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歌唱祖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3、讲解分析曲式,习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弱起,一字多音缺乏感染力,正确地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呼吸方法
教学方法:
视唱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
教具: 钢琴, 放音机, 磁带
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
二、视唱旋律:
1、视唱B段旋律:
1)每两小节分句汇的听唱一遍
指导弱起(两种划拍法)
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
注重挥拍
3)边挥拍边视唱一遍
矫正: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弱起、
2、视唱B段旋律:
1)先据歌词的标点断句,并标出强拍、
2)分句听唱视唱二遍(挥拍)
注意:
A 每句皆弱起,且结束于强拍、
B 长音时值、
C 八度大跳与四度音程
3)随琴视唱一遍:A 比较节奏x、x与xx的艺术表现力的优劣、
B 介绍反复记号
3、整体视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
三、简介作品,概括主体、
1、出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主意主体
2、简介作品:
这是王莘同志于1950年9月创作的,作者怀着对心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者祖国光明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
3、复听中分节概述内容与主题
四:习唱歌曲:
1、随琴习唱A段:
小结:
1、句类似号角,雄壮有力、
2、句平稳流畅
3、句变化重复,统一中求变化,即增强了美感又强调了主题
2、随琴习唱B段,习唱矫正:一字多音易唱的软羽无力
小结: 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
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的气势
3、复听歌曲2生挥拍轻唱一边,尔后用自然声唱。
提示:注意力度变化,及气息支持歌唱。
五、学习曲式知识
1、自读教材P22
2、讨论《歌唱祖国》曲式
3,思考与练习之三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及其速度、力度、节拍特点。
2、 分析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八度大跳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
3、 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 背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并背唱。
2、 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
3、 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达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音乐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带有进行曲风格。
本歌曲为色彩鲜明的D大调,四二拍,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ABA,音域为a—d2 (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d)。歌曲的第一、二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庄严雄壮,第二乐段含有抒情色彩。
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铜管乐合奏。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1、导入
(1)学生踏着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进教室,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
(2)欣赏升国旗视频,教师提问:看升国旗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在什么场合需要升国旗?
(3)介绍作曲家王莘的个人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2)请学生谈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例如: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请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为什么歌曲是进行曲风格?这种风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教师总结:《歌唱祖国》的进行曲风格正是通过行进的速度、铿锵的力度、强弱对比鲜明的四二拍表现出来的。
3、学生学唱歌曲 (《歌唱祖国》歌曲学习)
(1)学唱歌曲曲谱,请学生试着用首调唱名法演唱歌曲曲谱。
(2)请学生讨论在曲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
(3)练习附点节奏。
教师拍击节奏,学生模仿。
老师结合歌曲曲目出示节奏练习:,并请学生说说附点节奏给人的感受以及对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
(4)练习弱起节奏。
教师讲解弱起节奏的概念,并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弱起节奏的强弱特点。
教师出示两条节奏练习:
教师请学生谈谈这两条节奏在强弱变化上有什么不同,在唱谱时应怎么做。
(5)学唱歌词。
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诵歌词。
填词演唱,注意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要唱得准确。注意切分节奏的强拍位置。
教师纠正学生演唱的不当之处。
学生随《歌唱祖国》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4、歌曲分析
(1)聆听录音,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段(课件《歌唱祖国》乐曲结构图)。
(2)聆听教师范唱(范唱应注意第一和第二乐段间的情绪对比),请学生讨论:
①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②歌曲表现了几种情绪?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两种不同的情绪?
(3)请学生思考讨论这首歌曲的调性,教师通过对比第一段大调色彩与第二段小调色彩,进一步阐释第一段与第二段演唱情绪的不同。
5、完整演唱歌曲
请学生带着感情随音乐《歌唱祖国》伴奏完整准确地演唱,并尝试背唱。
6、拓展教学
欣赏铜管乐合奏《歌唱祖国》,与歌曲演唱进行对比,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音响效果和细微的情感差异。
7、课堂小结
(1)歌曲的进行曲风格是通过速度、力度、节拍表现出来的,并通过附点音符与弱起小节的使用体现了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特点。而歌曲第二段的抒情情绪(在对比中)更衬托出歌曲(第一段和第三段)勇往直前、雄壮宽广的气势。
(2)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唱祖国》是怀着对祖国之爱的奋斗之歌,还是思念之歌?我们应该如何演唱?
