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积累词语,达到识记书写与理解运用的要求。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阅读理解课文。
3.熟读积累“歇后语”,感受传统语言形式的魅力。
4.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
5.写一处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训练和考察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描写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和歇后语,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2.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前搜集的歇后语,相关阅读资料。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入题
2.出示第一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质疑解疑:这些词语你哪些地方不懂或者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识记。
3.出示第二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质疑解疑。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上台书写演示,共同订正。
书写练习,识记。
4.你还积累到了哪些描写景物的好词语?向大家推荐。
二、金钥匙
1.激趣入题:“金钥匙”有着神奇的魔力,谁拥有它,谁就掌握了解读课文的密码,找到理解课文的捷径。
2.自读题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3.回读第五课,体会题目所说的意思,说说你的看法。
4.交流,第五课《骑马上天山》的解读“密码”是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5.举一反三,试着运用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来读读本单元其他的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6.小结。试试“金钥匙”的魔力,运用这种方法再读读课外其他文章。
第二课时
一、歇后语
1.激趣入题。(师创设情境时用上一两个歇后语。)
2.初读感知:自由读,指名读歇后语。
3.你了解歇后语吗?它有什么样的格式与特点?
师生交流歇后语的相关资料。
4.熟读成诵。
5.这些歇后语你读懂了哪些?还有不懂的吗?
6.创设情境练习用歇后语说话。
7.拓展:歇后语接力赛。
二、古诗诵读
1.导入。
在“语文乐园”里,我们去了“词语超市”,积累了好词语;又拿到了一把“金钥匙”,收获真不小,现在我们来领略一首元曲的魅力。
2.读题。
指名读题:天净沙·秋。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唐诗宋词元曲”,散曲在元代,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等。“天净沙”是元代散曲小令中的曲牌名。“秋”,才是这首曲子吟咏的主题。
3.简介作者。
白朴:元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
4.指名读这首小令,正音,理解词语。
①残霞:晚霞。②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5.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作者在曲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表现了秋天的'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作者描写了十二种景物,每一句基本全由名词构成,好像在为我们呈现一幅幅的秋景图。)
7.读读想想:这首曲前后有什么变化?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秋景图?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写秋天萧瑟凄冷的情景。而“一点飞鸿影下”转出“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样一幅活泼鲜明的图景。)
8.一边想象曲中描绘的图景,一边读,读出这首曲的韵味。
9.指名读,集体试背。
第三、四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天山胜景令人向往,水城威尼斯让人留恋,埃及金字塔神奇而迷人……其实,并不是名胜名景才美,美无处不在,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做一个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一起来感受生活中的美,描绘生活中的美。
二、明确写作要求
1.出示写作提示,学生边读边思考,题中向我们提示了什么?并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2.交流:
(1)写你熟悉和喜爱的一处景物。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可以写苍翠的山岭,阴凉的树林,平静的水库,潺潺的溪流,一棵老槐树,一座菜园,一个池塘,一座小桥,一个院子……
假如你生活在城市,可以写市政广场,街心花园,小区绿地,一个公园,一所学校,一段林荫道,一个大院……
除了写景物,还可以写人们在其中的活动,还可以写四季的变化、晴雨晨昏的不同。
(2)要求:
不要面面俱到,可以选两三个有特点的地方来写。
注意观察,如果方便,习作的时候还可以专门去观察、感受。
也可以在习作前阅读其他写景的文章,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题目自拟。
三、交流拓展思路
哪个地方的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美在哪儿?有什么样的特点?指名说说,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学生酝酿写作
1.提示:确定好自己的写作内容,可以打腹稿,也可以列出写作提纲。
2.选取有特色的几点来具体详细地描写,不必面面俱到。
3.从以前读到或者学过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学习把自己的文章结构处理得更好,把事物的特点刻画得更生动,把语言写得更美。
五、学生完成习作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
2了解包含因果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积累名言警句。
4通过读成语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受到启发。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读书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安排:1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读故事。
2说说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3学习了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习作我开的小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
2、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
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如果有一天,有一间小店完全属于你,你会有怎样的感觉?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家小店的店
二、想象能力
你的小店会开在哪里?店名是什么?有多大?里面是怎样装饰的?
