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4 08:25: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雪》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雪》教学设计

《雪》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品析香雪的形象,感受香雪身上的美;

  2、通过比较阅读完善主题理解,自我心灵觉醒;

  3、联系现实生活,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阅读完善主题理解,感悟香雪的自我心灵觉醒。

  三、教学难点

  联系现实生活,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反思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进取和保留。

  四、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

  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作为载体,千变万化内涵丰富,每一个读音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请同学们读小说标题《哦,香雪》,品出感情韵味。

  哦,读三声,表惊讶;哦,读四声,表赞美。

  (二)美的叩问 香雪之美

  1、阅读《哦,香雪》品析香雪人物形象

  “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第37段)

  善良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第46段)

  纯真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第47段)

  渴求科学文化知识

  “车上一直没有人发现她,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跨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的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第64段,65段)

  坚毅,执着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第69段)

  自爱

  明确:香雪是一个充满淳朴之美、自尊之美、青涩之美、执着之美的`女孩

  (三)美的历程 迂回曲折

  1、香雪是否有自卑、虚荣的一面?

  2、美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符号,它可能会经历虚荣自卑,美的历程本就是迂回曲折的。

  (四)比较阅读 寻找共性

  作品人物事件人物特点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

  《窃读记》“我”

  《哦,香雪》香雪

  (五)主题阐释 心灵觉醒

  生活在遥远的小山村,却向往外面的世界,没有被大山所掩埋,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进步的迫切需要、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主动向外探求,求新求变,积极向上,实现人生价值,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难能可贵。这便是属于孙少平、“我”“香雪”独特的自我心灵觉醒。

  (六)现实意义 人生启迪

  相比较北上广,有的地方就是远在偏远山区,那里封闭、落后之地,那么当山外的现代文明之风吹进这样尘封的地方,人们会不会像香雪一样抓住机会,改变自己,如何抓住机遇?

  (七)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我们又该以什么姿态去接触现代文明,需要改变的是什么?需要保留的又是什么?

  (八)小结

  香雪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香雪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相似的。

《雪》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学习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

  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

  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 对称美,“千山”对“万径”, “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什么时候。

  老师随机介绍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当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无生机的世界里,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独钓的情景,他会那么想呢?

  1、指导朗读,读出苦闷,烦恼,或者读出坚贞不屈,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这里的背景介绍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教师的“导”也是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引导。)

  四、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边为了了解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言语;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旷无人,俱寂无声,颇有一种:“ ”的感觉。

  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 ”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活学活用。)

  五、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写有一百四十余首诗,大多的是抒写被贬后心情愁闷,只得寄情山水田园的诗。

  我们来看其中两首诗:出示: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与洁初上人间看山寄京华新龙

  海畔尖山似钏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你又如何明白诗中蕴涵着凄凉、苦愁与悲伤呢?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杂思。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学古诗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六、总结学习,抄默古诗

  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蓑 笠 独,先抄写生字,再或抄写或默写古诗。

《雪》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重点:

  1、品味写雪语句的精妙。

  2、学习白描写情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西湖名胜,自古都是文人墨客们入题的首选。同学们,请你把你所知道的描写西湖的诗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吧。(学生展示完毕,老师多给鼓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雪景的散文——《湖心亭看雪》。

  由用背古诗的方式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年),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寓居杭州。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风雅”生活。明朝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专心著作。他在明末清初堪称大散文家,其小品文声誉极高,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著有百科全书《夜航船》,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

  2、写作背景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3、知识链接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亭为楼式建筑,四面环水,亭西为南高峰、北高峰,景色壮观。今亭为1953年重建。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湖心亭为其中一塔。

  4、生字积累

  拏一小舟(ná)毳衣(cuì)

  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

  强饮(qiǎng)一芥(jiè)

  更定(gēng)

  疏通文意

  一、重点实词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是日更定矣:结束打更。

  余拏一小舟:撑(船)。

  拥毳衣炉火:带毛皮的衣服。

  人鸟声俱绝:消失。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竟然,还。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勉强。

  客此:客居此地。

  二、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矣(代词,这)

  ②是金陵人(表判断)

  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

  ②长堤一痕(数词)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

  ②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白:①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②上下一白(白色)

  三、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②客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

  四、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

  2、三大白:名词,酒杯。今义:白色。

  3,余拏一小舟[古义:撑(船);今义:拿东西,捉拿]

  五、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着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文本探究

  1、读文章第一段,作者交待了哪些要素?把它们都找出来。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人物地点:余住西湖

  起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作者是怎样描写湖心亭的雪夜景色的?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明确: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4、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

  (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主题探究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艺术特色

  一、精练准确的语言技巧

  体会“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使描写更加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

  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这是其他词语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