(3)请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演唱或背唱。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演唱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节拍、音准等要素。
2、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进行曲速度与力度,各乐段由于节奏、音区不同带来的不同情绪、弱起节奏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
2、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 教学方法:整合科目引导教学法。
教学整合:音乐与历史的整合,体会歌曲创作背景,调整演唱情绪。 音乐与美术整合,体会歌曲运用场合,达到直观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大家知道,十月一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想用各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爱。那我这里有一篇歌颂祖国的散文诗。哪个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出示课件)
师:这个同学的朗读非常的好,那我们音乐课肯定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点课件,出现标题)《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下范唱,但是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你的感受如何?(放音乐) 师:听完歌曲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生:运动会,军队,行进的时候—— 师:第二个问题——
生:很激昂,很催人奋进(感受)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总结的就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歌唱祖国》的'体裁,就是进行曲。
(二)、初学。
1、看导入歌唱祖国乐曲播放时候的图片,了解这首歌曲的应用范围。
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进行曲的风格特点,速度是不快不慢。那么进行曲的力度是怎么样的呢?讨论一下。有的同学说强,有的说弱,如果想表现部队行进的办度,就要强一点,所以这个应该是强。就是这些固有的特点才给同学们带来了刚才那些感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在听的时候能注意体会歌曲的这些演唱风格。
3、(听一遍歌曲)
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段体,各段之间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4、那我们就跟琴一起来唱一下第一部分。在唱的时候,请同学关注一下,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答案)
5、这种旋律就叫做弱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弱起节奏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部分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再唱一遍歌曲。(师指挥)
6、刚才同学们唱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部分。先跟琴唱一下。
7、将重点句子单独进行演唱,师纠正。
8、将两句连起来唱。
(三) 扩展学习
1、声音处理
师:大家歌曲唱的很准确,但是感觉缺少一种情绪,我们来了解一下歌唱祖国创作的历史吧。(放课件)
2、找生来评价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唱。 师:调整状态,进行启发,保持状态,完整演唱。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歌曲《歌唱祖国》的第一段,还学会了进行曲、各种音乐要素在歌唱中的作用等新的知识。课后,同学可以自己练唱一下歌曲的第二、三段,下课。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4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唱祖国》的拓展延伸
1、复习歌曲《彩色的中国》
2、欣赏歌曲《打靶归来》
3、小组演唱的编排和展示
学情分析:
这节课面向的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积极追求美的意愿,喜欢音乐,会思考、善表达,乐于展示自我。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简单的音乐知识,对音乐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但由于进入变声期,对纯粹的歌唱兴趣降低。因此,针对第一单元的学习,也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各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节拓展延伸课。
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和风格,采用小组演唱和班级演唱等不同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二、有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
三、在演唱过程中,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教学难点:
调控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录音机 电子琴
教学方法:
听赏法 唱练法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生齐声朗读教学目标,做节奏模仿练习:
2、跟唱歌曲《爱我中华》
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边唱边拍击节奏,看谁的拍击最有创意。
(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跟随音乐拍击节奏,感受歌曲的活力,要表现出律动的感觉,看谁的拍击最有创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爱我中华》,有的同学拍的节奏很有创意,老师记在了黑板上,我们来拍一拍,唱一唱(师生边拍边唱)。大家做的很好。请同学们记住,节奏是音乐最主要的元素,节奏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但音乐是离不开节奏的。
师:《爱我中华》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个别答或齐答):领唱,合唱。
师:回答得很对。(教师作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形式的演唱,使学生人人参与,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表现欲,同时为下面的组合演唱打下基础。
二、复习歌曲《彩色的中国》
