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8 10:00: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估计活动中,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估计的方法。

  2、在估计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加深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了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估计物体的长等。

  本节课要求学生先估计有多少片树叶,再具体地数一数。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从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估计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能提供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如实物展示平台、电脑多媒体),学生基本是城市的学生,但有部分学生基础不够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在本节课中,有些活动安排为四人小组,目的在于让学生互相之间有所帮助、启发,互相学习。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1)开联欢会买糖,需要知道一罐糖大约有多少颗?

  (2)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需要知道电影院约有多少个座位?

  (3)写一篇作文,需要知道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提出问题: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只要一个大概数据或无法细数的情况时,该怎么办?

  生1:可以猜想。

  生2:以前我们学过估计,可以用估计的方法。

  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学会如何进行估计。

  (反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平时很少能想到用估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感到估计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平时就发生在身边,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

  1、活动1:买糖

  师:学校要开联欢会了,准备买些糖,商场里有这样三种包装的糖。(出示糖罐)第一罐约有50颗糖。请你仔细观察,然后估计第二、第三罐约有多少颗糖。

  生:第二罐约有100颗糖,第三罐约有糖果150颗。

  师:你是怎样进行估计的?

  生1:我是根据第一罐有50颗糖进行估计的。

  生2:我发现,第二罐糖大约是第一罐的两倍,第三罐糖大约是第一罐的三倍。

  (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估计的方法,根据第一罐来估计另两罐糖的颗数。)

  2、活动2:估计题目数

  师:有一张口算试卷,题的数量很多,老师想知道这张口算试卷约有多少道题,你能帮帮我吗?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估计的方法,然后集体交流。)

  生:我们估计有200多道题。

  师:你们是怎样估计的呢?

  生1:我先数了一下一列大约有30道题,共有8列,大约就有200多道题。

  生2:我们将这张试题对折,发现半张试卷大约有100多道题,那么一张试卷大约就有200多道题。

  (反思当我提出要学生帮忙时,学生的'热情一下高涨起来,在小组讨论中,很快就找到了估计的标准。学生从中体会到要估计数量比较多的事物时,首先要找到一个标准。)

  3、活动3:数黄豆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再派大家完成一个任务“数黄豆”。这些黄豆装在袋中,每袋大约有多少粒?

  (四人小组估计,然后集体交流。)

  生1:我们估计有500多粒。我们先用手抓一把,数了一下大约有50粒,然后估计袋中的黄豆大约能抓10把。

  生2:我们估计有500多粒。我们找了一个小量杯,先估计一量杯大约有20粒,袋中的黄豆需装25量杯。

  生3:我们把黄豆堆放在桌子上,分成大体相同数量的10堆,数其中的1堆是52粒,10堆就是500多粒。

  (三)课堂小结

  师:想一想在上面的活动中,同学们是如何进行估计的。

  (反思学生的想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无论是分、抓,还是数、量,都体现了一种方法:先找一个标准或先确定若干份中的一份是多少,再估计整体有多少份。)

  活动4:有多少片树叶

  师:智慧老人也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估计书上第39页的树叶有多少片。

  (1)观察图,做出估计,并将估计的结果写下来。

  (2)验证估计的结果,具体数一数。

  (3)集体交流估计的方法。

  生1:我先数出2行有30片,再看树叶大约有7个2行,所以大约有210片。

  生2:我觉得可以用同样大的正方形圈起来,看一个正方形内有多少片树叶,然后看看可以分几个正方形。

  师:你又是怎样数的呢?

  生1:我先将它分成两行一组,两行有30片,数有7个两行,7组就是210片,再加15片就是225片。

  生2:我将它平均分成四份,数其中的一份是50片,4份是200片,再加剩下的25片就是225片。

  生3:我们的方法与他们的基本相同,但他们的方法更好一些。

  (反思二年级学生还未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所以这种每行有15片,有15行的计算还不能直接计算出来。但有了前面三个活动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地就想到将这些树叶先分若干份,数其中一份的方法。)

  (四)深化练习

  在报纸上找一篇文章估计有多少字。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最佳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 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 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人和物的个数。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

  3、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指物数数。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指物数数。

  教学准备: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你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会数数吗?会看钟表吗?会认识积木的形状吗?买完东西会算帐吗?这些生活中的事情都离不开数学。现在请小朋友看数学书的封面,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画面中三个小朋友手里拿着的.彩色纸鹤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挂图:

  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看一看图里都有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同桌互说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引导学生有序观察说完整地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你能数出各种东西的数量吗?)

