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2 20:55: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三课《纸盒变家具》一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纸盒变家具》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盒的再利用、再创造,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变家具的示意图。例: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

  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

  二、学情分析

  废物制造的手工制作形式,小朋友们并不陌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不难。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低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不强,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也比较少。

  三、教学目的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唤起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家具,让学生了解家具的外形,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家具的活动。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层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五、教法分析

  本课计划安排1课时,课上以多媒体演示、学生欣赏、感受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欣赏体验为主线,以表现探究为核心”的教学原则。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选用如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件在课堂上过度的使用只会产生反作用。而在以视觉冲击为主的美术课堂上,它的出现还是能够营造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通过欣赏课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图片,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2)学导法:本教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字“导”字。

  虽说是二年级的孩子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存在这种意识,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课通过“多元欣赏、感受交流、创意表现”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学法分析

  教育心理学指出:“合作、交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萧伯纳也曾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了还是一个苹果;你一种思想,我一种思想,交换了便有了两种思想。”美术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制作作品的乐趣。

  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相互切磋,相互补充,在制作方法上互相借鉴。

  七、教学程序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新课导入:

  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出示课题,板题《纸盒变家具》。

  (二)、研究家具的特点:

  (1)介绍一下自己家中的家具。

  (从实践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2、欣赏具款式新颖,功能多样,造型各异,色彩鲜亮的家具。

  (为创作家具的类型做铺垫。)

  (三)、研究用纸盒制作家具的方法。

  (每组发几件制作好的作品)

  1、欣赏老师的示范作品,分析制作方法。

  (让学生自己探索纸盒

  变家具的制作方法)

  (1)、全班展示老师的部分示范作品。

  (2)、小组合作研究老师的示范作品的制作方法。

  (3)、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说怎么做出来的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的顺序。

  师生总结制作方法。板书制作方法:折、剪、装饰粘贴、挖、刻、插、组合。

  2、老师示范演示制作一件作品,讲清要领:

  (1)、老师随便拿出纸盒,让学生说可以制作什么家具?(考察学生会不会选择材料。)

  (2)、老师示范做一个床,讲清步骤,学生也参与设计。

  (低年级学生虽然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动手操作能力上,还是有些欠缺,对于有难度的作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技术指导,降低他们在操作上的难度。)

  3、欣赏作品,为创作提供范例。

  (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四)、分小组研究创作

  1、现在6人一小组,先选一名小组长。把你们收集的纸盒放在一起,看看你们小组带的纸盒适合制作什么家具呢?哪个小组说说,你准备做什么家具,怎么分工。

  2、小组合作要求:

  (1)、请各小组制作1—2件自己感兴趣的,漂亮的家具,动作迅速,不吵闹。

  (2)、小组合作完成,分工明确,人人参与。

  (3)、讲究卫生,安全地使用剪刀。

  (4)、评选最佳合作小组,制作精美奖,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使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和要求,课前考虑学生独立使用剪刀的机会少,制作前提醒学生安全的使用剪刀。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纸屑,所以合作要求中强调讲究卫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第四个要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积极性。)

  3、教师巡视辅导: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刀、剪等工具。(注意安全)

  (2)启发学生大胆构思,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创新。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五)、展示

  教师让学生按组展示家具模型。师生共同评选最佳小组,制作精美奖,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激发学生相互鉴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促进发展。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

  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拓展延伸:

  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做了纸盒家具模型,其实用它还可以出很多艺术作品?我希望同学们课后,把这些纸盒创造出其他的艺术品。这样还可以保护环境。

  (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提高环保意识)

  八、板书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剪

  折

  粘贴

说课稿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简单了解火箭的特点、用途,以及怎样飞上天。

  2、培养幼儿的现代科技意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3、鼓励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幼儿自我探索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软件、吹好的气球(用小夹子夹住气球口)若干、火箭模型、笑脸娃娃若干、收音机。

  2、布置火箭模型展室,火箭模型发射准备。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尝试一:观察火箭

  教师带幼儿在音乐声中走进展室自由地观察火箭模型。

  基本部分:

  教师取一火箭模型和孩子共同讨论其外形特征。

  (长长的、圆圆的、一节一节的)

  尝试二:鼓励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刚才在玩火箭时,你发现了什么?

