生听教师讲评

  4、归还器材下课

  八、教学评价:

  1、教学效果预计:80%的学生能协调完成腿部的蹬地发力顺序动作。

  2、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做到练习有要求、有目标,有评价,有总结。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

  3、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预计:32%

  运动负荷预计:130-140次/分

  谢谢观看!

【关于说课稿初中5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初中四篇

2.关于说课稿初中7篇

3.关于说课稿初中4篇

4.关于说课稿初中3篇

5.关于说课稿初中三篇

6.关于说课稿初中范文四篇

7.关于语文说课稿初中3篇

8.关于说课稿初中集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