  师:“有几面国旗?还有什么的数量也是1?”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10的人或物。

  (3)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3、联系实际,观察教室里的实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几盏灯?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呢?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5页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对应的数字。

  2、指名到黑板前指着任意一个圈内物体数出物体个数,读出相应的数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1、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并数一数个数。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数一数

  教材第2~5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初步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爱科学和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

  “美丽的校园”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头数数

  “同学们,你们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同桌两人一组互相数数。

  集体交流:先请几个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同学们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数几次。

  二看图数数

  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显示:一所美丽的校园。

  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学生:“老师好!”同时敬礼。老师:“同学们好。”),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然后出示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哨音或鸟叫声)及美丽的校园。

  老师启发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这里有什么,数量是多少呢?”

  先让学生自由地观察。

  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

  最后全班交流,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当学生每说完一种时,老师启发提问:“还有什么?”

  2、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老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按数目从小到大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

  (1)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

  提问:“图中有几位老师?”

  回答:“一位老师。”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位老师并加上圈。

  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

  引导学生答出:“一面国旗,一个小花坛,一个足球场……”

  老师引出:像这样,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课件同时在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学生自己读一读,认识数字“1”。

  (2)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老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同学到前边数给大家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然后让学生自己再指一个数一个,重数一遍。注意口、手要一致才能数对。

  (3)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逐一板书出1~10各数。

  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数。

  同桌互读。

  集体交流,先找学生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游戏结束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

  还可以拿1~10的10张数字卡片玩“儿童读数”游戏:把卡片背面朝上拿好,然后翻一张,看谁很快认出是几,这张卡片就先归谁,最后谁得的卡片多,谁就是获胜者。游戏结束后把卡片归还。

  3、数身边的实物。

  刚才这幅图中有数量是1的,是2的,是3的……

  你身边的人和物哪些是这些数量呢?请仔细观察,看谁说得多。

  老师引导: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几支铅笔?一组有几名同学……

  可引导学生这样叙述:我有3支铅笔,用3来表示;一组有5名同学,用5来表示……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一的第1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认真数。

  2、练习一的第2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上面四幅图中小动物的个数,再数一数下面四幅图中小圆圈的个数,然后把上、下相同个数的图片连起来。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2、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演示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计划:

  X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观看课件,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初备):

  (含:导入、课程讲授(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小结、作业设计等)

  集体备课

  (批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老师会带领你们一起探索数学王国里的奥秘,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一数。

  (板书课题)出示教材2~3页的主题图(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这幅图画是什么地方?图里都有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小结: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自主探究数数的方法

  1、数图中各种事物的数量。

  (1)同学们认真地数一数,图中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说明: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可以用数“1”表示。(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2)同学们再仔细地找一找,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是1?(一位老师、一个足球……师板书“1”,全班齐读)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不同事物的个数时,同一种数量就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

  (3)图中有几个看球的小朋友?有几个单杠?图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是2?(生观察后汇报,师板书“2”,全班齐读)

  (4)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在踢足球?图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是3?(生观察后汇报,师板书“3”,全班齐读)

  (5)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向日葵有几棵?(生观察后汇报,师板书“4”,全班齐读)

  (6)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请同学们用上面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活动卡的内容。(出示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要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

  小结:我们要想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就要一个一个有序地数。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模仿能力强,有序意识弱。学生在观察主题图的时候,一般都是盲目地去观察,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观察,而是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即按从小到大表示相同数量的事物去观察。在自主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依照老师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有顺序地数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按一定的顺序数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做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1)教师先和一名学生做示范,例如:老师说1,学生就伸出与之相对应的`1根手指。

  (2)同桌之间互相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

  (3)选一个小组到前面做游戏。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有趣的游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达到了在全班范围内对新知识进行巩固的目的。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认读1~10各数。

  (1)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1~10各数。

  (2)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事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所学的1~10各数来表示。

  (生先观察,再自由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读,最后打乱顺序让学生读,要求一步步提高,目的是让学生不要受数字顺序的影响,而是真正地去认识数字。通过数、找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总结提升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用1~10各数来表示。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 、7、8 、9、10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分析: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并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知道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3、会背诵乘法口诀吗?(共同的答案不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所以在课的伊始,我想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感到应该有序的数,多角度的数。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孩子们,动物学校正在开运动动动会呢,你们快看小猫班和小猪班的检阅队伍走过来了(课件出示小猫班和小猪班都是12人,但是小猫班是整齐的排列,小猪班是散乱排列),每个班级有多少个小动物呢?我们快来数一数吧!(板书数一数)

  (学生观察数)

  师:数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可能回答:

  生:小猫班队伍排列非常整齐,很容易就算出有多少小动物。小猫班每排有3只小猫,一共有4排,3+3+3+3=12只一共是12只。(师板书算式并介绍相同加数)

  生:小猪班一个个数是12只小猪。

  生:小猪班站的齐,小猫班站得不齐。

  生:小猫班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一下子就能看出每排是3只,只要加4个3就可以了,而小猪班得一个一个的数

  师:说的真不错,你看小猪班站的多整齐呀,今后我们在站队的时候也要像小猪班学习。

  【设计意图】对不规则、规则物品计数,列式,简单比较异同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活动一:数熊猫

  师:同学们,你看小熊猫班也走过来了,熊猫班的参加检阅队伍的一共有多少人个呀?你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看书,边看边数。

  生汇报

  生:15只,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5个5个数的。

  师:你能数给大家看看吗?

