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28 09:56: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引导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学会尊重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帽子。

  师:那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帽子吗?

  生:不知道。

  师:让我们问问它,你的主人是谁啊?

  a:我的主人是个可爱的女孩,她叫珍妮。

  生:没有。

  师;:老师也没看到过,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她的故事吧。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教师范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1.珍妮是谁?2.珍妮为什么戴帽子?3.疾病使珍妮繁盛了那些变化?学生带问题去再读课文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答案。

  同学们想一想,头发都掉光了的珍妮,会变成什么样子?

  (丑,吓人,不敢出门)那她会用什么办法去掩饰自己这个小秘密呢?

  那珍妮的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会想什么办法帮助执泥呢?

  多可怜的小姑娘啊,让我们带着同情再来读一遍这一段。

  1.珍妮来上学,心情是怎样的?

  忐忑不安。

  2.她戴了帽子为什么忐忑不安?

  怕同学看到她戴帽子感到奇怪,会好奇她为什么戴帽子,更害怕她帽子下的秘密被发现。

  3.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候她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她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她想进又不知道怎样面对她的同学们。

  (四)让我们怀着这种紧张的心情读一下第四段,看看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当她进教室的'时候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班里每个同学都呆着帽子,他们的帽子五花八门。

  2.珍妮的帽子和其他同学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显得平平常常了,很普通。

  她的心情变得轻松了,没有压力了,由开始的不活泼变得又活泼起来了,变得轻松自如了。

  4.同学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珍妮觉得自己和没有什么两样了?在这之前是什么阻碍了她与伙伴们自如夫人见面?(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曾经珍妮怕自己独自戴帽子会引起同学的注意,那样掉发的秘密就可能被发现,没想到班里的同学每人都呆着一顶帽子,而且比她的帽子更新奇,她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了,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原来心中的自卑、害怕、担心都消失不见了,所以珍妮才会放心的与同伴交流了。

  珍妮完全忘记了戴帽子的烦恼,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了。

  同学们来想一想,海伦老师为什么让同学们都戴帽子,是为了什么?为了让生病的珍妮勇敢面对缺陷,让她能心情愉快的来上学。

  总结:珍妮又像从前那样快乐了,多亏了海伦老师的良苦用心啊。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老师同学对珍妮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奖励评价标志等。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兴趣,调动求知情感,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体会情感打下基础。读文识字:

  1、从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2、带着疑问,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3、生生字识记情况。全会的被评为“识字大王”。

  4、小组长检查生字,评出本组的“识字大王”。

  5、课文的朗读情况。

  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识记文中生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又调动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

  理解课文:教师感情范读。学生听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顺着学生的疑问分析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悟)解以下问题:

  1、故事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以珍妮的帽子做线索?

  2、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对珍妮的关爱?(段、句、词)。

  4.如果你是珍妮你会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5、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从文章题目上,引导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采用合作互助的形式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们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珍妮的帽子教案01-07

《帽子》教学设计02-03

《帽子和鸟窝》教学设计07-11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11-10

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7-11

《īūǖ》教学设计06-09

《》教学设计09-27

晨光教学设计|晨光教学设计资料|09-05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引导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学会尊重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帽子。

  师:那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帽子吗?

  生:不知道。

  师:让我们问问它,你的主人是谁啊?

  a:我的主人是个可爱的女孩,她叫珍妮。

  生:没有。

  师;:老师也没看到过,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她的故事吧。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教师范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1.珍妮是谁?2.珍妮为什么戴帽子?3.疾病使珍妮繁盛了那些变化?学生带问题去再读课文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答案。

  同学们想一想,头发都掉光了的珍妮,会变成什么样子?

  (丑,吓人,不敢出门)那她会用什么办法去掩饰自己这个小秘密呢?

  那珍妮的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会想什么办法帮助执泥呢?

  多可怜的小姑娘啊,让我们带着同情再来读一遍这一段。

  1.珍妮来上学,心情是怎样的?

  忐忑不安。

  2.她戴了帽子为什么忐忑不安?

  怕同学看到她戴帽子感到奇怪,会好奇她为什么戴帽子,更害怕她帽子下的秘密被发现。

  3.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候她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她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她想进又不知道怎样面对她的同学们。

  (四)让我们怀着这种紧张的心情读一下第四段,看看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当她进教室的'时候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班里每个同学都呆着帽子,他们的帽子五花八门。

  2.珍妮的帽子和其他同学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显得平平常常了,很普通。

  她的心情变得轻松了,没有压力了,由开始的不活泼变得又活泼起来了,变得轻松自如了。

  4.同学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珍妮觉得自己和没有什么两样了?在这之前是什么阻碍了她与伙伴们自如夫人见面?(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曾经珍妮怕自己独自戴帽子会引起同学的注意,那样掉发的秘密就可能被发现,没想到班里的同学每人都呆着一顶帽子,而且比她的帽子更新奇,她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了,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原来心中的自卑、害怕、担心都消失不见了,所以珍妮才会放心的与同伴交流了。

  珍妮完全忘记了戴帽子的烦恼,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了。

  同学们来想一想,海伦老师为什么让同学们都戴帽子,是为了什么?为了让生病的珍妮勇敢面对缺陷,让她能心情愉快的来上学。

  总结:珍妮又像从前那样快乐了,多亏了海伦老师的良苦用心啊。

珍妮的帽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老师同学对珍妮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奖励评价标志等。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兴趣,调动求知情感,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体会情感打下基础。读文识字:

  1、从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2、带着疑问,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3、生生字识记情况。全会的被评为“识字大王”。

  4、小组长检查生字,评出本组的“识字大王”。

  5、课文的朗读情况。

  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识记文中生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又调动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

  理解课文:教师感情范读。学生听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顺着学生的疑问分析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悟)解以下问题:

  1、故事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以珍妮的帽子做线索?

  2、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对珍妮的关爱?(段、句、词)。

  4.如果你是珍妮你会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5、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从文章题目上,引导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采用合作互助的形式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们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