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9 13:50: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2、运用课文语言练说,以内化语言,强化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读出体会和感悟。

  4、联系自身情况,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点明中心句。

  1、题目“军神”是从哪儿来的?

  2、把沃克医生说的话读一读。

  二、理解中心句

  1、齐读。2、有几句话?3、指导朗读:体会一下该怎样读?

  三、联系上文内容,体会内涵。

  1、沃克医生怎么知道刘伯承是一位军人的呢?哪一节写的?(生边默读边思考)

  2、分组朗读第一节。师读旁白,生体会镇定。

  3、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我们分别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体会朗读。

  4、手术前,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军神”?

  生边默读边练说:手术前,刘伯承坚决______,坚定认为能_____,行为也很________!

  追问:他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剂?

  5、分角色朗读第2节,体会坚决。

  6、手术中,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位军神?生边默读边划重点词边练说:手术中,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_____,可刘伯承______,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______。

  追问: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为什么双手微微发抖?联系下文说说。

  “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出沃克医生担心、紧张的神态,男生读出刘伯承忍受剧痛的坚强。

  8、过渡:沃克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同学们轻声读第5节,然后回答。

  练说:沃克问刘伯承_____,刘伯承笑着说___。在这种情况下,沃克称刘伯承为__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这样喊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的神情?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一点?

  师点拨:失声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来,人只有在惊讶到了极点的.时候才会这样喊。

  10、师述:是啊,手术中不用麻醉剂能忍受剧烈疼痛的病人沃克医生也许碰到过,但能一刀由一刀数清刀数的病人沃克医生在此之前绝对没有碰到过,所以他才会惊奇到极点。同学们想想看吧,一刀,一刀,又一刀,72刀啊,该要忍受多长时间的剧痛啊!沃克医生担心他会晕过去,可他数得清清楚楚。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这种意志超乎寻常,不可思议!常人是绝对、绝对做不到的。

  练说:刘伯承爷爷,你的意志_________!真不愧是_____!

  11、分角色朗读第四节。

  四、总结:

  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刘伯承这位军神超乎寻常的顽强意志吧!

  欣赏配乐朗读,激情跟读。

  五、作业

  写写读后感。

  [评析]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充满生命活力的对话过程。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深刻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基础、态度、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通过品词析句、表达训练、朗读指导,用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文本的情境塑造教学的情境,展开动人心弦、情味浓郁的教学过程,不仅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使“军神”的形象和教学的情景印到了学生心灵深处。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吗?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

  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板书:军),给军组词。

  2.补充板书: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是(板书:军神)。

  3.释题:“神”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出示“神”的解释)

  4.过渡:这里的“军神”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快速浏览全文,标出自然段,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生齐读,师正音;生汇报有问题的字词,师指导认识。

  注意:

  (1)多音字“晕”:yūn(晕倒)yùn(晕车)

  (2)“崭”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出示新词)学生开火车比赛读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谁称赞谁是军神?

  出示句子: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堪称军神!”

  明确:沃克称赞刘伯承是军神。

  2.了解人物:

  (1)沃克是一位……(生齐说)

  (2)刘伯承呢?

  川东支队的将领。

  (3)背景介绍。(出示多媒体)

  3.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在就医时因从容镇定被沃克医生认出其军人身份,在手术过程中拒绝使用麻醉剂并坚持到手术完成,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沃克医生的诊所内来了一位右眼受伤的病人,沃克医生判定他是一名军人。那沃克医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感受细节,体会心理。

  (一)学习“求治”部分,从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变化,体会他对刘伯承态度的变化。

  1.让学生自读第1~6自然段,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是怎样的?(冷漠)

  2.继续自读第7~10自然段,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是怎样的?(惊疑)

  (二)学习“术前”部分,了解手术前刘伯承的坚决镇定,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

  1.手术前,沃克医生听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要求是(生说: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于是就有了两人的这番谈话,也就是课文第12~15自然段。

  2.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体会两人的对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学生交流:吃惊、平静。

  3.补充资料:难道刘伯承真的对拒绝使用麻醉剂带来的痛苦毫无顾忌吗?在他的平静背后,包含着多大的勇气啊,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出示多媒体):我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还有健全的大脑,我仍旧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力……正是因为这样,他说:(引读)“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4.这一部分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转变为关心。

