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桥》阅读试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阅读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桥》阅读试题 1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生命桥: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生命的火种:爱心。
2、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即使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重要。
3、你对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
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4、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这位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下来。
答:小钱说:感谢你让我这朵即将凋零的花朵重新绽放。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更词语。
空旷: 地方宽阔敞亮,四周没有遮拦物。
沉着: 李博士十分冷静。
《桥》阅读试题 2
①很久以前,一直和睦地生活在相邻的两个庄园的一对新兄弟陷入了一场纠纷,这是40年来两兄弟之间首次发生纷争。
②在这40年当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肩并肩地辛勤劳作着,共用农业工具,互换丰收果实。可是这种漫长而有益的合作突然停止了,原因是发生了一个小误会,结果却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③一天上午,有人敲开了哥哥家的大门,一个身背木匠工具的人对哥哥说:“我正在找活干,如果你的庄园需要修缮,我可以帮助你。”“是的,我这里正需要你。”哥哥回答说。
④哥哥说:“你瞧,在小溪另一边的那个庄园住着我弟弟。上周我们两个庄园之间不是一个美丽的大牧场,但是,前几天我弟弟用推土机开了一条渠,从此,一条小溪横在我们的庄园中间。”
⑤“他这样对待我,我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你看粮仓旁边那堆废木头了吧,我想让你在这里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以后我永远都不想见到他了!”哥哥说道。
⑥木匠对哥哥说:“我懂了。请给我钉子、挖坑埋木桩用的铁锹。我的活计会使你满意的。”
⑦哥哥帮助木匠准备完所有的材料后,离开了庄园,忙别的事去了。
⑧木匠一整天都在忙碌着,又是测量,又是锯木头,又是钉钉……日落时分,当哥哥回来时,木匠已经干完了活。这时哥哥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的.眼前不是什么两米高的围栏,而是一座小桥,一个穿过小溪连通两个庄园的桥。它静静地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精美得简直就像一件艺术品。
⑨这时,哥哥的邻居弟弟从桥那边的庄园走过来,抱住哥哥:“你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之后,你却建造了一座美丽的桥……
⑩当两兄弟重归于好的时候,他们看到木匠正在一边默默地收拾工具。“请等一下,”哥哥对木匠说,“我这里还有很多活需要你做。”木匠背起工具,微笑着回答:“对不起,我倒是很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很能多桥等着我去造。”
1、这座桥之所以是“美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文段⑤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兄弟俩的哪些做法表明他们已不再和睦友爱?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句话点明了木匠已有主见,他要造一座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文段⑩中画线句子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木匠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桥》阅读试题 3
天津桥春望
雍陶①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②花。
注:①雍陶,晚唐诗人。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②上阳:上阳宫,武
则天曾将其修葺得豪华富丽,作为寝宫。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怀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本题考查赏析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1)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1分);天津桥畔,翠柳如烟,缕缕柳丝随风飘荡,斜拂岸边(1分)。描绘了一幅明媚绮丽(1分)的津桥春日图(1分)。
(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先描绘天津桥边明媚、绮丽的春光,后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之景(1分)。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的.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1分)。
或:运用了以乐景衬衷情的手法(1分)。诗的一、二两句,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人胜;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1分),烘托出上阳宫凄凉泠落的景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运衰微、今非昔比的伤感和哀叹(1分)。
《桥》阅读试题 4
弯弯的拱桥像彩虹一样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像巨人一样稳稳地屹立在江心。桥下是终年流不尽的江水,桥上从早到晚是过不完的行人。过桥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我赞美桥的朴实。比起那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许它算不上雄伟;比起那玲珑的建筑物,也许它算不上精致。然而,它朴素、庄重。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有充实的内心。你看,不管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职责。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做最大的快乐。
我赞美桥的勤劳。清晨,拱桥迎来了第一辆早班的汽车。深夜,桥上闪烁的灯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夜班工人。每日里,无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也一刻不停地冲击着它。然而,它从未有过一点倦怠,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它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我赞美桥的无私。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由之路。人们在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曾经走过的桥,而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像桥一样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不辞辛苦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我们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像桥一样无私。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1、 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
(1)形容数量极多。( )(2)不怕辛劳,艰苦。( )
(3)高大的楼房。( ) (4)必须经过的道路。( )
(5)名声广为传播,各地都知道。( )
(6)引起人们的注意。( )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朴素( )外表( )自私( )
3、 作者赞美桥是因为桥具有: 、 、 的品质。
4、 第五自然段中“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是全段的 句,这一段是按照 方法写的。
5、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7、 这篇文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桥》阅读试题 5
书双竹①湛师房二首(其二)
苏轼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②。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楚桥秋暮阻雨
张耒③
水满城西钓艇横,云豪风弱晚冥冥。
天寒小店人愁雨,灯暗孤舟客卧听。
【注】①双竹:即杭州广严寺;广严寺“有双竹相比而生,举林皆然”,故又名双竹寺。②红:油灯。③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寺里傍晚击鼓,早晨敲钟,苏诗首句即点明寺庙的生活,照应了题目。
B.苏诗次句写诗人对着将熄的灯光闭门独卧,自然引出下面拨火的细节。
C.张诗写秋日的傍晚,虽然乌云密布,却因秋风的减弱延阻了秋雨的`到来。
D.苏轼称赞张来的诗作“气韵雄拔”,张诗前两句可以体现这一风格特点。
16.同是写“卧听”雨声,苏诗恬静,张诗悲凄。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6分)
答
15.C(3分。"阻雨"的含义是"人遇雨受阻,无法行进",并非"延阻了秋雨的到来")
16.①苏诗写诗人在清幽的佛寺静卧,拨火听雨,冷暖对照,透露出恬然安适的心境,表现了超脱宁静的情怀;
②张诗写诗人羁旅他乡,道中遇雨被阻小店,寒夜难眠,卧听雨声,表现出漂泊中的悲凄与孤独。
(6分。每点3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桥》阅读试题 6
课内阅读。
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靠山的泸定城,城的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心惊胆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荡秋千”来比喻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自然段从_____个方面写了红军夺桥非常困难。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敌人喊叫中的`“飞”与课题中的“飞”都表示速度快。
B、敌人叫喊中的“飞”字表示红军过桥是不可能的。
参考答案:
1、形容极度恐惧
声音大得要把耳朵震聋了(意思对即可)
2、非常危险
3、三 桥非常危险 桥对岸泸定城西门正堵住桥头 守城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意思对即可)
4、B
【《桥》阅读试题】相关文章:
阅读试题及答案07-01
《老鞋匠》阅读试题06-15
四年级英语阅读训练全真试题05-27
《桥》教案07-10
活动《桥》教案07-31
桥教学反思04-05
《家乡的桥》说课稿11-08
精品桥教案01-13
桥教学设计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