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7 13:49: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拔苗助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1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2、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第九课也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则———《揠苗助长》。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质疑课题: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

  2、讨论: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

  3、自由读课文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4、集体交流有意思的段落,几名学生通读课文。师生、生生正音。

  三、精读课文:

  1、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

  2、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

  3、集体交流:天天 巴望 总觉得 十分焦急思考农夫的神情、动作。指导朗读

  4、指导通过“焦”体会农夫的心情,指导朗读

  5、拓展关于“急”的成语。

  6、农夫是这么的操之过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了。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他是怎么拔的,对于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和同桌说说你的看法。

  7、引读:可农夫不明白呀,他以为这是个好办法呢。所以一想出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提示:怎么拔得?),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师: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

  8、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9、指导体会“疲”和“勃”

  10、禾苗真的长高一大截吗?引读: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11、表演: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都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快开导一下你爸爸吧。同桌想想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他爸爸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12、总结,明理办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事物都有其生长规律,不能违背。

  四、写字

  1、这课的生字都学会了吗?有些生字,我们要读准音,王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捉小猫的游戏,比如,我把“”这个字作为小猫,看到它的时候,我们就不读它的读音,读“喵”。看到其他字我们就读出他们的读音即可。(出示字卡)2~3组

  2、这节课,先来写什么字呢?

  3、师范写:草头别太长,米字站门口,米的笔顺别写错。

  4、该小朋友来写啦!先来做写字操。(镜面示范)

  5、检查坐姿,生写字。

  6、生写,反馈。

  10、小结:今天,我们读了书,识了字,写了字,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小朋友表现都很棒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平时爸爸妈妈可能给你讲过不少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很有趣,也很有意义。是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拔苗助长》。同学们要认真学习,老师希望你也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信心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作好标记。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一块读,还可以四人一组“开火车”读。)

  三、借卡认识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采用以下方法认识生字。

  1.拆分法记忆生字:苗=艹+田 终=纟+冬 疲=疒+皮 枯=木+古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助、拔、总、尽、累、死

  3.集体认读“非常”一词,用“非常”一词造句,理解其含义。

  4.自己学习“于”、“力”。

  (二)游戏巩固生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导学生读课文。(质疑)

  (二)师生交流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故事中,种田人的愿望是什么?(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秧苗快快长高)

  2.他采取了什么办法让秧苗长高?(拔苗)结果怎样?(枯死)

  3.种田的'人愿望很好,但是他错在哪里?(联系庄稼的生长过程展开讨论)

  4.种田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可采用什么办法?你能替种田人想个办法吗?(联系自己种种子的体会来谈)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急于求成,方法不对,反而坏事)

  五、课堂总结。这篇课文写了一个自作聪明的农夫,为了让自己田里的秧苗快快长高,竟干出了拔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好心反而办了坏事。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拔苗助长的事例也不少,这就提醒我们,决不要做“拔苗助长”的蠢事。

  六、布置作业。课后多读一些寓言小故事,看能明白些什么。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四个生字寓、焦、喘、截,会写焦、费、望、算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重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流程:

  一、谈话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小故事。(板书《揠苗助长》)

  2、解题

  (1)还记不记得二年级上册识字4里有个词语和它长得很像,是谁?我们把它请出来——拔苗助长(出示课件)。其实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那么揠的意思就是——(生接)拔。

  是的,带着这份理解再来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感知

  1、初读感知。带着心中的疑问,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刚刚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几句小朋友读得比较吃力,谁想来挑战一下困难。(个别读。)

  ①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②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3、学习生字。眼睛亮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老师加了红色的字是我们的生字宝宝。谁来和他们打一声招呼?

  出示生字:焦急、喘气、一大截 [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巩理解词语。喘气(做做喘气的样子。这气是从哪里喘出来----嘴巴里。难怪喘是口字旁。)一大截(老师想和**比比高矮,我比他高了-----一大截。)

  4、再读句子。生字掌握好了,老师相信句子能读得更好了,谁来展示一下?

  5、分段朗读。

  句子回到了课文中。现在用小手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4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

  6、交流。古时候有个人---------------,就把禾苗---------,结果--------------。

  三、究因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语: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思考: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从课文里找出一个词语。

  (1)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你们是从哪句话看出他焦急地想让禾苗长大的?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①看谁的小眼睛更亮,能找出这句话中他焦急地想让禾苗长大的词语?