  生:我是一横行一横行看的`。生边说边数

  师:你可真了不起能和前一个小朋友有不同的数法。

  师:我们也一起来像他一样数数好吗?5、10、15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5+5+5=15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要把是怎样数的告诉给大家,并列一个算式。

  生:我是一竖行一竖行数的3、6、9、12、15

  生:3+3+3+3+3=15

  师:你可真聪明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图数数了。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3+3+3+3+3=15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预设:学生也有可能出现下面的数法,生:我是横着2行2行数的,用10+5=15

  生:我是竖着两行两行数的6+6+3=15

  师把学生的算式都列在黑板上然后进行比较

  5+5+5=15

  3+3+3+3+3=15

  6+6+3=15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教师结合黑板上的三个算式比较三种不同的数的方法)

  生:都是加法但是加数不一样,生:有的是加数都相同,有的是不同的。

  师:那我们看看这三种数法哪一种能最准确不容易数错。

  通过讨论孩子能发现第一种和第二种。

  师:其实方法3和方法2本质是相同的,6是把两个相同加数先加,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手指着每一行或者列,一行行或一列列数,不容易重复或者遗漏,也容易检验。

  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生:因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所以列出的结果算式不一样,但是结果一样。

  生:为了能更准确的计算出结果我们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数一横行一横行或一竖行一竖行的数。(黑板上只留下相同加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

  活动二:数圆片

  师:小松鼠班的检阅队伍走过来了请把书打开到第2页,每一个圆片代表一个小松鼠,快来数一数吧?

  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看看你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同桌合作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

  生:我们列了两个算式,首先我们是一排排数的,4个6所以

  列式为6+6+6+6=24(个)然后我们又一列列数的6个4所以

  列式为4+4+4+4+4+4=24(个)

  学生边汇报师边板书

  师:看着黑板的算式,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放开的说,数的角度不同算式不同;可以列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都是相通的加数相加,加数不同,但是结果相通同)

  【设计意图】再次数,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多,由数实物到数图形,抽象程度上也有提升。

  活动三:数格子

  1、师: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发现可真不少哇!小熊猫北北要参加跳格比赛,还要数出有多少个格子,翻开书的第三页,如果你是北北,你想怎么数呢?想好后在书上列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又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1:我可以列出算式,10+10+10=30(个)

  生:我列的是3+3+3+3+3+3+3+3+3+3=30(个)。

  板书

  【设计意图】三数格子图,是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为学生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联系拓展,领悟新知

  1、活动四:数苹果

  师:运动会结束了,熊猫老师看到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优秀,于是决定要用苹果来奖励他的学生,课件出示(教材中给出了加法算式,只需要填上结果,用课件出示时,去掉算式,让学生充分独立思考。),把你看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生:有5盘苹果,每盘里有3个。

  师:谁能提个数学问题?

  生:5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该怎样列式呢,写在练习本上,生列式:3+3+3+3+3=15(个)

  板书3+3+3+3+3=15(个)

  师:如果现在有同样的6盘怎样算呢?10盘呢?请女同学解决6盘怎样计算,男同学解决10盘怎样计算

  指名学生说算式。

  板书算式3+3+3+3+3+3=18(个)

  师:如果有这样的10盘呢?

  生说算式3+3+3+3+3+3+3+3+3+3=

  师:如果有这样的15盘呢?

  生说算式:3+3+3+3+3+3+3+3+3+3+3+3+3+3+3=

  师:那100盘呢?现在请你在本了上列出算式

  生可能会说出结果,要给予表扬,有的不去写,教师质疑

  师:为什么不写呀?

  生:这也太多了。

  师:是呀你们说的都不错,我们来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用乘法就方便了!

  3、你们想了解乘法这个新朋友吗?下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乘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到写这些加法算式越来越麻烦,进而使他们联想到能否有简便的方法。再通过看书上智慧老人说的话,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板书设计:

  设计中生的语言是根据试讲后学生的发言进行的预设。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一数》教学设计06-27

数一数教学设计03-2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01-0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13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8-1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02-22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3-17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5

【精】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