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3-20 18:22: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1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3.初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谁愿意来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在玩中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喜欢玩的花样还真多,但有人在玩的过程中有了重大发明,你们相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玩出了名堂》。)

  2、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列文虎克新玩法是否都会有新的发现?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玩中的乐趣与收获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了显微镜和发明了微生物的,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创造意识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明了微生物的,并能从中读中感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玩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过程,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流利地朗读第自然段。

  2、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赞列文虎克。

  3、谈学文心得。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请结合列文虎克的玩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小练笔:写玩中的乐趣与收获

  附板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2

  【原文】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

  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建议】

  1.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和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2.识字写字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以往学过的各种方法识字。写字时还要继续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并进行个别的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3、围绕“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重点来读。

  4.讲讲有关“玩出了名堂”的小发明家的故事,使课文内容有一个拓展。

  5.请学生在课外玩中注意观察和发现,再把玩的乐趣和收获写下来。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二、过程与方法:

  1.自读,自由选择读的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布置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引导读课后资料袋,了解常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养成好习惯。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

  2.过程与方法: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

  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二、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

  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03-13

《玩出了名堂》的教学设计01-22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01-14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5篇)02-28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5篇02-02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集合15篇03-10

[合集]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5篇07-25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04-22

《玩出了名堂》教案07-20

《玩出了名堂》的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