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以及和他有关的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学生提问。
4、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在《跳水》中我们采用了初读感知,合作探究,品析体会(逐步出示课件)的学习方法,今天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靠自己来解决,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说呢?
二、初读感知
1、师: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
3、交流。
4、师或生小结: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
三、精读课文
1、师:海难的发生,始料未及,在课文的描写中一定有许多地方让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出示的。三个问题读这些地方,读中的感受你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待会我们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
3、师:请同学们把自主学习的收获和同学一起分享一起探究吧!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四、细读探究
1、大家合作的那么默契,那么愉快,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大,老师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2、学生交流。
过程:
(1)你们小组想交流对什么问题的看法呢?
(2)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的呢?
(3)你能读好吗?
(4)其他小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也来谈一谈吧!
(5)场面是如此的混乱,这里有一个录象片段,同学们可以一起感受。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悲惨的海难,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船上二千多的人在一片混乱之中,拼命挣扎。
(6)看完后,你们又有一些什么感受,能告诉我们呢?
(7)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第7、11节,边读边体会。
(8)场面混乱到极点,再不用枪威胁大家,一定会不可收拾,在这种情急万分的情况下,用枪胁迫是必然。从课文第9,30,31,32节,我们也体会到了。
(9)在船长镇定指挥的20分钟里,一个个生命被挽救,而惟独自己却随着轮船沉入大海,难道他忘了自己了吗?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10)师小结:撞船后,哈尔威想到的是船上的人们,想到的是他们的生命,完全把自己抛在了一边。
(11)凝望着在夜色中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哈尔威船长,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12)这个黑色的雕像牢牢地刻在了脱险的60个人心中,也深深印在了我们心中。让我们怀着敬意齐读课文32-40节。
五、悼念船长
1、师:船长是可歌可泣的,船长是可敬可佩,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怀念船长吧!你可以写一首诗献给他,也可以写一两句话追悼他,也可以画一幅话赞颂他!
2、生写。
3、交流。
4、千言万语道不完我们对船长的无比怀念,无比敬意,就让我们献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全体起立,敬礼!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2
学习目标:
1、学习哈尔威船长勇敢、镇定、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小说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塑造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英雄故事的兴趣。
学习重点:
1、感悟哈尔威船长作为一个英雄的特有本质。
2、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学习小说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题,交流信息
背景:媒体出示:英雄
1、师述:“英雄”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每个人的心中
会有自己崇拜的英雄,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2、学生交流(抽2—3名)
3、师小结:“英雄”壮举不胜枚举,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外国的英雄。
4、出示课题,齐读
九“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
———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
5、师:认识英雄先来认识作者,对作家雨果你了解多少呢?
6、学生交流了解的信息,教师出示雨果的图像及简介等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完成课后练习1
2、这是一部小说(纪实性)
3、小说三要素: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环境、人物。
4、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分段(根据情节)说明。
6、学生交流:
(1)在“诺曼底”号被撞沉船时,哈威尔船依靠经验,果断、镇定挽救了60人的生命,自己与轮船同沉大海。
(2)媒体出示:勇敢镇定忠于职守勇于献身过渡:船长的所为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大英雄,文中又是怎样来具体叙述的呢?
三、把握重点,深层体验
1、师:文中哪些片断最让你感动?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思考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句子,研读中进行朗读体会。
(1)哈尔威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救出去。”
(2)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3)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名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3、师提问:刚刚我们研读的句子都能很好地体现船长的英雄本质,那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体现的呢?
4、学生交流。
5、媒体出示:语言、动作、神态。
6、理解副题意思。
齐读、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体现船长是英雄、是强者、牺牲自己的生命,让别人脱离危险)
7、师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全班交流讨论
四、拓展阅读,能力迁移
1、师:课文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刻画船长的`英雄形象,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一篇文章。
2、师提出要求: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2)先读文章,概括出人物的英雄特点。
(3)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五、课外作业,练笔提高
1、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位轰轰烈烈,为了挽救乘客献出生命的船长,但在现实生活中,英雄并不一定要献身,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也是大英雄,比如徐虎、杨伟利。
2、布置作业
(1)选择喜欢的语段背诵。
(2)课外阅读雨果的作品。
(3)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写班级中一位同学。
附板书
“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
————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
英雄哈威尔
勇敢镇定
语言、神态、动作忠于职守
勇于献身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2、认识生命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一)教师:
1、收集有关“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能很好地读出课文第十六段后“简短有力的对话”的语调、语气。
3、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4、准备好课堂研究的话题。
(二)学生:
1、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编好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借助图书室、网络等查阅“雨果”的相关资料,摘抄在本子上,课上交流。
3、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话题,自行选择,并学会与同学共同研究。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作者“雨果”,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投影出来,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补充。此时,教师要通过询问获得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作适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的地位,进而导入课文的学习,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二)学生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了解全文情节,准备复述。
(三)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即有人说得不够清楚,可以由会说的接替),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达到全面感知。
(四)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动的语段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并交流感悟。(时间10分钟)
(五)小组推荐同学来朗读,要读出语调、语气,并分析处理的理由。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来思考阅读的感悟,特别是重点阅读第十六段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和文章结束对船长的.描写,结合“探究·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对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六)研究性学习:
(1)蚂蚁在遇到火灾和水灾等时,总是抱成团,以个体的牺牲来保全群体的生存,怎么理解?
(2)去年的高考题,面对危难时,首先丢掉的是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3)[探究·练习三]。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课前对这三个话题进行选择,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见解,与同学合作交流,课堂上由每个专题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质疑。通过研究学习,从中认识到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价值的真正理解,对职责的态度。
(七)自主学习:请学生投影课前准备的关于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对从中发现的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八)布置作业:写一段对“生命·职责”的感悟的话,要求真实,字数不限。
六、教学建议: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对作家“雨果”的学习指导,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着重在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的教学设计06-16
优秀教学设计04-24
优秀的教学设计07-06
《绝招》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3-23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优秀10-25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7-26
《观潮》优秀教学设计10-27
《荷花》的教学设计优秀01-02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