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6 09:12:2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优选【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优选【4篇】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1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名叫玲玲的小女孩因不小心把已画好的画弄脏,由最开始的着急(“哇地哭了起来”),经过爸爸对她的启发,最后竟然变坏事为好事(把弄脏的地方画成一只小花狗),改后的画获得了一等奖的故事。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文中玲玲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强调要保持好的心态,才能将劣势转为优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积累“端详”等词语。

  2.会写“玲、叭、楼梯”四个生字。

  3.把课文的前七自然段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懂得“端详”等词的意思,灵活运用所学生字;

  2.写好“楼梯”二字。

  一、导入课文。

  1.今天有位小朋友来到了我们二(二)班的课堂,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瞧,她向我们走过来了,还在向我们打招呼呢!(ppt1)让我们认识一下她吧。(教读“玲”的拼音)看老师写她的名字,仔细看哦,它是左右结构王字旁,但王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右边是个“命令”的“令”,不是“今”。会写了吗?赶紧把她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我会写”的田字格里吧。

  2.玲玲是位很聪明的小姑娘,她画得一手好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玲玲的画》(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扫清障碍,为读通课文做准备。

  1.小朋友回去都预习课文了,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看你们预习得怎样了?(ppt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这些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下面就把它们带回到课文中去读读课文吧,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端起书本,开始吧。

  3.读完了?老师这里有一个长长的句子,想请小朋友来教教老师怎么读,行吗?(ppt3)自己先读读看。指名读,教师跟读,齐读等。

  4.下面咱们再把这些生字朋友带到课文中去,同桌之间你一段我一段再把课文读一读,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老师要奖励你们欣赏玲玲的画,请看:(ppt4)。

  2.这幅画画得怎样呀?自己先读读第一自然段,玲玲对这幅画的感觉是怎样的?是很(满意的),板书:满意。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端详)那“端详”是什么意思呢?像老师这样是不是端详呢?(教师示范)哪位同学来演一演?对,他表演得真不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个遍就是“端详”。谁能读好这句话?她读得真不错,咱们也学着她的'样,把这句话读一读。

  3.就在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赶快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学生读后出示ppt6。

  (1)自己读读这一段,这时玲玲的心情又会怎样呢?指名回答(板书:难受、着急)。

  (2)指名读。问:玲玲你为什么那么伤心啊?师:“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究竟玲玲会怎么做,咱们下次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1.教师范写“叭”“楼梯”三字。

  2.学生观察,指出写时应注意的地方,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3.学生写,写一个看一个,争取写得一个比一个好。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2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理解课文,能用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的道理。

  3.拓展阅读《新主题阅读》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读我诵》中的《祸福相依》,培养语感,丰富积累。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图片导入引发思考”对应的教学过程

  1.自学提示:出示前后变化的三幅图,请你为它排出正确的顺序。

  2.分享展示。

  我认为图片的顺序是(),因为故事的经过是:首先(),然后(),最后()。所以,我认为图片的顺序是()。

  过渡:那我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故事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

  二、整体感知理解文意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体现玲玲情感变化词语的句子。并用“ ”标出关键词。

  2.分享展示。

  课文中体现玲玲情感变化词语的句子是(),这句话的关键词是()。

  3.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用“-- ”画出课文中爸爸给玲玲建议的`句子。

  4.分享展示(指导学生把话表达完整)。

  5.分角色诵读。

  6.你读我诵——师生问答读。

  师:玲玲刚开始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师:玲玲后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师:最后,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玲玲满意地笑了。

  7.用关键词复述故事。

  (1)关键词:得意端详评奖伤心来不及仔细小花狗懒洋洋满意动脑筋

  (2)学生自由运用上面的词语,复述故事情节。

  三、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1.拓展阅读:新主题阅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请你用“—— ”画出课文中讲了几件事。

  (2)分享展示。

  (3)你问我答读。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生:有天,他家养的马不知什么缘故跑到胡人的地界。

  师: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

  生: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不但自己跑回来,还带来了胡人的骏马。

  师:这是一件好事吗?

  生:他家有了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又喜欢骑马,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断了大腿。

  师:这是一件坏事吗?

  生:这位老人家的儿子因为断了一条腿,免服兵役,父子得以保全。

  (4)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请你“ ”标出表示塞翁情感的词语。

  (5)分享展示。

  (6)你问我答读。

  师:塞翁丢了马,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他却不怎么介意,轻轻松松地说:“丢了马也不见得是坏事,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

  师: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不但自己跑回来,还带来了胡人的骏马。塞翁怎么看?