你的小店将会经营哪些商品?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吸引顾客?
小店里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店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或苦恼?
三、叙事能力。
1.有条理地介绍你的小店,叙述可能会在小店里发生的故事。把你认为重要的方面说清楚说具体,其他次要的内容可少写或一笔带过。别忘了。
2、你是以店主的身份在介绍!
作文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听。如果同学们都想看看你的小店,那你的作文就成功了
3学生独立作文。
第二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我的小店”。-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归类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使用。
2、认读学过的生字词语,并用词语组成完整、同通顺的句子。
3、阅读欣赏。
4、说说语文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1、巩固学国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组词。
2、会用词语组成完整、通顺的句子。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认识过的生字,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
2、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教师:你们知道吗?这一组我们又交了不少长得像的.汉字朋友,你们能正确区分吗?
2、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观察加点字间的异同。
4、教师强调在认读和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5、学生再读词语,巩固认识。
二、写字
1、教师以组出示生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异同。
3、学生说一说书写这些字的注意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组句子
1、出示文中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2、教师说明练习的要求。
3、学生按要求妄称练习。
四、阅读欣赏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教师播放音乐,配乐读,学生听,感受美。
3、教师示范读。
4、学生再自由读一读这两首古诗。
5、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两手古诗。
6、学生闭目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7、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说说我们的语文课,说对语文的看法,提出建议和希望。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题,明确要求
1、教师读题目,学生认真听,说说这次语文生活安排我们干什么?
2、指名反馈。
3、学生认读词语:
语文课 喜欢 有趣 印象 最深 建议 希望
二、指名个别说,进行说的辅导
1、指名说一说。
内容选择
(1)对语文课的看法。
(2)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3)印象最深的一次语文课。
(4)最有趣的一次语文活动。
(5)你还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2、说话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几个问题。
(1)选一个主题,不要什么都说。
(2)想清楚再说,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3)声音响亮。
(4)注意倾听他人说。
三、学生说,集体评价
1、小组说,互评。
2、指名说,集体评。
3、小组讨论同学提出的问题、建议、希望,想对策。
4、反馈对策。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了解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了解汉语言文字灵活多变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让学生体会分号、句号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3、名言意在引导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精妙,激励学生执着追求。
4、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积累应用成语。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精妙,激励学生执着追求。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再次静心读句子,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教师点拨。
5、指名读,男女生读。在读中领会方法。
6、教师出示句子,加强方法指导。
7、组织学生在小组里动脑筋写一组这样的句子,请其他小组同学说词语含义。
二、第二题。
1、自由读这两句话,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互动:了解分号和句号的用法。
3、教师归纳
4、带着体会品读句子。
5、指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运用了分号和句号的句子,加深认识。
6、小结。激励学生多思考,勤积累,善运用。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指名朗读名言,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同桌互背互评。
5、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6、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名言,注意行款整齐。
7、制作名言名签。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朗读成语故事,了解成语故事的来历。
2、自由读文,说说它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文中的“凤毛”指的.是什么?在文中勾画下来。
4、让学生试着用这个成语说句话。试着找近义词。
5、同桌之间再讲讲这个故事。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学会抓住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和人物身上发生的难忘的事,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继续培养学生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修改作文。
激发学生倾吐愿望,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你最崇拜谁?说说你为什么崇拜他?
2、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及时交流各自感受,师生共同点评。
二、再读要求,明确方向。
1、出示习作要求,明确写作内容。
2、师生交流习作要求和写作手法。
(1)写人离不开写事。选择令你特别难忘的事。
(2)要注意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
(3)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崇拜他的理由。
(4)注意记叙文的顺序,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5)写完后,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三、对比感悟,提炼方法。
1、欣赏范文。
2、全班交流,小结。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我们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
四、小组讲评,互教互学。
1、把自己要写的那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2——3人集体交流,讨论问题,提出建议。
(1)是不是一件难忘的事?
