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 zhǔ,不要读成 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 shǎng,不要读成 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⑵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⑴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⑵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⑶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
3、书写点拨:
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笔顺:
悉:上部不是“采”。
二、巩固作业
1、书写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 欣赏杨桃图片,介绍杨桃资料,实物展示,交流杨桃的知识。
2、 板书课题 11《画杨桃》齐读
3、 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围绕课题质疑
4、 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5、 检查自学生词的情况,理解 “严肃”“熟悉”“教诲” “和颜悦色”等词意 ,并造句。
意图:这一设计首先是想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把学习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既使学生理解了词义,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
6、 分段读文,纠正读音。
7、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写图画课上的是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讨论每一部分内容。
8、 小组内分段读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表示出来。在小组内解决。小组长记录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 整合问题
1、 同学们和老师对“我”的画分别是怎样评价的?
2、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严肃了?
3、 老师说的那段话是什么道理?
三 解决问题
1、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2、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父亲对“我”画画有什么要求?在文中画出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抓住重点句:你看见意见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3、 理解“经常”“叮嘱’词义
4、 指导朗读、 美读、评议读等。
四 归纳概括
父亲的教导与下面画杨桃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就会揭开答案。
五 指导书写
1、 出示字卡认读, 组词,对比记忆:排———靠 悔———诲 响———晌 副———福
2、 指导笔顺:嘱 肃 熟 悉 等字。
4、 生练习书写,评议 ,展示。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2 听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内容。
二 解决问题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学们和老师对“我”的画分别是怎样评价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勾画的语句及感受。
表情读同学的表现:哈哈大笑起来……
3、指名读第二段:“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的怎样?抓住语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意图:在这部分的设计中,我希望用文章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全文主题的关键词“老老实实”来形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方面是力图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情感的升华点、主题的凝聚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激起学生的课堂实践兴趣,使学生能够围绕中心话题,自主研读文章,理解文章所承载的情感。
4 实物展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5 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
6 指名汇报老师的表现:自由读第六段,找出老师的动作词。
7、分角色朗读,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8交流问题: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严肃了?
9、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有发生了那些变化?生读出语句。与刚才的态度比较,对比语句,你发现了什么?体会“……、”表示同学不好意思的神态。
意图 :在此处的教学中,我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来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10、指导朗读。范读,对比读,评议读,引读。
11、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态度转变后,他的态度由原来的“严肃”变成了“和颜悦色”。出示思考题,生自学18段内容。
思考题:(1)老师的话里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3) 举例说说什么叫“角度不一,样子不一”。
(4)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5)老师说的这段话是什么道理?
12、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
13、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为什么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对比读两段内容交流体会,指导背诵。
意图:在这一设计里,我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难点,目的在于想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探究与文本进行交流,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同时借助、引读、范读、对比朗读、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 拓展应用
1、 现在,让我们看着大屏幕再来整体感知一下全文,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2、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你有哪些体会、感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意图 意图:以“实事求是”为桥梁过渡,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让学生联系实际写下自己的理解。这是对文本的运用,也是对文本的升华。
四 归纳概括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人文性: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工具性:课文对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运用对比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具准备:
杨桃的'实物或图片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
吗?(板书:杨桃)
2、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杨桃?
师小结: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有五条棱。在
我国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
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3)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结合词句和生活实际了解字义、词义。
3、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词语(带音节),重点强调
叮嘱: 词义,近义词。
严肃:肃的笔顺,做出严肃的表情。
审视:读句子,结合句子理解词义。给“审”选字义。
教诲:近义词“诲”右边的“每”还可以加上什么偏旁?
是什么字,怎样组词?
“确、度”还可以组什么词?
(2)抢读不带音节的新词。
(3) 认读词
三、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一句话说一说。(学生说)
3、选出你认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1)“我”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3)“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星。
(4)“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却
得到老师的肯定。
四、课堂练习,课后质疑。
1、比一比,组词。
晌( ) 诲( ) 幅( )
响( ) 梅( ) 福( )
2、先组词,再照样子写几组。
丁( ) 角( ) 申( )
叮( ) 确( ) 审( )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板书设计:
6、画杨桃
zhǔ
叮 嘱
严肃 审视 教诲
作业:
1、抄写生字。
2、继续读课文。
3、按课后练习继续预习课文。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画杨桃教学设计08-28
《画杨桃》教学设计09-26
《画杨桃》教学设计07-10
画杨桃教学设计11-10
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08-06
《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08-29
《画杨桃》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31
《画杨桃》教学设计15篇07-06
画杨桃教学设计(15篇)10-22
《画杨桃》教学设计(精选6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