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阅读中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1、教前准备2、:
通过对《春》、《三峡》、《济南的冬天》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春、秋、冬这三季特点有了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描绘季节特色的特点,那么,四季之中的夏具有哪些特点呢?
让学生联系实际用一些词语概一下夏天的一些特点。
3、导入新课:
正因为夏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夏梁衡)
4、交代学习目标5、: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对比、比较的表现作用。
3、了解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6、研读课文:
(1)初读课文,(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思考:
(1)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3)再读课文,(4)释疑解难。
1、比较、对比。
(1)春夏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
(2)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
(3)夏天作物生长与春天里得生长情况比较写夏之热烈。
(4)用“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对比,(5)强调作者写夏天的原因,(6)在于歌颂劳动,(7)歌颂劳动人民。
2、描写景物
(1)夏景——太阳烘烤
麦浪翻滚
热风浮动
(2)抽象事物具体化——色彩冷、赤(抽象)
用“碧波、嫩竹”具体表现冷
用“夕阳、红叶”具体表现赤
(3)对“旺季”描绘——麦子刚割过
棉苗(挑)、高粱、玉米(举)、瓜秧(匍匐)
(4)用“五月人倍(5)忙”体现紧张、急促的旋律。
田间挥镰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快割、快打。
7、作业:
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语言特色。
2、通过比较阅读,3、体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学习,你有哪一些收获?
1、学习到抓住特征写景。
2、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特征。
(可趁机检查一下作业)
二、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生动、准确、表现力强。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2、动词的运用。(结合探究练习二P132页)
3、短句的运用。
4、叙述、议论、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照应。
三、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四、作业:
1、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
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时间适当落实部分背诵内容。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练习4中的两个句子。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精神。[重点、难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两个重点句子,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2、读课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船长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突然,??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灾难降临到了,人们都惊慌失措。指名读第2自然段(顷刻间??)
3、师:这种情况下船长是怎样做的呢?
二、学习“救援”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28自然段,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4次)
2、出示四次命令:
(1)“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2)“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3)“快救克莱芒!”(4)“动作再快点!”
3、在这四次命令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命令是什么?为什么?出示第二次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1)师:这句话具有威慑作用,使得大家不敢乱来了??
(2)师:假使你也在其中,你的会拥挤吗?
生:??
(3)师:真的会开枪吗?
(4)再读读黑暗中船长与洛克机械师、与奥克勒大副简短有力的对话吧!
交流:大家知道距离沉船还有时间后,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也就不抢着逃命了。
交流:“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让大家感觉到了船长对他们每一个人负责,关心他们每一个人。
5、学习第一次命令:
师:这话船长在第一次下命令时也说过吧!(指名读第一次命令:“??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你读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为什么那时人们没有听从他的指挥呢?再读一读人们的`表现(第5自然段),然后交流。
(在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但是,当他们知道穿还有20分钟才沉没时,知道船长关心他们每一个人时,知道船长要严惩骚乱者时,他们都听从指挥了。)
从这两次命令中你读出了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6、再现船长的高大形象(朗读关键的第二次命令。)
7、哈尔威船长还下过什么命令?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如:关心弱者,心系乘客安危??
8、师:是啊,??的船长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出示的第25自然段:哈尔威巍然挺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1)比较“挺立”、“屹立”,理解“伟大的灵魂”。(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的品德所感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齐读第25自然段。
(3)引导质疑:他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他考虑到了自己吗?理解第4自然段“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进一步体会船长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到他人的品德。)
(4)再读,读出船长的沉着镇定与伟岸高大!
