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xx版第十一册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早上喜欢和牛奶吗?和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我女儿在家也喜欢喝牛奶,每次早晨喝一小杯(出示一小杯)。我早晨每次喝一大杯(出示一小杯)。大杯中的牛奶大约是小杯牛奶的2倍。
出示1大杯和2小杯,问1大杯可以够我和几次?2小杯可以够我女儿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喝,可以喝几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给我女儿喝,可以喝几次?
指名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说明:刚才想的过程其实就是替换的`策略。
揭示课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思考:你能解决吗?为什么?(使学生联想到都是大杯或者都是小杯比较容易解决;或者告诉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的关系。)
2、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说说所增加的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明怎样替换,替换之后是什么杯子,总量是多少?
使学生感悟到无论怎样替换之后的果汁总量是不变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
思考,为什么要把1大杯替换成3小杯,或者把3小杯替换成1大杯?(感受替换的依据)
4、学生列式解决。
指名汇报,注重结合替换的思路,理解算式。
师: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用替换的策略进行解决,是否正确呢?
学生提出检验的方法,并阅读书上的介绍,然后进行检验。
5、小结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6、体现价值。
教师介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还可以请学生说说不用替换的策略,还可以怎样解决。然后进行比较,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策略的价值。
三、完成练习的第1题。
1、在题中用图表示替换的过程,然后解决问题,并检验。
2、汇报交流,将学生的作品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注意体现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有可能出现线段图)
3、结合图说出算式。
4、这个题目还有不同的替换吗?为什么?使学生认识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四、指导练一练
1、读题,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
2、练一练与例题相比有难度,因此让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可以用优秀生的思路来提示其他学生。
3、重视图的作用,以图来帮助理解。
五、思考
1、本课应该以策略的价值体现为主,还是应该以替换的依据为主?感觉难以合理安排。
2、课堂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在替换过程中语言的准确表达。如:用什么替换什么,或者把什么替换成什么。在数学中语言应该是规范、到位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逆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倒推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建立倒推法的一般解题流程
1、路线倒推
师:前不久,学校组织大家去春游,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游玩后一位同学写了这样的一篇数学日记。来,听一听。
(录音:我们8点从学校出发,一路经过长江大桥、老山风景区,最后到达雏鹰军校。下午沿原路返回,你知道我们的返回路线吗?出示:学校→长江大桥→老山风景区→雏鹰军校)
师:谁能回答?
生:返回路线是从雏鹰军校出发,经过老山风景区、长江大桥,最后到学校。
(出示:学校←长江大桥←老山风景区←雏鹰军校)
师:原来你是倒过来想的。
2、翻牌倒推
师:下面老师玩一个小魔术,想不想看?
生:想
师:看好了。
(出示三张牌:先第一张和第二张交换位置,再将第二张和第三张交换位置)
师:要想知道原来这三张牌是怎样摆放的,怎么办?
生:(上台操作)先交换第二张和第三张位置,再交换第一张和第二张位置。
师:你为什么这样操作?
生:我是倒过来想的,刚才最后交换的是第二和第三张,那我就先交换这两张,在交换第一张和第二张。
师:原来你也是倒过来想的。
3、运算倒推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小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
(出示:)
师:你能立刻报出表示多少吗?
生:18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6×5=3030-20=1010+8=18
师:你也是倒过来想的
4、小结
师:刚才这3个问题,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生:倒过来想的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倒过来想的方法称之为“倒推”(板书:倒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用倒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题,探究倒推法
1、(出示例题: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小明原有一些邮票,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剩52张。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你能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吗?
同座位讨论,其中一人记录。
生:(同座位讨论整理过程)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整理的?
生:原有?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师:我们已经整理了信息,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试一试。
生:(尝试解题)
师:谁来介绍你的计算方法?
生1:52+30-24=58(张)
师:你能具体说说算式的意思吗?
生:从结果开始想,送出的要收回,而收集的要去掉。
师:你听懂了吗?
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办法验证吗?
生:58+24—30=52(张)
师:你是用顺推的方法,看剩下的是不是52张。
这一题你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生2:52+(30-24)=58(张)
师:你能解释算式意思吗?
生:在变化过程中,小明的邮票总共减少了6张,所以要用剩下的52张加上6张。
师:听懂了吗?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原来有52张邮票。
2、小结:
师:第一种解法,是从结果出发,按顺序倒推出原来的情况。第二种解法,先比较小明的邮票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再从结果出发倒推退出原来的情况。
师:这两种解法列式不同,但在思考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采用了倒推的方法。
师:为什么你们都选择倒推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师:原来用倒推解决这种问题,是一种既简洁又方便的解题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试一试
出示图:
师: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乙两杯果汁原来共重400毫升,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果汁就同样多了,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生1:400÷2=200(毫升)
甲:200+40=240(毫升)
乙:200-40=160(毫升)
师:你能具体说说这三步的意思吗?
生1:400÷2=200(毫升)求的是现在甲、乙两杯有多少毫升,再把到入乙杯的40毫升倒回去,200+40=240(毫升),求出甲原来有多少毫升,200-40=160(毫升),求出乙原来有多少毫升。
师:他是用倒推的方法解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05-20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11-19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15篇12-11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优秀说课稿08-02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10-19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09-29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05-26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04-20
教学设计策略08-13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10-21