  二、朴实无华的白描写手法

  体会“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三个“与”字,不加任何修饰,却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补充: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如:鲁迅先生笔下的豆腐西施:“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拓展延伸西湖是古文人经常描写的对象,而雪景更是文笔下借以表情友达意的载体。本文是散文,但却被张岱写出了诗的意境。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优美的描写西湖或雪境的句子(诗、文皆可),与同学们共享。

  培养学生课后收集名句的习惯。

  课堂小结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作业布置

  1、给加点字(蓝色)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更定()毳()衣

  沆砀()雾sōng()

  一jiè()qiǎng()饮

  (gēngcuìhàngdàng凇芥强)

  2、解释句中加点(蓝色)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

  3、独往湖心亭看雪()

  4、上下一白()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6、及下船()

  (消失结束独自完全哪里等到)

  3、翻译下面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雪》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常识,学习概括课文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作者的情怀。

  2、过程、方法:在“疏通文字——熟读文章——理解内容——想象风景——体味情味”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归纳提炼本文“不叙常事、不绘常景、不抒常情”的写作特点,并尝试以它为标准来评价作文,或进行写作实践。

  3、情感、态度:能体会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及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能感受作者古人“天人合一、浑然忘我”的赏景境界、并能深切领会古士子的故国情怀。

  教学方法:

  读出悟,议中思

  教学过程:

  一、忆诗词,导入学习

  忆一忆写西湖的诗词,学习本文

  二、读文字,理解学习

  (一)初读,了解常识与文意

  (二)再读,读出故事,感受景致。

  1:看雪的事情。本文究竟写了怎样一件“往事”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然后用古文把它们连贯地表达出来,看谁写得最完整,最连贯。

  看雪的时间新奇

  看雪的地点新奇

  看雪的过程新奇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请问后一句是实写吗?请问作者在哪里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致?

  (三)深读,讨论交流,分析人物,领会情绪情感、精神气质,学习在文章中巧妙运用旁人形象。

  文中哪一个字最能形容“湖心亭看雪”中的张岱?

  “痴”。

  感伤的,虽遇知音,但转眼东西。(“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张岱为什么要以舟子和他说的这段话收束全文呢?

  你认为张岱当时听到舟子这番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舟子这个旁人看来,也知张岱遇见了知音,可在张岱听来不会喜反而悲,产生的'应是虽遇知音,但转眼东西的孤独、落寞和惆怅之感。起到的是振起全篇的作用。

  综上所读,可见《湖心亭看雪》表现出的是一个孤独落寞,清高拔俗的明朝士子在普通的一个冬日雪天经历的一番并不普通的心路历程。这可以说是本文的第三大特征,我们可以概括为“不抒常情”。

  三、思内涵,悟出人生

  作者的“痴”好不好?我们如何对待?

  四、固成果,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题与文科爱好者

  仁寿县满井镇初级中学校XXX

  20xx年9月22日

《雪》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①通过朗读,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②通过比较,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感受鲁迅不屈的精神。

  ③通过仿写,内化情感,引导学生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感受鲁迅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

  江南的雪对孤独感的衬托作用

  【学情分析】

  《雪》是九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散文诗。不过,他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散文,也接触过不少古今诗歌,因此对于“散文诗”这种体裁的理解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深刻的内涵,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江天《鲁迅赞·有一个人》

  屏幕上有一小节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学生齐读)

  这是马来西亚诗人江天的诗《鲁迅赞·有一个人》中的一小节,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也许,读了鲁迅的《雪》之后,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把握文章内容,欣赏美的雪景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请静静地默读一遍课文,然后用横线划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穿插朗读。

  三、分析文章写法,感受美的精神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其实可以发现文中描绘了江南和朔方两种不同的雪。但是,鲁迅当时正住在北京,他所看到的只是朔方的雪,那他为什么又要花大量的笔墨描绘江南的雪呢?

  (1)对故乡美好快乐生活的怀念。(学生如果不提到也无所谓,不刻意引导)

  (2)衬托朔方的雪的孤独处境,衬托朔方雪的战斗精神(如果出不来,就让女生读前三段,男生读后三段,思考:南北两种雪有什么不同?例如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本身的特点。)

  A、衬托朔方的雪的孤独处境

  江南的雪所处的环境是美丽热闹,充满生机的。有色彩艳丽的花草、有嗡嗡的蜜蜂,有快乐的孩子们甚至还有谁家的大人,他们陪伴着他,嬉戏、玩耍。

  朔方的雪则是孤独寂寞的,所处的环境是冷清的,死寂的。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决不粘连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

  江南的雪越是快乐热闹,就越衬托出朔方雪的孤独寂寞。

  B、衬托朔方的雪的抗争精神

  同样是在晴天之下,江南的雪变成不知道算什么,朔方的雪却蓬勃奋飞,灿灿生光,而且使得整个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面对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它无所畏惧,毫不妥协。虽然孤独,但战斗不止。这种精神是作者所要赞美的。

  2、是啊,正是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朔方的雪的赞美和讴歌,但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仅仅是赞美雪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写作本文时作者自己的处境。

  本文写于五四退潮时期,“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的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鲁迅《自序》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大家还记不记得《风筝》,它就写于《雪》之后的一个星期,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文章最后的几句话(学生齐读):“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风筝》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那种寒威和冷气使鲁迅觉得非常的——

  孤独。

  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雪的孤独其实正是鲁迅的孤独,而且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刻。那么,鲁迅在孤独中沉沦了吗?