  巴望。能给“巴望”换个词吗?(希望、盼望)

  指导朗读。把你的希望,你的焦急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

  天天。他为什么天天去看? 生:因为想禾苗长得快些。

  师:你的话让我仿佛看到了这农夫。你们看,他是天天看着心爱的禾苗,嘘!我仿佛听到了他正对着禾苗说话呢!他会说些什么?(生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把他的心情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个别读,男生读)

  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较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①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好?为什么? “好象”这个词也能看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其实禾苗是有在长高的,但在他的眼里,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啊,因为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②指导朗读。多焦急的农夫啊!看谁能读到农夫的心里去?

  ③师引读:第一天——(生接)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第二天——(生接)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第三天——(生接)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小结:禾苗在慢慢地长高,但在农夫眼里却一点也没有长高,真是个性急的人!

  预设三: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① 指导朗读。

  情境体验:你有过焦急、着急的时候吗?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师小结:农夫的样子被我们看到了,这真是个急性子的人啊!

  2、齐读第一段。我们再来读这一段,把他焦急的样子读出来。

  四、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农夫是这么的心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了。农夫想出什么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他为了把禾苗拔高,弄得筋疲力尽。我现在采访一下农夫。农夫,禾苗被你拔高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农夫回到家后说的话。

  预设1:高兴、开心。那你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农夫回到家说的话。(出示句子)

  预设2:累。为什么会感觉到累啊?“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板书:筋疲力尽]带着这感觉来读读农夫回到家的话。

  预设3:又累又高兴。把你的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创设情境。中午,当火辣辣的太阳在我们头顶时,农夫在拔禾苗,汗水滴答滴答往下低。但他没有休息。一直到太阳落山,别人都回家了,农夫还在拔禾苗。所以最后是弄得——(生接)筋疲力尽,虽然是累坏了,但是看见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心情是——很好的。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五、明理

  1、力气真的没白费吗?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不明白,于是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2、禾苗为什么会枯死?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就是枯死的小禾苗,你们会说什么呢?他的儿子会怎么和爸爸说?

  师小结:是啊,这个农夫太想他的禾苗快快长大,能早点丰收,结果却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这样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这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也形容这些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为揠苗助长。

  3、指导学生学习“寓言”。

  像我们今天学的“揠苗助长”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它——寓言。

  《揠苗助长》是27《寓言两则》中的一则。

  3、推荐寓言读物

  《伊索寓言》《寓言小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六、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7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焦急→拔高→筋疲力尽→白费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读词语。

  拔苗助长总是终于筋疲力尽累坏非常枯死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苗总于法跑坏都

  2.齐读生字。

  3.认识“足字旁”

  4.讨论这些字的结构、笔顺。

  5.师指导:“法、跑、总”。

  法:让学生数一数笔顺,共八笔,不要写成7笔。

  总:师先示范,学生描红。

  跑:用红笔标出第七笔,然后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描成红色?

  6.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7.评比:写得好的奖励小红花。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7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法”字共8笔和“跑”字的第七笔是提。

  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拔苗助长

  苗总于法跑坏都

  第三课时丁丁和牵牛花

  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2.识字15个。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识字15个。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录音播放丁丁的一段话: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愿望?你们又是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你们想知道我的愿望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吗?那么就请读一读课文吧。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4.给生字找“邻居”,读一读。

  5.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6.学生讨论:

  丁丁有什么愿望,它是怎样实现的?

  7.交流。

  8.师小结:

  丁丁的愿望是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牵牛花,在牵牛花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终预实献了自己的'愿望。这种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

  9.指导朗读。

  10.指名感情朗读。

  三.巩固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说一说学了这片课文,你想把自己种的植物摆在哪里?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我们每个人都要像丁丁学习,学习他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板书设计:

  丁丁和牵牛花

  久芽盼晚根竿或者

  不久发芽盼望晚上一根竹竿或者

  绳足记往感谢实

  绳子满足记着感谢实现

【《拔苗助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故事拔苗助长教案08-26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īūǖ》教学设计06-09

教学设计07-11

晨光教学设计|晨光教学设计资料|09-05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花儿教学设计03-16

冬天的教学设计03-17

教学设计与反思12-30

《石榴》教学设计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