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

时间:2025-01-06 06:53: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精选[2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精选[2篇]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2.通过学生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在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和质变”的辨证规律。

  4.通过介绍化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玻尔巧藏诺贝尔金奖章

  丹麦有位叫玻尔的科学家,37岁时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尔被迫离开即将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奖章留在实验室。玻尔把金奖章溶解在盛有王水试剂瓶里。后来,纳粹分子窜入玻尔实验室,那个试剂瓶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从王水中把金还原出来,并重新铸成奖章。而玻尔配制王水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硝酸”。

  一、硝酸的强氧化性

  [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

  [讲解]从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物中是N02而非H2.进一步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的本质是+5价的氮得电子能力比H+1强。

  [学生实验]比较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

  [记录并讨论]

  反应现象

  产物

  浓硝酸+Cu

  1.Cu片:有大量气泡产生

  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绿色

  3.气体颜色:红棕色

  4.反应剧烈程度:剧烈

  5.触摸容器外壁:很热

  Cu(NO3)2、NO2和H20

  稀硝酸+Cu

  1.Cu片:有气泡产生

  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蓝色

  3.气体颜色:无色

  (打开止水夹后)无色变为红棕色

  4.反应剧烈程度:缓慢

  5.触摸容器外壁:温热

  Cu(NO3)2、NO和H20

  1.与金属反应:

  Cu+4HN03(浓)=Cu(NO3)2+2NO2↑+2H20

  3Cu+8HN03(稀)3Cu(NO3)2+2NO↑+4H20

  [讲述]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当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时,就配制成玻尔的“王水”溶液,王水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可以溶解金。铂等不溶于硝酸的金属。

  [设问]比较浓硫酸的性质,浓硝酸能否与非金属反应?

  [练习]与非金属反应:C+HNO3(浓)S+HNO3(浓)P+HNO3(浓)

  2.与非金属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P+5HNO3(浓)=H3PO4↑+5NO2↑+H2O

  [提问]硝酸与哪些金属及非金属反应?产物是什么?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有什么关系?

  [小结]反应规律:

  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属。

  ②常温下Fe、Al等金属在浓HNO3中发生“纯化”。

  ③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如稀HNO3可使石蕊试变红,而浓HNO3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④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浓HNO3的还原产物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O。活泼金属与极稀HNO3反应时,还原产物复杂,可为NO、N2O、NH4NO3等。

  ⑤非金属单质可被HNO3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

  ⑥王水(浓HNO3和浓HCl按体积比1:3配制)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溶解Au、Pt。

  [强调]反应物或条件不同,硝酸产物发生变化:NO2、HNO2、NO、N2O、N2、NH3。

  如:4Zn+10HNO3=4Zn(NO3)2+N20+5H2O

  注意:4Zn+10HNO3(稀)=4Zn(NO3)2+N20+5H2O

  [设疑]浓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是否也剧烈?

  [学生实验]浓硝酸十铝片

  [讲解]钝化原理:铁、铝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表面被氧化为牢固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酸与内层金属进一步反应。

  3.铁、铝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

  [提问]浓硝酸的运输和贮存可用何种物质制的`容器?

  [展示]一瓶呈黄色的浓硝酸,问为什么呈黄色?

  4.不稳定性

  4HN03==2H20+4NO2↑+02↑

  [提问]硝酸应如何贮存?

  [设疑]有人认为,“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还原产物的化合价,浓HN03中的氮从+5降为+4而稀HN03,中的氮从+5价降为+2,从化合价变化可以判断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从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的反应条件。剧烈程度分析。

  [讲述]硝酸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在实验室里,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2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合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离子建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建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设问]自然界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化合物,那么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由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组合而成的。

  [教师讲解]很好,那么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化合物的?

  [学生回答]化学键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教师讲解]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

  [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

  [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黄色火焰,白色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设问]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

  (钠原子易失电子,而氯原子易得电子)

  Na-e-Na+Cl+e-Cl-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讲解]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得失而分别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结合成离子化合物。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补充说明]静电作用:带正电的.离子与带负电的离子间的吸引作用、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排斥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强调]①成键的主要原因:电子得失

  ②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③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④成键元素: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⑤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设问]应指出NH4Cl、NH4NO3等化合物中也存在离子键,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

  [问题解释]略

  [过渡]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入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种式子电子式。

  [板书]2.电子式

  [教师讲解并板书]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所表示的式子,电子用或*来表示。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另外:

  ①阳离子的电子式用阳离子符号来表示;

  ②阴离子的电子式用带负电的方括号来表示,括号内应达稳定结构;

  ③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

  (1)书写方法:

  ①原子:标出最外层电子数

  ②简单阴离子:

  a:写出最外层子:2、8

  b:加上[]

  c:左上角标出n-表明电荷。

  [举例练习]:H、Mg、Cl、O

  ③简单阳离子:仅在左上角标n+表示所带电荷,不要写出最外层电子。(就是其离子符号)

  ④原子团:

  a:写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

  b:加上[];

  c左上角标n+或n-。

  [举例练习]:氢氧根、过氧根、氨根。

  ⑤离子化合物:a:写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b:对称、分散、美观。c:对相(18)

  ⑥离子不能合并。

  举例:NaClMgCl2

  练习:Na2OCaOCaF2

  ⑥特殊化合物的电子式:Na2O2NaOH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Na+:C。l:Na+[:Cl。:]-

  [学生练习]NaCl、MgBr2的形成过程。

  [课堂小结]

  ①离子键的成因、表现形式、成键元素、成键粒子等;

  ②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及离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③简介NaCl晶体的结构。

  [作业]完成课外练习,预习下一节课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01-07

(通用)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11-21

高中安全教案06-15

安全第一课教案11-28

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08-22

小班安全第一课教案10-17

小学安全第一课教案08-04

中学安全第一课教案07-17

2023年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12-16

2022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