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2 17:40: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用书第7册童话单元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节约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根据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在读过童话后受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如何达成这些学习目标呢?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贯彻了以下几方面的理念

  1.转变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学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在这节课中,我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疑问和收获,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读自悟,学生能读懂的,我就不讲。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是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二是合作学习,我不但安排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这是实现有效学习重要方式。通过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有所得,而且有所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我力图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做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同时精心组织学生自读、汇报、质疑、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在挥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

  3.力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或者说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节课中,我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还注重了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方式。重点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这节课我重点研读的对话是放在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的一段对话。采用自由读和演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和大树的友情。剩下的三组对话都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小组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让学生体会小鸟焦急的心情。把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质疑,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入课文,与小鸟的情感一致。

  采用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以读激情。让学生联系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表演课文中那只小鸟,以此来体验小鸟的心情,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媒体激趣,导入新课。2、提出要求,自读感悟。3、演读课文,倾心对话。4、引导想象,补充对话。5、拓展延伸,多向对话。6、回归课题、升华理解的教学思路。

  我重点说一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对话,重点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结合生活中自己与好朋友的相处,抓住“我明年一定会回来的”体会,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小鸟与大树的深厚感情。

  2、自主学习三组对话。

  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感受小鸟一次比一次焦急的心理。

  3、角色体验,感知课文。

  学生读着读着就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请刚才在练习表演时演小鸟的同学上来。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学生就找小伙伴练读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情感。“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然后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通过让学生换位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做换位体验,这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当学生这种焦急的心情还没有回落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出示画面: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听老师配画面读课文后,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抓住2个“看”字想象小鸟想对大树说什么?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什么歌,你能知道吗?在学生深入了解小鸟心理后,将友情、诚信这个主题渗透到课堂中。

  (五)拓展练习,多向对话。

  这时,让孩子们从文本中走出来再一次换位思考:想对谁说就对谁说。包括小鸟、大树、伐木人、小女孩,也可以是作者。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板书设计

  小鸟树好朋友

  树根

  小鸟大门找朋友

  女孩

  小鸟灯火唱歌

  友谊、诚信、环保

  板书设计是课本静态的呈现,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又增加了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对对话学习的自主选择,还揭示了本课的主旨。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和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到尊重自主,让学生乐学;倡导体验,让学生爱学;落实读书,使学生真学;鼓励质疑,使学生会学。努力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与潜力,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隐藏起来,以情激情,以情带读,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积淀情感,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演示文稿)。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去年的树》(板书课题),作者是上个世纪英年早逝的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让我们打开书,轻声读一读,读后说说你的收获。

  2、学生自由读文。

  3、交流收获:

  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很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指名学生交流。

  4、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吗?

  出示: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

  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它四处寻访,它问了、和,知道。于是,鸟儿。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一谈初读后的收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精读课文,潜心对话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几次?

  大树、小鸟、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

  (示意学生读)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说──

  (示意学生读)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1、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2、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3、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

  (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自由读下面的三组对话,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学生自由练习。

  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1、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它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2、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读它的话时,要平淡、冷漠。

  3、小姑娘的声音要稚嫩些。

  4、鸟儿的三次询问,一次比一次焦急。

  师启发:鸟儿找不到好朋友,心里急吗?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在心里呼唤她的好朋友呢?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焦急啊,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

  出示演示文稿: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指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

  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师:出示演示文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什么吗?

  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指名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字虽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在精读阶段,本设计力图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其中引导学生三次想象鸟儿可能会说的话,填补课文的艺术留白,不断提升认识,激起情感,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

  (友情、守信)

  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几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这宝库中撷取更多的宝物,那里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鸟儿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引起学生思考,体会鸟儿对树真挚的情义。而你想对谁说什么的写话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含义。同时,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情意真挚

  鸟儿树

  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

  (设计意图:鸟儿与树是课文的两个主人公,故事围绕他们之间的约定展开,通过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讲述了一个信守诺言、情意真挚的感人故事。箭头的方向表示鸟儿对树,表现了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特别建议】

  据提示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不求答案统一,只要说出基本内容即可。

  在精读部分,本教案设计了一些教师引读的环节,教师的读要与课件(演示文稿)的使用配合好,真正起到激起情感,以情带读的作用。

  学生自由学习三组对话时,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体会,与同伴相互揣摸,反复演练。反馈时,教师要及时抓住现场生成的资源,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评价,进行不露痕迹的指导。

  写话的拓展练习,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比如:可以对鸟儿说,对树说,对伐木工人说,对门先生说,也可以对作者说。对于学生的个性发言,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适当的评价。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去年树》教学设计03-18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1-24

去年树教学设计 02-02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04-06

部编版《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1-09

部编版姓氏歌教学设计02-27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荐】07-20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11-11

部编版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