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擦力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摩擦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摩擦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力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让小朋友在活动小认识摩擦力,初步了解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
培养小朋友对摩擦力的兴趣,发展动手能力。
难点:
操作技能的掌握。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积木、瓶子、笔、拔河绳等。
活动过程:
1通过活动让小朋友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1)让小朋友用手搓桌面,用脚搓地面,然后说说感觉?(有一种力阻碍磨擦即摩擦力)
(2)再让小朋友扫地,擦黑板,擦玻璃,了解扫帚与地面问、板擦与黑板间、布与玻璃之间也存在摩擦力。
2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辆同样的小汽车在相向斜画的积木上往下滑,其中两个斜面上分别铺有一块毛巾,一块手帕,让小朋友看看想想哪辆汽车走得最快,哪辆汽车走得最慢,说说为什么?(铺有毛巾的斜面上的汽车走的最慢,因为毛巾最粗糙摩擦力大。斜面上铺有手帕的'汽车走得最快,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1)拧紧的瓶盖打不开怎么办?引导小朋友回忆用肥皂洗手滑溜的感觉,尝试用肥皂水把瓶子打开,因肥皂水可减少摩擦力。
(2)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自行车链子转动不灵活怎么办?(给幼儿提供石蜡、柴油让小朋友尝试,用减少摩擦力来解决问题?)
(3)你手中的钢笔怎样才不易被别人拔出?爬杆时怎样爬的快?(让小朋友亲自体验活动,从中得出答案:用力握紧(或夹紧、可以增大摩擦力):
(4)在地板坎教室里走路易打滑怎么办?(穿上带花纹的鞋子,加大摩擦力)
(5)下雨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马路上行走,怎样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可以在路上放些木屑、煤灰和黄沙,加大摩擦力)
活动延伸:
把材料放入操作区便于小朋友继续操作活动:
评量:
下面的问题是问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为什么用力系鞋带?滑冰鞋上为什么装有铁轮子?
活动结束:
有些科学概念在活动中的出现,不是让小朋友掌握,而是便于老师理解指导,因小朋友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应在实验活动和游戏活动小渗透科学知识,目的在于激发小朋友的兴趣,懂得粗浅的道理。
摩擦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阻碍作用。
(2)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体验用弹簧测力计粗略的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阻碍作用的过程,领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探究阻碍作用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设计“探究影响阻碍作用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课本、自主设计的PPT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等。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毛巾、棉布、木板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1、提前把两本书交叠在一起,找两个学生到台前来帮老师把重叠在一起的书分开。
2、播放冰壶运动视频。
3、提问为什么两本书不能分开呢?为什么冰壶运动员的鞋底要用不同的材料呢?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两个学生到台前来,手握书脊,向后用力拉书,学生会发现拉不开书,激发学生兴趣。
认真观看视频
学生会认为很容易就会把书分开,在看到书拉不开以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冰壶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运动员鞋底的材料不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体会阻碍作用
1、请同学们伸出你的一只手,按压在桌面上,前后滑动,体会桌面对手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2、同学们,现在加大手对桌面的压力,再试一次,再次体会,有什么感受?
3、现在,请同学们用手压着桌面向前,但是手相对于桌面静止,再次体会桌面对手有什么作用。
4、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哪些场景存在这样类似的阻碍作用。
5、我们发现这种阻碍作用,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同学们想一下,两个物体要满足什么条件才会有阻碍作用。
桌面在阻碍着手的运动
阻碍作用变大了
桌面还是对手有一个阻碍作用
洗碗、拖地、擦黑板、推桌子、洗脸、穿衣服、拔河、玩滑梯、搓澡
(1)接触并挤压
(2)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接触面粗糙
动手操作,体验滑动时受到阻碍的情况,为认识阻碍作用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
阻碍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阻碍作用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阻碍作用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猜想
(1)可以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小实验,比如橡皮、一次性手套、铅笔、铅笔袋等;
(2)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板书猜想
二、实验探究
1、提供器材:
A组: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毛巾、棉布。
B组:粗糙程度不同的滑块、木板、弹簧测力计。
我们猜想的因素有这么多,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什么实验研究方法?
阻碍作用的大小用什么测量呢?
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出阻碍作用的大小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如何测量阻碍作用的大小?
(2)物块要满足怎样的运动条件?
(3)研究实验方案并设计表格
把猜想分到不同的组,左边的组:探究阻碍作用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关系;右边的组:探究阻碍作用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的关系。
我们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相互抵消,拉力和阻碍作用想要相等的话,物块需要做匀速运动。
3、宣布开始实验
指导某组学生采用固定木块的.方法进行实验,并拍摄视频,传到大屏幕上。
4、实验结束,找学生说实验结论
板书:压力越大,阻碍作用越大;接触面越粗糙,阻碍作用越大。
5、在刚刚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好多组的同学都遇到一个问题:不容易控制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做匀速运动,大家是不是都遇到这个问题了?怎么解决呢?