  没有,他要向朔方的雪一样,即使在致命的晴天之下,只要有旋风,就蓬勃的奋飞,而且使得整个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三段,来感受鲁迅昂扬不屈的战斗精神。(齐读)

  为什么说雪是雨的精魂?

  因为雪是雨经历了严寒之后变成的,是死掉的雨,但它的精神是不会死的,他的不屈的抗争的灵魂会永远闪耀在天际。

  四、模仿诗歌写作,走向美的人生

  这就是朔方的雪,是抗争的的精神,是不屈的灵魂,这也是鲁迅,是鲁迅的内心独白,是鲁迅的人生选择,他要像这朔方的雪一样,在晴天之下灿灿的生光,而且使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闪烁出出一个灿烂辉煌的世界。

  那么,当我们再来读江天的这首诗时,我们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类似的感受呢?请模仿这一节诗,写下你此刻内心最深的感受。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

  学生仿写,请一两位读一读。(如痛苦化为斗志,胆怯也变得勇敢)

  说的真好,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痛苦打击时,想想鲁迅,也许又会得到前行的力量。那么,在今天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来读一段江天的诗,希望对我们今后的人生会有帮助。

  (齐读)读点鲁迅/你的生活/将充满活力/读点鲁迅/你的生命/将感到充实/读点鲁迅/你将坦荡荡地/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江天《民族魂鲁迅·读点鲁迅》

《雪》教学设计6

  【设计意图】

  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环境——寒冷凄凉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题目是“江雪”——顾名思义,也就是江上雪景。(出示古诗)这一首诗,是古诗中的精品!

  咱们先不读,先把这首诗照字帖书写在方格纸上,因为书写一遍,相当于认真地读了五遍,甚至十遍。写字有哪些要求呢?十个字:美观,大方,有一定的速度(两分钟之内写好)。

  写好之后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试读,纠正字音。

  2、同学们,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咱们还要通过三次不同的读,来理解这一首诗。

  3、刚才大家读了这一首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江上雪景吗?(出示:寒江钓雪图1)

  如果用一个词来感受这一幅江上雪景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凄凉、荒凉、冷清、寒冷、寂静,学生可以有“雄伟壮观”的理解,教师再引导过来)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2)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荒凉。

  (3)“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4、谁能把“千山万径”的寒冷凄凉读出来。(朗读指导)

  二、心情——孤独寂寞

  1、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出示:寒江钓雪图2)

  此时,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1)“孤”、“独”——孤独

  (2)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

  2、谁能把渔翁的孤独寂寞读出来。(朗读指导)

  三、精神——顽强不屈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由学生提问引出问题: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学生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位渔翁生活贫困,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钓鱼)

  2、同学们,尽管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是他有没有被贫困吓倒?有没有被寒冷征服?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坚强、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坚韧不拔、毫无畏惧、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渔翁顽强不屈的精神。(朗读指导)

  3、同学们,古诗往往都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借景抒情”,借景物来抒发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首诗中,渔翁与大自然抗争的`形象正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写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出示)

  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4、全体起立,咱们齐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5、同学们,《江雪》这一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语言绝妙!是古诗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出示)

  《江雪》在语言上很有特色:

  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出几对近义词?几个“数字”?几幅“对联”?

  同学们,这首诗中还包含着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出示)

  江雪-( )-( )=( )

  每一个括号里填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来自这首诗中。最后一个括号中的四个字可作为图中奇石的名称。

  答案:

  江雪-(千山鸟飞)-(万径人踪)=(孤舟独钓)

  江雪-(千山万径)-(飞鸟人踪)=(孤舟独钓)

  【板书设计】

  环境——寒冷凄凉

  心情——孤独寂寞

  精神——顽强不屈

《雪》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型:

  赏读课

  教学方法:

  读读,说说,议议。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季,最浪漫的无疑是下雪,最美丽的无疑是银妆素裹的雪世界,你心中雪景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作者简介: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注音:

  崇祯(chóngzhēn)更(gēng)定毳(cuì)衣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毡(zhān)更(gèng)有此人喃喃(nán)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教师提示下列词语,学生试译,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

  是日更定:是,这。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点算起。定,开始.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冰花一片弥漫。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下船:等到。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这里可看作自言自语。

  (3)试译下列文句,突破难点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B、拥毳衣炉火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E、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F、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学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5)试译课文。

