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灯光》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05 16:50: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文《灯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灯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灯光》教学设计

课文《灯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点燃、性命、没来得及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以多好啊!让学生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感受灯光的含义

  (一)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当写到灯光二字,你会想到哪些?

  (二)生1:我会想到光明、温暖

  生2:幸福、安宁。

  生3:家的温馨,因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着灯,我知道感到特别温馨。

  (三)师:这些灯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宁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整体把握、提纲契领

  (一)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中教师插话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通读全文,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读文后交流:读完课文,你有哪些发现?或者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生1:为什么以灯光为课题,它在写灯光的什么?

  师(在灯光后打上一个?):你能围绕课题为几个为什么,这就是高年级学生所学到的文题阅读法。再读课文,相信读完后,这个问号一定可以擦去。

  生2:发现本文中有好几处写到好多啊!

  生3:我也发现了这一点。

  师:看来这个多好啊!值得我们好好研读。它在文中反复出现,它就像是乐曲中的主旋律一样,它也是文章的什么?

  生:文眼。老师以前说过的。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一)抓住了文眼阅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板书:多好啊)

  (二)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师点拨:什么多好啊?(板书:多好啊!)

  生:天安门广场的灯多好啊!

  师:他赞美的是天安门广场的灯多么好啊!,其实他也在赞美什么多好啊?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板书:赞叹)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郝副营长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

  师: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师:同学们,那是郝副营长对那个孩子的羡慕呀。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师:此时,郝副营长又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是呀,从这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板书:憧憬)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师: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个词有关,那是什么?

  生:灯光。

  师:请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第五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

  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师:前后照应,让读者听出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给作者王愿坚带来的那种无法忘却的'记忆。

  生1:还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生2:那是写火光,不是灯光。

  师:也许它不是灯光,但它跟灯光却有着不可紧密的联系,那是什么联系?

  生3:没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灯光。

  师:是啊,正是那一闪又一闪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一切璀璨的灯光,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一)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板书设计

  11.灯光

  赞叹

  羡慕

  憧憬

  怀念

课文《灯光》教学设计2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多好啊”在文本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3、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脉络,初步感受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节日里灯光璀璨的景象。

  2、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灯光后有什么感想。

  3、教师导语引入课文:是啊,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们已经离不开灯光。但在六十多年前,有人却连电灯都没见过。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共同正音。

  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四、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五、初步感受人物品质

  1、学习金钥匙。

  2、借鉴金钥匙中的读书方法,再读全文,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提纲契领,抓住重点

  (一)学习1-7自然段

  1、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回忆?

  2、“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3、仔细阅读1-7,思考:三次“多次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当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意图:抓住“多好啊”这句话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4、交流反馈。

  5、教师介绍背景,重点理解郝副营长说的话,体会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6、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二)精读8-11自然段,体味真情

  1、郝副营长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吗?快速默读8-11,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2、指导读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是啊,郝副营长牺牲了,他没能见到电灯。作为他的战友,“我”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3、再读8-11,思考:郝副营长是怎么牺牲的?他牺牲前发生了什么事?

  4、指名回答。

  5、师生合作,分别以作者和郝副营长的身份反复朗读。

  【意图:“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一环节充分的、多种形式的阅读能帮助学习理解课文,感受郝副营长无私奉献勇于献身这一崇高的人性美。】

  7、指导看图,激发情感。

  图上郝副营长正高举着那本燃烧的.书。那火光虽然微弱,当在那一刻,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辉煌的一刻。

  8、激情朗读10-11自然段:让我们全体起立,以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回顾英雄的壮举。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这是课文第几次提到天安门广场的华灯?

  3、它与开头是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首尾呼应,点明中心)

  4、男女分读首尾两段。

  5、因为看见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听到一句熟悉的“多好啊”,作者就想到了曾说过同样的话,渴望见到电灯,对未来无限憧憬的郝副营长。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6、师小结,激情升华主题。

  师:今天的电灯已不仅仅是照明,他装点我们的城市,美化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灯下学习、工作、漫步时,又怎能不想起郝副营长?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想起郝副营长,我就想起无数像他那样的革命先烈。你又想到了谁呢?说说你所知道的“郝副营长”?

  2、正是因为无数个像郝副营长那样有名或无名的先烈,他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为“郝副营长”写20xx“中国骄傲”颁奖词。

  4、交流颁奖词。

  师:忘不了黑夜里跳动的那一星火光,它让胜利的号角吹响在敌人的阵地。沉沉黑夜挡不住你对幸福的渴望,你深情地点燃无限美好的梦想,照亮了今天光明灿烂的生活。火光中,你毅然挺立的身影光芒四射,如同一盏明灯,你的精神温暖着每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意图:通过说、写练习,直接与作品对话,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进一步为文中人格魅力所感染,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赞美生活

  灯光→多好啊

  憧憬未来

  珍惜幸福生活

课文《灯光》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体会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

  【学法引导】

  学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⑵ 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2、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3、解决办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

  ① 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② 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理文,练说。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口述作者回忆的往事。

  3、找出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

  4、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5、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⑴ 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⑵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⑶ 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1、快速读文,想想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往事?(课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现在的事,其余部分是作者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谈体会。(略)

  4、拓展延伸。

  (1)同学们所知道的“郝副营长”有哪些?

  (2)假如你也参加了这次战斗,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A、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B、学生点评

  四、三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旁写上批注。

  2、小组汇报。(略)

  3、有感情朗读文中出现“多好啊!”的句子或段落。

  五、激情,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板书设计】

  引起回忆

  3、 灯光 “多好啊” 憧憬未来

  英勇献身

【课文《灯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灯光》教学设计06-11

灯光教学设计15篇06-27

课文《假如》教学设计07-21

课文教学设计03-20

课文《山雨》教学设计02-06

小学课文《鲸》教学设计07-20

《画》课文的教学教案设计08-26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08-15

课文《狼》教学教案设计08-26

课文教学设计15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