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1 06:55: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情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部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思考、复习明确本节学习对象、重难点

  【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提问】:同学们解读标题,你认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致分几部分2部分,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投影】学习目标自学学习目标(集体诵读)

  【创设情境】通过上节课所学,离子反应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是什么状态下既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如果我们将不同电解质溶液混合而反应,其实质就应该是离子反应。电解质、水溶液引入概念

  【板书】:1、离子反应

  ⑴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理解定义,诵读并记笔记强化概念学习

  【设疑】离子反应会引起离子数目变化吗?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做实验2-1,观察现象,分析离子种类和数目是否有变化。

  【投影】实验2-1做实验,分析变化,并汇报。

  1号实验无现象,混合前后离子种类和数目均无变化。2号实验有白色沉淀生+-2- 2+成,混合前后Na和Cl无变化,SO Ba生成白色BaSO沉淀而减少。综合分44析可知电解质溶液反应的本质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数目减少。

  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解释的思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板书】:⑵、实质:离子数目的减少思考,记笔记

  【创设情境】表达变化我们一般用方程式,初中表达化学物质变化用化学方程式,为表达电解质的电离用电离方程式,表达离子反应就用离子方程式。

  【板书】⑶表达:离子方程式

  ①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诵读、理解、默写

  引出离子方程式概念

  【设问】作为初学者,按怎样的步骤书写可完整表达离子反应呢?自学课文32页

  【交流互动】⑴书写步骤的第二步拆写,哪些物质可以拆写哪些不可以?⑵为什么易溶、易电离物质要拆写为离子形式,而气体、水、沉淀不拆呢?⑶易溶、易电离物质主要都包括了哪些类物质呢?⑷单质、氧化物、微溶物的处理呢?单质、氧化物不以离子形式存在,不可拆。微溶物,若为生成物则不可拆,若为反应物,比如Ca(OH)若描述为澄清石灰水则要拆,若描述为石灰乳则2不拆。⑸第三步删离子时要等量删去(6)方程式检查两个守恒,特别是电荷守恒,因为电解质溶液始终为电中性。(7)【投影仪实例讲解】 ⑴易溶、易电离物质要拆写为离子形式,而气体、水、沉淀不拆。⑵易溶、易电离物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而气体、水、沉淀不以离子形式存在。⑶强酸、强碱、易溶盐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板书】②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投影练习】1: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若是请写出离子方程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2)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3)铁跟稀硫酸反应

  (4)硝酸钾与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混合

  (5)氧化铜溶于盐酸独立练习和小组讨论结合

  +2+(1)CaCO+2H = Ca+HO+CO↑

  322+2+(2)不是离子反应,非溶液状态(3)Fe+2H = Fe+H↑(4)不是离子反2+2+应,混合前后离子种类和数目未发生变化(5)CuO+2H = HO+Cu 2考察本节所学概念。

  考察本节重难点掌握情况。

  【创设情境】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2-2实验现象分析变化,找本质,并探寻规律

  【投影】实验2-2做实验2-2,观察实验无现象,写表中四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

  +-H+OH= HO考察难点掌握情况,探寻中和反应的实质并使学生发现规律2

  【投影练习】2: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1个即可)

  +2-(1)2H+CO= CO↑+HO 322

  +2+(2)Fe+2H=Fe+H↑ 2

  +2—2+-(3)2H+SO+Ba+2OH =BaSO↓+2HO书写并班内交流442考察本节重难点掌握情况。 【板书】③意义:一个离子方程式可以代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也可以代表一类反应。集体阅读课本32页

  【创设情境】学习了离子反应的定义、实质、学会了表达、我们来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2-3,请同学们利用初中所学知识判断反应的类型,

  答:复分解型

  【板书】2、发生条件(复分解型)明确学习的对象,以免以偏盖全

  2+-完成实验2-3,1号实验产生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 + 2OH = Cu(OH)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产生沉淀。2号实验加入酚酞先变红,滴加盐酸后变为无色,离子方程式为

  -H++OH= HO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产生水。3号实验产生无色气体离子方程2+2-式为2H+CO= CO↑+HO

  32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产生气体和水。培养观察能力,严谨规范的表达能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能力

  【板书】生成沉淀、气体、水理解、记忆

  2—【投影】思考与交流举例如粗盐提纯、SO检验等等了解离子反应在生产、4生活、实验中的应用

  【小结】本节学习了离子反应定义、实质、表达以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投影】作业:课后2、5、9、10

  【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

  ⑴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

  ⑵实质:离子数目的减少

  2—2+⑶表达:离子方程式SO+Ba=BaSO↓

  44①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

  ②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③ 意义:可以代表一个反应也可以代表一类反应

  2、发生条件(复分解型)

  生成沉淀、气体、水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所有实验都安排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做实验理解化学比观看老师做要深刻,更能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当学生看见蓝色絮状氢氧化铜生成,都说好漂亮的蓝色。简单又安全的实验学生自己做,学生很有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极大兴趣。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的难点,为强化理解和记忆及应用,先采用自学,再教师讲解并和学生交流理解关键词句,最后立即训练。从课堂练习信息反馈来看,本节难点顺利攻克。

  3、离子方程式检查的两个守恒在课堂上都作了明确要求和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电荷守恒原因只用一句话---电解质溶液始终为电中性讲解,未做过多解释,有待在以后的练习中再继续要求和理解。

【离子方程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2-12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02-19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优质课10-05

离子反应说课稿01-11

《离子反应》说课稿01-06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01-17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教学设计07-11

《īūǖ》教学设计06-09

晨光教学设计|晨光教学设计资料|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