  (屏幕显示课文的译文,供学生参考。)

  三、整体感知文意

  1、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

  (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学生讨论并明确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奇景)(白描):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醉情自然

  3、“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四、合作探究:

  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所用的白描手法。

  补: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白描的例子:(抽象、概括)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渲染的'例子:(形象,具体)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五、比较阅读: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2、二文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六、结束课文:

  《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用“痴笔”叙“痴事”,绘“痴景”,抒“痴情”,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趣。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和默写课文。

  2、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

  3、收集有关“西湖”“冬雪”的诗歌。(附有关诗词)

《雪》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姑娘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体会她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

  3、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了解雪姑娘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体会她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

  2、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雪姑娘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体会她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板书课题《雪姑娘》,齐声朗读。

  2、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粗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2)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3)读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检查自学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教师强调。

  (2)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读后的感受。

  (5)说说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了解雪姑娘带给大家的欢乐

  1、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喜欢的雪姑娘吗?为什么?

  2、学生反馈。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师:伊万和玛璐莎两位老人堆的雪孩子居然活了,他们可真高兴,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曾经冷冷清清的小屋现在充满了生气和欢乐。雪姑娘带给大家许多欢乐。那么,后来又发生什么事情呢?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体会雪姑娘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展开想象,续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师:雪姑娘带给大家许多快乐。她带给伊万和玛璐莎的快乐。“曾经冷冷清清的小屋现在充满了生气和欢乐。”她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纷纷来找雪姑娘玩。他们唱歌给她听,还告诉她种种新鲜的事。”大家都喜欢雪姑娘。可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体会雪姑娘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

  1、默读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划出体现雪姑娘痛苦心情的句子。

  2、交流反馈,体会雪姑娘的痛苦心情。

  3、说说白雪姑娘为什么这么痛苦。

  4、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读出雪姑娘的痛苦心情。

  5、师:可是,大家非常爱她、关心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大家越是这样对待白雪姑娘,白雪姑娘就越痛苦。最后,白雪姑娘融会了。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体会大家失去白雪姑娘的心情。

  三、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1、任选一题,根据想象接着往下说一段话。

  (1)冬天到了,白雪姑娘又回来了。……

  (2)大家呼喊着:“白雪姑娘,你在哪儿啊?……”

  2、学生小组互相说说。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

  教师小结:白雪姑娘来时,带给大家许多快乐,要离开大家时,她非常痛苦,因为她无法再把快乐带给大家了。这样只想给别人快乐的孩子,谁会不喜欢呢,即使是暂时的离开,大家也会非常想念她,盼望着她回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选词填空。

  2、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雪》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义。

  2、品味写景语句、分析“白描”手法的特点。

  3、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重点:

  品味写景语句,分析“白描”手法的特点。

  难点:

  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诵读法3、资料助读

  课时:

  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以文见长的作家中有一位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北大中文系有位教授曾这样评说:“明文第一,非张岱莫属。而且,如果在中国散文史上评选‘十佳’,我估计张岱也能入选……”。可张岱却曾说自己“人与文俱不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作者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品其文,读其人。

  二、检查自读预习情况

  1、查字音。特别注意:①强饮(qiǎng)②更定(gēng)

  2、查本课文言文知识:

  ①一词多义②词类活用③古今异义

  ④特殊句式a。判断句b。倒装句

  3、查课文翻译。(复习六字译文法:留、替、调、补、删、增)生逐句翻译。

  三、品读课文

  作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写道:“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大家回忆一下《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秋月图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幅空明澄澈的秋月图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那张岱笔下又描绘了怎样的一副冬雪奇景呢?

  (一)赏奇景。

  1、找出写景句: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比较连词: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三个“与”字写天地的合一,浑然一体、苍茫辽阔的景象。

  3、比较数量词: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一条、一座、一只、两三个

  特写镜头中四个量词的使用,使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创造了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一片茫茫辽远的冰雪世界中,人不过渺如一栗。

  4、白描手法:

  那么,如果让我们写一段雪景,你会怎么写?我们可能会用上一些比喻和优美的词句。而张岱在这里并没有用这些。他只是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就勾勒出了苍茫孤寂、天人合一的妙境,这种写法叫白描。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上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指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张岱在这里仅用寥寥数语,就把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呈现出来了。

  小结雪景:这段雪景有苍茫孤寂之美,作者用白描手法只用寥寥数语就把那种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呈现出来了。渲染了一种苏轼笔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趣。

  板书(景美:苍茫孤寂白描)

  (二)品痴人

  1、齐读开头几句,说说作者有哪些“痴行”?

  2、这痴行背后肯定有一颗痴心!结合雪景暗示,结合人物行为,说说张岱是怎样的人?

