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我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①“安”字表现了什么?]
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② “悠”字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节导读:第1小节写“我”想像桃花一样迎接春天的到来,用自己的手把春天打扮得更美。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③“伸进”“汲取”写出了什么?]
节导读:第2小节写“我”要使树木长得更旺盛,为绿化作贡献。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④两个“望”字表现了什么?]
节导读:第3小节写“我”把蓝天比作课堂,要去探索蓝天的奥秘,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
[⑤“小草”“小花”的梦想表明了“我”怎样的追求?]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⑥“更是”和“最大”表明了什么?]
节导读:第4小节写“我”远大的理想。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⑦为什么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呢?]
节导读:第5小节写“我”把想象当成了现实,要去和爸爸妈妈商量呢。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①“听不见”“哪管”说明了什么?]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②嘴角为什么漾着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③“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说明了什么?]
节导读:《街头》写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专注,街头的喧闹、时间的流逝他都浑然不觉。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④作者是怎样写溪水的?]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⑤红蜻蜓立在钓竿上,说明了什么?]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⑥草地上蹦跳着笑声说明了什么?]
节导读:《溪边》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⑦这一句是怎样写孩子的?]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⑧“钻”字表现了什么?]
节导读:《江上》写江上孩子们尽情戏耍玩闹的情景。
曾学过的儿童诗。
一、出示课文题目,朗诵诗歌
1、出示课文题目《儿童诗两首》,询问学生还知道哪些儿童诗。
可以说出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诗歌。
二、朗读诗歌,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读诗歌中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A、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B、你有什么感受?“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啊,飞”又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地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一说。
学生甲:在阳光下,春风中,“我”翩翩起舞。
学生乙: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朗读诗歌,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说说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儿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明白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玩耍的场景。
①《我想》都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我想变小草、小花、柳絮和蒲公英”“我想飞”。)
②《童年的水墨画》分别描写了哪些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3)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诗句的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总结全文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绝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
我们曾经阅读过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让我们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1、重视朗读训练。
《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可以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
如《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指导学生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写下来。
儿童诗两首
我想——丰富的想象力,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生活的快乐
1、精彩教案——培养诗性心灵。
《儿童诗两首》与前几篇文章最大的不同是,它是成人幻化成儿童,以儿童的笔调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想象审视世界。所以它不是记录真正的童年,而是一种渴望童真的表现。因此,教学时教师千万不要进行分析,而要让孩子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可爱,从而感悟童年的乐趣。孩子在心理上与儿童诗是相契合的,反而是老师要蹲下身子走进这两首小诗,只有自己被这两首可爱的小诗打动,才能在课堂上与孩子一起分享读诗的快乐。
诗歌是用心灵的想象抒写的,它是生活情趣、生活态度、审美价值的综合体现。建议教师教这两首诗歌之前,多读一些儿童诗歌,读到心情爽朗,读到情不自禁地看到小花儿就想写一首儿童诗时,怎么教学就不是问题了。
然后,还要引导孩子进行儿童诗歌的创作。可能有的老师都会这样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不过更主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孩子诗性的心灵,让他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美,时时都有写诗的冲动。
2、儿童诗《爱之歌》。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一只黄金鸟,飞向你,歌声嘹亮,翅膀斑斓,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相关文章:
《儿童诗》说课稿02-16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7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24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16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04-09
五年级下册科学的精彩教案10-24
五年级下册的教学计划03-11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1-16
五年级下册语文工作总结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