  生:他却一脸严肃地说:“不必高兴得太早,这件事说不定会带来灾祸呢!”

  师:他的儿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断了大腿。塞翁很伤心吗?

  生:可他却没看出有多难过,最后这位老人家的儿子因为断了一条腿,免服兵役,父子得以保全。

  过渡:我们学习玲玲和塞翁的故事,这其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接下来我们来诵读一首小诗。

  2.拓展阅读:你读我诵《祸福相依》

  (1)师生(男女)承接读。

  师:祸兮,福之所倚。

  生:福兮,祸之所伏。

  师:孰知其极?

  生:其无正也。

  (2)古今对译读。

  四、课堂小结

  在生活中,会发生很多意外。遇到坏事时,我们该怎样做?遇到好事时,又该怎样面对?老师相信你,在你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是生活的大智慧家。

  五、布置作业

  把《玲玲的画》和《塞翁失马》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坏事变好事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3

  一、设计理念:

  体现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在课堂中的整合与运用。集中识字有利于识字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高效的识字方法;而字不离词,词不离文,随文识字则渗透着阅读教学,有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识字教学与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字、词义的理解更胜一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对我校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探索。

  二、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四、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课前准备:

  1、ppt课件。

  2、生字词语卡。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

  师:知道她的名字吗?

  生:玲玲。

  师:提示读法,“玲”是边音,后鼻音,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生:读。

  师:同学们真聪明,请仔细看老师是如何写的。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

  生:观察,书空。

  师:比一下,看谁在“我会写”中写得好!

  生:书写。

  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玲”字的?

  生:令加上一个王字旁……。

  生:冷怜……。

  师:出示课件,复习巩固以下字:铃、拎、冷、怜。

  师:今天,我们学习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初知课文内容。

  师:播放课文朗读。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标出段号,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文章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板书以下内容: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三)细读,随文识字。

  1、学习“端详、幅、评奖”

  生:我家的一角。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孩子们真聪明。这幅画画得怎样?

  生:好。

  师:从哪一个词看出来的?

  生:满意。

  师:板书满意:用“满意”的语气来读一读,哪一组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张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一段中有几处陷阱,可要小心啊!出示“端详、幅、评奖”卡片。

  生:读。

  师:你是怎样记住“详”字的?

  生:言字旁加上一个羊字。

  师: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真不错!我们还可以给“羊”字加许多偏旁呢,谁来试一试?

  生:洋、样、痒。

  师:课件出示,齐读。其实这个字里藏着一个谜语呢,老师说,你们来猜:小羊开口说话了!

  生:说出“详”字。

  师:出示“端详”卡片,知道它的意思吗?

  生:仔细看的意思。

  师:看,第二个陷阱是什么?出示“幅”字。

  生:读。

  师:提示读音。哪组来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生:一个巾字旁加上幸福的“福”的一边。

  师:真聪明,用了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字来记它?

  生:副、富、福、蝠。

  师:课件出示,齐读。

  师:孩子们,第三个陷阱来了,出示“评奖”卡片。

  生:齐读。

  师:提示读法,知道什么是“奖”吗?

  生:说。

  师:张煜昕考试得了第一名,学校给她发了奖状,还有笔、文具,那就是奖。

  师:现在,这些陷阱全都被我们发现了,现在能读好这一段吗?

  生:读。

  2、学习“催”字。

  师:很晚了,爸爸对玲玲说什么?

  生:读。

  师:爸爸是在叫玲玲赶快睡觉,是在催她,出示“催”卡片。

  生:齐读。

  师:提示读音。孩子们,你们怎样记这个字呢?

  生:说说自己的记法。

  师:课件出示:售、谁。

  生:齐读。

  师:这个催字有一个谜语,我说你们猜:他出售一半。

  生:猜。

  师:爸爸催玲玲睡觉,玲玲是怎么说的?

  生:齐读。

  3、学习“叭、脏”

  师: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生:把画弄脏了。

  师:玲玲伤心吗?

  生:伤心。

  师:板书伤心。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生:读。

  师:同学们,这段中有两个字要读好,出示“叭、脏”卡片。

  生:读。

  师:你们是怎样记住“叭”字的?