  预设:与众不同清高孤傲钟情自然超凡脱俗特立独行随性雅致遗世独立

  师总结:张岱夜访西湖,独赏雪景,他是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不同常人的背后是不同常人的心境,一个“独”字我们便读出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张岱。

  板书:(人痴:遗世独立)

  (三)悟深情

  1、PPT出示四条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一: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崇祯17年(1644年),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1647年左右,张岱写成《湖心亭看雪》。

  背景资料二:亭中人为“金陵”人,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背景资料三:张岱作品常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时时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的一篇。

  背景资料四: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明亡后,“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序》

  2、“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是金陵人”是写错了吗?

  预设:不是,是有意而为。“金陵”是故都。

  3、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板书:(情深:故国之思)

  四、总结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以清新淡雅之笔,记叙了作者晚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描绘了一幅气象雄浑、苍茫孤寂的西湖雪景图。突出了作者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情怀,表达了淡淡的愁绪以及深沉而又真挚的故国之思。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

  3、搜集描写西湖的诗句,感受西湖四季之美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景奇:苍茫孤寂(白描)

  人痴:遗世独立

  情深:故国之思

《雪》教学设计10

  课初热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 扬。”大家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

  [学习任务]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4、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达标任务]

  预习之后,独立完成:

  (一)了解作者作品

  1、鲁迅,原名 ,字 ,他是现代著名的 家、 家、 家。

  2、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的一部 集。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 》,两部小说集《 》和《 》。

  (二)掌握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磬( )口 忙碌( ) 脂粉奁( ) 灼灼( ) 嘻( )笑 褪( )尽 朔( )方 凛( )冽 ( )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三)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能流利朗读有情感地朗读。

  (四)初步感知

  1、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请大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3、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五)问题:

  课内研讨:

  (一) 自学反馈

  师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 精读课文

  1、 仔细研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1)第 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3)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2、学生齐声朗读第4至6段思考:

  ( 1)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 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从对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个性?

  (4)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的雪的什么态度?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3、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 “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总结达标]

  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 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 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 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 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 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 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 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一片:

  第二片:

  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

  4、 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

  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

《雪》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白描的手法。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领略了钱塘潮的雄奇壮丽,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自古西湖就是文人墨客梦萦魂牵,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诗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学生诵读课文

  诵读指导: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感情。再其次要流畅自然,一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三、学生分组探究

  1、语词破译组:负责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3、性情评价组:为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音,然后评价作者这样的人的性情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

  4、写法赏析组:对文中的写法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进行赏析。

  四、交流探讨的结果

  1、语词破译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⑴ 词语: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拿:撑,划。

  拥:围裹。

  毳(cuì)衣:细毛皮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白。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gèng):还

  大白:酒杯名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者:……的人。

  ⑵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这一天,更声刚刚完绝,天将凌晨,我划了一叶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与浓云与远山与湖水浑然连为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2、心灵探密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⑴ 作者与众不同的表述:

  ①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为什么要用明朝的年号?

  对故国的留恋。

  ② 天寒地冻他为什么要清晨看雪而且是独自一人。他很在乎雪景吗?

  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他脱俗喜欢宁静,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性情。

  ③ “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那些俗人为伍。在作者眼里这些人并不存在。

  ④ 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景色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状况?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⑤ 金陵人请他喝酒的时候,他连姓氏都没有通报,只是离开的时候才问,也没有记下来,有什么深意?

  君子之交淡于水,作者交朋友没有什么功利性,只看重精神的沟通,心灵的交融。

  ⑵ 能够总括作者形象特点的一个词是“痴”,怎么理解这个的深意?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3、性情评价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⑴ 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曾经有过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

  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于句曲山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又如:陶弘景,曾经掌朝廷机密文书,后来不仕隐居,娱情山水,作起了“山中宰相”。

  再如:刘禹锡,住在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 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辩论:

  ① 可取的地方:他们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与腐朽的官场为伍。他们性情高雅,娱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绝妙奇文。

  ② 不可取的地方:他们消极避世,一方面可以抵抗统治阶级,可是另一个方面他们没有为当时的现实社会作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他们的独善其身,使他们的杰出才干没有了社会的价值。

  4、写法赏析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⑴ 本文写景的句子;写景的方法;景物的特点;折射出人物的情感。

  写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的方法:

  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预备资料:关于白描手法的解释。

  ⑵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⑶ 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五、总结本文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板书设计〗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西湖

  天气: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 独往湖心亭

  一幅山水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湖心亭奇遇

《雪》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3.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说明:

