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会动的小纸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内容。本课以折叠“纸弹簧”为基础,加入剪、贴、画等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课。属于新课标“设计·应用”领域所说的“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目标。“设计·应用”为本课的主导学习领域。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2.能利用“纸弹簧”的会动、有弹性的特征,制作有趣的小纸人。
3.养成注意细节的好习惯,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纸弹簧”动起来,且运用得恰当、巧妙。
2.教学难点:在“会动”的前提下完善作品。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趣的小纸人,你看他们还会跟大家打招呼呢!
2.出示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动手制作一个会左右摇摆的小纸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小纸人。
板书课题:《会动的小纸人》。
(二)讲授新课
1.介绍玩具
过渡语:会动的小纸人是用各种材料,手工制作的玩具。那么我们生活中有多少种玩具,它们又是怎么区分的呢?
玩具的花色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不一,主要有工厂企业分类法、玩具状态分类法、年龄分类法、功能分类法四种。
(1)工厂企业分类法:按照玩具生产的.主要原料、生产工艺进行分类,便于企业管理。
主要分为以下6类:
A.金属玩具
B.塑料玩具
C.木、竹玩具
D.布绒玩具
E.纸玩具
F.民间玩具
(2)玩具状态分类法:按照玩具的状态进行分类。静态玩具、动态玩具。
(3)年龄分类法: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成长需要进行分类。乳儿玩具、婴儿玩具、幼儿玩具。
(4)功能分类法:根据玩具的功能进行分类。
A.体育玩具:飞盘
B.娱乐玩具:乐器
C.智力玩具:积木、拼图、七巧板、魔方
D.科教玩具:天文玩具、航空模型
E.军事玩具:各种枪、兵器
F.实用玩具:儿童望远镜
G.装饰玩具:玩偶、长毛绒玩具、布制老虎
2.介绍小纸人的构造
过渡语:看了这么多玩具,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跃跃欲试想要动手制作了吧!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小纸人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头、身体、底部)
提问:你觉得这几部分中哪部分是最难制作的?
(身体部分)
提问:你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的身体像什么呢?
(哦,像弹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弹簧一样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示范纸弹簧做法
过渡语:小纸人的身体是用纸做的弹簧,所以我们叫它纸弹簧。
提问:你能试着自己制作一个纸弹簧吗?
过渡语:看来有的同学似乎遇到了困难,下面老师来讲解一下纸弹簧是怎么做的吧!
(1)先裁两个一样大小的纸条,然后将一张纸条放在上面,一张纸条放在下面,两张纸条大头对大头,小头对小头,摆成V字型。
(2)把下面的纸折压到上面的纸上,再继续折压。
(3)折压完成后,把多余的纸剪去,然后上头和下头都贴上双面胶,身体部分就做好了。
下面我们将身体部分粘贴到事先准备好的瓶盖上,在这里老师做了一个小道具,请你看看同样在晃动的情况下,大头朝上晃动的幅度大,小头朝上晃动的幅度小。为了让这个小纸人更有趣,所以我们应该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进行粘贴。
4.探究头部的各种做法
过渡语:身体部分做好后,我们一起来制作头部吧。
首先,我们用黑色马克笔在卡纸上画出头部,用圆形代表脸,用横线和折线画出头发帘。然后,用半圆形代表蝴蝶结,用倒三角形代表小辫子,两条弯弯的曲线代表眉毛,再画出圆形的眼睛,用曲线表现出嘴。最后,用彩色马克笔给蝴蝶结涂上颜色。画好后,我们用剪刀沿着边缘线将头部剪下来,粘贴到身体上。注意脖子部分可以预留的长一点。
粘贴的时候,为了让头部与身体粘贴得更加牢固,不前后晃动,我们可以将脖子中间剪一个小口,然后一半向前折一半向后折,再粘贴固定,也可以将脖子向后折,粘贴好后在脖子后边加一个固定的支撑。
头部做好后,我们该做手了。这里有一个小技巧,我们可以先画出一只手,然后将纸对折,剪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一次剪出两只手了。
还可以怎样表现会动的小纸人呢?
我们还可以制作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小纸人,咱们一起来看看。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发挥你的想象力,运用纸弹簧,制作出一个会动的小纸人吧。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过渡语: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吧。
第一幅作品:这位同学用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了一个小纸人的头部。
第二幅作品:这位同学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了一个可爱的小纸人。
第三幅作品:这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样子画出了一个小纸人。
第四幅作品:这位同学画的可真可爱呀!
2.知识拓展
过渡语:我们除了可以制作会动的小人还能不能制作出其他会动的纸玩具呢?看,老师制作了小恐龙和小鲨鱼。
3.废旧物品再利用
过渡语:我们身边有许多废旧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再次利用。看,这个小纸人老师就是用废旧纸盒制作的,也很可爱吧!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废旧杂志、报纸、纸箱、鞋盒、瓶盖等来进行制作。瓶盖作为小纸人的底座非常重要,它还可以作为装饰材料呢。
看,同学们用瓶盖绘制了一幅漂亮的画卷,这个瓶盖制作的工艺品也很别致,这个用瓶盖制作的耳环风格独特,这几个小饰品实在是太可爱了!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小纸人舞会吧!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2
课型:设计 应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纸张的可塑性,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2、 学会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纸弹簧对比较具、小纸人一个,纸弹簧作品若干,纸弹簧作品,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示课题:
1、 观察小纸人的变化(捏住后松开弹起),发现小纸人的特点(会伸缩、会摇晃)。
2、问题讨论:小纸人会动的部分在哪里?它像什么?给他起个名字(纸弹簧)。
二、探究如何制作纸弹簧
(教师发给同桌一个两头一样大小得纸弹簧)。
1、 感受纸弹簧的弹性及活动的特点(摇一摇,捏一捏)。
2、 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得纸弹簧,探究之弹簧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做法。
3、 请个别的制作成功的学生介绍做法,并要求同桌之间相互帮助。
三、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
1、对比观察自己制作的小纸人和老师制作的小纸人有什么不同。
(老师制作的小纸人一头大一头小,学生制作的小纸人两头一样大)
2、思考:为什么制作小纸人的弹簧需要一头大一头小?自学课本找原因并添加小纸人的头和胳膊(提醒学生添加部分如何讲究技巧才能做的又快又好)学生共同研究解决。
四、学生开始制作小纸人,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重点:1、纸弹簧的制作。
2、小纸人其它部分的添加。
3、制作过程的安全、卫生问题。
五、欣赏作品:
请完成作品的同学将自己制作的小纸人放在台上展示。
六、延伸
1、 会动的纸玩具那几个部分用纸弹簧制作完成的?
2、 纸弹簧还可以制作其他造型吗?教师展示其他用纸弹簧制作的作品:龙、毛毛虫等,让学生认识纸张的可塑性。
3、 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纸弹簧:手电筒、自动笔、弹簧秤、床垫、沙发等。
七、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怎么学?向谁学习?
课后反思:
1、本课的.问题集中在纸弹簧的折法上,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2、开放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中不仅锻炼了交往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了学习的途径式多方面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态度、情感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会动的小纸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04-05
小露珠教学设计06-12
《小露珠》教学设计04-14
小青蛙教学设计10-11
《小彩笔》教学设计11-18
小露珠教学设计11-23
《小麻雀》教学设计11-15
《小青蛙》教学设计08-25
小青石教学设计09-11
《小蜗牛》教学设计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