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10 08:30: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时,通过让学生在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和长方形卷成侧面的活动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算法的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

  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发挥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使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闪烁各部分名称)

  1备材料时往往会比计算结果多一些,因为在具体操作时,尤其是在剪圆的时候会产生浪费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圆柱表面积中的侧面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一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有详有略,凸显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推导出了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时渗透“转化”思想,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解决问题,强化认知。

  (一)(多媒体出示圆柱形的油漆桶,无盖水桶、烟筒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的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通过回答让学生感知圆柱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意义。

  (二)根据要求练习。

  1、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12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只列式不计算)

  2、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8分米。如果它滚动1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呈现压路机压路情景)

  3、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5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结果保留整数)

  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教学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操作练习。

  根据练习要求,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

  讨论:要计算制作这个圆柱形物体用料的面积,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测量这些数据?

  测量:借助工具测量出需要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并做好记录。

  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一方面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1、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2、教师小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看它们求的是哪部分面积,再选择解答的方法。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以保证原

  3、思考,最终都探讨出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新课程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练习: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根据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测量,最后算出结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并且根据实物的特点想出了很多测量所需数据的方法,既合理又灵活。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实践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五、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围绕课的重难点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适时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圆柱表面积含义时动画闪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测量并计算圆柱底面积时动画闪烁圆内直径的测量方法,求圆柱茶叶罐侧面积时呈现茶叶罐侧面包装纸,利用圆柱表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课件呈现圆柱应用的实物图等等,形象直观,加深了学生对表面积实际计算意义的直观认识和理解,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经典】11-1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6-14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8-06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8-03

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8-21

《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7-26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0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6-24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8-07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