  铁凝的《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题目的感叹语调也提示和透露了这一点。《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作者选取了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反映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圈划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来鉴赏人物,通过景物描写来补充反映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鉴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说明: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而相对较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但更重要的是时代思潮的影响,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出现了一种抒情化的倾向。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没有了过去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一方面是因为少女们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闭的山寨对山外世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竿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80年代是一个对“现代化”充满神秘与迷信的时代,一种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代化必然代表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蛮--,但敏锐的作家铁凝却从现代化(火车的象征)进入以前的人性淳朴的民间社会作出美轮美奂的赞美,这种深远的意蕴,将会超越时空而发生永恒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来说,也许他们从小就有一个疑问:山外是什么?山外有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抒情小说《哦,香雪》就是这样一篇大山中的文章。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大山,是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请大家用笔圈划出来。

  2.“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1.火车打破了宁静。

  圈划第5段,“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2.“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在课堂上带着问题读课文,有明确的目的性,圈划课文也有明确的指向性,由于课文较长,整体预习之后,往往抓不住主干,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有目的的思考。

  快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1.文本的故事情节略显散乱,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在大概提炼出了整篇小说中的各个“事件”按“历时性”顺序之后,让我们把它们按照“共时性”事件的排列顺序重新编排:

  火车进村——姑娘们打扮—— 姑娘们互开玩笑;

  停靠一分钟——看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搭讪,凤娇与“北京话”聊天,做生意——火车开走;

  上学被人嘲笑——香雪看到铅笔盒, 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独自返回。

  通过这样的一组排列,你能看清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容吗?

  1.火车进村,停靠一分钟,姑娘们打扮,看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搭讪,火车开走,姑娘们互开玩笑,做生意,凤娇与“北京话”聊天,香雪看到铅笔盒,上学被人嘲笑,车上的冷漠,香雪错上了车,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独自返回,与姐妹们相遇。

  2.在左一栏的正是属于“城市世界”的话语,而右一栏则是“乡村世界”的话语,中间一栏是“乡村世界”努力向“城市世界”靠拢的表现。

  通过复述情节,理清文章结构铺排,思考这样的情节安排对文本有何作用。

  再读课文

  鉴赏人物

  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几段?在文中找出原句并说说她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在火车到来的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她们感兴趣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体现香雪怎样的性格?

  3.香雪追求的是不是“铅笔盒”这一具体物象?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用文中的原话)。

  4.作者在65自然段中插叙写了香雪用鸡蛋换到了铅笔盒,其中有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这样一句话,如何理解?说明了什么?

  5.如果用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你会选择哪几个呢?

  1.小说第五段末尾便提到了两位主要人物:香雪和凤娇。她们俩都是对“火车”带来的那个——说得玄一些——不同的“世界”十分之渴盼,于是带有一种迫不及待的热情。而“总是”一词又使读者在此感到,香雪比凤娇显得更外向,也更积极主动。

  2.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而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

  3.香雪的内心刻画中我们可以发现,香雪的追求其实已经超出了“铅笔盒”这一具体物象,而向往着那她自己——甚至包括叙述者——也说不清的那什么超越于一切她的知识范围所了解的东西之外的那个什么。这种焦虑从叙述者用日常语言对香雪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时可以显现出来:“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象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着重为引者所加)我们当然不认为香雪的思考是错误的,但当她的思想用“贫穷”、“不光彩”等属于她的日常语汇来表达出来,却又显得单薄和贫瘠。当然,通过这些词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香雪比她的姐妹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台儿沟需要的不是“完善”,而是“革新”。

  4.作者用了一段插叙写了香雪用鸡蛋换到了铅笔盒,却是再次突出了“两个世界”不同的观念差异。香雪似乎不能领会属于“别个世界”的人们对于她所处的世界的怜悯和同情,而香雪则认定“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坚持把鸡蛋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换句话说,香雪认为白拿铅笔盒是“不光彩”的事情,而以四十个鸡蛋换来,就可以使双方达成“平等”。

  5.追求知识,有着山里人特有淳朴、真纯、尊严。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重中之重,而散文化的语言,抒情式的表达,使得分析文本时必需注重关键词句的表面和引申,看出词句背后的深意。注重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细读章节

  注重景物

  小说重点描写了香雪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怕——不怕——犹豫——坚定。

  她的内心变化是用景物烘托得,找一找相关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1)第66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2)第69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3)第70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4)第71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强调人物描写重方法;环境描写重作用的考察重心。

  小结课文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铁凝的成名作。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教师的小结必不可少,通过小节使得学生对文章主旨更深的探讨。

  课后作业

  文章到这里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设想一下,这些人物在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呢?

  学生按照要求,想象完成作业。

  作业的开放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人物命运的思考。

  思路点拨

  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小说中香雪那洁如水晶的目光,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那飘荡在山谷里的天真烂漫的笑声,还有少女凤娇对乘务员“北京话”的那种无私无邪的情感,都是少女世界的特有的美丽风景。小说重点写了少女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

  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她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们对新生活的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将一些每天一分钟里发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的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尤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就如一支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练习举隅

  1.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2.孙犁评价《香雪》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更难得地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关于这篇小说,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小说的题目“哦,香雪”。为什么要用“哦,香雪”,而不用“哇,香雪”或者“村里有个姑娘叫香雪”?