  (三)学习“术中”部分,感受刘伯承的坚忍顽强,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

  1.手术中刘伯承的表现更是让沃克医生钦佩。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16~17自然段。

  2.出示第16自然段,沃克医生是著名的'外科医生,他“一向从容镇定”,此刻却双手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并且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此时他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刘伯承的勇气和决定让沃克医生深感震撼,以至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在手术时都不免有些担忧和紧张,他心疼和担忧病人。)

  3.疼痛在加剧,但他始终忍着,圈点“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刘伯承虽然经受着巨大的疼痛,但他始终一声不吭,他的坚强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1)这次手术是在眼眶中,比我们想象的要疼上几百倍几千倍。更何况是在拒绝麻醉的情况下,每一分钟都是钻心的疼痛,每一秒钟都那么漫长,让人难以忍受,而病人却始终一声不吭。

  (2)在沃克医生对他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的情况下,他仍然“一声不吭”。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何等坚强的毅力,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带着你的感受自己读一读这段话。

  4.课文抓住了手术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描写,是什么典型事件呢?(抓破床单)

  5.同学们,平时我们擦破一点皮都会觉得很痛,更不要说在眼睛中动刀子了。第17自然段全段没有一个“痛”字,请你默读这一段,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刘伯承忍受着剧烈的疼痛?

  总结:圈点“紧紧抓住”(用尽力气抓着,从这个动作看出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疼痛。)“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从刘伯承的表现可以想象这是怎样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啊!)“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崭新的床单我们想撕破都很难,由此可见刘伯承忍受的疼痛真是撕心裂肺,痛彻心扉。)

  (四)学习“术后”部分,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仰。

  1.学生自主朗读第18~21自然段,思考交流。

  (1)然而更令沃克医生震惊、钦佩的是,病人在手术的同时,他还在干什么?(数刀数)

  (2)一共多少刀?(72刀)这是怎样的72刀啊,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发生在手术室里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吧。

  小结:我们能从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情、语言体会出他对刘伯承的敬佩,与之前“冷冷地、生气地”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为什么?(沃克医生被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感动了、震撼了。)沃克医生对他肃然起敬!让我们怀着对他的崇敬,读出这位“军神”的名字——刘伯承。

  2.指导学生齐读第22~26自然段。说说感想。

  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深处的由衷的赞美。这里有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什么感情?(敬佩的,赞美的感情)。

  这是沃克医生对他的称赞,称赞他什么?(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呢?你能结合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吗?(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意志如钢铁一般)。还称赞他什么?(军神)

  3.从哪还能看出沃克医生的敬佩?(肃然起敬、荣幸)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师下江南的一幕;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他是中国的——“军神”。(齐读课题)

  2.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想把这首诗献给刘伯承将军,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赞美一下军神吧!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通过反复精读体会其中包含的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什么是“军神”。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军神》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堂实录范文,请大家多多关注。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4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遵照新课标的主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的体会与感受而设计的。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按照两条线索而展开:

  第一条线索:阅读课文,自主表达感受

  新课标对于高年级的阅读要求较为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在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脱离课文凭空产生的,而是随着阅读过程的逐渐深入而产生的愈来愈明晰的体验,它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中,把“学生的感受”作为学习课文的突破点,对于鼓励学生个性阅读、自主体验有积极的作用,应该说是向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大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交流感受,交流是使自己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悟,在畅谈着自己读书的体会。

  第二条线索:走进课文,体验人物的感受。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课文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与心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阅读课文时,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而与他直接面对的沃克医生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使文中人物成为我们的对话者,与我们一同感受着刘伯承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敬佩的意志。研究沃克的感受,就是在了解使他的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在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与变化。通过阅读与体会,师生携手走进课文中,亲历那惊。动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灵,将分析、讲解与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结合起来。通过研究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符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思想。此过程解决了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研究方法的问题。此外,关于详略的处理,关于对课文中两个重点部分的深入理解,关于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结合,都是在此设计意图指导下而进行,其主旨也是为了充分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