(2)有没有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你崇拜他的理由?
(3)是否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
3、教师相机小结。
五、课堂作文,集体修改。
1、根据自己的口述开始写作,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讲明习作修改的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3、组内互改互评。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问题,有目的地讲评,集体修改。
6、自我修改。
7、修改定稿。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体会金钥匙中的写作方法,懂得在开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阅读短文《万年牢》。
4、完成习作:写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巩固生字,了解开篇设置悬念的作用。
2、难点:把活动的过程说清楚,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
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教师导读:课文《刷子李》一开头就写刷子李的手艺如何让人叫绝,而且还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儿,白刷不要钱。我们一起把课文《刷子李》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2、引导学生读全文,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3、指名反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教师小结:是呀,一篇文章的开头精彩,文成一半。开篇设置悬念,让读者充满疑惑,能够有效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猜字谜
1、教师导: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语吧。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猜一猜字谜。
2、学生独立阅读谜面,想一想。
3、指名反馈,并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4、拓展练习,猜字谜。
一月七日:脂
开门红:红日
七十二小时:晶
第二课时
四、自主阅读
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短文中,题目“万年牢”是什么意思?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
3、指名反馈:题目“万年牢”是什么意思?
4、引导再读短文。思考:爸爸做的'冰糖葫芦为什么能够蘸得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
5、指名反馈:
(1)爸爸用的是最好的材料。
(2)煮糖用铜锅。
(3)爸爸蘸糖的手艺好。
6、教师:“万年牢”其实在作者的心中有多重的意思。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7、指名反馈:“万年牢”在作者心中还有什么意思?
8、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9、教师: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0、课堂小结:同学们,做人就应该这样,认真生活,认真做事,认真做人,决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11、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万年牢》,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做一课一练。
第三、四课时
一、审题,了解要求
1、指名读题目,其他人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
(1)写作内容:写一次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2)表达要求:题目自拟,突出活动特点,有意思的地方细致写,有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二、说一说,拓展思维
1、教师:同学们,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你们平时课余都参加一些什么活动呢?
2、指名说说。
3、学生交流,拓展素材。
三、指导写作
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怎样把活动写得生动精彩呢?
1、按照顺序,写出过程。
(1)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
(2)活动的具体内容。
(3)参加活动过程的心理感受和外在反应。
(4)参加活动后的收获或感受。
2、抓住重点,有详有略。
3、抓住关键,畅谈感受。
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赏析、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对联的特点及好处。
2、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进一步品位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和成语知识并加以积累。
4、通过阅读故事,进一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从中领悟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学好科学,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特点,句式的变化,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反复练读,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师生交流:第一副对联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第二副对联里的字虽然不一样,但是字音却有很多相同的,它们是什么意思?
4、多种形式背诵。
5、你还能收集到哪些有趣的对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6、学生结合“探究和实践”的要求进一步了解和积累对联,为下一次“说对联比赛”做准备。
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1、引导学生把三句话读准确,读流利。
2、引导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反问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本题的两个句子,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注释或字典,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3、联系课前收集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4、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四、成语故事
1、学生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讨论赵奢的做法对不对、好不好?你认为赵奢是个什么样的人?
3、理解“奉公守法”的意思。
4、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习作心愿
1、事例引路,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当一名老师,桃李满天下,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心愿呢?那是因为……
同学们,你们有怎样的心愿呢?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呢?有怎样为它而努力呢?
2、自由交谈,开阔思路。
(1)、结合“想一想”的环节,思考里面提出的这些问题。
(2)、有所感受的学生和身边的学生交流。
(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3、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4、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解疑。
5、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确定题目,构思习作提纲。
第三课时
1、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提出建议。
2、老师点评,学生反复修改。
3、小结,提要求。
4、学生誊写作文。
【《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11-18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0-25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10-20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0-28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8-30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9-27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0-26
《学校是乐园》教学设计与反思09-16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5篇)12-14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5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