《雪》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学情分析

  汇积累的增加,学生对词汇的遗忘率也逐渐增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没有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思考,对文言词语没有真正理解,效果也就达不到要求。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这时可以考虑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自己去翻译文言词句,理解课文,也就是根据学生自己随着文言词的积累和经验自学课文,再经过互相探究讨论、老师点拨,理解意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白描的手法。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流下不少传世佳作。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 2、体会本文写景的手法——白描手法,感受作者为我们营造的艺术境界。

  三、学生诵读课文

  诵读指导:1、准确 2、有感情 3、感悟文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境界。

  四、介绍作者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昂然。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录》。

  五、自主学习

  语词破译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词语: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拿:撑,划。

  拥:围裹。

  毳(cuì)衣:细毛皮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白。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gèng):还。

  大白:酒杯名。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者:……的人。

  ②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这一天,更声刚刚完绝,天将凌晨,我划了一叶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与浓云与远山与湖水浑然连为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六、整体感悟

  1、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故国之思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偶遇佳客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没有矛盾?

  与众不同的情趣,芸芸众生中,知己难求,而舟子在犹如不在,由此可见他的清高孤傲。

  4、文中具体写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特点:用白描手法,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

  感情: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5、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写奇遇,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后半部分写人,写奇遇,饮酒,抒写感慨,偶遇知音而惊喜,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他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特色。

  结尾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这是对张岱的最确切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一种孤芳自赏的心态凌晨来到湖心亭看雪。

  拓展:其实,从古到今,像张岱这样的痴人并不少,本册就有学过的。回忆一下:苏轼,陶弘景,周敦颐。

  七、知识拓展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古往今来有关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请同学们找出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八、写作活动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 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本文把这种方法运用的淋漓尽致,请同学们试着用这种方法写一段有关描写景色的短文。

  所谓“白描”,原指小说塑造人物采用的一种手法,讲究以简洁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不用衬托或少用衬托,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而作者却要隐蔽起来。它的好处是以少胜多、真切凝炼。白描手法运用于杂文,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人物那些富于思想性格特征的言论和行为的记述,在行文上一般表现为复述和引用,或简明的勾勒。

  九、总结本文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雪》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过程方法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学习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学语文有一个好处,就是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美景。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全是写景的佳作。前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三峡的水,钱塘江的潮,陶弘景笔下的人间天堂和苏东坡笔下的月夜小景。今天我们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欣赏湖心亭的雪。(板书:《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简介

  请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表明这是一部回忆录。作者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三、检查预习

  (一)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读完后请学生指出读错得字音,老师将读错的字及字音写到黑板上。

  2.再点人朗读。这一次请同学指出字音和停顿上的错误。

  3.老师范读。老师用慢速读,力求学生听清字音和节奏停顿。

  4.学生齐读。要求读音准确,节奏停顿清楚。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解释文中的一词多义字:是、更、一、白。(板书)

  2.请学生解释词性活用字“客”,通假字“拿”,文眼词“痴”。(板书)

  3.请学生解释:毳衣、雾凇、沆砀、焉得、强饮。(板书)

  4.质疑: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没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一)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二)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展示板书)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三)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品读赏析

  (一)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冬天的夜晚,是一天中最冷也是最静的时候。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

  ——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二)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是金陵人,客此。”)

  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

  ——崇祯五年十二月。说明他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

  (三)事件——看雪。作者更定时分跑到西湖来赏雪。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诵读。

  2.翻译。

  3.雪后奇景的赏析(讨论: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①分析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在整体描写部分,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

  在局部描写部分,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②采用的修辞——夸张,排比,比喻。

  ③分析写景的方法。哪些词语既生动传神,又抓住了景物特征?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孤独落寞之感。)

  ④思考: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明确:白描。什么是白描?白描手法有什么作用?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见习题一2)白描手法能通过寥寥数笔,勾勒景物的外部轮廓,使人有一个整体印象。文字朴素,笔墨简省。

  四)品读课文,读出湖心亭雪景之美、作者的情趣之雅。

  六、归纳小结

  (一)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张岱是个什么样的人?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好一个的张岱!