既然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容易控制,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木块静止,合力为零,木块受到的阻碍作用和拉力相等,即便木板没有匀速运动,阻碍作用和拉力也相等。
7、大家说这组的方案好不好?能够想到这个方案很棒,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我们还可以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做哪些改进呢?
8、同学们想一下,在刚刚的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有没有向下的运动趋势?为什么?
既然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有误差,那我们要怎样放置呢
9、展示改进的测量阻碍作用大小的教具。找同学上来帮助老师完成实验。
学生提出猜想并说明依据
猜想一: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二: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与接触面积有关
猜想四:与运动速度有关
阻碍作用
回答:控制变量法
回答:弹簧测力计
回答:不能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提出测量拉力的大小就可以求出阻碍作用,实验过程中要求匀速拉动木块。
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报告
不同接触面积
弹簧测力计示数/N
不加钩码
加一个钩码
加三个钩码
平放
侧放
不同接触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N
速度快
速度慢
木块
砂纸毛面
砂纸钩面
学生回答:
阻碍作用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阻碍作用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阻碍作用越大。
阻碍作用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和速度无关。
回答,弹簧测力计有向下的运动趋势,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
回答可以把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
发散思维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实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锻炼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实验方案。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阻碍作用越大;压力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匀速拉动物块有难度,学生们都会遇到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这一问题,减小实验误差。
探究阻碍作用的方向
阻碍作用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组织学生按要求体验阻碍作用的方向
(1)手按毛刷,让它在静止的木板上向右运动。
(2)用手按住毛刷不动,让木板向左运动。
(3)用手按住毛刷不动,让木板向右运动。
教师巡视,用手机拍摄一组学生的数据,传到屏幕上。
通过刚刚的体验,你们得出阻碍作用的方向是什么?找拍摄组的那组学生回答
板书:阻碍作用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学生可能会回答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小组合作按要求完成体验,并填写表格
牙刷底部弯曲方向
受力方向
牙刷运动方向
牙刷相对木板运动方向
回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在第二组实验中,毛刷没有动,但是它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毛刷受到的阻碍作用向左
学生实验过程利用手机投屏到大屏幕上。
毛刷的形变十分明显,通过实验,能够很直观的看出毛刷的受力方向,从而分析出阻碍作用的方向,结合毛刷和木板的运动情况,分析得出阻碍作用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如何增大和减小阻碍作用
1、是不是所有的阻碍作用都对我们有害呢?
2、哪些阻碍作用对我们是有害的?
3、能不能用刚刚探究出来的实验结论想出增减阻碍作用的方法?
4、提问学生如果汽车雪地里打滑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5、播放视频片段:保安大叔用扫把解决汽车雪地里打滑。
6、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减阻碍作用的实例呢?
7、播放视频增减阻碍作用的视频
8、找学生总结增大和减小阻碍作用的方法。
列举有益阻碍作用的实例。
擦黑板、自行车刹车、鞋底与地面的阻碍作用、橡皮擦与纸的阻碍作用、削铅笔时笔与刀片的阻碍作用、拧瓶盖手与瓶盖的阻碍作用。
列举有害阻碍作用的实例。
人拉物体时物体与地面的阻碍作用、机器零件之间的阻碍作用造成机器的损耗、粉笔与黑板的阻碍作用造成黑板的磨损、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的阻碍作用。
回答两种增大阻碍作用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两种减小阻碍作用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阻碍作用: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阻碍作用: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3)滚动代替滑动
(4)接触面分离
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增大和减小阻碍作用的方法。
课堂检测
1、大屏幕展示自行车各部分名称,找出哪些部位存在阻碍作用,分出有益阻碍和有害阻碍,并回答是如何增大和减小阻碍作用的。
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没有阻碍作用会怎样,播放视频。
3、我们可不可以给这个阻碍作用起一个名字,同学们有没有好的想法?
我们就把这个阻碍作用称为摩擦力。
细分三种摩擦力
我们刚开始上课时两本书的书页之间的阻碍作用是什么摩擦?冰壶在运动的过程中受的摩擦是什么摩擦?
利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轮胎和手把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阻碍作用;
(2)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阻碍作用;
(3)在链条部位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阻碍作用;
(4)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增大压力来增大阻碍作用;
(5)车轴处装有滚珠,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阻碍作用;
(6)车轮做成圆形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阻碍作用;
书页之间是静摩擦力
冰壶是滑动摩擦力
当堂巩固
课堂总结
1、阻碍作用的方向
2、阻碍作用的产生条件
3、阻碍作用的影响因素
师生互动。学生总结,教师整理归纳。
课后作业
1、观察家里面哪些地方有阻碍作用,是有益阻碍作用还是有害阻碍作用。
2、利用网络,学习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并思考以下问题。
【摩擦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摩擦力教学设计01-26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反思04-22
《摩擦力》教案03-10
《摩擦力》说课稿06-09
《摩擦力》说课稿12-29
《īūǖ》教学设计06-09
教学设计07-11
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