  鼓励幼儿根据刚才的观察提出有关火箭的多种问题,并以赠笑脸娃娃作为奖励。

  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

  火箭头为什么是尖的?

  提问:小朋友折的纸飞机为什么是尖的?(飞得快)得出答案。

  火箭的`用途

  火箭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把地球上的东西运送到太空、宇宙和月球上去。

  发射人造卫星。

  发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运载炸弹。

  火箭的种类、特点:

  通过看课件A(不同类型的火箭图片)了解火箭的种类和特点。

  尝试三:讨论火箭怎样上天:L

  A、人驾驶?B、装发动机?C、燃料?

  尝试四:实验“气球上天”

  幼儿把气球里的空气放掉,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气球上天)。

  讨论:气球为什么上天?(空气从气球喷出,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推着气球上天)

  小结:科学家利用这种原理,让火箭飞上天。

  看课件B(火箭上天一节节脱落的动画)

  通过老师科学的讲解和生动的动画,让孩子明白问题

  火箭为什么是一

  节节的(减轻火箭飞行时的重量)

  火箭不是人驾驶的。

  火箭是怎样飞上天的。

  观看课件C(中国人火箭发射实况)知道火箭是中国人发明的,培养幼儿的现代科技意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讨论:你长大了想制造什么样的火箭。

  延伸:

  尝试五:到室外,请幼儿操作火箭模型发动机,并喊倒计时,一起发射火箭模型。

  附说课:

  我大胆运用尝试教学法,让孩子运动起来,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节活动围绕着孩子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充分发挥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根据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了设计。

  一、开始部分:我以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意识为主,把活动室布置成火箭模型室,近了火箭和孩子的距离,创设了轻松的氛围,为孩子的大胆尝试作了铺垫。

  二、基本部分: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地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访就是幼儿控索、尝试、表现自我的过程。在问题的解决上,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实验、观看课件等一系列尝试活动,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控索欲望。在重能难点的处理上,我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幼儿不可触及的高科技产物和深奥的科学原理变得具体、生动、简单易懂。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全等优点,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一个个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结尾部分:我特意选取了中国火箭发射实况让幼儿观看,通过宏伟壮阔的发射场面,使孩子们心灵受到震撼,真正感受到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国意识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四、延伸部分:我运用真实的火箭模型、发射场面,进一步感染

  幼儿,使孩子们在欢呼声中,更加激发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尝试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运用,对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能力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课稿 篇3

  一、教学设想

  《世界之窗》这一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取名为“世界之窗”是希望为同学打开一扇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窗户。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规范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同学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为以下两个

  1.知道黄、白、黑三个人种的主要特点和其主要分布区域。

  2.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明白各个人种都为世界发明了财富和文明。

  三、教学重难点

  四年级的同学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三大人种的主要特点和在地球上的大致分布情况。难点是:尊重、欣赏不同人种的不同文化。

  四、教学方法

  针对同学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五、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同学在课前搜索世界杰出人物的资料,我将准备三大人种分布图,杰出人物的图片、资料。以和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倡议教师应是同学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下三个环节:(一)导入(二)学习(三)拓展。

  (一)导入 播放同学感兴趣的视频《北京欢迎你》,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并从奥运会中引出课题。通过播放北京奥运会入场仪式片断引出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 让同学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去发现运动员不同的肤色,再让同学根据我从视频中截取的三张图片近距离观察,从而引出三大人种。接着我出示三张三大人种的小小朋友图片,让同学观察,并与同桌相互讨论,总结出三大人种的不同长相,我作适当的总结。通过“同住一个地球,为什么人类的长相不一样”这个问题引起同学的考虑,并引出来下面要学习的内容。让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再结合教师的总结,明白了原因,并清楚了三大人种的分布区域。在这其中我适当的交叉了一道连线题,目的是为了加深同学对三大人种分布区域的映象。再介绍三大人种时稍微补充了其他小人种的一点知识,让同学明白地球上并不只是三大人种的存在,还有其他人种的。 出示三张奥运会运动员图片让同学猜,其目的是引出让同学来说出自身所搜索的一些不同人种的杰出人才。从而让同学明白每个人种的人都是优秀的,让同学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种的人。在这一整个环节中,我尽可能地让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通过不同方式的讨论,把自身的疑惑在讨论交流中解决。