三、学习“殉职”部分,升华情感
1、在调遣完一切之后,哈尔威船长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船长岗位——指名读第29自然段;再指名读。
2、读完后你不想说些什么吗?假如你是获救的乘客,假如你是克莱芒,或者说你就是一个事后的读者。
3、朗读。
4、哈尔威船长随着“诺曼底”号徐徐沉入大海了,你就眼巴巴的看着吗?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读课题,让刚才说感想的“角色”读课题,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四、小结
任我们怎样呼唤,哈尔威船长也不会回来了,因为他在生命与崇高之间作了果断的选择,他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所以,雨果在原文中讲“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五、课后作业:
有人说,文章最后一句话“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中的“又”字应该换成“最后”,即“面对死亡,他最后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理由是这是一个悲剧,用“最后”才能凸显船长死得壮烈,才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有人说还是用“又”字好,表达人们不忍船长离去的情感,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当然,也包括了我。六.板书设计:
遇险
组织救援牺牲
船长
镇定果敢
关爱弱小
舍己救人忠于职守
语言
动作
临危不惧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船长》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船长》一课在教学时应本着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和全班范围的互动,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争议,教师应紧抓这一契机,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所思。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给文章各部分加小标题。
2、通过文中重点段落的研读,逐渐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并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3、掌握理解文中抒情性和议论性语句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学法指导】
这篇文章的层次是非常清楚的:遇险-救援殉职。救援部分是讲读的重点,殉职部分是情感的升华。结合课文的写作特点,即通过环境烘托与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性格,大胆整合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落创设多种情景,置学生于海难现场,让他们与文中人物生死相连、情意相通,从而反复地朗读、想象、体悟,使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立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乘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扣住重点的词语读文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2、使学生感悟课文片断,受到职责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知画面。
1. 通过上节课的学生,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举手回答)
2、他到底是怎样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的灾难。
过渡: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些镜头中,去认识认识这位船长。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第二段,画出相关语句,体会灾难发生的时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用上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3.是的,海难发生了,海水汹涌而入,惊恐万状的人们四散逃命。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惊恐和慌乱。
出示课件: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①指名朗读。
②这种情况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比较合适?
(万分紧急千钧一发)(出示课件)
4.如果我们能亲身感受当时的气氛,大家会读得更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
①播放节选《诺曼底号遇险记》中海难危急关头的场景,学生仔细倾听。(出示课件)
②学生观看并交流感受后齐读这段文字。
三、走进镜头二:自救
1.灾难就这样发生了,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会儿来交流。
2.学生自读体会后交流:
(1)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发布命令: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出示课件)
①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理解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为什么船长说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他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
(体会船长的责任感,船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③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危急的时刻,船长吼出了这命令学生读,再读,读第三遍。
为什么读的声音越来越高?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吼字的呢?指名吼一吼船长的命令。
船长的第一次命令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沉着 果断关心妇女 忠于职守舍生忘死(出示课件)
但是人们有没有照他说的去做?
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出示课件)
照这样下去,意味着船毁人亡,可是后来
(2)船长和机械师、大副对话
①读读这段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炉子淹了,火灭了,机器停了。联系前文海水在不住地往船舱里灌 ,预示着船要沉入大海了,如果没有救援,人们就被困在这里了。)
(知道了救援时间只有20分钟。知道了船长下命令让女人先走,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
②再读读这段对话,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问船长。
(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真的会让人开枪吗?)
③指导读好句子: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这危急的现场,在这紧急的关头,船长威严地下达了自己的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出示课件)
分角色读
⑤船上的秩序变得井然有序起来,船长把人们都震慑住了,靠的仅仅是枪么?(学生交流辩论)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这句话和前面哪名话形成显明对比。(出示课件)
(还有他的品质。因为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个伟大的灵魂就是船长)
此时的船长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救出全船的乘客,就在万分紧急的时刻,他又想起了谁?
(交流救助克莱芒的镜头)(出示课件)
四、走进镜头三:殉职
1.出示: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①静心读读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吗?
(核心问题就是船长为什么没有逃生?)
②现在你们就是船长,你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没有时间机会了,与船共存亡)
③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2.刚才我们沉浸在那一个个让我们难忘的镜头中,一问、二问、三问船长,在这心与心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沉着、果断、镇定、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相机板书: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师:这样的人我们送他一个称号
生齐:英雄!(板书)
3.让我们全体起立,用心诵读这一段话: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知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音乐声中齐声诵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他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人们心中定格。
面对这座丰碑,让我们用我们少先队员最庄严的方式表达我们对英雄最崇高的敬意吧。
六、板书设计:
船长
遇险 千钧一发 忠于职守
自救 巍然屹立 英雄
殉职 以身殉职 舍己救人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船长》的教学设计02-07
船长教学设计06-30
船长教学设计05-29
精品教学设计——《船长》09-11
《船长》教学设计优秀09-14
《船长》的教学设计15篇04-13
《船长》的教学设计(15篇)04-13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优秀10-25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18
《黄继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