  生:口字旁加上一个八字。

  师:真好,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老师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记呢,出示“扒、趴”。

  生:朗读,用换一换的方法记。

  师:出示“脏”字。

  生:朗读。

  师:这个字还有一种读法。心脏的“脏”,同学们指一下自己的心脏在什么地方?

  生:指。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个字?

  生:月字旁加上一个庄字。

  师: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师:听到玲玲的哭声,爸爸问------引读。

  生:读。

  师:玲玲说------引读。

  生:读。

  4、学习“狗、楼梯”

  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不过,这几个词可要注意了。出示“小花狗、懒洋洋、楼梯”,指导朗读。

  生:读词。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狗”字的?

  生:反犬旁加上一个句字。

  师:真不错,你用什么办法来记“楼梯”这个词呢?

  生:数字换成木字旁就是楼,木字旁加上弟字就是梯。

  师:很好,谁来用楼梯说一句话?

  生:我们上楼梯可要小心!

  师:玲玲又画好了画,满意吗?

  生:满意,她满意地笑了。

  师:板书“满意”。

  5、学习“糟、肯、脑筋”

  师:爸爸看了画,高兴地说------引读。课件出示爸爸说的话。

  生:朗读。

  师: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师:板书肯动脑筋。同学们,玲玲爸爸的话,我非常喜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好吗?

  生:好。

  师:可是写的时候,有几只拦路虎挡住了我们,怎么办?

  生:赶走它。

  师:课件用红色标出“像、象、糟、肯、脑筋”。这个“糟”一看就是乱糟糟的,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生:观察,书空。师:同学们,“肯、脑筋”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都有一个月字。

  生:能。

  师:请同学们写一写读读抄抄。

  生:书写。

  (四)总结全文。

  师: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引读。

  生:一等奖。

  师:她高兴吗?

  生:高兴。

  师:板书高兴。是啊,正像玲玲爸爸说的话一样,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引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老师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讲述衣服被划破了的故事。

  生:听。

  (五)品读,情感升华。

  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回顾玲玲的情感变化。

  师:最开始,玲玲看到自己的画很------。

  生:满意。

  师:画弄脏了,玲玲很------。

  生:伤心。

  师:听了爸爸的建议,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玲玲很------。

  生:满意。

  师: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玲玲很------。

  生:高兴。

  师:找出玲玲的爸爸说的话,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

  师读叙述的话,一部分同学读玲玲的话,一部分同学读爸爸的话。

  七、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4

  《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故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而引出本文的观点——“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意在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采用多种方法教生字,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注意生字中的后鼻韵母。

  2、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3、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及爸爸最后说的话蕴涵的道理。

  学习准备:自制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2、谈话激趣:

  师: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画画时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识字。

  1、自读,提醒学生注意看准字、读准音,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请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4、再读课文,巩固识字:现在咱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比刚才读的更好。

  三、指导朗读,深入领悟。

  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你觉得她画的怎么样?

  2、玲玲是怎么看这幅画的呢?(生答,随机板书:满意地端详)。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怎样才是端详呢?(学生根据理解自己进行“端详”,师适时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3、师: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玲玲睡觉了!请大家读一读2、3两个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启发:当你很晚不睡觉时,爸爸妈妈催过你吗?想一想当时的情景,谁再来读一读?

  4、过渡:就在玲玲快去睡觉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请小朋友们读一读4—10自然段,想一想在这部分课文中,有你读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自读、思考)。

  5、交流,预设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玲玲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2)玲玲为什么说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3)爸爸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这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自己就能读懂。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6、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的问题。

  7、集体交流:

  (1)玲玲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你能从哪儿读懂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被弄脏的图画:想一想,此时玲玲在想些什么?(指导读好4—6自然段。)。

  师: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谁把有关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修改后的图画:你们看到了什么?玲玲现在怎么样了?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玲玲此时的心情?(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2)师:看到玲玲很满意,爸爸怎么样?他可能说些什么?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做?(随机出示文中插图,观察图画。)课件出示爸爸的话,指名读,比赛读,同桌互读。

  师:你们怎么理解爸爸说的这句话?(生自由发表意见,师总结。)。

  (4)随机指导这句话中生字的书写:糟、肯。

  引导: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仿写,评写)。

  (5)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五、总结:

  坏事---动脑筋---好事。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05-10

玲玲画教学设计12-03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05-11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精选]04-22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02-23

玲玲的画教学反思04-02

《玲玲的画》教学反思08-24

《玲玲的画》语文教学反思04-11

玲玲的画教案08-24

《玲玲的画》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