  (三)拓展 在这个环节我主要布置了两个内容,一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巩固复习,二是安排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同学去网路上查找资料,在这里我给同学提供了一个网站。

  七、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的板书相对来说就是简单明了。

  八、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同学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同学心理、生理特点,在活动中,充沛体现同学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同学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使同学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数字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且,数字的概念是抽象的,对于幼儿来说,数字的认识应强调多感官参与。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通过观察寻找、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及灵活运用周围环境中的数字让幼儿在玩中学,促进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与生活密切相连。

  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应归结为:在活动中理解数字在不同的物体的用处,同时对周围生活中数字感兴趣。

  因此,本次活动的数学目标有: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要让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等。

  1、观察法:让孩子先自由观察自己带来的实物,再由教师带领逐一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发现周围环境的物体上的数字与数的关系,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2、操作法: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幼儿印象,让幼儿分组操作,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自己动手,寻找自己物体中的数字,并且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快乐。

  3、游戏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教学也必不可少。在本次活动中,我用了“画面配数字”等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三、学法指导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本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四、教学过程

  1、首先,设置让幼儿自由观看,并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寻找到的数字,这样即符合了中班孩子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又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把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这一部分大概4分钟。

  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教师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后让幼儿通过观察、回忆,如:说说你住在几栋?几楼?门牌号等等。同时发现周围环境中的数字与具体的意思。这一部分大约5分左右。

  3、动手操作,大胆创新。不仅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幼儿对周围数字的兴趣。这部分大概10分左右。

  4、最后一部分让孩子回到宽松的环境中,孩子畅所欲言,把事先准备好的数字贴在楼房上、汽车上、其他地方,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部分5分左右。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简介

  今天,我准备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⑴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荡漾、音符”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燕子》一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报春使者——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受自身活动范围及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1、2、3。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吟喔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由齐唱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导入,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歌词里的“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与课文结尾“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走入课文里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不必用教师点拨,学生的体验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留意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字音,并将犯有较普遍的错误的生字词板书,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正音,纠偏,以锻炼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然后,由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描写燕子的形象特点

  第二段: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三段:谢燕子飞行憩息的特点

  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理解。。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回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形象美的?

  然后汇报交流:

  因为第一段写燕子的外形部分是一个精彩的开头,要让学生对作者抓住小燕子的特点来写有所认识,因此引导他们发现作者观察的细致之处: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总的特点——活泼机灵

  2、发现体会“凑”字的好处。

  “凑”字生动形象,多方面的特点合起来,]使得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齐读第二段,欣赏“燕子春景图”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中高年级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学习本段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使学生对文本中描绘的“光彩夺目的春天”有一个感性认识,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为春天增添了乐趣。看图时依照课文描绘的顺序,先看自然背景,再看燕子的活动,这样,抽象的文字材料与形象的视觉材料和谐统一起来,学生心目中有了美好的春天,既潜移默化的培养了爱美欣赏美的情趣,让学生给插图配文字解说也就手到擒来了。

  本段文句优美,是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好材料,在学生反复品读后,我便启发学生体会并学习运用。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农村赶集或节日商场的盛况: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学生很自然感悟到这里作者是运用比喻手法突出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充满热闹欢快气氛。

  4、设疑解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对加深文章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段中,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春天的美景?

  经过小组热烈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终于明白:作者描绘春的绚丽,是在交代燕子活动的时间与环境,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而燕子更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节课的实际内容,利用文本优美的语言形式,安排学生进行仿写,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在笔下描绘出来。此环节作为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简洁,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美观大方,据此原则,设计时,我主要突出了燕子的三个外形特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2.【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3.【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4.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5.【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7.【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9篇

8.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