  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

  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

  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

  四、说课

  《军神》是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在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关于高级年教学的一些理念,结合课文自身特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课的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目标:

  1、在充分感受、体会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培养和指导,如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体会保文等,鼓励学生运用个性的方式体会课文;

  3、针对高年级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上述三点目标的确定,遵循的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三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体验的充分尊重,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充分重视,并落实了语文学科的感悟、品味、培养语感的基本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采用如下策略:

  l、从个性感受入手,以学生的感受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进一步去感受和体会课文。

  作为生动鲜活的学习主体,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课文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会,我们教师要认可,并且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体验。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自己的独特感受,然后沿着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去体会课文,使学生这种情感体验得到延伸和深入。

  2、调动自身已有经验,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查阅资料、与人物对话、配图配乐、联系生活经验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因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和体会课文内容就成为阅读过程中的又一重点。这一过程将贯穿于课堂始终,使课堂的学习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与提升。在课堂上,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运用多种方法来感悟和体会课文,让学习的方式多样化。我们重视学习的过程,努力使学生积累并掌握一定的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正是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最有力的工具。对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终身的语文学习都有极大的益处。

  这种运用和积累的载体是合作学习,核心是使学生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交流与互补。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充实、更全面。,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单位。我把每一个小组作为一个学习整体,努力实现与每一整体的对话与交流,使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得到收益与提高。我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也很善于用整体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天的`学习也将努力体现这一点”

  3、本单元的训练重,或是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这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在多种媒体充斥学生视野,大量图文资料可以运用的今天,我觉得强调快速阅读,意义尤为突出,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来获取大量信息。在课堂上,我准备先后提供给学生三份资料,都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处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处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上述的构思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而进行,也许还不能够很明晰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因为我们对新课标的领会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也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正。但我相信正是这种不足,为我们教师之间的研讨与商榷提供了机会。真诚地希望能够以本节课为平台,与各位专家和同仁进行沟通、交流,使我们都能够更好地领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快速阅读,掌握信息。

  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资料,快速地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从这段内容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刘伯承右眼受伤的时间。

  生:我知道刘伯承眼睛受伤的经过和伤势严重。

  生:我知道刘伯承非常坚强,能够忍受这种难以想像的痛苦。

  师:周学们都了解到了很多信息,看来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二)激发兴趣,交流感受。

  师:资料主要告诉我们刘伯承的右眼是怎样受伤的,以及伤势如何。大家对《军神》这一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而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师:不用实施麻醉而进行手术,这个故事一定很吸引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声地读一读课文,然后与大家交流你读过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文)

  生:我非常惊讶。

  生:我觉得不可思议。

  生:我读完后大吃一惊。

  生:我感觉刘伯承非常坚强。

  生: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真事,因为这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生:我感到很震撼。

  师:受到震撼。

  生:刘伯承这种精神胜过关羽刮骨疗毒。

  (三)自主体会,合作交流。

  师:读过课文后,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篇文章,那你们想不想更进一步去感受文章呢?

  生:想!

  师:我们知道学习课文有很多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而且适合于本课的学习方法,对本篇课文进行研究、体会,然后与大家进行交流。(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讨论。)

  交流:

  小组1:

  生:我们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生:我们组还有几个问题:1、沃克医生为什么“额上汗珠滚滚”?2、沃克医生为什么让护士出去后才问刘伯承的真名叫什么?

  (学生研究、发表见解。)

  小组2:

  生:我们组采用3种方法:1、分角色朗读;2、联系课文插图;3、查阅资料。

  师:你们采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把这些方法结合得很好呢?

  生:能!。

  小组3:

  生;我妈妈在医院工作,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眼部手术的一些常识。

  (介绍眼部手术。)

  小组4

  (对课文质疑。)

  生:我们想问一下,为什么沃克医生那么想知道刘伯承的真实姓名?

  生:为什么沃克医生就知道“刘大川”是假名?

  生:我想与刘伯承对话,问问他为什么数刀数?为什么宁可抓破白垫单也不吭一声?