师:接下来我们用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来复习歌曲《彩色的中国》,请甲同学领唱前半部分,其它同学从后半部分齐唱(师伴奏)。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的很到位,也很有感情,你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彩色的中国》的复习演唱,巩固学生对三拍子的节奏、强弱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对演唱形式进一步领悟。
三、欣赏:视频播放
1、师: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份小礼物,这份礼物能让同学们大饱眼福和耳福。一首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演唱的歌曲《打靶归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播放《打靶归来》视频,自由欣赏,谈感受。
学生可随意讨论交流,也可跟唱歌曲。
(师提示同学们在听赏的过程中要注意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声音的变化、队列的变化、表情、动作、指挥等)。
3、 师:同学们,听赏完这首歌曲,谈谈你的感受吧
指名答问,组织交流。(请同学站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确实如此,这首《打靶归来》充分表现了军人的风采,不论是演唱形式、声音的变化,队列的变化、表情,还是动作和指挥等,都使我们有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这首歌曲的主要演唱形式是轮唱,这种此起彼伏的声音效果非常适合群体性的歌咏活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演唱形式,也很了解它的演唱特点。班上有没有同学采用这种形式演唱过?想不想试一试呢?
4、把学生分成两组用二部轮唱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打靶归来》第一段(老师要讲明演唱特点和方法),老师或音乐委员担任指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唱完了这首《打靶归来》,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还知道有哪些非常有特色的演唱组合?
生:(黑鸭子、凤凰传奇、SHE、羽泉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欣赏和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同学的表象储备,扩大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积累了知识,激发了潜能,为下面的组合拓展了空间,打下了基础。
四、尝试组合,展示自我
1、师:刚才我们既饱了眼福和耳福,又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了演唱,今天,让同学们过一把“明星瘾”,让我们也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进行表演,我们要开一个“放飞梦想”班级演唱会。(板书:“放飞梦想”——班级演唱会)
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作准备,组合方式是6—8人自由组合,小组成员坐到一起商定要演唱的歌曲和演唱的形式,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并有特色的名字,并用新颖的形式写好组合名、歌曲名、演唱人数,张贴到黑板上。
(师把准备好的纸、笔发给同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师板书)。
要求:
①6—8人一个组,共同上台演唱。
②声音动作协调,表现形式有创意。
③精神面貌好,有舞台表现力。
2、尝试组合排练
学生分组讨论、排练
(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拔和指导)。
3、演唱会
师: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都非常积极投入,我们的“放飞梦想”演唱会马上开始。下面掌声有请音乐委员(或同学推选)来主持这个演唱会。
(师负责放音响或伴奏)
4、小组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获得鼓励,各小组派代表谈成功的喜悦。
师:我们的班级演唱会暂时告一段落。同学们的表演都很有特色,下面我们请同学来对自己的小组和别的小组的演唱作一下评价(师用手示意)。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我们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希望同学们在课下搜集各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唱祖国的歌曲,然后自由组合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这次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倾听者、欣赏者。
五、课堂评价:
师: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我们的组合则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完成了各自的组合,并为自己的组合起了响亮又特别的名字,还采用了很多表现手法生动地表现自己选唱的歌曲,真是精彩多样,异彩纷呈,非常了不起,老师非常高兴。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演鼓掌庆贺。
[设计意图]:表演结束,老师作鼓励性的评价,激发每组同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师:同学们,优美的旋律不仅能沁人心脾,陶冶情操,还能使我们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让我们唱着赞美祖国的歌,在优美的旋律声中放飞自己的梦想吧!
下一步研究计划和措施: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演唱中对声音的各种要求,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发声练习,逐步提高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调节各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歌唱发声的技术成为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为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服务。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增强自信,幷利用积极的情绪配合教师的歌唱活动,推动教学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动力作用,实现歌唱的整体协调性。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歌唱祖国》教学反思09-10
歌唱祖国教案08-29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教学教学设计11-17
教学设计01-04
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