  (学生自由表达:好一个遗世独立的张岱!好一个清高孤傲的张岱!好一个不忘故国的张岱!……)

  (二)提问:你认为课文中哪个词最能生动传神地体现张岱的性格特点?(痴)文人墨客对景物的“痴”,怎样理解才对?(“痴”是喜爱、酷爱的意思。)

  (三)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趣。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使用白描手法,写一景物,200字左右。

《雪》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与课堂检测,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诵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理解课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3、反复朗读以至成诵,体味美丽的西湖雪景,了解白描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理解课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文学常识

  本文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淡淡的笔触融入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引导学生从注释中简单了解其生平,从文章分析中明白其孤傲脱俗的文人情趣。

  二、教学思路

  作为文言文教学,朗读背诵和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重点。本课以读导学,通过五读环节,达成教学目标。

  文言词语的积累,不单独讲,而将其放在预习检测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的,就不再讲;学生没理解的才作强调。避免教学的枯燥乏味。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勾画出融为一体的苍茫天地间堤、亭、舟、人的渺小和朦胧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体会和赏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诵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理解课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础上,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思想感情,体悟作者的遗世独立、孤芳自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句子。

  2.对照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学过或看见过的描写雪景的诗文名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过渡语: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诗歌。

  导入语:美丽雪景在我们的诵读中显得更具魅力了。看来在不同的人的眼中与笔下,雪景各具特色。有人也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一读课文,知大意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进入课文。

  1、读准字音句读

  (1)自由朗读

  (2)全班齐读

  2、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拼读

  (2)字义解释

  (3)句子翻译

  三、二读课文,晓内容

  过渡语:很不错。看来大家都是用心去预习了课文的。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思考本文叙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在书上勾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等,然后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

  1、整体感知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作者去西湖湖心亭看雪。

  3、文本分析

  第一自然段:

  (1)写雪大的句子是写雪后寒冷寂静的句子是

  (2)写湖心夜景:

  第二自然段:

  (1)作者到了湖心亭,有何奇遇?

  (得遇知音)

  在前一个问题后追问此人性格如何?

  (豪爽、热情;由“见余大喜”及“拉余同饮”等描写可见)

  (2)作者见到金陵人心情如何?

  (高兴;由“强饮三大白”可见)

  四、三读课文,品雪景

  过渡语:大家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很不错。现在我们再次读课文,重点关注写景部分。

  齐读课文。

  过渡语:读罢此文,我们仿佛真的见到了那美丽的西湖雪景。请大家将写景的句子读出来,品一品……

  1、请学生出读出写景的句子。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通过朗读,赏析雪景。

  过渡语: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希望大家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1)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提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们认为呢?

  明确: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说明:让学生将原句和去掉“与”字的句子来读一读。

  (2)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提问:可不可以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船一艘、舟中人两三个”?

  明确:不要改。这样写,更能够表现景物的渺小和朦胧。更好地表现了雾凇沆砀,天地苍茫的意境。。

  (3)再次朗读写景这两句。

  过渡语:分析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要读出天地苍茫的气势和事物朦胧渺小的轻柔。

  (4)了解白描手法

  过渡语:读得不错。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间,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张岱就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为我们勾画出美丽雪景的写法叫什么呢?

  (预设)生:白描。(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直接点出。)

  说明:教师补充介绍白描手法: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抓住事物最根本的特征来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5)试背诵这两句。

  过渡语:如此精彩的文字,让我们一起试着背诵一遍吧!

  五、四读课文,悟情怀

  过渡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雪景为何是那样的“白”,没有任何色彩的点染呢?因为张岱将他的情感体验融入到他见到的景色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岱。

  1、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张岱其人。

  展示: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子弟。他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就是一篇追忆西湖雪夜景色的散文。

  过渡语:那么,你们能否在文中找一个字来评价张岱呢?

  2、分析痴行

  (1)在文中找出一个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2)痴在何处?背后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情怀?

  明确: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

  痴迷于山水,却不随流俗,不愿与俗世之人同赏雪景,只愿独自品尝那一份雅趣

  过渡语: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面前不得说梦矣。”让我们看到了那个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张岱。

  3、讨论: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反映出作者的这种孤高自赏的情怀?

  (1)“独往湖心亭看雪”和“舟中人两三粒”是否矛盾?

  明确:不与俗人为伍

  (2)湖上得遇知音,为什么作者却最终不言其姓氏?

  明确:在作者眼里,或许那两个人只是追求在雪白一地间煮酒论英雄,并非真正体验张岱的这种心情。所以,哪怕是巧逢知己,故国的思念让他内心孤傲,不与俗人同行,使这金陵人不可能成为其真正的知音,无须言其姓名。

  六、熟读成诵,体景情

  过渡语:好一个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张岱!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见的景色中,而要真正体悟这番景这份情,需要我们反复地细细地诵读……

  1、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过渡语:西湖美丽的雪景、张岱孤傲的身影在我们的诵读声中渐渐清晰,又在我们的吟诵声中渐行渐远,在我们的心田上留下深深地烙印……请大家关上书、闭着眼,用心去体验,大声吟诵本文。

  2、学生有感情地大声吟诵。

  在背诵声中结束教学。

【《雪》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雪教学设计06-01

《雪》教学设计06-09

《看雪》教学设计11-30

《江雪》教学设计01-06

江雪教学设计04-04

《看雪》教学设计02-02

看雪的教学设计02-04

看雪教学设计11-18

《雪孩子》教学设计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