  (研究,理解。)

  小组5:

  生:我们组采用质疑、讲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课文。

  (研究、体会。)

  (四)总结方法,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课文,对课文内容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看起来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课文,的确有助于我们理解、感受课文内容。今天回家后,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如果有,明天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5

  一、开门见山,直授新课

  1、今天我们和所有的老师一起继续走进《军神》 。

  2、我们一起再次跨越时空,回到1916年的一天,在诊所里,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年轻人,是从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的?

  二、精读品味,感悟形象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一节。

  2、交流: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年轻人,是从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的?

  学生说。

  出示“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师:这么重的伤势到底有多重?读了这个故事你就明白的!出示补充故事:

  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的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手上沾满了血,钻心的疼痛让他知道自己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的纂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3、从你们的.眼神里,从你们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你们被刘伯承的举动深深的感动了,赶紧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他是个怎样的年轻人?

  4、师:是啊!从年轻人的动作和语言中我们读懂了他的坚强,从沃克的神态和语言中更能感受到了刘伯承的镇定!

  带着这样的理解,你一定能读好段话!选择你最喜欢的角色和师生合作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要动手术了,你看见了一位怎样的年轻人,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的?赶紧读一读第二节!

  2、交流:出示句子:

  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会损伤脑神经。”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1)师:为什么要坚决不愿意使用?

  (2)交流小节:如果脑神经坏了,失去自理的能力就不能指挥千军万马!

  (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他是个怎样的年轻人?

  3、选择自己最想读的角色,和老师合作比赛!

  过渡:手术中,你认识一位怎样的年轻人,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的?

  赶紧读一读第3、4小节。

  (三)学习第三、四小节

  1、交流:

  学生说:

  a、我们从沃克的动作和语言中感受年轻人的坚强。读出了他对年轻的人担心,读出了手术的疼痛是如此通彻心扉!

  2、还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坚强?

  出示句子: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3、你想看看当时的场面吗?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你好象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师:手术开始了,周围静悄悄地,唯一能听见的是清晰的手术刀互相摩擦的声音。年轻人一声不吭,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脸上、额头上,身上,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5、交流: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6、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失去一只眼睛还要忍受这刀割的疼痛,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手术结束后,你认识一位怎样的年轻人,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的?

  (四)学习第五、六小节

  1、生交流说。

  2、出示:72,你从72这数字中读出了什么?闭上眼睛想象,一刀一刀的疼痛像火一样煎熬着年轻人的心,他就这样双手紧紧抓住床单一动不动,一声不吭的忍受着这撕心裂肺般的折磨,一----刀、二-----刀、三----刀、四刀、五刀……

  此时你最想哪个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

  出示:

  坚韧不拔

  坚强不屈

  坚毅顽强

  镇定自若

  5、师:结合板书小节。

  正如沃克医生所说:

  出示: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1)几个感叹号?应该怎么读?

  (2)钢板是什么?钢板和刘伯承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对,坚强!

  意志像钢板一样坚强,毅力超出了凡人,这样的人我们赞颂他-------军神!

  (3)他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读----------

  6、出示词语:

  沃克刚认识年轻人是什么态度?冷冷、不悦、愣住、担心、再到不禁失声喊到而现在是怎样的呢?齐读最后一段!

  7、我们从描写年轻人的词句中读出了刘伯承的坚强,这叫正面描写!但我们从沃克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中更能感受到刘钢铁一样的意志!这样的描写就叫侧面描写!以后我们在写人物的文章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8、如今英雄已逝,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刘伯承!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他叫-----刘伯承

  三、拓展延伸,积累表达

  1、最后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表达我们的敬佩崇敬和怀念之情: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2、师范读。

  3、生读!读出敬佩!读出想念!

  四、 总结升华,走好人生

  师:(结合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军神,军神就是-----刘伯承!让我们带着钢铁般的意志走出教室,有了这样的意志相伴,我们一定能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下课!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6

  一、课前解析

  课文是一篇小说,作者是毕必成。该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旨在让学生体会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教学时,要抓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再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课后的“阅读连接”安排了《丰碑》一文,供学生拓展阅读使用。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冻死在严寒之中,赞扬了他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然后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三、教学重点

  1,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走进这样一位革命者。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7

  课前:

  课件出示刘伯承元帅的有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快速读后能获取哪些信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916年,在一个外国人开的诊所里,一个生性孤僻的医生,一天,他遇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病人,于是有了一次非常特殊的手术。你们想了解吗?

  师: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碰到难读的词句吗?

  师:你认为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读句子。

  师: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时是读通课文的好办法。请大家再读课文,提出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始。

  生默读课文

  生:为什么沃克医生为什么说遇到了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军神指的是什么呢?

  生:为什么神情变得柔和?

  生:刘伯承在做手术时一定很痛,为什么他一声不吭?

  生:为什么刘伯承在手术前不说自己的名字,却说自己是刘大川?

  生:刘伯承在手术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一向从容镇定的医生这回为什么紧张了呢?

  生:医生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为什么还要问呢?

  生:为什么要关上门再问?让更多人知道不是更好吗?

  生:刘伯承做手术时很痛苦,为什么不打麻醉针?

  生:课文为什么在最后才出现他的真名?

  生:为什么医生眼睛里闪出晶莹的神情?

  生:他到底想说什么?

  生:刘伯承为什么会记得那么清楚,说是72刀?

  生:医生为什么后来能知道刘大川不是刘伯承真正的名字?

  (师随机板书)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从课题发问,有的从刘伯承的方面来发问,接下来,大家能不能从那么多的问题中找到一个能

  概括那么多问题的一个问题来研究?

  生读课文。

  师:刚才,王老师看了两组,发现很多组的同学都在研读“为什么说他是军神”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交流一下,说说理由?

  生:“钢板”比铁还坚硬,说明他不仅外表坚强,而且内心坚强,是个伟大的人物。他不使用麻醉剂,超出了一般的人。

  师:他说了这么多,你们听明白了吗?这位同学把钢板和军神联系起来,能不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生:他汗珠滚滚,说明沃克医生原来给病人做手术没有不打麻醉剂的。

  生:他担心刘伯承会晕过去才汗珠滚滚。

  师:他联系了前文,抓住了一段很关键的话。

  (师出示句子)

  师:你们读一读,想一想,结合刚才的问题,看这段话还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我从这段话中知道了,刘伯承不打麻醉针为了使革命会成功。

  生:他觉得打了麻醉针就不能很好地指挥战斗。

  生:他怕影响了脑神经。

  师:其实,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他不打麻醉针的原因。

  (老师引读)

  生:我觉得刘伯承是一个会说话的钢板,他动手术时动了72刀都能数出来,真是不同寻常。

  师:大家轻轻地数一数,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数不清,2,3,4,5……71,72)

  生:这是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怎能不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师:你不但能抓重点语段,还能抓重点词,把词写在黑板上(生上前板书:一声不吭)

  生:我对他的说法不意见,“青筋暴起”说明他不是钢板,因为钢板是没有感觉的。

  生:他说得不对,不打麻醉针做手术对常人来说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师:还从哪句话看出来?

  生:医生说最后他忍不住可以吭出来,要是我的话,手术做到一半可能就吭出来了。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看出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再回课文中读一读。

  (师引读)

  师:到现在为止,你明白了沃克攻医生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了,我们再来看看,围绕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黑板上的等问题。刘伯承不仅仅是一位铁骨铮铮地军人,更是一位军神(板书)

  投影图片,加上动手术时的声音,想像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手术了吗?

  师:大家再自由地读读这段话:出示: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上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指名读。

  学生评价。

  师:写一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生:有刘伯承这样的人,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

  生:刘伯承真不愧是一位军神!我向你学习。

  生:刘伯承,是一位勇敢而坚强的人。

  师:怪不得沃克先生说——

  出示:沃克先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师: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刘伯承

  音乐起,齐声朗读以上这段话

  下课了,教师有3个课外活动建议:

  1、课外资料中可以找到“残疾军人”、“编外参谋”、“革命军人”、“武神”、“教书先生”等称谓,学生可联系故事背景进行研读,训练学生抓要点速读的能力

  2、收集刘伯承的故事

  3、改编课本剧

【部编《军神》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4-20

《军神》教学设计04-02

《军神》教学设计最新06-30

(合集)《军神》教学设计07-31

[推荐]《军神》教学设计05-29

军神教学设计02-20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07-22

部编版姓氏歌教学设计02-27

部编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1-05

部编版《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